专题03 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3 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03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
【专题说明】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 在压轴题中,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出现的题型,才是最大的区分度。 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更是常见。本节介绍二次函数考试题型种,与面积问题的常用解法。 同学们,只要熟练运用解法,炉火纯青,在考试答题的时候,能够轻松答题。
【知识点梳理】
类型一:面积等量关系
类型二:面积平分
方法一:利用割补
将图形割(补)成三角形或梯形面积的和差,其中需使三角形的底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例如以下4、5两图中,连结BD解法不简便。)
方法二: 铅锤法
(1)求 A、B 两点水平距离,即水平宽;
(2)过点 C 作 x 轴垂线与 AB 交于点 D,可得点 D 横坐标同点 C;
(3)求直线 AB 解析式并代入点 D 横坐标,得点 D 纵坐标;
(4)根据 C、D 坐标求得铅垂高
(5)
方法三 :其他面积方法
如图1,同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图2,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的比.
如图3,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
如图1 如图2 如图3
【典例分析】
【类型一:面积等量关系】
【典例21】(2022•盘锦)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4,0)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4).点P在抛物线上,连接BC,BP.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若点P在第四象限,点D在线段BC上,连接PD并延长交x轴于点E,连接CE,记△DCE的面积为S1,△DBP的面积为S2,当S1=S2时,求点P的坐标;
【解答】解:(1)将B(4,0)、C(0,﹣4)两点代入y=x2+bx+c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4;
(2)方法一:由y=x2﹣3x﹣4可得,A(﹣1,0),
设点P(m,m2﹣3m﹣4),
则,,
∵S△BCE=S1+S△BDE,S△BPE=S2+S△BDE,S1=S2,
∴S△BCE=S△BPE,
∴,
解得:m1=3,m2=0(舍去),
∴P(3,﹣4);
方法二:∵S1=S2,
∴S△PBE=S△CBE,
∴PC∥x轴,
∴点P与C关于对称轴x=对称,
∴P(3,﹣4);
【变式1】(2022•泸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A(﹣2,0),B(0,4)两点,直线x=3与x轴交于点C.
(1)求a,c的值;
(2)经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线段AB,直线x=3交于点D,E,且△BDO与△OCE的面积相等,求直线DE的解析式;
(3)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在线段OC和直线x=3上是否分别存在点F,G,使B,F,G,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BF为一边的矩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把A(﹣2,0),B(0,4)两点代入抛物线y=ax2+x+c中得:
解得:;
(2)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解得:,
∴AB的解析式为:y=2x+4,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mx,
∴2x+4=mx,
∴x=,
当x=3时,y=3m,
∴E(3,3m),
∵△BDO与△OCE的面积相等,CE⊥OC,
∴•3•(﹣3m)=•4•,
∴9m2﹣18m﹣16=0,
∴(3m+2)(3m﹣8)=0,
∴m1=﹣,m2=(舍),
∴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
【类型二:面积平分】
【典例2】(2022•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B(6,0)和点D(4,﹣3),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y轴交于点C,作直线AD.
(1)①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直接写出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
(2)点E是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BE交AD于点F,连接BD,DE,△BDF的面积记为S1,△DEF的面积记为S2,当S1=2S2时,求点E的坐标;
【解答】解:(1)①∵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B(6,0)和点D(4,﹣3),
∴,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3;
②由①得y=x2﹣x﹣3,
当y=0时,x2﹣x﹣3=0,
解得:x1=6,x2=﹣2,
∴A(﹣2,0),
设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kx+d,则,
解得:,
∴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x﹣1;
(2)设点E(t,t2﹣t﹣3),F(x,y),过点E作EM⊥x轴于点M,过点F作FN⊥x轴于点N,如图1,
∵S1=2S2,即=2,
∴=2,
∴=,
∵EM⊥x轴,FN⊥x轴,
∴EM∥FN,
∴△BFN∽△BEM,
∴===,
∵BM=6﹣t,EM=﹣(t2﹣t﹣3)=﹣t2+t+3,
∴BN=(6﹣t),FN=(﹣t2+t+3),
∴x=OB﹣BN=6﹣(6﹣t)=2+t,y=﹣(﹣t2+t+3)=t2﹣t﹣2,
∴F(2+t,t2﹣t﹣2),
∵点F在直线AD上,
∴t2﹣t﹣2=﹣(2+t)﹣1,
解得:t1=0,t2=2,
∴E(0,﹣3)或(2,﹣4);
【变式2】(2022•内江)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4,0),B(2,0),与y轴交于点C(0,2).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D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C上方,求点D到直线AC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的坐标;
(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1: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4,0),B(2,0),与y轴交于点C(0,2).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2)过点D作DH⊥AB于H,交直线AC于点G,过点D作DE⊥AC于E,如图.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t,
则,
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
设点D的横坐标为m,则点G的横坐标也为m,
∴DH=﹣m2﹣m+2,GH=m+2
∴DG=﹣m2﹣m+2﹣m﹣2=﹣m2﹣m,
∵DE⊥AC,DH⊥AB,
∴∠EDG+DGE=AGH+∠CAO=90°,
∵∠DGE=∠AGH,
∴∠EDG=∠CAO,
∴cos∠EDG=cos∠CAO==,
∴,
∴DE=DG=(﹣m2﹣m)=﹣(m2+4m)=﹣(m+2)2+,
∴当m=﹣2时,点D到直线AC的距离取得最大值.
此时yD=﹣×(﹣2)2﹣×(﹣2)+2=2,
即点D的坐标为(﹣2,2);
(3)如图,设直线CP交x轴于点E,
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1:5两部分,
又∵S△PCB:S△PCA=EB×(yC﹣yP):AE×(yC﹣yP)=BE:AE,
则BE:AE=1:5或5:1
则AE=5或1,
即点E的坐标为(1,0)或(﹣3,0),
将点E的坐标代入直线CP的表达式:y=nx+2,
解得:n=﹣2或,
故直线CP的表达式为:y=﹣2x+2或y=x+2,
联立方程组或,
解得:x=6或﹣,
故点P的坐标为(6,﹣10)或(﹣,﹣).
【典例3】(深圳)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点C(0,3),且OB=O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
(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答案】(1) y=﹣x2+2x+3 ;x=1(2)P的坐标为(4,﹣5)或(8,﹣45)
【解答】解:(1)∵OB=OC,∴点B(3,0),
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ax2﹣2ax﹣3a,
故﹣3a=3,解得:a=﹣1,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①,
函数的对称轴为:x=1;
(2)如图,设直线CP交x轴于点E,
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
又∵S△PCB:S△PCA=EB×(yC﹣yP):AE×(yC﹣yP)=BE:AE,
则BE:AE=3:5或5:3,
则AE=或,
即:点E的坐标为(,0)或(,0),
将点E的坐标代入直线CP的表达式:y=kx+3,
解得:k=﹣6或﹣2,
故直线CP的表达式为:y=﹣2x+3或y=﹣6x+3…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x=4或8(不合题意值已舍去),
故点P的坐标为(4,﹣5)或(8,﹣45).
【变式3】(2021秋•合川区)如图,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A(﹣1,0),B(6,0),与y轴交于点C,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D,交x轴于点E,连接PB.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PBD与△BDE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点P的坐标;
【答案】(1) y=﹣x2+5x+6 (2)P(,)
【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A(﹣1,0),B(6,0),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5x+6;
(2)∵抛物线y=﹣x2+5x+6过点C,
∴C(0,6),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n,
∴,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6,
设P(m,﹣m2+5m+6),则D(m,﹣m+6),
∴PE=﹣m2+5m+6,DE=﹣m+6,
∵△PBD与△BDE的面积之比为1:2,
∴PD:DE=1:2,
∴PE:DE=3:2,
∴3(﹣m+6)=2(﹣m2+5m+6),
解得,m2=6(舍去),
∴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3 阿氏圆(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阿氏圆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03阿氏圆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二次函数与矩形、菱形的存在性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二次函数与矩形菱形的存在性问题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专题11二次函数与矩形菱形的存在性问题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08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备战中考数学《重难点解读•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