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第1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第2页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酸雨是指pH小于5, 化肥是植物的“营养品”,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洛宁苹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油脂 D. 维生素
    2. 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 B. 张青莲 C. 门捷列夫 D. 屠呦呦
    3. 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操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裁剪紫铜板 B. 金线掐花纹 C. 釉料点花纹 D. 烧制景泰蓝
    4.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下列措施有助于防治酸雨的是(    )
    A.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B. 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C. 践行“低碳”生活 D. 减少含硫物质的燃烧
    5. 为防止冰刀对速滑运动员的伤害,我国研发了防切割面料——迪尼玛特殊纱线,由聚乙烯制作而成。聚乙烯属于(    )
    A. 金属材料 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6. 下列物质的粒子构成与硫酸铜的粒子构成类型相同的是(    )
    A. 氦气 B. 水 C. 氯化钠 D. 氨气
    7. 化肥是植物的“营养品”。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 CO(NH2)2 B. KCl C. Ca3(PO4)2 D. NH4H2PO4
    8. 实验是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蒸发结晶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9.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B. 软水是指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
    C.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10. 生活中我们常使用“84”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X+CO2+H2O=HClO+NaHCO3,则X的化学式是(    )
    A. Na2O B. NaClO C. NaOH D. Na2S
    11. 如图是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
    B. 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42gKNO3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
    D. 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配成溶液并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12.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加入稀盐酸 B. 硫酸和硫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C. 硝酸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D. 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13.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铁粉
    C.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14. 向16g含有一种杂质的氧化镁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生成盐的质量为40g,则氧化镁粉末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 Al2O3 B. Fe2O3 C. CuO D. ZnO
    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______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______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6. 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______ (写一条即可);实验室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7. 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会解离出 ______ (填离子符号,下同);如图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8.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密闭装置内充满氧气,玻璃管中间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活塞,写出一个实验室通过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同时加热白磷和红磷至80℃(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 ______ ,待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19.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俗称纯碱,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1)写出B的一种用途: ______ 。
    (2)若C为气体,写出E的化学式: ______ 。
    (3)若C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0. 在某密闭容器中点燃4.4g乙醛(CH3CHO)使其燃烧,待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2.8gCO、4.4gCO2,则消耗氧气的质量是 ______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1. 2022年7月8日,河南博物院主办了“风精阵马,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展现了王铎书法的艺术魅力。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古代的书法作品(用墨书写)可以保存至今。
    (2)打开新书时,能闻到油墨的香味。(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采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请选择一套合适的制取装置 ______ 。(用字母表示
    )
    23.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具有补充人体水分和盐分的作用。现欲配制500g生理盐水。
    (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______ g。
    (2)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有:①称量、②溶解、③量取、④计算,写出合理的先后顺序 ______ 。(用序号表示,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3)若其他操作正确,在使用量筒量收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
    24. 某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SO4杂质,某化学小组按照如下操作进行提纯。

    (1)写出试剂X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 。
    (2)写出一个有滤渣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请设计实验验证滤液中除NaCl之外还含有的溶质 ______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25. 金属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是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C.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2)铁制品非常容易生锈,严重影响了使用和关观。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 同时反应;写出一种在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______ 。
    (3)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炼铁。

    ①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②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______ 。
    (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写出滤渣中含有的成分 ______ 。
    ②写出会使溶液质量增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若要制取铜128g,试计算需要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洛宁苹果属于水果,富含维生素。
    故选:D。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故A正确;
    B、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B错误;
    C、门捷列夫发现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C错误;
    D、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铜板裁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金丝掐成图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釉料点花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烧制景泰蓝,需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正确;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D 
    【解析】解:A、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能够帮助降低白色污染的出现,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但不能防治酸雨,故A错误;
    B、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对水的污染,但不能有效防治酸雨,故B错误;
    C、践行“低碳”生活,减少CO2的排放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而不是防治酸雨,故C错误;
    D、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含硫氧化物和含氮氧化物,因此减少含硫物质的燃烧可以有效防治酸雨,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能够帮助降低白色污染的出现,进行分析;
    B、根据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对水的污染进行分析;
    C、根据践行“低碳”生活,减少CO2的排放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进行分析;
    D、根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含硫氧化物和含氮氧化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5.【答案】C 
    【解析】解:合成材料,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乙烯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C。
    根据合成材料,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6.【答案】C 
    【解析】解: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B、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A正确;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
    B、根据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进行分析;
    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进行分析;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说法错误;
    B、软水是含有少量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说法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说法错误;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
    B、根据软水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硬水与软水的概念、过滤的原理以及电解水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O、H、Na、Cl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2、0、0,反应后C、O、H、Na、Cl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2、1、1,
    则每个X分子由1个O、1个Na、1个Cl构成,所以X的化学式是NaClO,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温度大于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故A不正确;
    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t2℃时,42gKNO3的饱和溶液加入10g水后的溶质质量分数=42g×110g110g+100g×100%42g+10g×100%=42.3%;故C不正确;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配成溶液并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D不正确;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A.黄金是金,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由于锌属于活泼金属,所以遇到盐酸会生成气体,金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加入盐酸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不正确。
    B.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B正确。
    C.加熟石灰(氢氧化钙)研磨,硝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水和硝酸钙,氢氧化钙不与氯化钾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C不正确。
    D.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涤纶(合成材料),可以鉴别,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黄金是金,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加熟石灰(氢氧化钙)研磨,硝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水和硝酸钙,氢氧化钙不与氯化钾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涤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A、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B、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像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逐渐减少直至为0,所以溶液质量逐渐减少直至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A、根据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答案】A 
    【解析】解:假设该粉末全是氧化镁。
    MgO+2HCl=H2O+MgCl2
    40                         95
    16g                       38g
    则16g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为38g,小于40g,因此其中混有的杂质的质量也为16g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的质量应该大于40g。
    A、Al2O3+6HCl=3H2O+2AlCl3
          102                           267
          16g                            41.9g

    B、Fe2O3+6HCl=3H2O+2FeCl3
          160                            325
           16g                           32.5g

    C、CuO+2HCl=H2O+CuCl2
          80                          135
          16g                        27g

    D、ZnO+2HCl=H2O+ZnCl2
         81                        136
          16g                      26.9g
    由以上计算可知,混入的杂质可能是氧化铝。
    故选:A。
    根据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利用极值法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5.【答案】氧气  碳元素  SiO2 
    【解析】解: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氧气;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二者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故答案为:氧气;碳元素;SiO2。
    根据空气中气体的成分及含量以及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和化学式的书写的知识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元素的含量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16.【答案】热值高(或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合理即可)  Zn+H2SO4=ZnSO4+H2↑ 
    【解析】解:制取氢气的原料来源广,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产生硫酸锌,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热值高(或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合理即可);Zn+H2SO4=ZnSO4+H2↑。
    根据氢能的优点以及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能的优点以及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H+  Na+、Cl−  HCl+NaOH=NaCl+H2O 
    【解析】解: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会解离出H+;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Na+、Cl−,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为:H+;Na+、Cl−;HCl+NaOH=NaCl+H2O。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都会解离出H+;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MnO22KCl+3O2↑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左 
    【解析】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以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同时加热白磷和红磷至80℃,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待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活塞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MnO22KCl+3O2↑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左。
    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以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加热白磷和红磷至80℃,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活塞向左移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9.【答案】作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C  CaO+H2O=Ca(OH)2 
    【解析】解:(1)根据分析,B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作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
    (2)根据分析,若C为气体,E是C;
    (3)根据分析,若C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转化为D即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作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2)C;
    (3)CaO+H2O=Ca(OH)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俗称纯碱,则A是碳酸钠;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B是碳酸钙;若C为气体,A碳酸钠、B碳酸钙能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D和C相互转化,则D是CO;E能产生D、C,则E是碳,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产生CO;若C在常温下为液体,A碳酸钠、B碳酸钙能产生的液体是水,即C是水;则D是氢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水;则E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水;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6.4  CH3CHO+2O2=点燃CO+CO2+2H2O 
    【解析】解:乙醛燃烧还会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醛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乙醛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4g×444×100%=0.4g,生成水的质量为:0.4g÷(218×100%)=3.6g;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8g+4.4g+3.6g−4.4g=6.4g;乙醛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几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4g44:6.4g32:2.8g28:4.4g44:3.6g18=1:2:1: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O2=点燃CO+CO2+2H2O。
    故答案为:6.4;CH3CHO+2O2=点燃CO+CO2+2H2O。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1.【答案】解:(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反应,所以古代的书法作品可以保存至今;
    (2)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闻到,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材料的分类方法,分子的性质。

    22.【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  AE 
    【解析】解:(1)B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实验室可采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选向下排空气法,即E。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CO2↑+H2O;
    (2)AE。
    (1)根据B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可采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答案】4.5  ④①③②  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解析】解:(1)欲配制5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500g×0.9%=4.5g。
    (2)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会导致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4.5;
    (2)④①③②;
    (3)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相关计算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
    (3)根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会导致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4.【答案】Ba(OH)2  Ba(OH)2+Na2CO3=BaCO3↓+2NaOH(或MgSO4+Ba(OH)2=BaSO4↓+Mg(OH)2↓)  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用试管取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解:(1)粗盐水中含有硫酸镁,则除去硫酸根离子需要钡离子产生硫酸钡沉淀,除去镁离子需要氢氧根离子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则加入的X是Ba(OH)2;
    (2)根据分析,滤渣是硫酸钡、氢氧化镁和碳酸钡,产生沉淀的方程式是:MgSO4+Ba(OH)2=BaSO4↓+Mg(OH)2↓、Ba(OH)2+Na2CO3=BaCO3↓+2NaOH;
    (3)滤液中含有除NaCl之外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所以先要证明并除去碳酸钠,可以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则实验设计是: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用试管取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Ba(OH)2;
    (2)Ba(OH)2+Na2CO3=BaCO3↓+2NaOH(或MgSO4+Ba(OH)2=BaSO4↓+Mg(OH)2↓);
    (3)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用试管取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据此分析;
    (3)先要证明并除去碳酸钠,可以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钠,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完成此题,需要以课本知识为依据.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够灵活应用。

    25.【答案】B  水、氧气  刷漆(合理即可)  Fe2O3+3CO=高温2Fe+3CO2  用气球收集(合理即可)  锌、铜、银  Cu(NO3)2+Zn=Zn(NO3)2+Cu 
    【解析】解:(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C、钠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正确。
    D、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正确。
    故选:B。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接触同时反应;刷漆可以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合理即可);
    (3)①玻璃管内氧化铁和CO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O2;
    ②CO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可以用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点燃;
    (4)①由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氢>铜>银,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由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锌有剩余,则硝酸银中的银、硝酸铜中的铜已被锌完全置换出来,所以滤渣中含有锌、银和铜;
    ②Zn+2AgNO3=Zn(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
    (5)解:设消耗铁的质量是xg,
    Fe+CuSO4=FeSO4+Cu
    56                          64
    xg                            128g
    5664=xg128g
    x=112,
    答:需要铁112g。
    故答案为:
    (1)B;
    (2)水、氧气;刷漆(合理即可);
    (3)Fe2O3+3CO=高温2Fe+3CO2;用气球收集(合理即可);
    (4)锌、铜、银;Cu(NO3)2+Zn=Zn(NO3)2+Cu;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氢>铜>银分析;
    (5)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g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39Fe-56,化学材料的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9g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