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第1页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第2页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
    化 学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2分)
    1.(2分)水饺是中华传统美食。下列制作水饺的主要过程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
    A. 和面、饧面 B. 剁馅、拌馅
    C. 擀皮、包饺子 D. 煮熟、捞饺子
    2.(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遏制雾霾天气发生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D.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没有涉及化学变化
    3.(2分)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是(  )
    A.Na B.Na2O C.Na2O2 D.Na2CO3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的角度分类,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类,SO2即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C.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SO2属于电解质
    D.从对大气及环境影响的角度,SO2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5.(2分)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6.(2分)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是(  )
    A.Na、Ca、Mg、Al、K B.K、Mg、Zn、Cu、Hg
    C.Zn、Sn、Ag、Pt、Fe D.Al、Mg、Hg、Cu、Ag
    7.(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
    8.(2分)科学家发现一种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约含有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6~9nm,在低于﹣183℃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C.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悬浊液
    D.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2分)下列方程式或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B.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OH﹣+CO32﹣+2H+═HCO3﹣+H2O
    C.工业冶炼金属铝:2Al2O3(熔融)4Al+3O2↑
    D.H2还原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u+H2O
    10.(2分)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括号内物质是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CO2(g)]
    NaOH溶液、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NaHCO3(s)]

    加热
    A.A B.B C.C D.D
    11.(2分)2018年11月13日至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在巴黎召开。这次,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进行了修改。物质的量是连通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B.常温常压下,44gCO2与36gH2O所含的氧原子个数均为2NA
    C.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CH4)含有的质子数为5NA
    12.(2分)下列实验沉淀的过程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
    将SO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将Cl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2CO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3.(2分)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NH4+、NO3﹣、SO42﹣
    B.0.1mol•L﹣1NaHSO4溶液:Ca2+、Fe2+、CH3COO﹣、Cl﹣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K+、Fe3+、Cl﹣、NO3﹣
    D.0.1mol•L﹣1Fe2(SO4)3溶液:Mg2+、Na+、SCN﹣、NO3﹣
    14.(2分)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B C.C D.D
    15.(2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现有以下反应:
    ①2A2++B2═2A3++2B﹣
    ②2B﹣+Z2═B2+2Z﹣
    ③16H++10Z﹣+2XO4﹣═2X2++5Z2+8H2O
    根据上述反应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XO4﹣>B2>A3+
    B.X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C.还原性:Z﹣>A2+
    D.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8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卫健委公认二氧化氯(ClO2)为新时代绿色消毒剂。常温下,ClO2气体与Cl2具有相似的颜色与气味,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Cl2的5~8倍。ClO2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ClO2几乎不与冷水反应,遇热水则会分解。经研究表明,ClO2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可以氧化色素,所以ClO2也是优良的漂白剂。工业上可采用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取ClO2,并生成NaHSO4。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lO2将广泛应用到杀菌消毒领域。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O2是优良的漂白剂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
    B.常温下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般可用冰水吸收ClO2气体,形成ClO2溶液
    D.工业上制取ClO2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7.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2CO2↑+K2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发生氧化反应
    B.H2C2O4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生成1molClO2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D.H2C2O4作氧化剂
    18.某兴趣小组取NaClO3样品质量6.0g,通过反应吸收得250mLClO2溶液,取出25.00mL,加入42.00mL0.500mol•L﹣1Fe2+充分反应,过量Fe2+再用0.0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K2Cr2O7溶液20.00mL。反应原理如下:
    4H++ClO2+5Fe2+═Cl﹣+5Fe3++2H2O
    14H++Cr2O72﹣+6Fe2+═2Cr3++6Fe3++7H2O
    若以“”作为衡量ClO2产率,则ClO2的“产率”为(  )
    A.33.75% B.47.25% C.50.75% D.67.50%
    19.(2分)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NH4+杂质,可用图示方法去除(部分产物、步骤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
    B.生成N2的反应为:3Cl2+2NH4++8OH﹣═N2+6Cl﹣+8H2O
    C.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
    D.上述除杂过程涉及到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0.(2分)为研究Na的性质,进行如表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装置
    实验

    液体a
    现象
    蒸馏水
    Ⅰ.Na浮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产生少量白雾
    0.1mol•L﹣1盐酸
    Ⅱ.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剧烈,产生白雾
    浓盐酸
    Ⅲ.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A.Ⅰ中现象说明Na与水反应放热
    B.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C.Ⅲ中白雾比Ⅱ中多,说明Ⅲ中反应放热比Ⅱ中更多
    D.推测Ⅲ中反应缓慢可能与c(Cl﹣)以及生成的白色固体有关
    21.(2分)某小组同学对SO2与含+2价铜[Cu(Ⅱ)]化合物的反应进项探究,实验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Cu2O+2H+═Cu2++Cu+H2O。
    装置
    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Ⅰ
    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
    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1mol/LNaOH溶液混合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A.对比实验Ⅰ和Ⅱ,说明碱性条件下Cu(Ⅱ)较易氧化SO2
    B.砖红色固体可能是Cu2O,其消失与通入过量的SO2有关
    C.紫红色固体是铜单质,可能由Cu2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D.取Ⅱ中清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
    二、解答题
    22.(8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
    (1)上述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N2在该反应中是    产物(填“氧化”或“还原”)。
    (3)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含有黑火药。点燃后,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收集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0.4mol,通入100mL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除了黑火药,烟花爆竹中常加入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紫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    元素,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3.(14分)小组同学探究Na2CO3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mL 0.200mol•L﹣1Na2CO3溶液。
    ①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②计算需要Na2CO3固体的质量是   g。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探究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向0.200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无气泡,继续滴加,产生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
    ⅰ.NH3溶于水生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H3+HNO3═NH4NO3。
    ⅱ.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溶解度/g
    36.0
    21.7
    9.6
    37.2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1分)电子工业中,可用FeCl3﹣HCl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的原理    ,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2)结合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解释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并说明选择该pH范围的原因是    。
    (4)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一个离子方程式    (已知Cu2(OH)2CO3不易溶于水)。
    25.(8分)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图1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离子方程式:   。
    (3)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
    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
    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将2ml84消毒液中加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将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硫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由实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    。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26.(17分)小组同学用FeSO4•7H2O晶体和蒸馏水配制0.5mol•L﹣1FeSO4溶液(pH为3.3)。1h后,溶液变黄。24h后,产生黄褐色沉淀,测得上层清液pH为1.4。
    (1)取少量黄色溶液,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黄色溶液中含有Fe3+。
    (2)取黄色溶液,加入铁粉振荡,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探究溶液变黄的原因。
    ①实验证实,溶液变黄是因为空气中的O2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用FeSO4和稀硫酸配制不同溶液,进一步探究影响溶液变黄的其他因素,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c(FeSO4)/(mol•L﹣1)
    0.5
    0.25
    0.5
    0.25
    溶液pH
    3.3
    3.5
    2.9
    2.9
    初始颜色
    浅绿色
    浅绿色,比Ⅰ浅
    浅绿色,同Ⅰ
    浅绿色,同Ⅱ
    0.5h颜色
    浅绿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绿色
    5h颜色
    黄色
    黄色
    浅黄色
    浅黄色(比Ⅲ浅)
    a.实验Ⅲ和Ⅳ说明   对溶液变黄快慢有影响。
    b.实验Ⅱ比Ⅰ更快变黄的原因是   。
    (4)检验黄褐色沉淀的成分。
    ①通过下列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
    a.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的证据是   。
    b.洗涤黄褐色沉淀的目的是   。
    ②进一步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为Fe(OH)SO4.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Fe3++   +   ═Fe(OH)SO4↓+   。
    (5)根据以上实验,配制FeSO4溶液时,为使溶液较长时间保持浅绿色,还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其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2分)
    1.(2分)水饺是中华传统美食。下列制作水饺的主要过程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
    A. 和面、饧面 B. 剁馅、拌馅
    C. 擀皮、包饺子 D. 煮熟、捞饺子
    【分析】过滤操作是分离固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结合制作水饺的主要过程和操作方法判断。
    【解答】解:A.和面、饧面的过程主要包括搅拌和静置,不包含过滤操作;
    B.剁馅、拌馅的过程主要包括粉碎和搅拌,不包含过滤操作;
    C.擀皮、包饺子的过程主要包括碾压和包馅,不包含过滤操作;
    D.煮熟、捞饺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加热水煮和过滤,包含过滤操作。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是过滤操作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遏制雾霾天气发生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D.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没有涉及化学变化
    【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B.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的污染造成的,要改善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空气的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为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的特征性质,是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释放能量形成的。
    【解答】解: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为萃取过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
    B.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遏制雾霾天气发生,故B不选;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为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选;
    D.“火树银花合”中的焰火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的体现,是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释放能量形成的,没有电子得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变化过程,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熟悉物质的性质、利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是解题关键,试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题目难度不大。
    3.(2分)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是(  )
    A.Na B.Na2O C.Na2O2 D.Na2CO3
    【分析】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均生成一元强碱氢氧化钠,碳酸钠不与水反应,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产物中含有碱,故A不选;
    B.Na2O与水反应生成一元强碱NaOH,故B不选;
    C.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产物中含有碱,故C不选;
    D.Na2CO3不与水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的角度分类,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类,SO2即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C.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SO2属于电解质
    D.从对大气及环境影响的角度,SO2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分析】A.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
    C.二氧化硫在水中本身不能电离;
    D.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的发生.
    【解答】解:A.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则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则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在水中本身不能电离,则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的发生,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明确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性质、环境污染物等知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2分)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分析】A、氯气是有颜色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根据氯气、液氯和氯水的成分判断.
    C、氯气是能溶于水的气体.
    D、氯气是有毒气体.
    【解答】解: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
    B、液氯是氯气的液态,所以氯气和液氯是同一种物质;部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盐酸、次氯酸,是一种混合物,液氯和氯气与氯水不是同一种物质,故B错误。
    C、氯气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故C正确。
    D、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所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明确氯水中的成分有哪些,各种成分有什么性质,可用哪些实验验证.
    6.(2分)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是(  )
    A.Na、Ca、Mg、Al、K B.K、Mg、Zn、Cu、Hg
    C.Zn、Sn、Ag、Pt、Fe D.Al、Mg、Hg、Cu、Ag
    【分析】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制得,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据此解答。
    【解答】解:A.Na、Ca、Mg、Al、K都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取电解法冶炼,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故A选;
    B.Zn、Cu等可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故B不选;
    C.Zn、Sn、Fe可以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故C不选;
    D.Cu可以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冶炼方面的知识,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选取相应的冶炼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7.(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H2O═2Na++2OH﹣+O2↑
    【分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B.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C.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
    D.该反应不满足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B正确;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8.(2分)科学家发现一种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约含有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6~9nm,在低于﹣183℃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C.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悬浊液
    D.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分析】A.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碳纳米泡沫”直径约为6~9nm,符合胶体中胶粒的直径;
    D.“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形成胶体。
    【解答】解:A.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不同物质性质不同,故B错误;
    C.“碳纳米泡沫”直径约为6~9nm,符合胶体中胶粒的直径,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胶体,故C错误;
    D.“碳纳米泡沫”直径约为6~9nm,符合胶体中胶粒的直径,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碳的单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胶体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9.(2分)下列方程式或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B.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OH﹣+CO32﹣+2H+═HCO3﹣+H2O
    C.工业冶炼金属铝:2Al2O3(熔融)4Al+3O2↑
    D.H2还原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u+H2O
    【分析】A.氯化钠的电离不需要通电;
    B.稀盐酸过量,碳酸根离子应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C.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
    D.用氢气还原CuO时,氢气失电子,CuO得电子,箭头应该由氢气指向氧化铜中的铜元素。
    【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错误;
    B.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32﹣+3H+═CO2↑+2H2O,故B错误;
    C.工业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故C正确;
    D.氢气失去电子,氧化铜得到电子,1mol氢气完全反应失去2mol电子,则H2还原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0.(2分)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括号内物质是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CO2(g)]
    NaOH溶液、浓H2SO4
    洗气
    B
    NH4Cl(aq)[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NaHCO3(s)]

    加热
    A.A B.B C.C D.D
    【分析】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加入氢氧化钠,引入新杂质;
    C.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D.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洗气的方法除杂,故A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钠,引入新杂质,应用氨水除杂,故B错误;
    C.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洗气的方法除杂,故C正确;
    D.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除杂、鉴别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之间的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11.(2分)2018年11月13日至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在巴黎召开。这次,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进行了修改。物质的量是连通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B.常温常压下,44gCO2与36gH2O所含的氧原子个数均为2NA
    C.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CH4)含有的质子数为5NA
    【分析】A.Na2O2与CO2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
    B.由公式n=计算物质的量,进而求算原子个数;
    C.S2和S8均由S原子组成;
    D.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
    【解答】解:A.Na2O2与CO2反应,生成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NA/mol=2NA,故A错误;
    B.44gCO2含氧原子个数为×2×NA/mol=2NA,36gH2O含氧原子个数为×1×NA/mol=2NA,故B正确;
    C.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为×NA/mol=0.2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CH4)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mol=5NA,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2.(2分)下列实验沉淀的过程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
    将SO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将Cl2通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2CO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为Fe(OH)2,随后后变为红褐色,生成Fe(OH)3,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S、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将生石灰投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NH4+、NO3﹣、SO42﹣
    B.0.1mol•L﹣1NaHSO4溶液:Ca2+、Fe2+、CH3COO﹣、Cl﹣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K+、Fe3+、Cl﹣、NO3﹣
    D.0.1mol•L﹣1Fe2(SO4)3溶液:Mg2+、Na+、SCN﹣、NO3﹣
    【分析】A.铜离子为有色离子;
    B.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C.该溶液呈酸性,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解答】解:A.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
    B.H+、CH3COO﹣之间反应生成醋酸,在0.1mol•L﹣1NaHSO4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K+、Fe3+、Cl﹣、NO3﹣、H+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SCN﹣之间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0.1mol•L﹣1Fe2(SO4)3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4.(2分)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B C.C D.D
    【分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可溶性碳酸盐、可溶性碳酸氢盐溶液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C.Fe2+和K3[Fe(CN)6]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D.原来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也可能含有Fe2+,也可能二者都有。
    【解答】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但二者不同时存在,故A错误;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可溶性碳酸盐、可溶性碳酸氢盐溶液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所以原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B错误;
    C.Fe2+和K3[Fe(CN)6]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所以可用K3[Fe(CN)6]检验亚铁离子,根据实验现象知,原来溶液中含有Fe2+,故C正确;
    D.原来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也可能含有Fe2+,也可能二者都有,所以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判断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要检验Fe2+,应该先进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然后再通入氯气,如果通入氯气后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5.(2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现有以下反应:
    ①2A2++B2═2A3++2B﹣
    ②2B﹣+Z2═B2+2Z﹣
    ③16H++10Z﹣+2XO4﹣═2X2++5Z2+8H2O
    根据上述反应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XO4﹣>B2>A3+
    B.X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C.还原性:Z﹣>A2+
    D.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分析】①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②2B﹣+Z2═B2+2Z﹣中氧化性:Z2>B2,还原性:B﹣>Z﹣;
    ③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还原性:Z﹣>X2+;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①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②2B﹣+Z2═B2+2Z﹣中氧化性:Z2>B2,还原性:B﹣>Z﹣;
    ③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还原性:Z﹣>X2+;所以氧化性:XO4﹣>B2>A3+,故A正确;
    B、X2+中化合价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X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故B正确;
    C、还原性:A2+>B﹣>Z﹣>X2+,所以Z﹣<A2+,故C错误;
    D、氧化性:XO4﹣>Z2>B2>A3+,根据强制弱的原理,所以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明确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18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卫健委公认二氧化氯(ClO2)为新时代绿色消毒剂。常温下,ClO2气体与Cl2具有相似的颜色与气味,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Cl2的5~8倍。ClO2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ClO2几乎不与冷水反应,遇热水则会分解。经研究表明,ClO2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可以氧化色素,所以ClO2也是优良的漂白剂。工业上可采用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取ClO2,并生成NaHSO4。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lO2将广泛应用到杀菌消毒领域。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O2是优良的漂白剂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
    B.常温下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般可用冰水吸收ClO2气体,形成ClO2溶液
    D.工业上制取ClO2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分析】A.ClO2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可以氧化色素,所以ClO2也是优良的漂白剂;
    B.常温下,ClO2气体与Cl2具有相似的颜色与气味;
    C.ClO2易溶于水,几乎不与冷水反应,遇热水则会分解;
    D.工业上可采用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取ClO2,并生成NaHSO4。
    【解答】解:A.ClO2反应释放出的原子氧可以氧化色素,所以ClO2也是优良的漂白剂,故ClO2是优良的漂白剂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常温下,ClO2气体与Cl2具有相似的颜色与气味,所以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ClO2易溶于水,几乎不与冷水反应,遇热水则会分解,故可用冰水吸收ClO2气体,形成ClO2溶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硫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其中氧化剂为NaClO3,还原剂为SO2,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氯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D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2CO2↑+K2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发生氧化反应
    B.H2C2O4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生成1molClO2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D.H2C2O4作氧化剂
    【分析】2KClO3+H2C2O4+H2SO4═2ClO2↑+2CO2↑+K2SO4+2H2O中Cl元素化合价从+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ClO3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C2O4为还原剂,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从+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C2O4为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故B正确;
    C.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从+5价变为+4价,则生成1mol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4)=1mol,故C错误;
    D.H2C2O4中C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H2C2O4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实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8.某兴趣小组取NaClO3样品质量6.0g,通过反应吸收得250mLClO2溶液,取出25.00mL,加入42.00mL0.500mol•L﹣1Fe2+充分反应,过量Fe2+再用0.0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K2Cr2O7溶液20.00mL。反应原理如下:
    4H++ClO2+5Fe2+═Cl﹣+5Fe3++2H2O
    14H++Cr2O72﹣+6Fe2+═2Cr3++6Fe3++7H2O
    若以“”作为衡量ClO2产率,则ClO2的“产率”为(  )
    A.33.75% B.47.25% C.50.75% D.67.50%
    【分析】以“”作为衡量ClO2产率的指标,结合Cr2O72﹣~6Fe2+、ClO2~5Fe2+计算。
    【解答】解:由4H++ClO2+5Fe2+═Cl﹣+5Fe3++2H2O
    14H++Cr2O72﹣+6Fe2+═2Cr3++6Fe3++7H2O可知,
    Cr2O72﹣~6Fe2+
      1    6
    0.0500mol•L﹣1×0.020L 0.006mol
    ClO2~5Fe2+
    1 5
    0.003mol 0.042L×0.500mol•L﹣1﹣0.006mol
    250mL ClO2溶液中含ClO2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0.03mol,则以“”作为衡量ClO2产率的指标,所以产率=×100%=33.7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9.(2分)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NH4+杂质,可用图示方法去除(部分产物、步骤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
    B.生成N2的反应为:3Cl2+2NH4++8OH﹣═N2+6Cl﹣+8H2O
    C.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
    D.上述除杂过程涉及到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NH4+杂质,向粗盐水a中通入Cl2并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11,根据图知,通入Cl2后有N2逸出,Cl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NH4+生成N2,发生反应3Cl2+2NH4++8OH﹣═N2+6Cl﹣+8H2O,Mg2+和NaOH生成Mg(OH)2沉淀,过滤时生成的盐泥主要是Mg(OH)2,得到粗盐水b,然后通过精制得到精制盐水c。
    【解答】解:A.根据流程图知,粗盐水a中含有Mg2+,加入NaOH调节pH=11时,Mg2+结合OH﹣生成Mg(OH)2沉淀,则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故A正确;
    B.根据流程图分析,Cl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NH4+生成N2,同时氯气被还原生成Cl﹣,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为:3Cl2+2NH4++8OH﹣=N2+6Cl﹣+8H2O,故B正确;
    C.过量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l2+NaOH=NaCl+NaClO+H2O,所以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故C正确;
    D.上述除杂过程中,生成Mg(OH)2沉淀的反应为Mg2++2OH﹣=Mg(OH)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粗盐提纯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溶液中微粒成分及其性质、物质之间转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为研究Na的性质,进行如表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装置
    实验

    液体a
    现象
    蒸馏水
    Ⅰ.Na浮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产生少量白雾
    0.1mol•L﹣1盐酸
    Ⅱ.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剧烈,产生白雾
    浓盐酸
    Ⅲ.Na浮在液面上,反应比Ⅰ中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A.Ⅰ中现象说明Na与水反应放热
    B.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C.Ⅲ中白雾比Ⅱ中多,说明Ⅲ中反应放热比Ⅱ中更多
    D.推测Ⅲ中反应缓慢可能与c(Cl﹣)以及生成的白色固体有关
    【分析】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酸的反应实质为2Na+2H+═2Na++H2↑,且为放热反应,一般来说,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实验Ⅲ反应较Ⅰ缓慢,可说明溶液中的氯离子对反应有影响,生成的白色固体为NaCl,据此解答。
    【解答】解:A.钠密度小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钠浮在水面,产生少量白雾,故A正确;
    B.Ⅰ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
    C.钠的量确定后,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是定值,Ⅲ中白雾比Ⅱ中多,是因为Ⅲ中盐酸浓度大,氯化氢易挥发,故C错误;
    D.实验Ⅲ反应较Ⅰ缓慢,可说明浓盐酸的c(Cl﹣)以及生成的NaCl固体对反应剧烈程度有影响,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钠的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1.(2分)某小组同学对SO2与含+2价铜[Cu(Ⅱ)]化合物的反应进项探究,实验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Cu2O+2H+═Cu2++Cu+H2O。
    装置
    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Ⅰ
    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
    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1mol/LNaOH溶液混合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A.对比实验Ⅰ和Ⅱ,说明碱性条件下Cu(Ⅱ)较易氧化SO2
    B.砖红色固体可能是Cu2O,其消失与通入过量的SO2有关
    C.紫红色固体是铜单质,可能由Cu2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D.取Ⅱ中清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
    【分析】A.实验Ⅰ无现象,实验Ⅱ发生了反应生成Cu2O;
    B.实验Ⅱ: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1mol/LNaOH溶液混合,通入SO2,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随着SO2不断通入,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
    C.根据Cu2O+2H+═Cu2++Cu+H2O,随着SO2不断通入,导致溶液显酸性,发生反应;
    D.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4。
    【解答】解:A.实验Ⅰ: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蒸馏水,无明显现象;实验Ⅱ:.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1mol/LNaOH溶液混合,通入SO2,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说明生成Cu2O,再生成铜,最后生成了氢氧化铜的悬浊液,故A正确;
    B.实验Ⅱ:1.5mL1mol/LCuSO4溶液和3.5mL1mol/LNaOH溶液混合,通入SO2,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Cu2O出现,随着SO2不断通入,发生反应Cu2O+2H+═Cu2++Cu+H2O,砖红色沉淀消失,砖红色固体一定是Cu2O,故B错误;
    C.根据Cu2O+2H+═Cu2++Cu+H2O,随着SO2不断通入,导致溶液显酸性,发生反应生成了铜单质,故C正确;
    D.取Ⅱ中清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4,说明SO2被氧化为SO4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探究、离子检验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
    22.(8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
    (1)上述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CO2 ;
    (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C (填化学式),N2在该反应中是  还原 产物(填“氧化”或“还原”)。
    (3)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含有黑火药。点燃后,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收集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0.4mol,通入100mL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CO3、NaHCO3 (填化学式);
    (4)除了黑火药,烟花爆竹中常加入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紫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  K 元素,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分析】(1)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2)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3)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n(N2):n(CO2)=1:3,则收集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0.4mol中,n(CO2)=×0.4mol=0.3mol,n(NaOH)=4mol/L×0.1L=0.4mol,设生成n(Na2CO3)=xmol、n(NaHCO3)=ymol,根据C原子、Na原子守恒得,则;
    (4)K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钾离子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
    【解答】解:(1)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这些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KNO3、K2S,属于非电解质的是CO2,S、C、N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CO2;
    (2)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则S和硝酸钾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氮气是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C;还原;
    (3)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n(N2):n(CO2)=1:3,则收集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0.4mol中,n(CO2)=×0.4mol=0.3mol,n(NaOH)=4mol/L×0.1L=0.4mol,设生成n(Na2CO3)=xmol、n(NaHCO3)=ymol,根据C原子、Na原子守恒得,则,所以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HCO3,
    故答案为:Na2CO3、NaHCO3;
    (4)K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紫色,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紫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K元素;钾离子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K;。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化学用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基本概念内涵、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3)题溶质成分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23.(14分)小组同学探究Na2CO3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mL 0.200mol•L﹣1Na2CO3溶液。
    ①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100mL容量瓶 。
    ②计算需要Na2CO3固体的质量是 2.12 g。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b 。(填字母)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探究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向0.200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无气泡,继续滴加,产生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HCO3﹣+H+=CO2↑+H2O 。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
    ⅰ.NH3溶于水生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H3+HNO3═NH4NO3。
    ⅱ.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溶解度/g
    36.0
    21.7
    9.6
    37.2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CO2+NH3+H2O=NH4++NaHCO3↓ 。
    【分析】(1)①配制100mL 0.2mol/L的Na2CO3溶液,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据此选择需要的仪器;
    ②根据n=cV计算Na2C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需要Na2CO3的质量;
    ③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2)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泡,继续滴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3)根据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NH3和CO2,NaCl、NH3、CO2、和水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由于NaHCO3的溶解度较小,沉淀池中生成的沉淀为NaHCO3,随后将NaHCO3置于煅烧炉中煅烧生成Na2CO3。
    【解答】解:(1)①配制100mL 0.2mol/L的Na2CO3溶液,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故需要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和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100 mL容量瓶;
    ②需要Na2CO3的质量=0.1L×0.2mol/L×106g/mol=2.12g,
    故答案为:2.12;
    ③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错误;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下方,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正确;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错误;
    故答案为:b;
    (2)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泡,继续滴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CO2↑+H2O,
    故答案为:HCO3﹣+H+=CO2↑+H2O;
    (3)根据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NH3和CO2,NaCl、NH3、CO2、和水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由于NaHCO3的溶解度较小,沉淀池中生成的沉淀为NaHCO3,随后将NaHCO3置于煅烧炉中煅烧生成Na2CO3;
    ①根据上述分析,煅烧炉中发生的分解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②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生成NaHCO3和NH4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CO2+NH3+H2O=NH4++NaHCO3↓,
    故答案为:Na++CO2+NH3+H2O=NH4++NaHCO3↓。
    【点评】本题考查了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的原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
    24.(11分)电子工业中,可用FeCl3﹣HCl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的原理  2FeCl3+Cu=2FeCl2+CuCl2 ,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Fe2+、Fe3+、Cu2+ 。
    (2)结合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解释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将Fe2+氧化成Fe3+,方便后续沉淀时除去 。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3.2≤pH<4.7 。并说明选择该pH范围的原因是  溶液的pH值范围为:3.2≤pH<4.7时,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但Cu2+不转化为Cu(OH)2沉淀 。
    (4)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一个离子方程式  4H++Cu2(OH)2CO3=3H2O+2 Cu2++CO2↑ (已知Cu2(OH)2CO3不易溶于水)。
    【分析】用FeCl3﹣HCl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CuCl2,所以蚀刻废液中含有FeCl2,向蚀刻废液中加入H2O2溶液并搅拌,H2O2将Fe2+氧化为Fe3+,得到溶液A,调节溶液的pH值并过滤,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得到FeCl3溶液,则滤渣为Fe(OH)3,滤液中含有CuCl2,CuCl2和NaHCO3反应生成Cu2(OH)2CO3;
    (1)FeCl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生成CuCl2;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CuCl2,且FeCl3过量;
    (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
    (3)调节溶液的pH值,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但不能使Cu2+转化为Cu(OH)2沉淀;
    (4)溶液A中溶质为强酸弱碱盐,金属阳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H+和Cu2(OH)2CO3反应生成CO2。
    【解答】解:(1)FeCl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生成CuCl2,自身被还原生成FeCl2,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CuCl2,且FeCl3过量,所以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Cu2+,
    故答案为:2FeCl3+Cu=2FeCl2+CuCl2;Fe2+、Fe3+、Cu2+;
    (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值后将Fe3+除去,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成Fe3+,方便后续沉淀时除去;
    (3)溶液的pH大于或等于3.2时Fe3+转化为Fe(OH)3沉淀,溶液的pH大于或等于4.7时Cu2+转化为Cu(OH)2沉淀,调节溶液的pH值,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但不能使Cu2+转化为Cu(OH)2沉淀,所以调节pH值的范围为:3.2≤pH<4.7,
    故答案为:3.2≤pH<4.7;溶液的pH值范围为:3.2≤pH<4.7时,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但Cu2+不转化为Cu(OH)2沉淀;
    (4)溶液A中溶质为强酸弱碱盐,金属阳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H+和Cu2(OH)2CO3反应生成CO2,离子方程式为4H++Cu2(OH)2CO3=3H2O+2 Cu2++CO2↑,
    故答案为:4H++Cu2(OH)2CO3=3H2O+2 Cu2++CO2↑。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及物质制备,侧重考查阅读、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流程图中各物质的成分及其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5.(8分)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图1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用化学式表示)。
    (2)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离子方程式: Cl2+2OH﹣=Cl﹣+ClO﹣+H2O 。
    (3)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
    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
    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将2ml84消毒液中加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将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使HClO浓度增大,氧化性增强 。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硫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ClO﹣+2H+=Cl2↑+H2O 。
    ③由实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  ORP的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ORP的值越低 。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HClO受热分解,浓度下降,氧化性减弱 。
    【分析】根据产品特点的说明,可知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碱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然后改写出离子方程式即可;
    (3)①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
    ②84消毒液中含有NaCl和NaClO,加入硫酸后,两者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
    ③根据图2可以看出ORP的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ORP的值下降的越快,其可能的原因就是次氯酸受热分解,导致HClO的浓度下降,氧化性减弱。
    【解答】解:(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
    故答案为:NaClO;
    (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①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即CH3COOH+ClO﹣=CH3COO﹣+HClO,而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所以加入白醋时,纸片迅速褪色,
    故答案为: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酸性大于HClO,可以与ClO﹣反应生成HClO,使HClO浓度增大,氧化性增强;
    ②84消毒液中含有NaCl和NaClO,加入硫酸后,两者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即Cl﹣+ClO﹣+2H+=Cl2↑+H2O,
    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③根据图2可以看出ORP的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ORP的值下降的越快,其可能的原因就是次氯酸受热分解,即2HClO2HCl+O2↑,导致HClO的浓度下降,氧化性减弱,
    故答案为:ORP的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ORP的值越低;HClO受热分解,浓度下降,氧化性减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图象,找出问题的能力,“84”消毒液的成分、制取方法、具有的性质,HClO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弱酸性等,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中等。
    26.(17分)小组同学用FeSO4•7H2O晶体和蒸馏水配制0.5mol•L﹣1FeSO4溶液(pH为3.3)。1h后,溶液变黄。24h后,产生黄褐色沉淀,测得上层清液pH为1.4。
    (1)取少量黄色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黄色溶液中含有Fe3+。
    (2)取黄色溶液,加入铁粉振荡,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
    (3)探究溶液变黄的原因。
    ①实验证实,溶液变黄是因为空气中的O2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 。
    ②用FeSO4和稀硫酸配制不同溶液,进一步探究影响溶液变黄的其他因素,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c(FeSO4)/(mol•L﹣1)
    0.5
    0.25
    0.5
    0.25
    溶液pH
    3.3
    3.5
    2.9
    2.9
    初始颜色
    浅绿色
    浅绿色,比Ⅰ浅
    浅绿色,同Ⅰ
    浅绿色,同Ⅱ
    0.5h颜色
    浅绿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绿色
    5h颜色
    黄色
    黄色
    浅黄色
    浅黄色(比Ⅲ浅)
    a.实验Ⅲ和Ⅳ说明 FeSO4的浓度 对溶液变黄快慢有影响。
    b.实验Ⅱ比Ⅰ更快变黄的原因是 实验Ⅱ的pH较实验Ⅰ高,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
    (4)检验黄褐色沉淀的成分。
    ①通过下列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
    a.证实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的证据是 向沉淀溶解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
    b.洗涤黄褐色沉淀的目的是 除去黄褐色沉淀表面粘有的SO42﹣,以免影响后续实验 。
    ②进一步实验证实黄褐色沉淀为Fe(OH)SO4.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Fe3++ H2O + SO42﹣ ═Fe(OH)SO4↓+ H+ 。
    (5)根据以上实验,配制FeSO4溶液时,为使溶液较长时间保持浅绿色,还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其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防止水解 、 防止氧化 (答出两点)。

    【分析】(1)铁离子遇到硫氰根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液体,据此检验铁离子;
    (2)铁离子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3)①O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②a.对比实验Ⅲ和Ⅳ,两组实验只有FeSO4的浓度不同;
    b.对比实验Ⅱ和Ⅰ,两组试验的FeSO4浓度和溶液pH不同;
    (4)①a.依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白色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
    b.黄褐色沉淀过滤后表面会粘有少量的SO42﹣和其他离子,对后续实验会造成干扰;
    ②FeSO4溶液静置24h之后产生黄褐色沉淀,溶液pH降低,说明生成沉淀的时候有大量的H+生成和Fe(OH)SO4黄褐色沉淀,依据原子个数守恒书写方程式;
    (5)依据亚铁离子的还原性,亚铁离子的水解的性质判断解答。
    【解答】解:(1)为验证溶液中含有Fe3+,可以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故答案为: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2)Fe3+具有氧化性,可以和Fe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故答案为:2Fe3++Fe=3Fe2+;
    (3)①O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
    ②a.对比实验Ⅲ和Ⅳ,两组实验只有FeSO4的浓度不同,因此,FeSO4的浓度对溶液变黄的快慢有关系,
    故答案为:FeSO4的浓度;
    b.对比实验Ⅱ和Ⅰ,两组试验的FeSO4浓度和溶液pH不同,单独只看浓度的话实验Ⅱ的颜色变色要比实验Ⅰ浅,但由于实验Ⅱ的pH较实验Ⅰ高,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故答案为:实验Ⅱ的pH较实验Ⅰ高,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4)①a.向沉淀溶解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则说明黄褐色沉淀中含有SO42﹣,
    故答案为:向沉淀溶解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b.黄褐色沉淀过滤后表面会粘有少量的SO42﹣和其他离子,洗涤黄褐色沉淀是为了除去SO42﹣以免影响后续实验,
    故答案为:除去黄褐色沉淀表面粘有的SO42﹣,以免影响后续实验;
    ②题目中说FeSO4溶液静置24h之后产生黄褐色沉淀,溶液pH降低,说明生成沉淀的时候有大量的H+生成,因此可以推测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O+SO42﹣=Fe(OH)SO4↓+H+,
    故答案为:Fe3++H2O+SO42﹣=Fe(OH)SO4↓+H+;
    (5)Fe2+为弱碱阳离子,容易发生水解,因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应加入少量稀硫酸防止水解,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因此向溶液中少量Fe粉防止Fe2+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水解、防止氧化。
    【点评】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实验的设计、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书写、溶液配制等,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熟悉离子检验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严密性,题目难度中等。

    相关试卷

    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五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含答案),共28页。

    2021北京二十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二十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