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校联考阶段测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命题人: 仇振平 审核人: 李 中 做题人:刘金娜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的是
A. 大量开采可燃冰(CH4·nH2O)作为清洁能源 B. 利用太阳能光解H2O制H2
C.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 逐步减少火力发电的占比
2. 利用氨水作吸收液生成是当前有效捕捉的方法之一、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的结构式:H-O-H
B. 分子的电子式:
C. O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的电离方程式:
3.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Na:高温分解NaCl制备Na
B.制Al:将溶于盐酸中,电解所得溶液
C.制Fe: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
D.制Cu:“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了分解反应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7题:NH3、NH4Cl、NO、NO2、HNO3等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NH3可与酸反应制得铵盐,也可通过催化氧化生成NO,用于生产HNO3。浓氨水加到生石灰中,放出大量热量,促进NH3·H2O分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H3。
4. 对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0.1mol N2与0.3mol H2充分反应可释放9.24kJ的能量
D. 若3v(N2)=v(H2),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5. 下列有关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铁能与冷的浓硝酸反应,可用于制备氢气
C.NH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生产硝酸
D.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用作制冷剂
6.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NO(g)HNO3(aq) B. 稀硝酸NO2
C. NO2(g)HNO3(aq) D. NO(aq)NO(aq)
7.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8. 反应的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1释放能量 B. 过程2吸收能量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过程1的能量变化大于过程2
9.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用铁粉代替铁片
10.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
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
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极为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O2ˉ-8eˉ===CO2+2H2O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H4+2O2 === CO2+2H2O
1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ˉ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ˉ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含有钠盐 |
12.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I、Ⅱ均为置换反应
B. 图中转化仅涉及Fe、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 转化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6H2O+O2=2Fe3O4+12H+
D. 转化Ⅱ中所需O2可由通入过量的空气来实现
13. 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含NO、NO2)可获得Ca(NO2)2,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吸收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 + NO2 + Ca(OH)2 = Ca(NO2)2 + H2O
B. 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可提高NO、NO2去除率
C. 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有利于NO、NO2的充分吸收
D. 若尾气中n(NO2)∶n(NO)<1∶1,处理后的尾气中NO含量会升高
14. 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中发生氧化反应
B. a和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
C. 过程II中参与反应的
D. 过程I→III的总反应为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 .(8分)甲烷、乙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电子式为 ▲ ,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 ▲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烷、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B.烷烃与卤素单质反应,可生成纯净的一卤代物
C.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
D.C2H4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3) 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6.(21分)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已知4.4g CO2和适量H2完全生成二甲醚(CH3OCH3)气体和水蒸气,放出6.12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CO2催化加氢还能合成甲醇,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在4min到9min时间段,v(H2)= ▲ 。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即图中交叉点)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③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体积
C.充入一定量氦气 D.加入催化剂
④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 ▲ 。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为CH3OH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惰性电极。
① 使用时,氧气从 ▲ 口通入(填“A”或“B”);
② b极的电极反应为: ▲ 。
③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 若此燃料电池电路中转移电子,则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L。
17.(16分)以铁屑(表面含少量)为原料先制备,再通过灼烧、还原制备高纯度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将铁屑溶于足量的稀中过滤所得溶液经检验不含。
①检验酸溶后的溶液是否含的实验操作是 ▲ 。
②滤液中不存在的原因是 ▲ 。
(2)沉淀、过滤。向酸溶后的溶液中滴加稍过量的(二元弱酸),过滤得。
①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沉淀中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6.300g沉淀,加入适量蒸馏水和稀硫酸溶解、酸化,并转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20.00mL。
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沉淀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质量分数 ▲ 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写出计算过程)。
(3)灼烧。在氧气流中灼烧得、。
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还原。为制得高纯度的还原铁粉,以下还原剂最合适的是 ▲ 。
A.碳粉 B.铝粉 C.氢气
18.(13分)工业废水中的氨氮(以、形式存在),可通过微生物法或氧化法处理,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微生物法:酸性废水中的部分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再与作用生成。
①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与在转化为的反应中消耗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2)次氯酸钠氧化法:向氨氮废水中加入NaClO,氨氮转化为而除去。
①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一定pH下,NaClO的投加量对污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时,总氮的去除率随的增大不升反降的可能原因是 ▲ 。
(3)活性炭-臭氧氧化法:活性炭-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物种,为羟基自由基,其氧化性比更强。
①活性炭-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可描述为 ▲ 。
②其它条件不变调节废水的pH,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随pH增大氨氮去除率先明显增大,后变化较小,可能的原因是 ▲ 。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校联考阶段测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A | B | C | B | D | C | A | C | B | B | C | C | B | D |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8分,每空2分)(1) 、 CH4+Cl2 CH3Cl+HCl;
(2)C ;(3)B ;
16、(21分)
(1) (3分)
(2)①0.15(2分) ②BD(2分) ③AD(2分) ④1.5mol(2分)
(3)①B (2分) ②O2 + 2H2O + 4e-= 4OH-(3分)
③ 2NaCl+2H2O=Cl2↑+H2↑+2NaOH (3分)
④11.2(2分)
17、(16分)
(1)①. 取少量溶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不含(2分) ②. 与反应生成的再与Fe反应生成 (2分)
(2) ①. (3分) ②. 95.24% (过程略)(4分,没有过程不得分)
(3(3分) (4)C(2分)
18、(13分)
(1) ① (2分)
②3:5 (2分)
(2) ① (2分)② NaClO将部分氨氮氧化为、留在废水中 (2分)
(3) ① 与活性炭表面吸附的作用生成,将活性炭表面吸附的转化为 (2分) ②. 随pH增大,活性炭上吸附的增多,生成增多;pH继续增大时,将转化为,不利于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3分)
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试卷化学1docx、2023-2004学年度高一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4ml∙L-1, 实验室需要460mL0, 配制480mL0,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现有下列四种溶液, 现需配制80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的是,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