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0分)
1.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相似的是( )
A. 沙漠里骆驼尿液少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 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
2. 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2)。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与甲组合相比,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B. 图1中物镜中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
C. 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 制作口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生理盐水
3. 为迎接兔年的到来,某同学种植了兰花,关于兔和兰花在结构层次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四种组织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来的
B. 兰花的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属于组织
C. 兰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兔的唾液腺主要是保护组织,可以分泌唾液
4. 绚丽多姿的生物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结合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①③④分为一类,②⑤分为一类
B. 植物③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往往长得比较矮小
C. 葵花籽是植物⑤的果实
D. 植物⑤比植物①更适应陆地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输导组织特别发达
5. 良好的储藏条件可以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萌发率。下列措施不利于种子储藏的是( )
A. 将种子晒干 B. 降低环境温度 C. 充入二氧化碳 D. 提高环境湿度
6. 如图为桃子和豌豆果实示意图,关于桃树和豌豆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桃花和豌豆花中最重要的结构均为雄蕊和雌蕊
B. 图中桃子的形成需要一个子房和一个胚珠
C. 豌豆子房内的胚珠和桃花子房内的胚珠数目相同
D. 桃树和豌豆的受精场所均在胚珠内
7. 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的气体是氧气,②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叶绿体和A都是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C. 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D. 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8. “民以食为天”,下列有关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一定少
B. 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的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
C. 为了节约粮食,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喂养家禽、家畜
D. 饮食中长期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患佝偻病
9. 如图表示人在呼吸过程中肺的容积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肺的容积的是( )
A. ac段表示呼气,ce段表示吸气
B. ac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此时膈肌舒张
C. ce段表示肺的容积缩小,此时肺泡内气压比外界大
D. 呼气和吸气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
10. 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②中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小肠
B. 若②中尿素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肾脏
C. 若②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
D. 若②中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
11. 听见“向左看齐”的口令时,同学们的头便迅速向左看齐,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射现象,其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⑤是效应器,指的是引起转头运动的骨骼肌
B.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①→⑤
C. ②代表传入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构成
D.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12.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TC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
B. 某校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 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体
D. 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可以指压受伤血管的远心端止血
13.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病毒最小而且没有细胞结构
C. 三者体内都没有叶绿体 D. 三者都有能独立生活的个体
14. 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其体壁有三层细胞构成
B. “蝉蜕”常被用作中药,其本质是昆虫的外骨骼
C. 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里数量最多的,它们都有三对足
D. 蛔虫的消化器官发达,在人体内繁殖速度较快
15.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 骨的运动需要两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
C. 小鸟将捕来的昆虫喂给金鱼是学习行为
D. 在猕猴的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16. 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B. 家蚕的发育比蝗虫多了一个蛹期,属于完全变态
C. 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 “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17. 如图是与遗传物质基础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 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 图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 人的体细胞内有46个DNA分子
18.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的地雀种类存在差异。地雀喙型及其取食种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 B. 不同的环境使地雀喙产生了不同变异
C. 地雀喙型的进化与其食物种类有关 D. 地雀喙型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
19. 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某村兴起了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草莓的热潮,开展采摘观光活动,带动了农民增收。图1为草莓花(已去除花瓣)的结构,图2为草莓的可食用部分,主要由花托发育而来,上面分布着大量的果实。请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食用的草莓部分主要由花托膨大而成,草莓上一颗一颗的小籽粒才是果实,图2中,果实应该包括 ______ 两部分。
(2)图1中草莓花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草莓叶片通过 ______ 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经运输到花托储存并发育成可食用的部分。
(3)农民伯伯移栽草莓植株时,根部都要带个土坨的原因是 ______ 。
(4)在生产上,常用草莓母株匍匐茎长出来的子株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 。
(5)假如你是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为提高草莓产量,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给草莓种植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 。
20.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中的图一表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一中荒漠雕鸮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
(2)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则b代表 ______ 。
(3)图二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途径包括 ______ (填图中序号)。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 平衡。
(4)与图一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较强,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______ 。
21. 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图一表示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二是心脏工作示意图,其中A~D表示心脏四腔;图三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四是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指 ______ ,它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心脏,流经图二中心脏四腔的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
(2)图三中,正常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到重新回到血液的路径是:①→ ______ →毛细血管(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四中,能初步分解蛋白质的部位是 ______ (填数字),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______ 。
(4)请结合图一至图四,举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 ______ 。(请列举1例)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2. 辣椒是人们生活中常吃的蔬菜,有些家庭饮食中更是无辣不欢。近年来人们通过多种育种方式,使辣椒的辣度、果型、果皮颜色等逐渐多样化。辣椒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用基因B和b表示),如下表是辣椒果皮颜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代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色
黄色
一
红色×黄色
108
110
二
红色×黄色
212
0
三
红色×红色
319
106
四
红色×红色
269
0
(1)辣椒的果型与果实的辣度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的太空椒果型增大、果实辣度变高等现象属于 ______ 。
(2)表中能够判断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组合有 ______ 。
(3)组合一中,如果红色辣椒的花粉授给黄色辣椒的柱头上,则黄色辣椒所结出的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
(4)如果用组合一子代中的红色作为亲本进行相互授粉,子二代中的红色性状出现的概率是 ______ 。
23. 大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豆制品,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国家近年积极实施国产大豆振兴计划,态势整体向好。为研究二氧化碳(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
呼吸速率(μmol•m-2•s-1)
A
高CO2浓度,自然光照
29.72
1.25
B
?
21.43
1.92
C
高CO2浓度,遮阴
25.69
1.04
D
正常CO2浓度,遮阴
15.78
1.08
(1)B组中的“?”的处理是 ______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适当增加CO2浓度,可 ______ 光合作用;同时,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会 ______ 。
(3)由表中数据可知, ______ 组条件大豆产量最高,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沙漠里骆驼尿液少,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因为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所以野兔随季节换毛是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莲的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答案】C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图1中甲图是低倍物镜、乙图是高倍物镜,A正确。
B.图1中镜头由甲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直接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物像不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即可,B正确。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为了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错误。
D.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因为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D正确。
故选:C。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图可知:图1中甲图是低倍物镜(镜头短)、乙图是高倍物镜(镜头长),图2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口腔上皮细胞的制造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兔的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A正确。
B.花的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B错误。
C.兰花属于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C错误。
D.构成唾液腺的主要是上皮组织,可以分泌唾液,D错误。
故选:A。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动物体和植物体从细胞到个体在结构层次上相比,动物体多了系统。
解答此题要掌握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答案】D
【解析】解:A、根据种子的有无,图中②⑤都是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属于种子植物,①③④都是依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正确。
B、③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所以往往长得比较矮小。B正确。
C、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葵花籽属于果实。C正确。
D、⑤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①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孢子植物的受精大都在水中完成,离不开水,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D错误。
故选:D。
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图中①属于蕨类植物,②银杏属于裸子植物,③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④衣藻属于藻类植物,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
5.【答案】D
【解析】解: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就要为种子提供干燥、低温、通风的环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种子的呼吸作用才能受到抑制,同时又不会发霉变质.所以在保存种子时应提供的条件是干燥、低温、通风的条件,可避免种子萌发,可延长种子寿命;还可以充入二氧化碳控制种子的呼吸作用有益于种子寿命的延长;提高环境湿度会使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能量,不利于贮藏。
故选:D。
延长种子寿命,就有想方设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因为只有抑制了它的呼吸作用,才能使种子中的有机营养物质被分解的慢,从而能长时间保存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应用,是答题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
6.【答案】C
【解析】解:A、豌豆花和桃花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正确。
B、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桃子是一个果实,果实内有一粒种子,因此桃子的形成需要一个子房和一个胚珠,正确。
C、桃子的子房内有一枚胚珠,而豌豆的子房内有多枚胚珠,错误。
D、桃树和豌豆都属于被子植物,卵细胞位于胚珠内,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内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因此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胚珠。正确。
故选:C。
植物开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发育情况如下图所示: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故B正确。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故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
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8.【答案】B
【解析】解:A、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也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错误。
B、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正确。
C、剩饭或饲料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错误。
D、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时会患贫血。错误。
故选:B。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ac段肺的容积增大,表示吸气;ce段肺的容积缩小,表示呼气,A错误。
B、ac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B错误。
C、ce段表示肺的容积缩小,表示呼气,此时肺泡内气压比外界大,C正确。
D、呼气和吸气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D错误。
故选:C。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理解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及其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若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小肠,A正确。
B、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水、无机盐、尿素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故血液中的尿素会减少,B错误。
C、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所以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C正确。
D、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可见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D正确。
故选:B。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据图解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1.【答案】D
【解析】解:A、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因此⑤是效应器,指的是引起转头运动的骨骼肌,A正确。
B、完成反射的反射弧是:③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④大脑皮层神经中枢→①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正确。
C、②传入神经,神经纤维汇集成束与外面的结缔组织膜构成了一条神经,C正确。
D、这个反射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D。
图中所示:①传出神经、②传入神经、③感受器、④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2.【答案】C
【解析】解: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A不符合题意。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很多学校都很重视体育锻炼,一些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目的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不符合题意。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故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所以,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以后,人体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此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伤口缓慢流出的血液呈现暗红色,可以判断是静脉血管出血,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而不是指压伤口远心端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时颜色暗红,血流较缓,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时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解答此题要掌握安全用药、出血的护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知识。
13.【答案】D
【解析】解:A、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是最小的生物,B正确。
C、细菌、真菌和病毒三者体内都没有叶绿体,C正确。
D、细菌、真菌中有的能独立生活,有的寄生生活,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D错误。
故选:D。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
明确各种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其体壁只有两层细胞构成,A错误。
B.昆虫的外骨骼骨化后不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以使身体长大的现象,也称蜕皮现象,“蝉蜕”就是蝉蜕下的外骨骼,B正确。
C.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中并不是都有三对足,例如蜘蛛和蜈蚣都不是三对足,C错误。
D.蛔虫营寄生生活,以消化道内的食糜为使,消化能力弱,生殖能力特别强,D错误。
故选:B。
(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
明确各类动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等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错误。
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正确。
C、小鸟将捕来的昆虫喂给金鱼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行为,C错误。
D、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各个组成成员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即攻击行为中的优胜者为首领,它指挥着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而并非是年长者为“首领”,D错误。
故选:B。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学习行为。
(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的完成和运动系统的组成。
16.【答案】D
【解析】解:A、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
B、家蚕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比蝗虫多了一个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正确。
D、“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生殖过程没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所以,诗句描述的生殖方式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D。
(1)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的生殖、昆虫的生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相关知识。
17.【答案】A
【解析】解:A.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DNA分子呈双螺旋状,B正确。
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和发育,C错误。
D.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共有23对(46条)染色体,那就一共有46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掌握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地雀喙型的进化过程图,多种地雀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地雀在繁殖过程中,它的喙本身就存在着变异,环境只是对喙起选择作用,B错误。
C、喙的形态或大小的改变与取食类型有关,C正确。
D、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不同的野生地雀喙的形状有明显差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特点,注意理解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19.【答案】果皮和种子 光合作用 保护幼根和根毛 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或人工授粉)等
【解析】解:(1)草莓是绿色开花植物,草莓上一颗一颗的小籽粒才是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2)结合图2果实的部位,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来的,可推知A是雌蕊,B是雄蕊。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通过输导组织中的筛管大量运输到花托储存。
(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4)匍匐茎属于营养器官,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用匍匐茎繁殖草莓容易,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子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稳定。
(5)果农利用温室栽培草莓,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草莓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使光合作用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或者是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果皮和种子。
(2)光合作用。
(3)保护幼根和根毛。
(4)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5)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或人工授粉)等。
(1)一朵花经传粉、受精过程后发育过程如图所示:
(2)图1中:A是雌蕊;B是雄蕊。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光合作用的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20.【答案】青草→沙鼠→荒漠雕鸮 荒漠雕鸮 1、2、4、5 碳-氧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解析】解:(1)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青草→沙鼠→荒漠雕鹗,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鹗,青草→蝗虫→蛙→蛇→荒漠雕鹗,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鹗,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鹗。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图一中荒漠雕鸮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一条:青草→沙鼠→荒漠雕鹗。
(2)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机物含量越少,图二中的食物链是乙→c→a→b,对应图一的食物链是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或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鸮或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因此,b是荒漠雕鸮。
(3)呼吸作用是指把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实质上也是呼吸作用。所以,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1、2、4、5三种途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与图一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较强,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故答案为:(1)青草→沙鼠→荒漠雕鸮;
(2)荒漠雕鸮;
(3)1、2、4、5;碳-氧;
(4)生物种类多。
(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燃料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4)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青草→沙鼠→荒漠雕鸮,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蛙→蛇→荒漠雕鸮,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鸮,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鸮。图二中乙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生产者---青草;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1分解作用,2和4是呼吸作用,3是光合作用,5是燃烧作用。
本题是生态系统的综合题,关键是会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书写。
21.【答案】氧气 B、D、A、C ④→②→⑤ ② 胃液、肠液、胰液 肺泡壁与紧贴的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或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不断收缩,可以将血液送往全身;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等)。
【解析】解:(1)图二中,b是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气体,所以,b指氧气,它会随着肺循环进入心脏,首先到达的是肺循环的终点—B左心房;B左心房与D左心室相通,所以,氧气由D左心室进入体循环后到达体循环的终点—A右心房,A右心房与C右心室相通,氧气到达C右心室。因此,b氧气流经图三中心脏四腔的顺序是B、D、A、C。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①入球小动脉中的葡萄糖会从④肾小球进入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⑤肾小管时,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到重新回到血液的路径是:①→④→②→⑤→毛细血管。
(3)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所以,图四中,能分解蛋白质的部位分别是②胃,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
(4)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如肺泡壁与紧贴的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不断收缩,可以将血液送往全身;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等。
故答案为:(1)氧气;B、D、A、C;
(2)④→②→⑤;
(3)②;胃液、肠液、胰液;
(4)肺泡壁与紧贴的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或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不断收缩,可以将血液送往全身;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等)。
图一中:a二氧化碳、b氧气;图二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图三中: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静脉、⑦尿液;图四中:①肝脏、②胃、③小肠、④大肠。
本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性状 可遗传的变异(变异) 组合二、组合三 黄色、Bb或bb 75%
【解析】解:(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因此太空椒的果型与果实的甜度等特征都属于性状。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2)表格中,组合二亲本性状红色×黄色,子代性状只有红色,表明红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组合三亲本性状红色×红色,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因此能够判断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组合有组合二、组合三。
(3)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组合一中,如果红色番茄的花粉授给黄色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所结出的果实的颜色是黄色:黄色番茄是基因组成是bb,因此亲本红色番茄遗传给子代黄色番茄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亲本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
。
从图1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所以组合一中,如果红色番茄的花粉授给黄色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所结出的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和Bb或bb。
(4)如果用组合一子代的红色(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遗传图解如图2:
。
从图2看出,子二代中的红色性状出现的概率是75%。
故答案为:(1)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变异);
(2)组合二、组合三;
(3)黄色、Bb或bb。
(4)75%。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3.【答案】正常CO2浓度,自然光照 促进 下降 A 该条件下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大,积累有机物多
【解析】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表格中的“?”的处理是正常CO2浓度,自然光照。
(2)比较表中A、C组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否遮荫,适当增加CO2浓度,均可促进光合作用,但在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下降。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条件最适宜小麦的生长。判断的依据是该条件下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差值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
(1)正常CO2浓度,自然光照;
(2)促进;下降;
(3)A;该条件下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大,积累有机物多。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题要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