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展开2023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人工合成淀粉使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B.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使用的材料——钛合金
C.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
D. “C919”飞机机身使用的材料——碳纤维
2.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硫酸 B. 溶液 C. 胶体 D. 氯水
3.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 盐酸 B. 干燥的固体 C. 熔融的 D. 溶液
4.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
5.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溶液捕集吸收大气中的
B. 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
C. 用作为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D. 用溶液除去薄膜
6. 下列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性: B. 酸性:
C. 碱性: D. 热稳定性:
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示意如下,需用到胶头滴管的是
A. B.
C. D.
8.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是
A. 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向溶液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气体:
C.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
D.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
9.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含有的数目为
B. 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
C. 常温常压下,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
D. 配制溶液,需要的质量是
10.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收集氯气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1. 向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键
B. 停止反应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C. 溶液颜色变化说明
D. 实验结果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
12. 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增强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粉末,产生气体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向水中持续通入,溶液呈黄绿色
13. 活着的生物体内值基本不变,死亡后会衰变为其他种类的原子而减少,而基本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衰变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为5730年
A 与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ⅣA族
B. 与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4和12
C. 中中的原子数目约为个
D. 测定死亡生物体残骸中的含量可用于生物死亡年代的确定
14. 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内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可循环利用
B. ,,发生反应②
C. 之后,比多,且检测到积炭,推测有副反应
D. ,初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流出物的物质的量n之间一定存在: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的能量密度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一种利用太阳能制氢的方法如下。
ⅰ.
ⅱ.
(1)反应ⅰ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反应ⅱ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根据反应ⅰ,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该方法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利用还原铁粉、湿棉花探究反应ⅰ,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加热b处。湿棉花在___________(填“a”或“b”)处更合理。
②证明铁粉与水发生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6. 钠及其化合物在认识物质转化规律以及生产生活中均有重要应用。
(1)金属与水的反应
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②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钠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钠、镁与水均能反应,通过比较反应的难易程度,可知钠的金属性强于镁。
(2)钠、钾失火时,可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如金属钾失火,可用干粉灭火,但不能用灭火,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
(3)金属性:。
①设计实验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铝:向试管中加入溶液,___________。
可选试剂:氨水、溶液、盐酸
用溶液代替溶液做上述实验,可认识镁与铝金属性的强弱。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金属性递变的原因:、、的电子层数相同,___________。
17. 从海水(含)中提溴(),常用做吸收剂。
资料:ⅰ.在碱性溶液中可转化为(有强氧化性)和。
ⅱ.,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1)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___________族。
(2)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__________性。
(3)从海水中提溴流程示意如下:
①海水中含大量、、、、等离子。硫酸酸化能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
②“氧化”过程体现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③可用热空气吹出,原因是___________。
④低浓度溴中含、。吸收过程反应如下:
ⅰ.
ⅱ.___________。
⑤“制溴”过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⑥“制溴”过程,用而不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8. 以废铁屑(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晶体受热易失水。
(1)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酸浸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酸浸时间对所得溶液的成分影响如下表所示。
酸浸时间
用KSCN溶液检验
变红
未变红
变红
①时检验,溶液变红,说明所得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
②时检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未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
③时检验,溶液复又变红,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
④操作X是___________。
(4)测定所得硫酸亚铁晶体中的含量,步骤如下:
Ⅰ:称取硫酸亚铁晶体样品,配制成溶液。
Ⅱ:取出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的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溶液。
①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②Ⅱ中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计算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19. 某小组探究溶液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B中试剂是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中溶液的作用_______。
(4)取C中氯水,进行实验:向溶液a中加入氯水。
序号
溶液a
现象
Ⅰ
1滴品红
几秒后品红褪色
Ⅱ
1滴品红溶液
几分钟后品红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Ⅱ中品红褪色慢,推测可能发生了,导致Ⅱ中减少。分析沉淀中含,探究如下: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说明具有_______性。
②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发现,沉淀经几次洗涤后,加入盐酸,不再产生黄绿色气体。
(5)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所加溶液不足量。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_______,证实所加溶液过量。
②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_______。
(6)进一步证实Ⅱ中所得沉淀中含:向沉淀中加入饱和溶液,静置、过滤,滤渣、滤液备用。
资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①实验证实滤渣中无。
②取滤液,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所得沉淀中含。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工合成淀粉使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均为非金属氧化物,故A不选;
B.钛合金属于金属合金材料,故B选;
C.液氢属于非金属单质,故C不选;
D.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选;
故选B。
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硫酸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选;
B.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选;
C.胶体是液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亮通路,故C选;
D.氯水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
故选C。
3.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才具有导电性;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也能导电;
【详解】A.盐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A不选;
B.干燥的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选;
C.熔融的,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不选;
D.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B。
4.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共价化合物,O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氯元素原子序数17,所以核外18个电子,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性:Cl>H,共用电子对偏向Cl,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故D正确;
故选B。
5.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溶液捕集吸收大气中的,其反应可为,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其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不选;
C.作为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因为,有氧气产生,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用溶液除去薄膜,涉及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6.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S>P;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K>Na,非金属性:F>Cl。
【详解】A.比较单质氧化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F>Cl,则氧化性:,A错误;
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S>P,则酸性:,B正确;
C.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金属性强弱,金属性:K>Na,则碱性:,C正确;
D.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F>Cl,则热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7. 【答案】D
【解析】
【分析】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一共有八个步骤:
1.计算:所称取固体的质量或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2.称量: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天平的精确程度,同样量取液体时,也要注意量筒和滴定管的精确程度。如托盘天平就不能称出5.85 g固体NaCl,量筒就不能量出5.25 mL液体的体积。因为他们的精确程度为0.1。建议使用电子天平。
3.溶解:一般在烧杯中进行,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有热效应,故还要冷却,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量、规格是受温度限制的,如果未冷却,会因为热胀效应而产生误差。
4.移液:转移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其下端一般应靠在容量瓶内壁的刻度线以下部位。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以防产生误差。
6.定容: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
7.摇匀:这时如果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要再加水。
8.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液体,应盛装在指定的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详解】A.如图,该装置为称量、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和烧杯,没必要用到胶头滴管,故A不选;
B.如图,该过程为移液,所用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容量瓶,故B不选;
C.如图,该过程为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没有用到胶头滴管,故C不选;
D.如图,该过程为定容,摇匀,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故D选;
故选D。
8.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A符合题意;
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不符合题意;
D.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式中含有2个,中含有的数目为,故A正确;
B.钠与足量氧气反应,金属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故B正确;
C.常温常压下,,不能由,进行相关计算,故C错误;
D.配制溶液,需要的质量是,故D正确;
故选C。
10.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稀盐酸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装置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不符合题意;
C.采用过滤的方法实现固液分离,该装置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氯气可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根据同离子效应,可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有碘单质生成,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取少量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故B正确;
C.对于反应,其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用单线桥表示为,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氧化性:,所以非金属性:,故D正确;
故选C。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粉末,发生反应,有NaOH生成,碱性增强,故A不选;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且加入少量溶液,酸性变化不大,故B不选;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故C不选;
D.向水中持续通入,发生反应,溶液中有氢离子生成,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且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13.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均与C元素的一种原子,其中子数不同,质子数均为6,互为同位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ⅣA族,故A正确;
B.中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中质量数为12,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故B错误;
C.中中的原子数目约为,故C正确;
D.根据衰变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为5730年,所以通过测定死亡生物体残骸中的含量,可判断生物死亡年代,故D正确;
故选B。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1可知,反应①为,结合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反应②为;由图2可知:,,,只发生反应②;,比多,且检测到积炭,则除了发生反应②,还发生副反应;之后,反应②不再发生,生成CO的速率为0,CH4的反应速率增大,最终恢复到1,生成H2的速率也为0,副反应也逐渐停止。
【详解】A.由图1可知,反应①为,该反应为化合反应,由图可知、可循环利用,A正确;
B.根据分析,,,,只发生反应, B正确;
C.根据分析,,比多,且检测到积炭,则除了发生反应②,还发生副反应,C正确;
D.根据分析,,发生反应和副反应,由图可知,则,D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答案】(1)
(2)Fe (3)0.2
(4)Fe (5) ①. a ②.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说明铁粉与水发生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对于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对于反应,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故答案为:Fe;
【小问3详解】
对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0.2;
【小问4详解】
根据反应i.,有Fe参与,反应ii.中,有Fe生成,其中为中间产物,Fe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Fe;
【小问5详解】
①如图,验证,为了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充分反应,且湿棉花不易直接受热,所以湿棉花在a处更合适;
故答案为:a;
②根据反应可知,该反应有氢气生成,如图,加热试管时,有气体产生,肥皂液会起泡,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说明铁粉与水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说明铁粉与水发生反应。
16. 【答案】(1) ①. ②. ③. 钠块在水面上融化成小球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与金属钾能反应
(3) ①. 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为,说明碱性:,所以金属性: ②.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所以金属性减弱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Na元素原子序数11,核外电子数1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原子结构为,故答案为:;
②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水强烈反应,放出氢气,其反应为;故答案为:;
③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水强烈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金属钠密度比水小,在水面上融化成小球,并发出“嘶嘶”声;
故答案为:钠块在水面上融化成小球;
【小问2详解】
金属钾失火,有过氧化钾生成且放出大量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与金属钾能反应,所以不能用灭火;
故答案为: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与金属钾能反应;
【小问3详解】
①根据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可判断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为,碱性:,所以金属性:;
故答案为: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为,说明碱性:,所以金属性:;
②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所以金属性减弱;
故答案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所以金属性减弱。
17. 【答案】(1)ⅦA (2)碱
(3) ①. 、 ②. > ③. 具有挥发性 ④. ⑤. ⑥. 具有还原性,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生成氯气,被还原为,达不到制溴目的
【解析】
【分析】如图流程,向用硫酸酸化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得到含的海水,因具有挥发性,通入热空气吹出得到低浓度溴和无溴海水,继续向低浓度溴中加入吸收,发生反应、,再加入硫酸得到高浓度溴,其反应为;
【小问1详解】
Br原子序数为35,属于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ⅦA;
【小问2详解】
酚酞遇碱变红,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减性;
故答案为:碱;
【小问3详解】
①海水中含大量、、、、等离子加入硫酸酸化,发生反应、,所以能除去的离子是、;
故答案为、;
②“氧化”过程发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体现出氧化性:>;
故答案为:>;
③因具有挥发性,流程中通入热空气吹出得到低浓度溴和无溴海水;
故答案为:具有挥发性;
④低浓度溴中含、,其中用溶液吸收的反应为;
故答案为:;
⑤用溶液吸收后得到含和的溶液,用硫酸酸化制溴的反应为;
故答案为:;
⑥具有还原性,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生成氯气,被还原为,达不到制溴目的,所以“制溴”过程,用而不用,可能的原因是: 具有还原性,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生成氯气,被还原为,达不到制溴目的;
故答案为:具有还原性,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生成氯气,被还原为,达不到制溴目的。
18. 【答案】(1)
(2)、
(3) ①. ②. ③. ④.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 ①. 100mL容量瓶 ②. ③. ##
【解析】
【分析】向废铁屑(含少量、等杂质)中加入硫酸酸浸,发生的反应有、、;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小问1详解】
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向废铁屑(含少量、等杂质)中加入硫酸酸浸,溶解氧化铁和铁,发生的反应有、、;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时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变红,发生反应,说明所得溶液中含有;
故答案为:;
②时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未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其原因为被Fe还原为,其反应为;
故答案为;
③时检验,溶液复又变红,说明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④酸浸处理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小问4详解】
①取出溶液,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②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的溶液,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③结合离子方程式,消耗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或;
故答案为:或。
19. 【答案】(1)
(2)饱和食盐水 (3)
(4) ①. 氧化 ②.
(5) ①. 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 反应中生成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
(6)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说明滤液中含有
【解析】
【分析】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HCl气体,为了防止HCl对实验干扰,装置B中的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因溶于水后产生HClO,HClO具有漂白性;装置C中的水用于制备氯水,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
【小问1详解】
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为,写成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HCl气体,为了防止HCl对实验干扰,装置B中的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小问3详解】
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其反应为,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①如题,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其中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
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①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HClO,取Ⅱ中上层清液,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Ⅱ中溶液中并无HClO,证实所加溶液过量,故答案为: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HClO与发生反应,有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所以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故答案为:反应中生成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
【小问6详解】
根据题意,向沉淀中加入饱和溶液,发生反应为,滤渣为,滤液中含有,证明滤液中含有的方法为:取滤液,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说明滤液中含有,故答案为: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说明滤液中含有。
2021北京朝阳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朝阳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对于反应,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元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 常温下,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