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展开2022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可回收物经综合处理,可再利用,节约资源。下列可回收物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 旧自行车钢圈
B. 旧报纸
C. 旧塑料盆
D. 旧衣物
2.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 下列元素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 H B. O C. S D. N
4.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NO3属于酸 B. SO2属于氧化物 C. Na2CO3属于碱 D. 液态Cl2属于纯净物
5.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Na B. Mg C. Al D. Cl
6.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 Cu B. NaCl溶液 C. NaOH固体 D. 熔融KNO3
7. 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NaAlO2 B. Al2O3 C. Al(OH)3 D. Al
8.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 紫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9. 下列物质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aCl B. HCl C. MgCl2 D. KOH
10. 钛(Ti)被称为未来钢铁,我国钛的储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22 B. 质量数为26
C. 中子数为26 D. 核外电子数为22
11.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 B. 有刺激性气味 C. 能溶于水 D. 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大
12. 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NaCl溶液与盐酸 B. KNO3溶液与NaOH溶液
C. 稀硫酸与BaCl2溶液 D. Na2SO4溶液与HNO3溶液
13.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S
B. 属于短周期元素
C. 非金属性比氧的强
D. 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
15.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将实验剩余的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6.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金属性:Al>Na B. 稳定性:HF>HCl
C. 酸性:H2SiO3>H2SO4 D. 碱性:Al(OH)3>Mg(OH)2
17. 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Na2CO3→NaOH B. Cu→CuCl2 C. Fe→Fe3O4 D. Fe2O3→Fe(OH)3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B. 常温常压下,0.5 mol N2的体积为11.2 L
C. 0.1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 5.6 g Fe与足量Cl2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6.02×1023
19.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H+、SO、CO B. Na+、Ca2+、CO、NO
C. Fe2+、H+、SO、MnO D. Na+、Cu2+、Cl−、SO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aCO3与稀盐酸反应:CO+ 2H+= CO2↑+ H2O
B. Na2O2与H2O反应: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C Na与H2O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
D. KI溶液中滴加溴水:2I− + Br2 = I2 + 2Br−
21. 向Na2CO3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则甲、乙、丙中的溶质可能是
A. BaCl2、H2SO4、MgCl2 B. CaCl2、HNO3、AgNO3
C. CaCl2、HNO3、NaCl D. BaCl2、H2SO4、Na2SO4
22. 下列实验能达到对应的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纯净的Fe(OH)2沉淀
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NaOH溶液
除去CO2中的
少量HCl
A. A B. B C. C D. D
23.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D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漂白性物质
A. A B. B C. C D. D
24. 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 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
NaCl的形成
NaCl溶于水
a时刻Ba(OH)2溶液与稀 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分解
NaCl = Na+ + Cl−
A. A B. B C. C D. D
25.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50分。
26. 将物质与其用途之间连线。___________
物质 用途
A.漂粉精 a.焙制糕点
B.碳酸氢钠 b.游泳池消毒
C.过氧化钠 c.呼吸面具供氧
27. 实验室中制H2的反应:Zn + H2SO4= ZnSO4 + H2↑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锌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若消耗了1 mol H2SO4,则生成H2的体积约是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28. 用NaCl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溶液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a.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部溶解。
b.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c.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d.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 mL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f.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9. 下图是元素① ~ 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其淡黄色氧化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非金属性:④___________⑤(填“>”或“<”),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①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2
c.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最强
30.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水溶性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具有酸性,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氧气、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Cu2+、Fe3+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被氧化而破坏。人类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
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发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抗氧化剂,能够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等。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使Fe元素从+3价转化为+2价,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从而治疗缺铁性贫血。若短期内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产生多尿、皮疹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从物质分类看,维生素C属于无机化合物。___________
(2)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应长期大量服用。___________
(3)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是因其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
(4)生吃新鲜蔬果利于补充维生素C.___________
31.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补全下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Ⅰ
将一段打磨过的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
溶液蓝色变浅,铁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___________
Fe具有还原性
Ⅱ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Fe3+具有氧化性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3滴KI溶液,然后滴加2滴淀粉溶液
溶液棕黄色加深,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___________
Ⅲ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光亮的锌片,充分反应
浅绿色溶液变无色,锌片表面变暗
Fe2+ + Zn= Fe + Zn2+
___________
Ⅳ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棕黄色
___________
Fe2+具有还原性
32. MnO2可用于制取Cl2和O2。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的装置如下图。
(1)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除杂装置①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制取O2,同时生成KCl,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在(3)中得到的O2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反应生成了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 2MnO2K2Mn2O8 + Cl2↑+ O2↑。每生成1 mol O2,该反应共转移电子___________mol。
33. 实验小组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 %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 %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 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4 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粘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检验蒸发皿中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的方案:取少量红棕色固体溶于稀盐酸中,___________。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较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③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图。pH为 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4. 高铁酸钾(K2FeO4)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备流程如下:
资料:Ⅰ.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KOH易溶于乙醇。
Ⅱ.FeO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1)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2)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补全“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ClO− + £Fe3+ + £___________ = £FeO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FeO稳定存在
b.“转化”中生成K2FeO4固体
c.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粗K2FeO4转化为纯K2FeO4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___________洗涤。
(6)K2FeO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和O2,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可计算K2FeO4的纯度。[M(K2FeO4)=198 g/mol]取m g K2FeO4产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得生成O2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
①计算K2FeO4的纯度=___________(列算式)。()
②若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l2,导致K2FeO4的纯度的计算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可回收物经综合处理,可再利用,节约资源。下列可回收物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 旧自行车钢圈
B. 旧报纸
C. 旧塑料盆
D. 旧衣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钢圈的主要材料是铁的合金,故A符合题意;
B、旧报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不符合题意;
C、旧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旧衣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故选C。
3. 下列元素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 H B. O C. S D. N
【答案】C
【解析】
【详解】A.H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A不符合;
B.O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B不符合;
C.S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符合;
D.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D不符合;
答案选C。
4.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NO3属于酸 B. SO2属于氧化物 C. Na2CO3属于碱 D. 液态Cl2属于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属于酸,所以HNO3属于酸,故A不符合题意;
B.SO2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组成的是盐类物质,所以Na2CO3属于盐,故C 符合题意;
D.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所以液态Cl2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5.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Na B. Mg C. Al D. Cl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l原子半径最大;
故选D。
6.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 Cu B. NaCl溶液 C. NaOH固体 D. 熔融K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Cu是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选;
B.Na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选;
C.NaOH固体不导电,溶于水可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C不选;
D.熔融KNO3能够电离出离子,属于电解质,且可以导电,D选;
答案选D。
7. 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NaAlO2 B. Al2O3 C. Al(OH)3 D. Al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AlO2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符合;
B.Al2O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B不符合;
C.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C不符合;
D.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不符合;
答案选A。
8.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 紫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故选B。
答案选B。
【点睛】焰色反应钾元素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为绿色,钙为红色。
9. 下列物质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aCl B. HCl C. MgCl2 D. KOH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是共价键,据此解答。
【详解】A.NaCl中含有离子键,A不符合;
B.HCl中含有共价键,B符合;
C.MgCl2中含有离子键,C不符合;
D.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不符合;
答案选B。
10. 钛(Ti)被称为未来钢铁,我国钛的储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22 B. 质量数为26
C. 中子数为26 D. 核外电子数为22
【答案】B
【解析】
【详解】Ti的质子数为22,质量数为48,故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8-22=26;
A.Ti的质子数为22,故A正确;
B.Ti的质量数为48,故B错误;
C.Ti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8-22=26,故C正确;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2,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 B. 有刺激性气味 C. 能溶于水 D. 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A错误;
B.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B正确;
C.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溶于水,故C正确;
D.氯气相对分子质量为7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相同条件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D正确;
答案为A。
12. 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NaCl溶液与盐酸 B. KNO3溶液与NaOH溶液
C. 稀硫酸与BaCl2溶液 D. Na2SO4溶液与HN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Cl溶液与盐酸不反应,A不选;
B.KNO3溶液与NaOH溶液不反应,B不选;
C.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属于离子反应,C选;
D.Na2SO4溶液与HNO3溶液不反应,D不选;
答案选C。
13.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的电子式为 ,A错误;
B.H2O中每个氧原子与氢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 ,B正确;
C.二氧化碳中每个氧原子分别与碳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电子式为:,C错误;
D.氨气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D错误;
故选B。
1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S
B. 属于短周期元素
C. 非金属性比氧的强
D. 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可知,该元素为硫元素。
【详解】A.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故A正确;
B.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属于短周期元素,故B正确;
C.硫元素和氧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弱,故C错误;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主族序数相等,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硫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价,故D正确;
故选C。
15.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将实验剩余的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毒气体应有吸收处理装置,及时将气体排出,A正确;
B.钠和水剧烈反应产生H2,反应放出大量热,当达到H2着火点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钠不能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多余的钠应该放回原瓶,B错误;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达到闻气味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中毒,C正确;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止液体飞溅,D正确;
故选:B。
16.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金属性:Al>Na B. 稳定性:HF>HCl
C. 酸性:H2SiO3>H2SO4 D. 碱性:Al(OH)3>Mg(O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性:Na > Al,且两者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小的,金属性强,故A错误;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F>Cl,则稳定性HF>HCl,故B正确;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S>Si,则酸性H2SO4> H2SiO3,故C错误;
D.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由于金属性Mg>Al,则碱性Mg(OH)2> Al(OH)3,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需要熟记元素周期变化规律。
17. 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Na2CO3→NaOH B. Cu→CuCl2 C. Fe→Fe3O4 D. Fe2O3→Fe(O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A项正确;
B.,B项正确;
C.,C项正确;
D.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铁,可以通过:,,实现转化,D项错误;
答案选D。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B. 常温常压下,0.5 mol N2的体积为11.2 L
C. 0.1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 5.6 g Fe与足量Cl2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6.02×1023
【答案】A
【解析】
【详解】A.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 mol,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0.5 mol N2的体积不是为11.2 L,B错误;
C.0.1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C错误;
D.5.6 g 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足量Cl2反应时得到氯化铁,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3×6.02×1023,D错误;
答案选A。
19.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H+、SO、CO B. Na+、Ca2+、CO、NO
C. Fe2+、H+、SO、MnO D. Na+、Cu2+、Cl−、SO
【答案】D
【解析】
【详解】A.H+与CO 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Ca2+与CO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H+与MnO 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CaCO3与稀盐酸反应:CO+ 2H+= CO2↑+ H2O
B. Na2O2与H2O反应: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C. Na与H2O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
D. KI溶液中滴加溴水:2I− + Br2 = I2 + 2Br−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CO3难溶,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 CO2↑+Ca2++ H2O,A错误;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B正确;
C.Na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 + 2H2O = 2Na+ + 2OH− + H2↑,C正确;
D.KI溶液中滴加溴水生成单质碘和溴化钾:2I− + Br2 = I2 + 2Br−,D正确;
答案选A。
21. 向Na2CO3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则甲、乙、丙中的溶质可能是
A. BaCl2、H2SO4、MgCl2 B. CaCl2、HNO3、AgNO3
C. CaCl2、HNO3、NaCl D. BaCl2、H2SO4、Na2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得到碳酸钡沉淀,但是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解,A错误;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其溶液中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形成氯化银沉淀,B正确;
C.碳酸钠可以和CaCl2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沉淀溶于HNO3得到硝酸钙溶液,但是硝酸钙溶液和NaCl之间不会发生反应,C错误;
D.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解,D错误;
故选B。
22. 下列实验能达到对应的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纯净的Fe(OH)2沉淀
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NaOH溶液
除去CO2中的
少量HCl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管应该插入到溶液中,故A错误;
B.加热后,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故B正确;
C.药品的溶解应在烧杯中,故C错误;
D.CO2和HCl均和NaOH溶液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3.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D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漂白性物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含有Mg2+,也有可能是Al3+,故A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可知白色沉淀为Fe(OH)2,则溶液中含有Fe2+;故A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碳酸银、硫酸银等,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Cl−,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具有酸性、漂白性,则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随后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24. 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 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
NaCl的形成
NaCl溶于水
a时刻Ba(OH)2溶液与稀 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分解
NaCl = Na+ + Cl−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电性降低,a时刻导电能力几乎为0,这说明a时刻Ba(OH)2溶液与稀 硫酸恰好完全中和,A正确;
B.光照过程中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所以pH减小,B正确;
C.用单线桥表示应该为,C错误;
D.氯化钠是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D正确;
答案选C。
25.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逸出气体含有水蒸气,不能测定;
B、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可以测定;
C、最后得到的是碳酸钠,可以测定;
D、最后得到的是碳酸钡,可以测定;
答案选A。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50分。
26. 将物质与其用途之间连线。___________
物质 用途
A.漂粉精 a.焙制糕点
B.碳酸氢钠 b.游泳池消毒
C.过氧化钠 c.呼吸面具供氧
【答案】
【解析】
【详解】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消毒;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焙制糕点;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
27. 实验室中制H2的反应:Zn + H2SO4= ZnSO4 + H2↑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锌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若消耗了1 mol H2SO4,则生成H2的体积约是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答案】(1) ①. H2SO4 ②. 氧化
(2)22.4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故为H2SO4;金属锌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小问2详解】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消耗了1 mol H2SO4,则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1mol,体积为 。
28. 用NaCl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溶液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a.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部溶解。
b.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c.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d.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 mL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f.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答案】(1)5.85
(2)c b a d f e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公式m==0.1L×1.00 mol/L×58.5g/mol=5.85g;
故答案为5.85g。
【小问2详解】
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贴标签;据此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 b a d f e;
故答案为c b a d f e。
29. 下图是元素① ~ 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其淡黄色氧化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非金属性:④___________⑤(填“>”或“<”),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①的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2
c.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最强
【答案】(1) ①. 三 ②. ⅠA ③.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
(3) ①. > ②. 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F<Cl,原子半径F<Cl,得电子能力F>Cl,非金属性F>Cl
(4) (5)ab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分别是Li、Na、O、F、Cl,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②是N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其淡黄色氧化物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小问2详解】
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其质量数是8+10=18,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
【小问3详解】
由于F、Cl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F<Cl,原子半径F<Cl,得电子能力F>Cl,所以非金属性F>Cl;
【小问4详解】
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氟化钠,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为。
【小问5详解】
a.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
b.Li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其单质可以和水反应生成H2,同时还生成LiOH,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不是最强的,c错误;
答案选ab,
30.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水溶性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具有酸性,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氧气、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Cu2+、Fe3+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被氧化而破坏。人类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
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发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抗氧化剂,能够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等。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使Fe元素从+3价转化为+2价,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从而治疗缺铁性贫血。若短期内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产生多尿、皮疹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从物质分类看,维生素C属于无机化合物。___________
(2)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应长期大量服用。___________
(3)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是因其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
(4)生吃新鲜蔬果利于补充维生素C.___________
【答案】(1)错 (2)错
(3)对 (4)对
【解析】
【小问1详解】
含碳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外)为有机物,所以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错。
【小问2详解】
根据题中叙述,长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所以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
【小问3详解】
因为维生素C还可以使Fe元素从+3价转化为+2价,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叙述正确;
答案为:对。
【小问4详解】
根据题中叙述人类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所以叙述正确;
答案为:对。
31.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补全下表。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Ⅰ
将一段打磨过的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
溶液蓝色变浅,铁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___________
Fe具有还原性
Ⅱ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Fe3+具有氧化性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3滴KI溶液,然后滴加2滴淀粉溶液
溶液棕黄色加深,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___________
Ⅲ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光亮的锌片,充分反应
浅绿色溶液变无色,锌片表面变暗
Fe2+ + Zn= Fe + Zn2+
___________
Ⅳ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棕黄色
___________
Fe2+具有还原性
【答案】 ①. Cu2++ Fe = Fe2++ Cu ②. 棕黄色溶液变浅绿色 ③. 2Fe3++ Fe= 3Fe2+ ④. 2Fe3++ 2I−= 2Fe2++ I2 ⑤. Fe2+具有氧化性 ⑥. 2Fe2++ Cl2= 2Fe3++ 2Cl−
【解析】
【详解】Ⅰ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Cu2++ Fe = Fe2++ Cu;
Ⅱ 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现象是棕黄色溶液变浅绿色;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 3Fe2+;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说明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Ⅲ 由离子方程式可知,铁元素由+2价变成0价,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Ⅳ 氯水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2Fe3++ 2Cl−。
32. MnO2可用于制取Cl2和O2。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Cl2的装置如下图。
(1)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除杂装置①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制取O2,同时生成KCl,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在(3)中得到的O2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反应生成了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 2MnO2K2Mn2O8 + Cl2↑+ O2↑。每生成1 mol O2,该反应共转移电子___________mol。
【答案】(1)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2)饱和NaCl溶液
(3)2KClO32KCl + 3O2↑
(4)10
【解析】
【分析】本实验为通过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氯气的过程,其中需要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的操作,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小问2详解】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杂质,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小问3详解】
氯酸钾在加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2KCl + 3O2↑;
【小问4详解】
每生成1 mol O2,同时生成1 mol Cl2,氯元素由+5价变成0价,所以该反应共转移电子10mol。
33. 实验小组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 %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 %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 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4 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粘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检验蒸发皿中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的方案:取少量红棕色固体溶于稀盐酸中,___________。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较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③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图。pH为 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HCl ②. 不需加热,FeCl3溶液浓度小 ③. NaOH
(2) ①. FeCl3 ②. 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Fe3+ ③. 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④. Fe(OH)3(胶体)+ H3AsO4 = FeAsO4↓+ 3H2O
【解析】
【分析】本实验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从而比较三种不同方式的优劣,之后验证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①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HCl;
②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对比可知,实验2的优点是不需加热,FeCl3溶液浓度小;
③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知,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 的物质可以是H2O或NaOH;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资料可知固体FeCl3易升华,所以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FeCl3;
②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是Fe3+,所以验证方法为取少量红棕色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Fe3+;
③根据图像以及资料可知,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④由资料可知,以及原子守恒,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OH)3(胶体)+ H3AsO4 = FeAsO4↓+ 3H2O。
34.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备流程如下:
资料:Ⅰ.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KOH易溶于乙醇。
Ⅱ.FeO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1)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2)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补全“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ClO− + £Fe3+ + £___________ = £FeO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FeO稳定存在
b.“转化”中生成K2FeO4固体
c.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粗K2FeO4转化为纯K2FeO4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___________洗涤。
(6)K2FeO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和O2,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可计算K2FeO4的纯度。[M(K2FeO4)=198 g/mol]取m g K2FeO4产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得生成O2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
①计算K2FeO4的纯度=___________(列算式)。()
②若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l2,导致K2FeO4的纯度的计算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6 (2)Cl2 + 2OH−= Cl− + ClO− + H2O
(3)3ClO− + 2Fe3+ + 10OH− = 2FeO+ 3Cl− + 5H2O
(4)abc (5)乙醇
(6) ①. ②. Cl−被K2FeO4氧化生成Cl2,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而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所以当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Cl2,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计算值偏大
【解析】
【分析】硝酸铁固体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被氯气氧化生成高铁酸钠,过滤得到高铁酸钠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钾固体转化为高铁酸钾,过滤得到粗高铁酸钾,最终经过处理得到纯高铁酸钾固体,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K2FeO4中K和O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小问2详解】
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是Cl2 + 2OH−= Cl− + ClO− + H2O。
【小问3详解】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铁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以及电荷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 + 2Fe3+ + 10OH− = 2FeO+ 3Cl− + 5H2O;
【小问4详解】
a.由于FeO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所以“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FeO稳定存在,a正确;
b.“转化”中钠盐转化钾盐,因此生成K2FeO4固体,b正确;
c.滤液2中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则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正确;
答案选abc;
【小问5详解】
由于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KOH易溶于乙醇,所以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乙醇洗涤。
【小问6详解】
①K2FeO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和O2,方程式为4FeO+20H+=4Fe3++3O2↑+10H2O,测得生成O2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因此K2FeO4的纯度=。
②由于Cl−被K2FeO4氧化生成Cl2,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而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所以当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Cl2,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计算值偏大。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4页。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4页。
2022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分子中,含羟基的是, 下列物质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