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蛙吃虫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蛙吃虫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
第三课时单元课时第3课时知识课题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节次1设计者陈茜其它 所涉单元大概念(表述)1、能正确熟练计算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相同数位相加减。2、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求和,一共。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还剩,比多少。学习内容分析教科书创设了“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算理相同,因此第一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评价设计(作业设计)课堂:课后:学习活动关键问题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习环节关键问题(或内容)活动形式预设引导策略达成目标(或大概念)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展示后观察、表述表述完整提问引导: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能读懂图,找出数学信息第二环节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独立列式,尝试计算策略:摆小棒;拨计数器;画图提问引导:你能边演示边说清楚计算过程吗?达成目标: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直观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理。第三环节问题: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请应用所学解决这个问题,独立解决并交流。策略:摆小棒;拨计数器;画图提问引导:你能边演示边说清楚计算过程吗?达成目标: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直观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第四环节练习:算一算,说一说34+20= 71-10=34+2= 71-1=独立思考,解决,观察,归纳,总结策略:摆小棒;拨计数器;画图 错误:当两种情况混在一起时,个别学生很容易把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提问引导:比一比,说一说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达成目标: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巩固和总结计算方法。 记录与反思学生学习表现直接计算有困难的,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能及时得到计算结果;能直接计算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经历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能够慢慢理解掌握算式和直观演示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过程读图找数学信息 , 提出数学问题 , 利用学具直观演示计算过程 , 解决问题反思与调整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谜语引入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了,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获取、发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二)收玉米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二)拔萝卜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