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下列古代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谷物酿酒 B. 手工织布 C. 海水晒盐 D. 水车灌溉
2. 锌锰干电池所用材料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体现了石墨、锌的导电性 B. 黄铜(锌铜合金)的硬度比铜大
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二氧化锰属于金属材料
3. 下列制作饼干的原料中富含油脂的是( )
A. 精炼植物油 B. 小麦粉 C. 白砂糖 D. 鲜鸡蛋
4. 提高安全意识,规避风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B. 燃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C. 面粉加工厂、纺织厂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D. 烧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5.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Se2+
B. 硒原子的核外电子分4层排布
C.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 硒属于金属元素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明矾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D. 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7. 2018−2020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发电量占比
形式
年份
水电
火电
核电
风电
其它
2018年
17.19%
71.12%
4.11%
5.11%
2.48%
2019年
17.38%
69.57%
4.64%
5.41%
2.99%
2020年
17.42%
68.52%
4.71%
6.00%
3.35%
A.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能 B. 发电量占比:火电>水电>风电>核电
C. 水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D. 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能减少碳排放
8. 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过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该反应前后Ni基双金属催化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D. 该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9. 定期进行场所消毒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下列有关消毒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醋酸(CH3COOH)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 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正丙醇(C3H8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1
D. 过氧乙酸(C2H4O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 以N2和H2O为原料,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NH3),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6H2O=LDH4NH3+3O2
B.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C. 该反应消耗的水与生成的氨气的质量比为27:17
D. 产物通过氨分离器得到液氨和氧气,分离原理是过滤
11.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液柱升高
受热时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B
居室放置茉莉花,进屋就闻到扑鼻香气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HCO3−能与H+反应,消耗胃酸
D
制糖工业中常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活性炭有吸附性
A. A B. B C. C D. D
12. 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比①③可探究:接触氧气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 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 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 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13.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和Na2SO4溶液
取样,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NH4)2SO4和K2SO4固体
取样,加入石灰石,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uO中的少量碳
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D
除去KNO3固体中的少量NaCl
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A. A B. B C. C D. D
14.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电解水
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正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生成的是氢气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试管a中溶液红色、浑浊,试管b中溶液无色、澄清
Ca(OH)2微溶于水,能溶于盐酸,其水溶液呈碱性
D
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生石灰与水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A. A B. B C. C D. D
15.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1)海洋中的可食用鱼类可以为人类提供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______ 。
(2)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水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电解水制氢气是将 ______ 能转化为化学能。
(3)海水等天然水中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62)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O2的量叫做生化需氧量(BOD,单位为mg/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6O2=微生物6CO2+5H2O,20℃时,测得1L某水样中含有C6H10O5的质量为8.1mg,则该水样的BOD值是 ______ mg/L。
(4)南海发现有成片的矿产资源——铁锰结核(主要成分为铁锰氧化物)。锰单质可由MnO2与Al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正常雨水的pH≈5.6的原因是溶解了 ______ (填化学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实验室常采用加热KMnO4、分解H2O2的方法制取O2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D.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3)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CO、SO2、NO2等。
①写出CO的一种常见用途: ______ 。
②SO2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
吸收初期(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不断通入SO2,最终产物是 ______ 。
17. 锶(Sr)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陶瓷、玻璃和烟花工业等。金属活动性顺序:Sr>Ca>Mg。锶的部分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如表:
物质
氢氧化锶
氯化锶
SrSO4
SrCO3
溶解性
微溶
易溶
难溶
难溶
(1)锶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 ______ 。
(2)结合所学知识,预测氢氧化锶溶液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______ (填标号)。
A.Na2CO3溶液
B.BaCl2溶液
C.盐酸
D.CO2
(3)设计金属锶转化为氧化锶的两种方案(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方案1实现一步转化,方案2可多步转化)。
①方案1: ______
②方案2: ______ ,SrCO3=高温SrO+CO2↑
18. 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利用“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的流程如图。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______ (填化学式),NH4Cl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______ 。
(2)步骤Ⅰ中,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实验室模拟步骤Ⅲ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装置如图。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______ 和稀硫酸。
(3)将步骤Ⅱ、Ⅲ产生的NH3、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会发生两个反应:
反应1:H2O+CO2+NH3=NH4HCO3;反应2:NaCl+NH4HCO3=NaHCO3↓+NH4Cl
已知:NH4HCO3在40℃时受热易分解。
(4)反应2中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其中表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 (填标号)。
②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NaHCO3产率/%
a
30
60
86.8
b
30
120
92.1
c
35
60
89.4
d
35
120
92.5
e
40
60
85.3
f
40
120
85.6
为了分析反应时间对NaHCO3产率的影响,可以对比表中实验 ______ (填一组实验序号即可)。若控制33℃时,反应120min,则NaHCO3产率(%)的合理范围是 ______ 。反应相同时间,40℃时NaHCO3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______ 。
(5)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 ______ 。
19. 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金属、酸、碱、盐的性质。
(1)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 ______ 色固体。
(2)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你认为通过甲、乙实验 ______ (填“能”或“不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5)完成实验后,将丙过滤后的无色滤液与丁中产生的废液收集到同一个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为进一步探究,将红色溶液分成等量的两份a、b。
①溶液a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______ 。
②为了确认溶液a中是否存在OH−、CO32−,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 ______
______
含有OH−,没有CO32−
③丙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为 ______ g。若往溶液b中滴加1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则往丙中滴加的NaOH溶液中含溶质 ______ g。
(相对分子质量:CuSO4160,HCl36.5,NaOH40)
20. CaH2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小组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H2与钙加热可得CaH2,钙、CaH2遇水均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Ⅱ.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探究一:H2的制备
(1)仪器F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H2发生装置,要求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A,还有 ______ (填标号,若仪器需重复使用只填一次标号即可)。
探究二:CaH2的制备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取少量B中固体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向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 ______ 色。甲同学据此判断实验制得CaH2,乙同学质疑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经检验,实验制得CaH2。
探究三:CaH2的性质
(5)CaH2与H2O反应。
检测图1装置气密性,得到图2,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往三颈烧瓶内加入少量制得的CaH2样品,注射器内装有50mL水,连接好装置,迅速将水全部注入烧瓶内,测得瓶内气压及温度变化如图3、4。
①图2中AB段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②由图3、4可知,反应时烧瓶内的现象为 ______ 。
③画出图3中C点对应的烧瓶内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忽略水的挥发)。
(6)CaH2与Na2CO3溶液反应
取1g制得的CaH2样品(杂质为未反应完的Ca)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有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2.4g,则该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谷物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手工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水车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手工织布、海水晒盐、水车灌溉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A、该电池体现了石墨、锌的导电性,说法正确;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因此黄铜(锌铜合金)的硬度比铜大,说法正确;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D、二氧化锰是一种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以及合金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精炼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正确。
B、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白砂糖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
D、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故错误;
B.燃气泄漏时,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以防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故错误;
C.面粉加工厂、纺织厂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一旦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正确;
D.烧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日常出现意外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日常生产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
D.根据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知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硒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Se2−,故错误;
B.根据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分4层排布,故正确;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应为“1”,不是“g”,故错误;
D.硒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故选:B。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A、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则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A说法正确;
B、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使之沉降,明矾不能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故B说法不正确;
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C说法正确;
D、区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则能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B、根据明矾的作用来分析解答;
C、根据水的性质和用途来分析解答;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水的性质和用途、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转化,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能,说法正确;
B、由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发电量占比:火电>水电>风电>核电,说法正确;
C、清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称之为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和地热能等,说法正确;
D、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增大了碳排放,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B、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来分析;
C、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能源的知识、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8.【答案】B
【解析】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甲烷分解生成碳和氢气,碳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故涉及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因此Ni基双金属催化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
D、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专化生成了一氧化碳,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答案】D
【解析】解:A、1个醋酸分子(CH3COOH)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
B、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B错误;
C、正丙醇(C3H8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8:16=9:2:4,故C错误;
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为24:4:48,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大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
D、根据过氧乙酸中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LDH4NH3+3O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LDH4NH3+3O2,说法错误;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消耗的水与生成的氨气的质量比为(18×6):(17×4)=27:17,说法正确;
D、产物通过氨分离器得到液氨和氧气,分离原理是蒸馏,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A、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液柱升高,受热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居室放置茉莉花,进屋就闻到扑鼻香气,是因为茉莉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茉莉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HCO3−能与H+反应,消耗胃酸,故选项解释正确。
D、制糖工业中常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①③的变量为是否与水接触,还有接触的气体组分不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探究水是否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故A错误;
B、②③的变量为是否与水会接触,因此探究水是否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故B正确;
C、③④变量为温度,铁丝干湿,变量不唯一,故C错误;
D、①④变量为温度、气体组分等,变量不唯一,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的原则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D
【解析】解:A、AgNO3和Na2SO4溶液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钡白色沉淀,选项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取样,加入石灰石,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碳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选用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D。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A、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正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生成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实验,试管a中溶液红色、浑浊,试管b中溶液无色、澄清,说明Ca(OH)2微溶于水,能溶于盐酸,其水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蛋白质 混合物 电 9.6 3MnO2+4Al=高温3Mn+2Al2O3
【解析】解:(1)鱼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海洋中的可食用鱼类可以为人类提供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2)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海水中含有盐类,故海水属于混合物,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制氢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C6H10O5+6O2=微生物6CO2+5H2O
162 192
8.1mg x
162192=8.1mgx
x=9.6mg
则该水样的BOD值是9.6mg/L;
(4)MnO2与Al在高温下生成锰单质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O2+4Al=高温3Mn+2Al2O3。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混合物;电;
(3)9.6;
(4)3MnO2+4Al=高温3Mn+2Al2O3。
(1)根据鱼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海水中含有盐类来分析解答;根据电解水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3)根据C6H10O5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即可;
(4)根据MnO2与Al在高温下生成锰单质和氧化铝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混合物的判断、营养素和能量转化的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O2 BD 冶炼金属 SO2+2Na2CO3+H2O=2NaHCO3+Na2SO3 NaHSO3
【解析】解:(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的pH≈5.6,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2)A.实验室常采用加热KMnO4、分解H2O2的方法制取O2,故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C.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故正确;
D.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故错误;
故选:BD;
(3)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CO、SO2、NO2等。
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②由图可知,A点之前,碳酸钠浓度减少,碳酸氢钠、硫酸钠浓度增加,由此可知,反应后有碳酸氢钠生成,生成物中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的也应该有氢元素参加反应,而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均为有氢元素,只有溶液中的水提供氢元素,故有水参加反应,方程式为:SO2+2Na2CO3+H2O=2NaHCO3+Na2SO3;不断通入SO2,二氧化硫继续与亚硫酸钠、碳酸氢钠反应,最终产物是NaHSO3;
故答案为:
(1)CO2;
(2)BD;
(3)①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②SO2+2Na2CO3+H2O=2NaHCO3+Na2SO3;NaHSO3。
(1)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2)A.根据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D.根据N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雨的产生,常见气体的用途,制备,物质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及题文中图像信息是解答的关键。
17.【答案】+2 ACD 2Sr+O2=2SrO Sr+Cl2=点燃SrCl2,SrCl2+Na2CO3=SrCO3↓+2NaCl
【解析】解:(1)硫酸根、碳酸根化合价都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锶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2。
故答案为:+2。
(2)氢氧化锶溶液能与Na2CO3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锶反应生成碳酸锶沉淀和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和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锶反应生成碳酸锶沉淀和水)反应。
故答案为:ACD。
(3)①方案1:2Sr+O2=2SrO。
②方案2:Sr+Cl2=点燃SrCl2,SrCl2+Na2CO3=SrCO3↓+2NaCl,SrCO3=高温SrO+CO2↑。
故答案为:①2Sr+O2=2SrO。
②Sr+Cl2=点燃SrCl2,SrCl2+Na2CO3=SrCO3↓+2NaCl。
(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碳酸钠和氢氧化锶反应生成碳酸锶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锶反应生成碳酸锶沉淀和水。
(3)锶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锶,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锶。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Na2CO3 用作氮肥 CO+H2O=CuH2+CO2 氢氧化钠溶液 C ab或cd或ef 92.1%−92.5% 40℃时NH4HCO3受热分解 加热
【解析】解:(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2CO3,NH4Cl在农业上的用途是用作氮肥。
故答案为:Na2CO3;用作氮肥。
(2)步骤Ⅰ中,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根据图中气体成分分析可知,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uH2+CO2。实验室模拟步骤Ⅲ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装置如图。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和稀硫酸。
故答案为:CO+H2O=CuH2+CO2;氢氧化钠溶液。
(3)①反应2中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其中表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碳酸氢钠析出,说明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最小)。
故答案为:C。
②为了分析反应时间对NaHCO3产率的影响,可以对比表中实验ab或cd或ef。若控制33℃时,反应120min,则NaHCO3产率(%)的合理范围是92.1%−92.5%(对比bd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相同时间,40℃时NaHCO3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40℃时NH4HCO3受热分解。
故答案为:ab或cd或ef;92.1%−92.5%;40℃时NH4HCO3受热分解。
(4)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氢钠杂质的方法是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加热。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2CO3,NH4Cl在农业上的用途是用作氮肥。
(2),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3)碳酸氢钠析出,说明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最小。
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红 Cu+2AgNO3=Cu(NO3)2+2Ag 能 2NaOH+CuSO4=Cu(OH)2↓+Na2SO4 H+ 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红色消失 0.245 0.36
【解析】解:(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红色的铜,故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3)根据铝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可知,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铜>银,故通过甲、乙实验能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5)①丙过滤后为无色滤液,说明滤液中无硫酸铜,丙中滤液可能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或是硫酸钠,稀盐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丁中废液可能是氯化钾和碳酸钾或氯化钾和盐酸,将丙过滤后的无色滤液与丁中产生的废液收集到同一个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溶液中不能有H+,故溶液a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H+;
②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则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稀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若红色消失,则可证明溶液a中有氢氧根离子,故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如果无气泡产生,红色消失,说明含有OH−,没有CO32−;
③设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160 98
y 4g×10% x
16098=4g×10%x
x=0.245g
即丙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为0.245g;
80160=y4g×10%
y=0.2g
即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0.2g;
设溶液b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HCl+NaOH=NaCl+H2O
36.5 40
1g×7.3% z
36.540=1g×7.3%z
z=0.08g
即溶液b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08g,由于将红色溶液分成等量的两份a、b,则溶液a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08g,故则往丙中滴加的NaOH溶液中含溶质为0.2g+0.08g+0.08g=0.36g。
故答案为:(1)红;
(2)Cu+2AgNO3=Cu(NO3)2+2Ag;
(3)能;
(4)2NaOH+CuSO4=Cu(OH)2↓+Na2SO4;
(5)①H+;
②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消失;
③0.245;0.36。
(1)根据铝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来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推测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来分析解答;
(5)①根据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实验结论含有OH−,没有CO32−,利用检验碳酸根的方法来分析解答,加入稀盐酸后红色消失来证明有氢氧根离子;
③根据硫酸铜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即可,根据盐酸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加上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即可;
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0.【答案】酒精灯 D、G、H 干燥气体 蓝 Ca+2H2O=Ca(OH)2+H2↑ 抽拉注射器 有气体生成,放出热量 4%
【解析】解:(1)由题目所给图片,仪器F的名称为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锌为固体,稀硫酸为液体,应选择固液发生装置制取氢气,题目要求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因此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A,还有D、G、H;故答案为:D、G、H;
(3)C装置中的物质是浓硫酸,且在末尾放置,根据该装置所处的位置以及浓硫酸的性质可知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气体;故答案为:干燥气体;
(4)由题目所给信息可得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成蓝色;由题目所给信息可得钙遇水也会生成一种碱,因此该同学质疑的理由是玻璃管中的物质可能含有钙,钙与水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2H2O=Ca(OH)2+H2↑;故答案为:蓝;Ca+2H2O=Ca(OH)2+H2↑;
(5)①由图二可得,AB段压强略微下降,因此进行的操作是抽拉注射器;故答案为:抽拉注射器;
②由图三可得,反应时压强增大,可推出现象为有气体生成。由图四可得,反应时温度上升,可推出实验现象为放出热量;故答案为:有气体生成,放出热量;
③由图三可得,C点时反应生成了一定量的氢气,同时烧瓶内含有一定量的空气;故答案为:;
(6)由题意可得,生成的沉淀中钙元素的质量为:m(钙)=2.4g×40100×100%=0.96g,由元素质量守恒可知,1g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0.96g,因此氢元素的质量为:1g−0.96g=0.04g,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g1g×100%=4%;故答案为:4%。
(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2)根据反应物类型选取合适的实验装置;
(3)根据所给实验装置分析装置的作用;
(4)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现象;根据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来分析;
(5)①根据所给图像推断实验操作;
②根据所给图像推断实验现象;
③根据所给图像画微观示意图;
(6)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推断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信息,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