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32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
展开练案[32] 第二部分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2023·浙江台州模拟预测)图1为华北局部区域图,图2为北京冬季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与北京雾霾天气多发原因无关的是( D )
A.能源消耗更大 B.降水较少
C.逆温现象多发 D.工业发达
2.北京冬季某日PM2.5浓度出现最低值的原因可能是( D )
A.汽车流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
B.降水增加,利于污染物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夜晚偏北风,利于污染减轻
[解析] 第1题,雾霾属于大气污染,其产生的原因是大气污染物(干尘粒)多,大气自净能力差。北京雾霾天气多发于冬季,其具体原因有:北京冬季生活燃煤等能源消耗大,排放的污染物多,雾霾天气多发,A不符合题意;冬季降水较少,污染物沉降少,空气中污染物多,雾霾天气多发,B不符合题意;冬季降水少,多晴朗天气,逆温现象多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中污染物多,雾霾天气多发,C不符合题意;由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原有重工业基本上都迁出了,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产生的污染物少,所以工业发达与北京雾霾天气多发原因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第2题,北京冬季某日PM2.5浓度出现最低值表明此日大气污染物少或大气的自净能力强。汽车流量不会在某日突然减少,A错误;北京冬季降水少,某日降水增加可能性小,B错误;城市热岛效应不会在某日突然增强,C错误;冬季北京受偏北风影响,推测是冬季夜晚吹偏北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减轻,该日PM2.5浓度出现最低值,D正确;故选D。
(2022·山东淄博三模)藻类叶绿素浓度是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受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影响。新丰江水库是广东特大型水库,平均水深约30米,最深达80米,库湾深度在1~4米之间。各种藻类在3~5米深度的水体中均有分布。图1和图2分别示意2014年12月新丰江水库库湾浅水区和湖心深水区叶绿素浓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新丰江水库湖心深水区表层与库湾浅水区的叶绿素浓度差异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 )
A.营养盐浓度 B.水温高低
C.光照强弱 D.流速快慢
4.新丰江水库库湾浅水区中下层叶绿素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原因是( C )
A.光照减少,厌光性藻类增加
B.温度降低,喜凉性藻类增加
C.靠近底泥,营养盐浓度升高
D.流动性好,带来营养盐增多
[解析] 第3题,新丰江水库是特大型水库,深水区表层与库湾浅水区在水温、光照、流速差异不大,B、C、D错误。库湾浅水区靠近沿岸,库区养殖、地表径流汇入带来的营养盐更多,易发生富营养化,A正确。故选A。第4题,库湾浅水区因为水浅,光照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温度有所降低,据图所知,藻类浓度与光照、温度成正相关,况且各种藻类在3~5 m深度的水体中均有分布,A、B与题意不符,A、B错误。底层水的流动性不好,D错误。主要因为底泥释放营养盐,促进了藻类的生长,C正确。故选C。
(2023·湖北黄冈中学模拟预测)“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据此完成5~7题。
5.关于“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剩余营养物处理之后用于果蔬栽培
B.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用于渔业养殖
C.物质和能量在养耕共生系统内自动循环,不需要消耗能源
D.水耕栽培和水产养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新兴生态农业
6.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有( C )
①降水稀少,淡水缺乏
②荒漠广布,耕地有限
③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④城市人口比重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面临的困难有( C )
A.西北地区荒漠广布,可耕地面积较小
B.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差,能源供应严重不足
C.西北地区人口规模小,农产品的需求量小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和图可知,“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首先把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利用其营养成分,进行果蔬栽培;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用于渔业养殖;该模式为水耕栽培和水产养殖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兴生态农业模式;A、B、D描述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6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色列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淡水缺乏,“养耕共生”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①正确;荒漠广布,耕地有限,“养耕共生”模式可以将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利用起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的种植面积,②正确;城市人口比重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养耕共生”模式可以满足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④正确;科技发达,资金充足与采用“养耕共生”模式关系小,③错误;排除A、B、D,故选C。 第7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荒漠广布,可耕地面积较小,“养耕共生”模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该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A、D都会促进“养耕共生”模式的推广,A、D错误;西北地区虽然基础设施差,但能源供应充足,B错误;西北地区人口规模小,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有限,而该模式产品主要是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所以不利于“养耕共生”模式大力推广,C正确;故选C。
(2022·河北唐山三模)生态银行是一个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营的平台。近年来,福建省某地通过开展“白茶+”生态银行试点工作(下图),将零散的茶山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等形式吸储集中,实施项目建设、生态修复、规范管理等整合提升,进而实现自然资产的提质增效。据此完成8~9题。
8.与传统茶农经营相比,“白茶+”生态银行模式可以( A )
A.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B.增加茶叶品种类型
C.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9.为促进当地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茶+”生态银行“吸储”后,应( B )
①统一管理,改善茶山生态环境
②加强营销,挖掘本地市场
③弘扬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④控制生产,保持价格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8题,与传统茶农经营相比,“白茶+”生态银行模式,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增值和效益变现,提升了产品竞争能力,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茶叶品种类型的增加,B错误;将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进行了整合,并没有扩大茶叶种植面积,C错误;种植茶叶的土地利用类型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没有优化,D错误。故选A。第9题,为促进当地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茶+”生态银行“吸储”后,应统一管理,改善茶山生态环境,①正确;本地市场有限,②错误;弘扬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③正确;价格优势在于产品质量好,而不是控制生产,④错误。故选B。
(2022·四川石室中学二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D )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11.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A )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碳排放量中游>下游>上游,A错误;上游地区碳排放呈上升趋势,说明能源消费以传统能源为主,产业结构没有优化,B错误;中游碳排放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比例最大,说明中游对能源依赖性较强,C错误;下游地区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经济发展重心由早期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转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D正确。故选D。第11题,下游地区主要是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要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①正确;中游以山西、陕西为主,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属于高耗能产业,要注重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正确;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如果只是在我国境内转移),只能导致碳排放的地区发生转移,并不能实现我国“双碳”目标,③错误;从总体上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④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
12.(2023·呼伦贝尔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使用量大增。口罩主要由无纺布及熔喷布组成,二者主要由聚丙烯制成,聚丙烯是石化产品,耐腐蚀,可氧化分解产生有害物质。2020年有15.6亿只口罩流入海洋,对海洋生物产生威胁。一次性口罩不可降解,若随意乱丢,废弃口罩在环境中需要400至500年才能降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
(1)简述海洋里口罩垃圾产生的危害。
(2)为口罩垃圾处理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①伤害海洋生物(误食、缠绕、有毒);②危害海洋生物生态平衡(多样性);③分解缓慢,危害时间长;④携带传播新冠病毒;⑤污染海洋食物链损害人类健康。
(2)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投放箱;及时清运废弃口罩;及时对投放箱和清运车进行消杀;及时对废弃口罩做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废弃口罩规范投放的宣传、引导和监管。
[解析] 第(1)题,海洋里口罩垃圾产生的危害,可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两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医用口罩主要由无纺布熔喷布组成,二者主要由聚丙烯制成,聚丙烯是石化产品,耐腐蚀,所以在海洋中不易降解,分解缓慢,危害时间长,易被海洋生物误食,伤害海洋生物。口罩可能携带的新冠病毒会扩大传染的范围;氧化分解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参与生物循环,危害海洋生物生态平衡(多样性),最后通过食物链损害人类健康。第(2)题,对口罩垃圾处理的合理建议应做到及时有序、高效、专业、无害处理。及时回收、及时清运、及时消杀,防止二次污染;建立医疗废物专人、设置专用容器、专车运输制度;最后集中焚烧;此外应通过加强宣传,提高民众规范投放废弃口罩的意识,并对民众规范投放废弃口罩进行引导和监管。
13.(2023·江苏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8日,浙江省宁波市首个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项目正式投运并网。该项目配备80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及配套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该项目运行过程中首先对餐厨垃圾油水进行预处理,而后利用中温厌氧等过程产生的沼气发电,该项目预计年处理餐厨垃圾约7万吨、年发电量600多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并入国家电网。下图为该项目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1)简述在宁波市设立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项目的有利条件。
(2)说出餐厨垃圾在预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简析与常规的火力发电相比,该项目运营的优势。
[答案] (1)位于沿海地区,人口密集,餐厨垃圾排放量较大,原料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电力需求量大;沼气发电技术水平高。
(2)问题:油污处理难度大,可能产生次生污染。 解决措施:设置专门的油污降解池,对油污进行集中降解;油水集中分离,进行回收利用。
(3)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项目注重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避免餐厨垃圾污染环境;餐厨垃圾生产沼气后的沼液可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解析] 第(1)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分析,结合宁波市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餐厨垃圾排放、用电需求等分析即可。具体而言,宁波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餐厨垃圾排放量较大,为沼气发电提供充足的原料;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电力需求量大,使得利用餐厨垃圾发电的市场需求量大;利用餐厨垃圾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说明该地区沼气发电技术水平高。第(2)题,考查餐厨垃圾在预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油污,预处理难度大,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油污污染。解决措施从集中降解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分析即可。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专门的油污降解池,对油污进行集中降解,缩小油污的污染范围;同时对餐厨垃圾中油水集中分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回收利用等。第(3)题,考查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火力发电,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而火力发电厂使用的燃料如煤、油等不能再生,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火力发电成本高、消耗多,全国每年消耗5 000万吨标准煤。由图可知,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项目注重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避免餐厨垃圾污染环境,注重对废弃物资源的再次利用,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同时餐厨垃圾生产沼气后的沼液沼渣等,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等。
考点0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考点0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11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__可持续发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小题必练20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含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