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模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环境影响生物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C.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叶片薄,叶绿体大而清晰。某同学用摄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逆时针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③
B. 在视野丁中有许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 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D. 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3. “你有‘冰墩墩′了吗?”随着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这句话成了不少人的问候语。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级的特有动物,它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和竹子的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竹子的叶、花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C. 大熊猫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保护组织
D. 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茎不是同一结构层次
4. 绚丽多姿的生物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结合图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银杏、向日葵分为一类;肾蕨、胡芦藓、衣藻分为一类
B. 葫芦藓体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往往长得比较矮小
C. 向日葵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银杏是果实
D. 肾蕨、葫芦藓和衣藻靠孢子繁殖后代,是孢子植物
5. 将一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进行如图所示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 光合作用能产生O2 B. 光合作用需要CO2
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6. 在贮藏粮食的仓库中输入氮气,温度控制在6~8℃之间,保证粮食在干燥、低温、缺氧的环境中保存,其目的是()
A. 降低蒸腾作用 B. 减弱光合作用 C. 降低呼吸作用 D. 改善粮食口感
7. 如图是有关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必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A和B类动物
B. 胎生哺乳的是D类动物
C. C类动物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和气囊
D. 以上动物中属于变温动物的有ABE
8. 对如图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 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形成芽孢是②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
D. 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9. 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它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下列有关胶囊内窥镜及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①②③④
B. 胶囊内窥镜不可用于诊断⑤处的病变
C. ①是胃,可初步消化淀粉
D. ③是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0.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这一结论的例证中,错误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以及静脉内有瓣膜,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
C.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缠绕许多毛细血管,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内径小,血流速度极慢,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11.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血管仅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B. 我们手上爆出的“青筋”属于甲血管
C. 丙血管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D. 若乙代表肾小球,则甲和丙内均为动脉血
12. 如图为缩手反射和肘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肘关节由①②⑥构成
B. 4受损时,既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
C. 当缩手时,图中5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D.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3
13. “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一般的交往与交谈、握手、拥抱都可能被感染
B. 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体
C. 受伤时若血液呈暗红色,要压迫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D. 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4. 新冠肺炎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学生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在“空中”与老师相见,老师们变身“主播”,让疫情变成人生大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上视频教学时,屏幕上反射来的光线,在图1中的⑥上形成视觉
B. 空中课堂上,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感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图2中的②内
C. 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进行回答,这属于条件反射
D. 如果长时间距离手机或电脑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中的③曲度变大,形成近视
15.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二中的b是由图一中的3发育而来
B. 图三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④胚盘,卵细胞由①②④构成
C. 图四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 图五中胎儿通过4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16.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B.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能增大
C. 先天性愚型、色盲和坏血病都属于遗传病
D. 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7. “科劳斯”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其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为红(AA)、橙(Aa)、黄(aa),现科学家将红色辣椒的花粉授到黄色辣椒的柱头上,则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A. 黄色、Aa B. 黄色、aa C. 橙色、Aa D. 红色、AA
18.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
B.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是可能的
C. 能否进行语言交流和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准
D.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9. 了解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分类的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D.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我国的生物的多样性
20. 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 错 误的是( )
A. 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 B. 制酸奶--发酵技术
C. 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D.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1.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关系;图乙为该植物体叶肉细胞内两种气体的移动方向模式图;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点时该植物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 。若该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是 ______ mg/100cm2/h。
(2)图乙所示的气体移动情况对应图甲中的点 ______ (填字母),①表示 ______ (填气体名称)。
(3)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 ______ 点(填字母)。
(4)图丙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2. 如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e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图三是呼吸时膈肌收缩和舒张示意图。请据图分析问答卜冽问题:
(1)参与图一中过程a的消化液有 ______ ;经过过程b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
(2)人体的膈肌处于图三的 ______ 状态时(填字母),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过程d,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的 ______ 段。
(3)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______ ] ______ 。
(4)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一心脏中的2、4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 ______ 状态(填“开放”或“关闭”)。
(5)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 ______ →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23. 遗传性聋哑是一种遗传病。李某和妻子均表现正常,其家庭成员性状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李某的关系
父亲
母亲
妹妹
岳父
岳母
儿子
女儿
性状
遗传性聋哑
正常
遗传性聋哑
正常
遗传性聋哑
正常
遗传性聋哑
(1)听觉的正常和遗传性聋哑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2)人类的遗传病通常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的,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该致病基因是 ______ 的,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3)若用D和d分别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李某及其儿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
(4)李某与妻子再生育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______ 。
(5)李某的女儿成年后与一名正常的男子结婚。请分析李某的女儿与该正常男子所生子女是否一定是正常的? ______ 。
24.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图一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中,鹰获取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______ 。
(2)图二中,若A、B、C表示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______ ,该生物在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是第 ______ 营养级。
(3)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填序号)。
(4)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是有一定的 ______ 。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净化环境、气候调节、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5. 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搭载的生命生态实验柜里面种植了高秆水稻和矮秆水稻两种,2022年11月3日水稻已经开始第一次在太空里结穗,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请回答:
(1)水稻种子在生命生态实验柜中完成过程①需要提供的环境条件有 ______ 。
(2)水稻种子在生命生态实验柜中完成过程②③④的过程中需要提供 ______ ,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源。
(3)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生长过程中因 ______ 作用散失的水汽无法凝结回归到土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过增加冷凝区的设计,使水汽重新冷凝并导入土壤盒内,实现了太空密闭环境下水的 ______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4)在生长盒上贴有透气膜,用来保障植物与温室内有一定的气体交换,进入生长盒内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 ,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5)水稻的种子中含有胚和胚乳,是因为水稻的受精方式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草盛豆苗稀是指草和豆苗争夺营养,阳光等,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说长长的河堤因为蚁穴的存在而被河水冲垮,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错误。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正确。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物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说明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代的能力,D正确。
故选:B。
(1)生物生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制约,生物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
(3)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答案】C
【解析】解:A、顺时针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错误。
B、在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这是气泡,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B错误。
C、由于显微镜中的物像是倒像,将图像旋转180°,就是实际的物像,图戊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旋转180°,流动方向仍然是顺时针,C正确。
D、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说明是被子植物,D错误。
故选:C。
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反光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和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大熊猫和竹子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A正确。
B、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果实、花、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叶是营养器官,B错误。
C、大熊猫是动物,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C错误。
D、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和与竹子的茎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D错误。
故选:A。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答案】C
【解析】解:AD、银杏、向日葵具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而肾蕨、胡芦藓、衣藻没有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所以,根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银杏、向日葵分为一类,肾蕨、胡芦藓、衣藻分为一类,AD正确。
B、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葫芦藓等苔藓植物比较矮小,B正确。
C、向日葵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银杏的“白果”实际上是种子,C错误。
故选:C。
1.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3.图中的肾蕨属于蕨类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
掌握不同植物的特征并能对之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利用氧气有助燃的现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该实验没有这一步,因此,不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A符合题意。
B、叶片的绿色部分与叶片B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叶片的绿色部分含有二氧化碳变成蓝色;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叶片B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不含有二氧化碳)未变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不符合题意。
C、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成蓝色,非绿色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以光照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成蓝色,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这个特性来检验叶片中是否制造了淀粉。如果叶片变蓝说明叶片中有淀粉,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如果叶片不变蓝,说明叶片中没有淀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光、叶绿体,光用来提供动力,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适当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显著加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抑制呼吸作用。在贮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用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延长贮藏时间。
【解答】
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贮藏时间较长。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
故选:C。
7.【答案】C
【解析】解:A、A是鱼类,生活在水中,产卵和受精都在水中进行,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C鸟类,D是哺乳动物,E爬行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其产卵、受精都脱离了水的限制,A正确。
B、D马属于哺乳动物,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B正确。
C、C家鸽属于鸟类。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C错误。
D、以上动物中属于变温动物的有ABE,CD属于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A鱼属于鱼类、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家鸽属于鸟类、D马属于哺乳动物,E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对以上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①病毒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这种病毒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正确。
B、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形成芽孢是②细菌具有的特征,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②细菌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错误。
D、①病毒是寄生,不能扮演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图中:①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④是青霉,⑤是蘑菇。
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胶囊内窥镜随胶囊进入消化道,不会经过②胰腺。错误。
B、胶囊内窥镜随胶囊进入消化道,不经过⑤,因此不可用于诊断⑤处的病变。正确。
C、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错误。
D、③是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有吸收功能。错误。
故选:B。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图中:①是胃、②是胰腺、③是大肠、④是小肠、⑤是肝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0.【答案】B
【解析】解:A、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A正确。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以及静脉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B错误。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C正确。
D、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其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心脏瓣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11.【答案】D
【解析】解:A、乙是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径极细,血液速度极慢,仅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
B、手上爆出的“青筋”是静脉,而甲血管是动脉,B错误。
C、丙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动脉血,C错误。
D、若乙是肾小球,则甲是入球小动脉、丙是出球小动脉,二者均流动脉血,D正确。
故选:D。
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可见甲是动脉,乙是毛细血管,丙是静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12.【答案】B
【解析】解:A、肘关节由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⑥关节面构成,A正确。
B、若4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位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不能完成缩手反射,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能形成感觉,B错误。
C、当缩手时,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缩手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1)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a为白质、b为灰质。
(2)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关节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多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3.【答案】D
【解析】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拥抱等日常接触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
B、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相应的抗体,人体就不会再得乙肝病,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乙肝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原,B错误;
C、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从静脉到心脏。因此,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是静脉出血,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一些肉类和奶制品,这些食品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血液制品等。由于艾滋病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本题考查了艾滋病、抗原和抗体、出血与止血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解:A、图1中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②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A错误。
B、图2中,老师的声音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导鼓膜,引起③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正确。
C、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反射是出生后形成的,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中③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D正确。
故选:A。
图1:①虹膜,②角膜,③晶状体,④巩膜,⑤脉络膜,⑥视网膜。
图2:①半规管,②耳蜗,③鼓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的类型、视觉和听觉有关知识点。
15.【答案】B
【解析】解:A、图二中的b叶是由图一中的3幼叶发育而来的,A正确。
B、④胚盘内含有细胞核,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卵中的卵细胞是由①卵黄膜、卵黄和④胚盘三部分组成的,B错误。
C、图四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C正确。
D、图五中胎儿通过4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D正确。
故选:B。
图一中1生长点、2叶原基、3幼叶、4芽轴、5芽原基;图二中a顶芽、b叶、c茎,d侧芽;图三中①卵黄膜、②卵白、③系带,④胚盘;图五中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是胎盘、5脐带、6是胎儿。
掌握芽的结构、无性生殖、鸟类、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和特点。
16.【答案】C
【解析】解:A、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有时基因组成虽然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味道、色泽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这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故A正确。
B、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能增大。故B正确。
C、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血友病、色盲、白血病、先天性聋哑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而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属于营养物质缺失,不属于遗传病。故C错误。
D、伞藻嫁接实验:将带有细胞核的伞帽嫁接到另一伞藻后,表达出的是含有细胞核的伞藻的性状,说明细胞核含有伞藻的遗传信息,进一步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D正确。
故选: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7.【答案】A
【解析】解:果皮由雌蕊子房壁发育而成,子代果皮的性状与母本相同,所以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为黄色。
将红色辣椒(AA)的花粉授到黄色辣椒(aa)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从图解中可以看出所结种子中胚的基因是Aa。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掌握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及遗传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A、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其他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错误。
C、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所以,直立行走是从猿进化到人的标准,C错误。
D、类人猿也叫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
故选:D。
1.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中,最终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是达尔文,他提出了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19.【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A正确。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正确。
D、引进外来物种不慎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D错误。
故选:D。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根本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分类等知识。
20.【答案】A
【解析】解:A、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A错误;
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属于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B正确;
C、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C正确.
D、克隆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而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多莉”羊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D正确.
故选:A.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
21.【答案】呼吸作用 12 c 氧气 h 减少
【解析】解:(1)图甲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观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为6mg/100cm2/h。若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净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为6+6=12mg/100cm2/h。
(2)图乙所示叶绿体只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只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可用图甲中c点表示。①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
(3)图丙中,h点(18时)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增大,说明净光合速率开始小于0,故密闭玻璃温室中h点(18时)时氧气浓度最大。
(4)由图丙分析可以知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f和h。j点与e点相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净光合作用量小于0,故实验24小时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减少。
故答案为:
(1)呼吸作用;12;
(2)c;氧气
(3)h;
(4)减少。
图甲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表示光饱和点。
图乙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多余的被释放出去。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提供给叶绿体消耗外,多余的被释放出去。此时叶绿体只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只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图丙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图中f、h两点时光合作用刚好等于呼吸作用。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答案】唾液、肠液和胰液 b AB 3 左心房 关闭 肾小囊腔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可见参与图一中过程a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经过过程b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
(2)呼吸运动包括两个过程吸气和呼气。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故呼吸肌处于收缩状态,肺内气压降低;图二中AB段曲线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符合要求。图三中b表示吸气时膈肌的状态。
(3)氧气进入血液是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处,随着肺循环进入肺静脉,再流到3左心房,因此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3左心房。
(4)图一心脏中的2右心室、4左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打开,血液分别被被压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完成肺循环和体循环。心脏的四个腔室中含静脉血的有1右心房和2右心室。
(5)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成分,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
(1)唾液、肠液和胰液;
(2)b;AB;
(3)3左心房;
(4)关闭;
(5)肾小囊腔。
图一中:a消化,b吸收,c呼气,d吸气,e物质交换。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图二中:AB呼气,BC吸气。
图三中:a表示呼气时膈肌的状态,b表示吸气时膈肌的状态。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23.【答案】相对性状 隐性 李某和妻子表现正常,而其女儿患病 Dd、DD或Dd 37.5% 不一定;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一定是正常的;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有50%几率患病
【解析】解:(1)听觉的正常和遗传性聋哑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所以,依据“李某和妻子表现正常,而其女儿患病”可知,遗传性聋哑是隐性性状,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正常是显性性状。
(3)正常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或Dd),遗传性聋哑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遗传性聋哑女基因组成是dd,一个d基因来自父方,一个d基因来自母方,因此正常亲代(李某和妻子)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李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李某儿子表现正常,基因组成是DD或Dd。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而且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结合上述遗传图解可知,李某与妻子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孩子表现是正常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75%×50%=37.5%。
(5)李某的女儿患病,基因组成是dd,成年后与一名正常的男子(DD或Dd)结婚。可能的情况有:①亲代(DD×dd)→子代(基因组成都是Dd;全都表现为正常);②亲代(Dd×dd)→子代(基因组成有:50%的Dd、50%的dd;50%表现为正常,50%表现为遗传性聋哑)。可见,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一定是正常的;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有50%几率患病。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2)隐性;李某和妻子表现正常,而其女儿患病;
(3)Dd、DD或Dd;
(4)37.5%;
(5)不一定;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一定是正常的;如果该正常男子基因型为Dd,则其子女有50%几率患病。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答案】草→蝗虫→青蛙→蛇→鹰 鹰 三、四、五 ②③④ 自动调节能力 间接
【解析】解:(1)图一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4条:草→蝗虫→青蛙→蛇→鹰、草→蝗虫→食虫鸟→鹰、草→老鼠→蛇→鹰、草→老鼠→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的食物链,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所获得能量越少。可见,在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蝗虫→青蛙→蛇→鹰,在该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故获得的能量最少。
(2)图二中,甲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图二中的食物链为:甲→A→B和甲→A→C→B,对应图一食物链有:草→老鼠→鹰,草→老鼠→蛇→鹰,则B代表鹰。在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为第三营养级。结合上述4条食物链可知,鹰在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四、五营养级。
(3)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会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图二中,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的是:②③④。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所以,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是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净化环境、气候调节、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故答案为:
(1)草→蝗虫→青蛙→蛇→鹰;
(2)鹰;三、四、五;
(3)②③④;
(4)自动调节能力;间接。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3)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图二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②③是呼吸作用,④是分解作用。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光照 蒸腾 有效循环(或循环) 二氧化碳 双受精
【解析】解:(1)种子在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光照提供能源。
(3)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科学家们通过增加冷凝区的设计,使水汽重新冷凝并导入土壤盒内,植物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实现了太空密闭环境下水的有效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4)生长盒上的透气膜可以透过温室中的二氧化碳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用来保障植物与温室内有一定的气体交换,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
(5)水稻的种子中含有胚和胚乳,是因为水稻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即水稻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极核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故答案为:
(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光照。
(3)蒸腾;有效循环(或循环)。
(4)二氧化碳。
(5)双受精。
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双受精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①表示种子萌发过程,②③④表示幼苗发育成植株的过程。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和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以及光合作用的原料等是解题的关键。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