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2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热身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 鱼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 “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品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B错误;
C、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蒲所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正确;
D、菱、蒲、鱼等生物构成群落,“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B。
2.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 D. 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施旺和施莱登。
2、主要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正确;
C、细胞学说没有说明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并没有说明人类认识细胞过程,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能说明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 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C. 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和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1、细胞是一切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对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2、多细胞生物的每个细胞为一个生命活动单位,执行特定的功能;3、现存细胞都来源于已存在细胞。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A错误;
B、真核细胞中含有很多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功能不同,因此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B正确;
C、生物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含量差异都很大,C错误;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等,DNA、RNA是分子层次,D错误。
故选B。
4. 有关下图所示四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的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B. 乙与甲、丁的主要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丙与甲、乙、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D. 丁与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是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乙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丁是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详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A错误;
B、甲和丁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而乙为原核生物,所以乙与甲、丁的主要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
C、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丙与甲、乙、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
D、丁是原生动物,甲是植物,丁与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D正确。
故选A。
5.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虽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可以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说明( )
A. 动物血液Ca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B. 油菜缺少K时会出现叶片黄化灰白,生长缓慢
C. 缺P会影响磷脂的合成
D. Fe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缺少会导致贫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具有以下功能:参与构成细胞中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成分;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详解】A、动物血液钙盐含量太低会抽搐,但Ca是大量元素,A错误;
B、油菜缺少K时会出现叶片黄化灰白,生长缓慢,但K是大量元素,B错误;
C、缺P会影响磷脂的合成,但P是大量元素,C错误;
C、Fe是微量元素,Fe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人体缺少Fe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造成缺铁性贫血,D正确。
故选D。
6. 对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溶液
溶质的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溶质的基本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A. 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 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 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 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橘黄色。
【详解】A、甲出现砖红色,可能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反应,麦芽糖是还原糖,A正确;
B、甲出现砖红色,①是斐林试剂,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乙和双缩脲试剂反应,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C正确;
D、②是紫色,检测物质可能是蛋白质,故基本单位③是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7.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低
B.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C. 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
D. 输液时用生理盐水能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⑤提供化学反应介质,⑥维持细胞形态。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低,结合水的含量较高,A正确;
B、干种子内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B错误;
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绿素合成不足,叶片发黄,磷是ATP组成元素,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C正确;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D正确。
故选B。
8. 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 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 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胆固醇和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
B、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
C、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C正确;
D、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而不是蛋白质类激素,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属于脂肪,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酶都属于蛋白质,是传递信息的物质
C. 糖原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的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具有转运、催化、翻译模板等功能。
【详解】A、磷脂属于脂质,不属于,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错误;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错误;
C、糖原属于多糖,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C错误;
D、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0. 图是组成蛋白质的某种氨基酸,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①和一个②
B.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③的不同
C. “氨基酸”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而得名
D. 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分析图,①是氨基,②是羧基,③是R基。
【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A正确;
B、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B正确;
C、“氨基酸”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羧基而得名,C错误;
D、在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11. 某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蛋白质M,由1447个氨基酸,两条肽链组成,蛋白质N与M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的某代谢过程,该过程对胚胎的发生和组织再生至关重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M中含有1446个肽键
B. 蛋白质M与蛋白质N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C. 蛋白质N可作为信息分子调控细胞的代谢
D. 上述资料体现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的种类取决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详解】A、蛋白质M包括1447个氨基酸,由两条肽链组成,所以其含有1447-2=1445个肽键,A错误;
B、蛋白质M与蛋白质N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B错误;
C、蛋白质N与M结合后能激发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说明蛋白质N可作为信息分子调控细胞的代谢,C正确;
D、上述资料不仅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还体现了蛋白质是细胞膜上的组成成分,但未能体现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D错误。
故选C。
12.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⑤具有免疫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糖类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氨基酸,⑤是蛋白质;②和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②可能是脂肪;④是葡萄糖、⑦是多糖;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核苷酸,⑥是核酸。
【详解】A、若⑤具有免疫作用,则⑤是抗体,成分是蛋白质;①是氨基酸,①不能与双缩脉试剂反应显紫色,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A错误;
B、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是脂肪,脂肪含H量高于糖,脂肪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B正确;
C、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⑥是DNA,③是脱氧核苷酸,则③中含单糖-脱氧核糖,C错误;
D、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⑦是纤维素,④是葡萄糖,葡萄糖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B. 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D.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
2、少数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
3、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质,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错误;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
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D错误。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需要考生识记的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4. 如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DNA 与 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③方面
B. 真核细胞中核苷酸共有 5 种
C. 若③是尿嘧啶,则②一定是核糖
D. 真核细胞中的③有 5 种,②有 2 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为磷酸,②为五碳糖,③为含氮碱基。
2、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比较如下: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详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③方面,前者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后者含有核糖和尿嘧啶,A正确;B、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B错误;
C、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因此若③是尿嘧啶,则图示为核糖核苷酸,②一定是核糖,C正确;
D、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③(碱基)有5种,②(五碳糖)有2种,D正确。
故选B。
15.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B. 细胞的识别与细胞膜上Y和X的结合物有关
C.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Z有关
D. 构成细胞膜的Y、Z都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其中X是糖类,Y是蛋白质,Z是磷脂。
【详解】A、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Y蛋白质,A错误;
B、细胞表面的X糖类和Y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B正确;
C、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Y蛋白质有关,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错误;
D、构成细胞膜的大部分Y蛋白质、Z磷脂都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是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内质网,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B. ②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 ③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 ④是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为线粒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中心体。
【详解】A、①为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A错误;
B、②为高尔基体,能对来自于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正确;
C、③为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合成、加工场所的运输的通道,C错误;
D、④为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错误。
故选B。
17.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B. 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D. 甲、乙细胞器上都具有磷脂分子,故乳酸菌与该细胞都有膜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器丙为核糖体,分泌蛋白的合成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若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错误;
C、线粒体具有双层膜,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并且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但是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C错误;
D、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A。
18.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是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
B. 蛋白质、RNA可通过②,且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 图中的③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均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题图分析,①表示内质网膜,②表示核孔,③表示染色质,④表示核仁,⑤表示核膜。
【详解】A、图中①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还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A正确;
B、蛋白质、RNA可通过②核孔进出细胞核,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图中③是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于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C正确;
D、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B。
19. 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A. 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 图B中的⑤④⑥相当于图A中的②
C. 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 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理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a溶液,②是半透膜,③是清水,④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⑤是细胞壁,⑥是细胞膜,⑦是液泡膜,⑧是细胞质,其中⑥⑦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
【详解】A、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 B、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②半透膜,图B中⑥细胞膜、⑦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C正确;
D、图B中的⑦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②则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D正确。
故选B。
20.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 转运蛋白数量是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
C.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甲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2、图乙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详解】A、甲图中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
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21. 如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①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 图②表示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吸收乙物质
C. 除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仅对乙的运输有影响
D. 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①中,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图②中,乙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也是协助扩散,因此图①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A正确;
B、图②中,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外侧,物质乙进细胞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除去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有影响,即影响物质甲、乙的运输,C错误;
D、由B选项分析可知,说明乙是由细胞外侧运进细胞内,而图①中不能判断细胞内外,因此不能确定物质甲是否是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A。
22. 在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下面列举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
①细胞学说的建立 ②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 ③首次观察细胞并命名 ④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⑤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 ⑥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A. ③④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人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详解】①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建立的,①错误;
②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是有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②正确;
③首次观察细胞并命名 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③ 错误;
④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④正确;
⑤流动镶嵌模型是由科学家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⑤错误;
⑥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脲酶是蛋白质,⑥错误。
故选C。
23. 刀豆种子中脲酶含量较高,幽门螺旋杆菌也能产生脲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脲酶具有专一性,可能只催化尿素分解
B. 科学家提取到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 刀豆种子、幽门螺旋杆菌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脲酶的
D. 刀豆种子、幽门螺旋杆菌合成脲酶所需的ATP都主要来自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脲酶只催化尿素分解,A正确;
B、脲酶是科学家提取到的第一种酶,脲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B正确;
C、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刀豆种子、幽门螺旋杆菌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脲酶的,C正确;
D、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细胞,不含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24.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B. 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C. 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 该图不能反映胃蛋白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酶的含量、酶的活性(温度、pH)。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或最适pH),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降低。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只起到抑制作用;高温、过酸或过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去活性。
据图可知,随温度的升高到37℃之前,酶促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加;pH值为2时的反应速率均高于pH为1和4时的反应速率。
【详解】A、在a点,酶促反应速率没有达到最大值,可能受反应物浓度、酶的含量(或浓度)、酶的活性的限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A正确;
B、在b点,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温度达到最适,可能是反应物浓度、酶的含量、pH限制其反应速率,将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正确;
C、在c点,温度达到最适,三个pH值中pH为2时反应速率最快,若要提高反应速率,可以增加酶的浓度或反应物浓度,C正确;
D、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左右,最适温度为37℃左右,故该图能反映胃蛋白酶的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D错误;
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酶促反应的曲线。
25.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酶和ATP均为多聚体,二者的合成过程均为吸能反应
B. 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每一阶段都需要酶催化,且都产生了ATP
C.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所需的酶、物质和能量是可逆的
D. 所有活细胞中都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详解】A、细胞内的酶和ATP合成过程均为吸能反应;酶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是多聚体,但是ATP是由腺苷和磷酸组成的,不是多聚体,A错误;
B、乳酸菌细胞呼吸为无氧呼吸,每一阶段都需要酶催化,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B错误;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酶不相同,C错误;
D、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生命活动,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ATP水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所有活细胞中都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D正确。
故选D。
26.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为腺嘌呤,③+④为腺苷
B. 形成①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于化学能
C. 肌肉收缩过程中会发生②处化学键的断裂
D. 人体细胞合成①的场所可能在线粒体、叶绿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示为ATP的结构,①为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ATP发生水解时该高能磷酸键断裂,②是普通的磷酸键,③是核糖,④是腺嘌呤。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叫腺苷。
【详解】A.、④为腺嘌呤,③是核糖,核糖与腺嘌呤结合形成腺苷,A正确;
B、形成①高能磷酸键的能量,既可以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又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阳能,B错误;
C、①为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在此过程中会发生①处化学键的断裂,C错误;
D、人体细胞无叶绿体,因而合成高能磷酸键①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区分ATP中的能量来源和去路问题,合成ATP是能量可以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7.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B.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D. 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无论在何种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基本等于产生ADP的速率,A错误;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
C、线粒体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叶绿体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C正确;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使细胞代谢加强,产生ATP的速率增大,D正确。
故选A。
28. 为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置如图两个装置,两组的葡萄糖—酵母菌悬液浓度、活性完全相同,放置相同的时间后,甲装置有色液滴向右移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瓶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 乙瓶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C. 甲装置液滴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
D. 该实验不能证明液滴移动距离完全是由酵母菌呼吸作用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且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2、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甲瓶酵母菌同时发生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了吸收的氧气,所以液滴右移,A错误;
B、乙瓶中的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的话,液滴不移动,乙瓶中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液滴左移,B错误;
C、甲装置液滴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酵母菌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C错误;
D、该实验缺乏对照,不能排除温度等环境变化会使装置中的有色液滴移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对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要注意设置对照组,将酵母菌换成等量的死亡的酵母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以排除物理因素引起的液滴移动。
29.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好氧型细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 B. 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
C. 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和C6H12O6 D. 高温使罐头内气体膨胀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分为好氧菌、严格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在严格无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乳酸菌属于严格厌氧菌代谢产物是乳酸,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在密闭的罐头内,缺乏氧气,好氧型微生物是无法生长的,A错误;
B、罐头盖子鼓起的原因是其中的厌氧型微生物繁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使罐头盒内气压升高,B正确;
C、若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则不会产生CO2,引起气压升高,C错误;
D、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不是由高温使罐头内气体膨胀,D错误。
故选B。
30. 下列有关酶的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溶液,保温5min
对照组:2 mL体积分数为3%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 mL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用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用碘液检验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mL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对三支试管进行以下处理:①分别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②分别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mL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和1mL蒸馏水;③分别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④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较为基础,主要通过实验考查酶的特性,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生物学探究实验要注意设置对照试验以及控制单一变量原则,据此思考答题。
【详解】A、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用酶与蒸馏水作对照,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证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A错误;
B、探究酶催化具有专一性时,对照组用的蔗糖溶液不能与碘液显色,因此不能用碘液检验,应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多支试管,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比较,C错误;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要设计酸性、中性、碱性三组对照实验,以过氧化氢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31. 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与高等植物相比,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它与细胞___有关。
(2)图中结构①的主要成分是___,它的结构特性是具有___,如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细胞膜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结构基础是___。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填代号),结构⑤的功能是___。
(4)细胞内___(填代号)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该细胞器的功能是___。
(5)图中是否表示出细胞的“消化车间”?___(填“是”或“否”),其作用是分解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6)⑩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___,其与⑩的关系是___。⑩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物质主要有___。
A. 氨基酸 B. 磷酸 C. 脱氧核糖 D. 含氮碱基 E.核酸 F.核糖
【答案】(1) ①. 差速离心法 ②. ②中心体 ③. 有丝分裂
(2) ①. 脂质和蛋白质 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 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3) ①. ⑥⑪⑫ ②. 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 ①. ⑨ ②.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5) ①. 否 ②.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6) ①. 染色体 ②.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③. ABC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左侧细胞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但具有中心体,可判断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右侧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中心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⑦为核仁,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高尔基体,结构⑩为染色质,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
【小问1详解】
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②为中心体,常见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和高等植物细胞相比,②中心体是高等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小问2详解】
①为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
【小问3详解】
图中的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中心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⑦为核仁,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高尔基体,结构⑩为染色质,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⑥细胞核、⑪线粒体、⑫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的结构,结构⑤为核孔,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小问4详解】
结构⑨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小问5详解】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图中没有表示出细胞的“消化车间”。
【小问6详解】
结构⑩为染色质,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染色质有D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彻底水解为氨基酸,DNA彻底水解为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故选ABCD。
32.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小肠上皮细胞位于肠腔一侧的突起可以增大细胞的吸收面积。
(1)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经过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___等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据图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蛋白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分析此种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___。肠腔一侧膜面积的增大,增加了载体蛋白的___,使葡萄糖的吸收效率提高。
(3)据图分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出来时的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依据是:___。
(4)酒精容易被吸收,这是因为酒精或其他脂溶性物质能够以___的转运方式进入细胞,所以空腹饮酒容易醉。
(5)小肠上皮细胞中转运某种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初步水解后形成以下多肽,尝试根据多肽的分子结构回答问题:
a、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共失去___个水分子,共含有___个肽键。这种化学反应称___反应。
b、请写出组成多肽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___,该多肽由___种氨基酸形成,写出其中结构最简单的R基:___。
【答案】(1)氨基酸 (2) ①. 主动运输 ②. 数量
(3)葡萄糖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且需要转运蛋白
(4)自由扩散 (5) ①. 3 ②. 3 ③. 脱水缩合 ④. ⑤. 4 ⑥. -H
【解析】
【分析】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利用了Na+的势能,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借助于转运蛋白,属于协助扩散;图中Na+进入细胞是协助扩散,出细胞是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被消化成氨基酸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小问2详解】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利用电化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肠腔膜面积增大增加了载体蛋白的数量,使葡萄糖的吸收效率提高。
【小问3详解】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出来时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但借助于转运蛋白,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
【小问4详解】
由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酒精等脂溶性的小分子能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小问5详解】
图示可以看出,该多肽中共有3个肽键,故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个水分子;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是脱水缩合的过程。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为 ;图中的4个R基都不同,故有4种R基;结构最简单的R基是-H。
33.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石灰水装置溶液的代替物质名称是___,它在本实验中的最终颜色为___。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___溶液,其中B呈现___,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酒精。
(2)图乙中,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C是___,消耗水的场所是___,图丙所示过程所需的酶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是___(填图中序号),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___(填图中序号)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变化。氧浓度为b时,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___。氧浓度为d时,乙图上e装置的液滴___(左移/右移/不移动)
【答案】(1) ①.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②. 黄色
③. 重铬酸钾 ④. 灰绿色
(2)无氧呼吸 (3) ①. [H] ②. 线粒体基质 ③. ② ④. ③
(4) ①. 5/6 ②. 左移
【解析】
【分析】图甲中,装置A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B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图乙中,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烧瓶中气体量的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f中蒸馏水不能吸收气体,其中的气体变化可以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图丙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小问1详解】
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装置中石灰水装置溶液的代替物质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故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B呈现灰绿色,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酒精。
【小问2详解】
图乙中,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烧瓶中气体量的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f中蒸馏水不能吸收气体,其中的气体变化可以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f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
【小问3详解】
图丙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消耗水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②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图丙所示过程所需的酶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是②,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
【小问4详解】
氧浓度为b时,氧气的消耗量为3,表明利用的葡萄糖为0.5,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表明有5个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产生的,消耗的葡萄糖为2.5,因此有5/6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该植株只进行有氧呼吸,瓶内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减小,乙图上e装置的液滴左移。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江门市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江门市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