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项突破模拟训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项突破模拟训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项突破模拟训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2022秋·辽宁·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93kJ能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6kJ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
B.N4分子中N-N键的键角是109°28′
C.N4(g)=2N2(g)为放热反应
D.以N4为原料替代N2合成等量NH3时,可放出更多的热量
2.(2023春·山东淄博·高三沂源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B.N4与N2互为同位素
C.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 D.N4比N2稳定
3.(2022秋·河南·高三安阳一中校联考阶段练习)丙烯是制备聚丙烯的单体。已知有关信息如下:
①
②
③ ;逆反应活化能为164
④
⑤C-H、H-H键的键能()依次为413、436。
⑥所有的单键都是键,1个双键中含1个键和1个π键。
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中的键的键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反应中断裂键总键能大于形成键的总键能 B.②反应中产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③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为296 D.碳碳双键中π键键能为266
4.(2022·湖北孝感·高三校考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C.已知NaOH(aq)+1H2SO4(aq)=1Na2SO4(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5.(2021秋·广东佛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并吸收131.3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H2O(g)=CO(g)+H2(g) △H=+131.3kJ/mol
B.C+H2O=CO+H2 △H=+131.3kJ/mol
C.C(s)+H2O(l)=CO(g)+H2(g) △H=-131.3kJ
D.C(s)+H2O(l)=CO(g)+H2(g) △H=-131.3kJ/mol
6.(2023春·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三校考阶段练习)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1、285.8kJ·mol-1、890.3kJ·mol-1、2800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A.C(s)+O2(g)=CO(g) ΔH=-393.5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D.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
7.(2021秋·福建厦门·高三校考期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 -92.4kJ/mol,反应过程可用图模拟表示分子,表示分子,表示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为吸热反应,过程Ⅳ为放热反应
B.过程Ⅱ为放热反应,过程Ⅲ为吸热反应
C.催化剂可降低整个反应的活化能,因此使△H增大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92.4 kJmol-1
8.(2022秋·天津红桥·高三天津三中校考阶段练习)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和丙烷。
已知:。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
C.常温下,的燃烧热为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能量关系图如图所示。已知,气态的卤素原子得电子生成气态的卤离素子是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6=∆H1+∆H2+∆H3+∆H4+∆H5
B.Ca(g)–2e-=Ca2+(g) ∆H7,则∆H7>∆H3
C.I(g)+e-=I-(g) ∆H8,则∆H8>∆H4
D.MgCl2(s)=Mg2+(aq)+2Cl-(aq) ∆H9,则∆H9>∆H5
10.(2022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航天员呼吸产生的通过反应 ,再电解水可实现的循环利用。热力学中规定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某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最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规定为0.已知上述反应式中:;;;。则的数值为
A. B. C. D.
11.(2022秋·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 ,若将含1mol 的醋酸稀溶液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 (g)和1.5mol (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38.6kJ/mol
C. ,则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D.S(单斜,s)= S(正交,s) ,则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对应的反应中已省略,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值是的燃烧热
C. D.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13.(2021秋·西藏拉萨·高三校考期中)化学反应N2(g)+ 3H2(g) 2NH3(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ΔH等于
A.2(a-b-c) kJ·mol-1 B.2(b-a) kJ·mol-1 C.2(b+c-a) kJ·mol-1 D.2(a+b) kJ·mol-1
14.(2022·安徽铜陵·统考二模)已知:
其他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O
O=O
C-H
O-H
C=C
键能/()
798
x
413
463
6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燃烧热为
B.
C.
D.当生成4molO-H键时,该反应放出热量一定为akJ
二、原理综合题
15.(2023春·上海嘉定·高三上海市育才中学校考期中)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I.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g)CO+H2。C、CO和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s)+O2(g)=CO2(g) △H=-393.5kJ•mol-1
②H2(g)+O2(g)=H2O(g) △H=-242.0kJ•mol-1
③CO(g)+O2(g)=CO2(g) △H=-283.0kJ•mol-1
(1)请根据以上数据,写出碳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多”或“少”)。
甲可学据此认为:“煤炭㷋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作出了下列循环图:
请你写出△H1、△H2、△H3、△H4之间存在的关系式______。
(3)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相同。”
请分析:甲、乙两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同学,另一同学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是______。
(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的燃烧热放出2220.0kJ热量,则相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
Ⅱ.肼(N2H4)又称联氨,在航空航天方面应用广泛,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H键、O=O键键能分别为391kJ•mol-1、497kJ•mol-1,N2H4(g)与O2(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5)N2H4(g)中N-N键的键能为______。一定条件下,N2H4(g)与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2020春·安徽滁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回收利用CO2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1)我国科学家通过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
已知:2H2 (g)+O2 (g) =2H2O(l) ΔH = -571.6 kJ/mol
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 ΔH = -11036 kJ/mol
25℃、101kPa条件下,CO2与H2反应生成辛烷(以C8H18表示)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CO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是:2CO2(g)+6H2(g)C2H5OH(g)+3H2O(g) △H =-173.6 kJ/mol图是起始投料不同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m1、m2、m3投料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3)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将CO2与H2混合可合成甲醇,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 CO2(g)+3H2(g) CH3OH(g)+H2O(g) ΔH1=-53.7 kJ/mol
反应Ⅱ CO2(g)+H2(g) CO(g)+H2O(g) ΔH2=+41.2 kJ/mol
控制一定的CO2和H2初始投料比,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其中“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实验序号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实验1
543
Cu/ZnO纳米棒
12.3
42.3
实验2
543
Cu/ZnO纳米片
10.9
72.7
实验3
553
Cu/ZnO纳米棒
15.3
39.1
实验4
553
Cu/ZnO纳米片
12.0
71.6
①对比实验1和实验3可发现:同样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请解释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1和实验 2可发现:在同样温度下,采用Cu/ZnO纳米片使CO2转化率降低, 而甲醇的选择性却提高,请解释甲醇的选择性提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
a.使用Cu/ZnO纳米棒做催化剂
b.使用Cu/ZnO纳米片做催化剂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的初始投料比
(4)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通入CO2,电解,在阴极可制得低密度聚乙烯(简称LDPE)。
①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生产1.4×104 kg 的LDPE,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______L 的CO2。
17.(2011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中)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⑴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⑵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 kJ·mol–1
198
360
498
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982kJ/mol,白磷(P4)、P4O6、P4O10结构如下图所示,
则上表中X=_______________。
⑷0.5mol白磷(P4)与O2完全反应生成固态P4O6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
18.(2022春·云南玉溪·高三江川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人类研究氢能源从未间断过,而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 H2是在水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中间物,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为H2和O2,这是一种节约能源、节省反应物料的技术,下图是热化学循环制氢气的流程:
(1)实验测得,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整个流程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最难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汞虽然有毒,但用途广泛。用汞和溴化钙作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经过下列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和氧气:①CaBr2+2H2O=Ca(OH)2+2HBr↑;②……③HgBr2+Ca(OH)2=CaBr2+HgO+H2O;④2HgO=2Hg+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用的H2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同一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称之为同素异形体,故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N4分子类似于白磷P4分子,故分子中N-N键的键角是60°,B错误;
C.根据反应的反应热=6×193kJ /mol-2×946kJ/mol=-734kJ/mol,故 N4(g)=2N2(g)为放热反应,C正确;
D.由C项分析可知,N4(g)=2N2(g)为放热反应,则以N4为原料替代N2合成等量NH3时,可放出更多的热量,D正确;
故答案为:B。
2.C
【详解】A.N4属于一种新型单质,故A错误;
B.N4与N2都是氮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错误;
C.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942kJ ×2−167kJ ×6=882kJ热量,故C正确;
D.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说明N2比N4稳定,故C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D
【详解】A.反应热等于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之差,①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断裂总键能小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A项错误;
B.反应热等于产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即产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项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反应热等于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正反应活化能为132,C项错误;
D.利用④反应计算π键键能,,,D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H2O的稳定状态是液态,H2O由气态转化为液态会放出热量,导致反应热减小,则氢气的燃烧热<-241.8 kJ·mol−1,A错误;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金刚石含有的能量比等质量石墨高。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导致其与20.0 g NaOH(0.5 mol)放出热量多于57.4 kJ×=28.7 kJ,即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错误;
D.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放出热量越多,则反应热就越小,所以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A
【详解】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并吸收131.3kJ热量,则根据题给信息中反应物是气态水,C、D错误;C(s)与反应吸收热量,大于0,且热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注物质的聚集态,B错误,A正确。
6.D
【详解】A.碳的燃烧热是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C(s)+O2(g)=CO2(g) ΔH=-393.5kJ·mol-1,故A错误;
B.燃烧放热,氢气燃烧热是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故B错误;
C.甲烷的燃烧热是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故C错误;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故D正确;
选D。
7.D
【分析】过程Ⅰ为氮气分子、氢气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过程Ⅱ为旧键断裂,是吸热过程,过程Ⅲ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过程Ⅳ为氨气分子脱离催化剂表面的过程,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过程Ⅰ为氮气分子、氢气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无能量变化,过程Ⅳ为氨气分子脱离催化剂表面的过程,无新键形成和旧键断裂,无能量变化,A错误;
B.过程Ⅱ是断裂化学键的过程,为吸热反应过程,过程Ⅲ为新键形成过程,是放热反应,B错误;
C.反应△H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催化剂可降低整个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焓变,C错误;
D.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反应热,假设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逆反应活化能为Eb,则Ea-Eb= -92.4kJ/mol ,Eb= Ea+92.4kJ/mol ,D正确;
故本题选D。
8.C
【分析】燃烧热指在25℃,100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A.由丁烷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kJ/mol,选项A错误;
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C3H8(g)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产生的热量为:×2221.5 kJ,C4H10(g)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5mol,产生的热量为:×2878.0kJ,综合分析可知,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选项B错误;
C.常温下,燃烧热为1mol纯物质的反应热,即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选项C正确;
D.很多能量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获得,但风能和太阳能、地热能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即能获得,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C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6=∆H1+∆H2+∆H3+∆H4-∆H5,故A错误;
B.原子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属于吸热过程,Ca和Mg属于同主族,Ca的金属性强于Mg,Ca→Ca2+吸收热量小于Mg→Mg2+吸收热量,即∆H7<∆H3,故B错误;
C.原子得电子变为离子属于放热过程,Cl非金属性强于I,即Cl→Cl-放出热量比I→I-放出热量多,即∆H8>∆H4,故C正确;
D.MgCl2(s)=Mg2+(g)+2Cl-(g)属于吸热反应,即∆H5>0,Mg2+(g)、2Cl-(g)转化成Mg2+(aq)、2Cl-(aq)要放出热量,发生MgCl2(s)=Mg2+(aq)+2Cl-(aq)吸收热量比MgCl2(s)=Mg2+(g)+2Cl-(g)少,即∆H9<∆H5,故D错误;
答案为C。
10.A
【详解】已知上述反应式中:C(s)+O2(g)= CO2(g) ;H2(g)+ O2(g)= H2O(g) ,则总反应: =2-=2×(-242kJ•mol-1)-(-394 kJ•mol-1)= -90 kJ•mol-1,故选A。
11.D
【详解】A.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热,若将含1mol CH3COOH 的醋酸稀溶液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错误;
B.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将0.5mol N2 (g)和1.5mol H2 (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0molNH3,而热化学方程式里的 ΔH表示的是反应完全时对应的热效应,故B错误;
C.燃烧热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的指定产物是液态水,且燃烧热对应的1mol氢气,故C错误;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放出热量,说明正交硫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分别表示异丁烷与正丁烷的燃烧热,若,说明燃烧1 mol两种物质时前者释放的热量较后者少,由此知异丁烷的能量较低,则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燃烧热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含H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的指定产物为液态水,所以ΔH3的值不是正丁烷的燃烧热,故B错误;
C.ΔH1+ΔH2和ΔH3+ΔH4的始态和终态相同,由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ΔH3+ΔH4,故C正确;
D.相同条件下,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故D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反应热ΔH=-(生成物活化能-反应物活化能)=-[2(b+c) kJ/mol-2a kJ/mol]= +2(a-b-c) kJ/mol,故选A。
14.B
【详解】A.表示燃烧热时,水应为液态,A项错误;
B.根据等于反应物键能总和减生成物键能总和:,可得出,B项正确;
C.生成,,C项错误;
D.生成4molO-H键,即生成,水的状态不能确定,D项错误;
故选B。
15.(1)
(2) 多
(3) 乙 甲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需要吸收热量;
(4)7.84
(5) 156
【详解】(1)根据已知反应和盖斯定律,得方程式: ,所以碳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为,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前者多余后者;根据盖斯定律,;
(3)煤燃烧时加入水,生成水煤气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乙同学的观点正确,而甲同学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需要吸收热量;
(4)丙烷的燃烧放出热量,而CO的燃烧放出283kJ热量,则相同物质的量的和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
(5)根据图中的信息,,设中 键的键能为,,解得;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6. 8CO2(g)+25H2(g) =C8H18(l)+16H2O(l) ΔH= -1627kJ/mol m1 >m2>m3 温度相同时,c(H2)增大, CO2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Ⅰ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甲醇的产率减小,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Cu/ZnO纳米片对反应I的催化作用更好,测定时间内得到的甲醇较多,甲醇选择性提高。 cd 2nCO2 +12nH+ +12ne-=+4n H2O 2.24×107
【分析】(1)利用盖斯定律,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O2消去,整理,就可得到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一定温度下二氧化碳转化率随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增大而增大,使一种反应物浓度增大一种会提高另一种物质的平衡转化率;
(3)①反应Ⅰ是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②使用Cu/ZnO纳米片催化剂使反应I速率增加,该时间内得到的甲醇较多,甲醇选择性提高;
③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需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4)电解过程中阴极上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结合碳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到的电子数目,根据电荷守恒可得该电极反应式,并结合电极反应式及物质的量公式计算。
【详解】(1) ①2H2 (g)+O2 (g) =2H2O(l) ΔH = -571.6 kJ/mol ;②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 ΔH = -11036 kJ/mol,(①×25-②)÷2,整理可得:8CO2(g)+25H2(g) =C8H18(l)+16H2O(l) ΔH= -1627kJ/mol;
(2) CO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是:2CO2(g)+6H2(g)C2H5OH(g)+3H2O(g) △H =-173.6 kJ/mol,根据方程式可知:CO2、H2都是反应物,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在温度不变时,c(H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增大,即一定温度下二氧化碳转化率随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增大而增大,根据图示可知转化率:m1>m2>m3,所以m1、m2、m3投料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1>m2>m3;
(3) ①同样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而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的原因是反应Ⅰ为生成甲醇的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因此甲醇的产率减小,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②在同样温度下,采用Cu/ZnO纳米片使CO2转化率降低,而甲醇的选择性却提高的可能原因是在该时间内,使用Cu/ZnO纳米片催化剂使反应I速率增加,因此测得该时间内得到的甲醇较多,甲醇选择性提高;
③a.使用Cu/ZnO纳米棒做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无法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a错误;
b.使用Cu/ZnO纳米片做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无法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c正确;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氢气的浓度,可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d正确;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则CO2转化率降低,e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d;
(4)电解过程中阴极上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由C原子守恒可知关系式为2nCO2→,碳的化合价从+4变为-2,每个C原子得到6个电子,则2nCO2总共得到12n个电子,结合电荷守恒可得该电极反应式为:2nCO2+12e-+12nH+=+4nH2O,需要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1×106mol,则在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V(CO2)=1×106mol×22.4L/mol=2.24×107L。
【点睛】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电解原理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看清图象的横坐标、纵坐标及曲线变化趋势,灵活运用,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17.(1)C (3分)
(2)NO2(g)+CO(g)=CO2(g)+NO(g);ΔH=-234 kJ/mol(3分)
(3)585(3分)(4)819
【详解】略
18. H2(g)+1/2 O2(g)=H2O(l) ΔH=-285.8 kJ·mol-1 SO2 I2 ② Hg+2HBr=HgBr2+H2↑ CH4(g)+H2O(g)=CO(g)+3H2(g) ΔH=+161.1 kJ·mol-1
【详解】(1)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2g氢气即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 △H=-285.8kJ/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2)反应①为:二氧化硫和碘单质和水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反应②为: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水、氧气:2H2SO4=2SO2↑+O2↑+2H2O,反应③为:碘化氢分解2HI⇌H2+I2,整个流程参与循环的物质是SO2、I2,最难进行的反应是②;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SO2;I2;②。
(3)根据反应③知反应②有HgBr2生成,根据HgBr2知反应①的产物HBr参与反应②,所以反应②为:Hg+2HBr═HgBr2+H2↑;因此本题答案是:Hg+2HBr=HgBr2+H2↑。
(4)由三个图可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1/2O2(g)═CO2(g) △H=-282kJ•mo-1 ①H2(g)+1/2O2(g)═H2O(g)△H=-241.8kJ•mo-1②CH4(g)+2O2(g)═CO2(g)+2H2O(g) △H=-846.3kJ•mo-1③,由盖斯定律:用“③-(①+②×3)”得所求反应的△H=+161.1kJ•mo-1,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 △H=+161.1 kJ•mol-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H4(g)+H2O(g)=CO(g)+3H2(g)ΔH=+161.1 kJ·mol-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B) (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项突破模拟训练——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合物 X 由 3 种元素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项突破模拟训练——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综合利用的新工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