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4614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南通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南通卷】
生 物·全解全析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一、 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6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噬菌体 B.水绵 C.珊瑚 D.水螅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噬菌体属于病毒,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ABD不符合题意。
C.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古诗词或谚语是优秀中华文化,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以下是某同学对诗词谚语中科学道理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描述植物能繁殖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答案】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描述了接受阳光照射的花木,能早一些开花的现象,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描述植物能生长,B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故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食物链的开头应为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2使物像更清晰
B.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b操作不当引起的
C.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a→d→b
D.观察图像时若视野较暗,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调节
【答案】B
【分析】图一中,a刮、涂、b染、c滴、d盖,图二中,1粗准焦螺旋、2细准焦螺旋。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所以粗准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镜筒。
【详解】A.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图二中的2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A正确。
B.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d盖的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B错误。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碘液+吸水纸)。故题干过程图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滴→a刮、涂→d盖→b染,C正确。
D.视野较暗,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D正确。
故选B。
4.下图①一⑤为构成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这些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①③④
【答案】B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可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可见,题图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④上皮细胞、②上皮组织、①胃、③消化系统、⑤人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如图是绿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绿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缺少结构④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山①发育而来冰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D.图中的③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
【答案】A
【分析】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
【详解】A.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可见,玉米种子也有④子叶,A错误。
BC.大豆种子萌发时,胚的③胚根,首先生长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幼根;与此同时,子叶以下的胚轴迅速生长,发育成白色幼嫩的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而两片子叶夹着的胚芽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生长。可见,我们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白色的部分,即①胚轴发育来的,BC正确。
D.⑥是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D正确。
故选A。
6.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应该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寻找鼠妇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滴加生理盐水
C.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使用了对照实验法
D.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应将实验装置放在阴暗的室内
【答案】D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详解】A.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应该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寻找鼠妇,A正确。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滴加生理盐水。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B正确。
C.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使用了对照实验法,C正确。
D.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应将实验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D错误。
故选D。
7.种植花卉的过程中,下列几种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无土栽培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组织培养名贵兰花——快速繁殖并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C.选取结构完整的种子播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D.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D
【分析】1.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2.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剪去部分枝叶、带土移栽、遮阳或选择在阴天或傍晚。
3.植物的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可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详解】A.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保证培养液中有充足氧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无性生殖可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利用组织培养名贵兰,是为了快速繁殖并保留母体优良性状,B不符合题意。
C.不完整的种子如缺少胚则种子不发芽,因此选取结构完整的种子播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C不符合题意。
D.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8.假设每次发生气体交换时,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都会与氧发生分离或结合。则该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过血液循环过程再次回到左心室时,该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和分离的次数分别是几次?( )
A.结合1次、分离2次 B.结合2次、分离2次
C.结合2次、分离1次 D.结合1次、分离1次
【答案】D
【分析】血液循环示意图:
【详解】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某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过血液循环过程再次回到左心室时,该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与氧在肺部毛细血管处结合1次、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处分离1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对于鼓膜受损等声波无法传导而形成的听觉障碍患者,可利用振动声桥辅助矫正。振动声桥是一种植入式中耳助听装置(如图1),可将外界声音进行收集、处理后,通过传感器直接带动听小骨产生振动,进而将声音信息传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图2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振动声桥适用于③结构正常的患者,不能适用于⑥受损的患者
B.植入振动声桥后,声波的传导途径为音频处理器→接收器→导线→传感器→听小骨
C.从理论上讲,振动声桥的导线可以通过⑧进入内耳,使传感器与听小骨相连
D.经常按摩耳垂,促进由④⑤⑥构成的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答案】D
【分析】振动声桥也称人工中耳,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声音信号收集后再转化为振动信号,经听骨链将声音信号传入内耳的一种半植入装置。
图中:①耳廓。②外耳道,③听小骨,④半规管,⑤听觉神经,⑥耳蜗,⑦鼓膜。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振动声桥适用于③听小骨结构正常的患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振动声桥是一种植入式中耳助听装置(如图1),可将外界声音进行收集、处理后,通过传感器直接带动听小骨产生振动,进而将声音信息传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植入振动声桥后,声波的传导途径为音频处理器→接收器→导线→传感器→听小骨,B正确。
C.振动声桥是一种半植入式的听力重建设备,振动声桥通过手术植入中耳,产生并向中耳结构提供机械振动。此助听装置不可代替听觉感受器发挥作用,因为此助听装置只能把振动信号过听骨链传到内耳的耳蜗,C正确。
D.经常揉耳垂,会促进患者耳部的血液循环更加的顺畅和快速,也能够促进内耳④半规管,前庭,⑥耳蜗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的健康非常有效果,D错误。
故选D。
10.“健康是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他所拥有的和正在创造并即将有的统统为零!”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青春期的烦恼可以向父母与知心朋友倾诉
B.轻微变质的食物即使加热后也不可以食用
C.当服药后病症有所缓解,可以不再服用药物
D.青少年要拒绝“香烟美酒”,因为会损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答案】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等,做到这些,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详解】A.青春期的烦恼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可以大哭一场,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舒缓情绪,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A正确。
B.变质的食物不能吃的。例如,腐烂白菜中的亚硝酸盐,油料中的黄曲霉素等,通过上述消毒方法均不可能使其消失。因此,发现食物腐败变质就应坚决丢弃,即使加热后也不可以食用,以免发生食物中毒,B正确。
C.当服药后病症有所缓解,并不意味着就需要停止药物,有的时候还可能需要在服药一段时间,等病情彻底稳定之后再停药,不然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而不能够盲目的增加药物或者是停止药物,C错误。
D.吸烟会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喝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青少年要拒绝“香烟美酒”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D正确。
故选C。
11.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应用实例与生物技术原理搭配正确的是( )
A.泡菜的制作——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食品的冷藏——利用低温可以杀死微生物
C.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了克隆技术
D.沼气的产生——利用了曲霉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答案】A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A正确。
B.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属于低温冷藏法。但低温不能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B错误。
C.“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有性生殖,而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甲烷细菌(不是曲霉)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把沼气池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沼气),沼气可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D错误。
故选A。
12.冰壶运动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髋关节的灵活性能让运动员在投壶时维持较低的身体重心。如图是髋关节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中的滑液和④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B.结构⑤从结构③滑脱出来,叫做骨折
C.髋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D.完成投壶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答案】B
【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窝,④关节软骨,⑤关节头。
【详解】A.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关节囊内表面分泌的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②关节腔中的滑液和④关节软骨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A正确。
B.⑤关节头从③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B错误。
CD.髋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完成投壶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CD正确。
故选B。
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斑头雁、棕头鸥,C错误。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B。
14.下图所示为蝗虫、家蚕和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有关描述合理的是( )
A.三种动物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B.青蛙发育的②时期,主要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C.蝗虫和家蚕在发育过程中都存在蜕皮现象
D.三种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经历了四个时期
【答案】C
【分析】图中:A成虫,B受精卵,C若虫,D若虫;a成虫,b受精卵,c幼虫,d蛹;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
【详解】A.蝗虫和家蚕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而青蛙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A错误。
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②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④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B错误。
C.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外骨骼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C正确。
D.家蚕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D错误。
故选C。
15.我国科学家首次将分散在不同养殖场的超高产奶牛的耳缘细胞核,注入去核卵细胞中,培有出超高产奶牛,建立了自主超级奶牛核心群体。该培育过程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A.仿生 B.克隆 C.转基因 D.杂交育种
【答案】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属于仿生,A错误。
B.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可见,题干所述的超级奶牛培育过程主要利用的技术是克隆,B正确。
C.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C错误。
D.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D错误。
故选B。
16.下列关于预防溺水和溺水后急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独自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B.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时,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C.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D.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频率为15—20次/分钟,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相同。
【答案】D
【分析】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一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
【详解】A.不独自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防止发生溺水事故,A正确。
B.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时,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B正确。
C.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配合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D错误。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4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计14分)
17.猪笼草叶的顶端有一个带盖的捕虫袋,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昆虫失足掉进捕虫袋后,袋内的消化液可以把昆虫“消化吸收”。
(1)猪笼草是绿色植物,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还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通过______作用制造出来的。
(2)猪笼草的原产地土壤往往缺乏氮元素,通过消化吸收昆虫等现成有机物可以有效补充氮元素,这是猪笼草长期对环境______的结果。
(3)猪笼草花蛛是栖息于猪笼草捕虫笼内的动物,行动缓慢,不主动捕食,以落入猪笼草笼内的动物为食。下列关于这种现象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能量从猪笼草流向猪笼草花蛛
B.猪笼草与猪笼草花蛛的关系是寄生关系
C.猪笼草与猪笼草花蛛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D.这是猪笼草与猪笼草花蛛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光合 适应 D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
(3)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详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猪笼草是绿色植物,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还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
(2)“猪笼草的原产地土壤往往缺乏氮元素”,说明猪笼草“食虫”的习性与其缺氮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这是猪笼草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3)猪笼草花蛛是栖息于猪笼草捕虫笼内的动物,行动缓慢,不主动捕食,以落入猪笼草笼内的动物为食。说明但猪笼草与猪笼草花蛛之间并不存在捕食关系,另外,这种关系也不属于寄生关系(寄生关系的双方必然为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但在两者之间不存在这种情况),既然不存在寄生关系与捕食关系,那么也就不存在两者之间能量的流动,所以正确答案为D,这是猪笼草与猪笼草花蛛长期进化的结果。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8.如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
(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答案】(1)变异
(2)白花
(3) Bb和Bb BB或Bb
【分析】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2)图中亲代豌豆都是紫花,后代出现了白花,白花隐藏在亲代紫花性状中,所以,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
(3)白花是隐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紫花是显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子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符合遗传图解:
所以,亲代紫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后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19.如图所示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按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
(2)蝗虫和信天翁都是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依次是气管和______。
(3)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家兔和蛇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______。
A.均减少 B.均增加 C.家兔增加,蛇减少 D.蛇减少,家兔不变。
【答案】 蚯蚓、蝗虫 肺 C
【分析】根据不同的动物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运用动物的形态特征,呼吸特点等解答即可。
【详解】(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作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蛔虫等;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蛙,龟、鹤和野免等。无脊椎动物又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蚯蚓是腔肠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
(2)信天翁属于鸟类,使用肺进行呼吸,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气囊能辅助呼吸。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样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家兔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也就是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家兔需要加强呼吸作用,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故耗氧量增加。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当环境温度由25℃降低到5℃,蛇的体温也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温度越低,生物的新陈代谢速率变弱,所以耗氧量是在减少。
20.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肺泡都如C图表示,只由_________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非常有利于它们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1)肺
(2)肺泡
(3) 毛细血管 一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通,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肺泡。
(3)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与肺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非常有利于它们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盐城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泰州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泰州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泰州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泰州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泰州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泰州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