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惠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二)
化学试卷(2023.05)
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出舱行走 B.展示国旗 C.点火返回 D.采集水样
2.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CO2 B.H2 C.N2 D.O2
4.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B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C.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D.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5.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6.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制碱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杨振宁 C.屠呦呦 D.张青莲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O2- B.2O2 C.SO2 D.2O
8.荔枝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为果树补充营养。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2PO4 B.Ca3(PO4)2 C.NH4NO3 D.KCI
9.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计算一称量→量取 B.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C.计算→称量→量取一溶解 D.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10.“高钙豆奶”中的钙是指
A.钙元素 B.钙单质 C.钙原子 D.钙分子
11.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 NaHCO3能产生CO2 |
B |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
C | 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 |
D |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
12.中国科学院历经20余年攻关,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星载铷原子钟,授时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三秒,已经用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分米级定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铷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B.Rb的最外层核外电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13.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X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14.下列关于溶解度图像分析(不考虑结晶水合物)正确的是
A.高于t1℃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更大
B.降温是将a处的甲溶液变饱和的唯一方法
C.t1℃时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15.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观察现象 |
B | 鉴别澄清的石灰水与烧碱溶液 | 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
C | 除去H2中的水蒸气 |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去除铁粉中的碳粉 |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第18-21小题各10分。
16.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
(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①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溶解、过滤和蒸发的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化学式为P4)。
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①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④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着火点 C.需要氧气参与
17.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吸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吸收CO2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生成物C6H12O6属于①__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捕捉:在实际生产中,常用足量Na0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也是“捕捉”CO2的过程。工厂不宜采用澄清石灰水“捕捉”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减排:“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提倡的“碳”减排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选用②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或③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连接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前应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多孔隔板上应放入②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反应开始后,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9.化学小组在将NaOH溶液滴入CuSO4 溶液的过程中, 观察到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查阅资料】
(1) 在酸性条件下, NaOH与CuSO4在溶液中可反应生成Na2SO4和Cu4(OH)6SO4(碱式硫酸铜) 。
(2) Cu4(OH)6SO4为不溶于水的绿色物质, 加热不易分解, 与酸反应有CuSO4和水生成。
(3)Cu(OH)2在80℃以上时可分解生成CuO。
(4) BaSO4是一种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探究一】探究产生沉淀的成分。
【作出猜想】Ⅰ.Cu(OH)2;Ⅱ.______________;Ⅲ.Cu(OH)2和Cu4 (OH)6SO4
【进行实验一】过滤、洗涤沉淀备用。
操作 | 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加热至100℃
| 产生①_______色固体
| 沉淀中含有Cu(OH)2猜想Ⅱ不成立,写出NaOH与CuSO4 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另取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③____________溶液 | 沉淀先溶解,后又产生白色浑浊 | 沉淀中含有④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探充二】利用传感技术揭示NaOH与CuSO4在溶液中反应的过程。
【进行实验二】取10mL 1.6%的CuSO4 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0.4%的NaOH溶液, 实验现象记录如表,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
NaOH溶液的体积/mL | 实验现象 | ||
绿色沉淀 | 蓝色沉淀 | 上层清液颜色 | |
0.00~2.00 | 产生 | 无 | 蓝色 |
2.00~15.00 | 增加 | 无 | 浅蓝色 |
15.00~18.00 | 减少 | 产生 | 无色 |
18.00~20.00 | 更少 | 增加 | 无色 |
【结论与分析】由上述表和图推知, CuSO4溶液显①_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与NaOH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pH范围是②___________,Cu4(OH)6SO4可与③_______________反应。
20.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
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2)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_。
②D是炼铁原料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
③若物质F属于盐酸盐(氯化物),则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含Cu(NO3 ) 2 、AgNO3 、M(NO3) 2 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
流程如下(提示:M表示某金属,其盐溶液为无色):
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一定量铁过滤后,滤液A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或“<”)混合溶液的质量。
②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种情况。
21.一水草酸钙(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 可用作分离稀有金属的载体。为研究一水草酸钙热分解的产物,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36.5g样品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温度为①________℃时,一水草酸钙开始分解;温度由490℃升高到800℃时,分解生成的气体能燃烧且有毒,该气体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图中x的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钙元素最多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b.CaC2O4 c.CaCO3 d.CaO
(4) 研究表明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 具有良好的CO2 捕捉性能。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800℃。
2023年惠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二)
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D | B | A | C | A | B | A | C | A | D | A | B | D | C |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6题,55分,除标注分值的答案外,其余答案均为1分)
16.(8分) (1) ①cab (2分) ②搅拌,加快物质的溶解
(2)①乙 ②(2分) ③化合反应 ④C
17.(7分)(1)温室效应 (2)①有机物 ②1:2
(3)①Ca(OH)2 ②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浓度太小,“捕捉”效率低(2分)
(4)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8(10分)(1)长颈漏斗
(2)①(2分) ②A ③D
(3)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大理石或石灰石 ③关闭活塞(2分)
(4)F
19.(10分)【作出猜想】Cu4(OH)6SO4
【进行实验一】①黑 ② (2分)
③Ba(NO3) 2或BaCl2 ④Cu4(OH)6SO4
【结论与分析】①酸 ②pH>6.3 ③NaOH溶液(2分)
20.(10分) (1) A CD (2分,漏选得1分,选错不得分)
(2)①单质 ②赤铁矿 ③FeCl3
(3)①< ②(2分)
③M>Fe>Cu>Ag ④3或三
21.(10分)(1)①180 ②CO
(2)解:设分解生成碳酸钙质量为x (设和答共1分)
答:x的值为25.0
(注:本题还有其他计算方式可用一水草酸钙或氧化钙做已知量)
(3)d (4)低于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二模)化学试题,共9页。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9-1,6~7,分类和归纳是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