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164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名师精品课件(部编五四制)(上海专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石壕吏/杜甫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石壕吏/杜甫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8页。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深入理解诗歌。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表达的诗人情怀。 4.文化传承与理解:在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学习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极其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撤,合称“三苏”。为“唐未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撞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了解写作背景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这种处境与傲岸不羁、孤寂无助的鸿雁何其相似!
一、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晓。它挑遍了寒冷的树枝也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二、题目解读 “卜算子”是词牌名,“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题目。“寓居”意为失势寄居他乡。 三、整体感知,探究问题 1.全词分为上下两片,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各有何作用? 缺月、疏桐、滴漏、幽人、孤鸿、寒枝、沙洲。 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月——缺,桐——疏,漏——断,人——幽,鸿—孤,枝—寒,沙洲—冷。
3.这些意象特点分别涉及哪些艺术手法?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缺月:表面写月亮的不圆,其实在人生层面比喻才华如明月的苏轼,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悲凉阶段,与家人别离;还在社会环境层面暗示了那个封建社会的残缺黑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疏桐:暗示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的荒凉,也暗示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 漏断:说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静下来。 幽人:是苏轼自称为幽囚之人,联系背景,可知当时苏轼处境艰难,心情低落。 孤鸿:指孤单的鸿雁,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里,文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寒枝:暗示苏轼当时的凄凉处境。 沙洲冷: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滨、湖滨带露出水面的沙滩,在当时人烟稀少,荒凉清冷。
4.概括上片、下片的意义。 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惟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 下片写孤鸿,孤鸿幽恨如幽人。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干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鸿与失志幽人互喻叠映,意脉贯通。 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每个意象都那么幽寒清冷,全词笼罩着浓郁的孤独与感伤的气氛,意境清幽绝尘,“孤鸿”的形象尤为鲜明突出。全词语语双关,托物寓怀,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初贬黄州期间的苦闷和孤高的复杂情怀。
5.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此词上阙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 这两句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写深秋夜深萧瑟、幽寂、凄冷、孤苦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孤独凄清的心情。 6.“谁见幽人独往来?”表达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 “谁见幽人独往来?”意思是说我这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突写一个“独字。 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一独一孤,同病相怜。
7.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奉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取其神似。 C.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8.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里“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小人当道,才美不得重用,无人理解的忧愤。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 同意。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四、探究主旨 通过借描写月夜所见,托“缥缈孤鸿”这一物象,来表达作者内心清高自傲,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心性与品质, 五、探究写作特色 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孤鸿和幽人是词中的两个主要意象,词中运用了象征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作者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纱、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理解性默写 1.上阕描写深夜院景色,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的句子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 。 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3.下阕直接写词人自己孤寂的心境的句子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4.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的句子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已是/黄昏/独自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二、阅读资料,了解背景 陆游一生充满坎坷,生活不如意,仕途更是遭遇不断。进士考试,因其超过了秦桧的孙子,被秦桧排挤因其主张收复失地,被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嫉恨打压。秦桧死后,陆游才开始步入仕途。他曾到过抗金前线,投身战斗,胸中充满收复失地的愿望,但是南宋小朝廷并不想收复失地。陆游因力主用兵,曾两次被罢官,使其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卜算子·咏梅》正是其以梅寄志的代表。 三、整体感知,探究问题 1、结合内容根据意象分析意境。 (诗人在上片中抓住了那些意象来写梅花,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处境? 意象: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群芳、尘 处境:环境荒僻,凄苦、被排挤(群芳妒)、遭遇不幸(碾作尘)
2.“无意苦争春”、“成泥”、“作尘”、“香如故”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精神品格?从中你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梅花不与百花争艳,即使饱受摧残,也要保持清香的品格。 写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高傲岸,矢志不渝、坚持正义的爱国情怀。 3.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这首词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比喻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 无意争春、任群芳妒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孤高傲岸性格。 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主题: 词人以梅花自喻,通过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和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获奖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品句找关键句,四品人,有感而发提笔作对,练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示范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2700多首,诗340多首,一字一词总关情,一景一物皆情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