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教课课件ppt
展开1 微小世界
世界不仅有我们眼睛看到的宏观的物体及现象,还包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世界”。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同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共有7课,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这条线索编写。
第1课“放大镜”和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引导学生体验显微镜发明的历程及不断改进的过程。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同一物体,真切地感受到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人类观察到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对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第4~6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在较长时间内学习一个主题,学得更加深入。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方面的认知。
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是本单元的拓展和总结。学生将在查阅资料的研讨交流中,了解微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与此同时,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观察延续到课外,继续探索奇妙的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让学生看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物体。这样有趣而陌生的微小世界,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非常浓郁。
六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很快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不过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时,学生需要边观察边把看到的图像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录是一个难点,一方面记录的内容多而复杂,另一方面需学生一心二用,边看边画。因此,对于记录环节教师应给予较多关注和指导。
1.利用科学阅读丰富学生认知,打开学生视野。人类在探索和利用微生物以及细胞方面获得的成就很多,但学生对这些内容知之甚少。因此,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调查研究,了解并交流分享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服务生活的意识。
2.利用微课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记录。正确使用显微镜是观察的基础,看书上的操作示范图,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对于部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还是需要探索更好的讲解方式。所以,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微课播放时间短,讲解细致,画面直观,非常适合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教学。
第1课 放大镜
(教材P2~3)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 放大镜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 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知道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3.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2.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许多方面。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难点:自制放大镜并检验其放大作用。 | ||
教学 准备 | 为学生准备: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铁丝、保鲜膜、水。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 ||
流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聚焦 |
|
|
聚焦 | 2.导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有助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如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修理精密仪器、考古研究等。思考:大家知道哪些工具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帮助观察?(预设:放大镜、显微镜……) 3.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放大镜。)放大镜为什么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这和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放大镜”。(板书:放大镜) |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一:比较不同的镜片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图片和实物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活动帮助卡。 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1:它们都是透明镜片,而且都是由玻璃制造的。 主持人:那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2:它们的厚度不同。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玻璃片厚薄均匀;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学生3:放大镜的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缩小,用玻璃片看物体,看到的物体和原来一样大。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二:影响镜片放大倍数的因素 1.过渡:通过不同的镜片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那么通过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预设:不一样。) 2.布置任务:出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你们发现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了吗?镜片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学生1:我通过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发现它们的凸度不同,因此我认为镜片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主持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2: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
|
拓展 与小结 | 1.小结:通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成的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结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凸透镜的功能特点是: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拓展:明白了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放大镜吧! | |
拓展 与小结 |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放大镜,巩固对放大镜结构和功能特点的认识。在制作过程中消化、吸收科学知识,并对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
|
板书 设计 | ||
教学 反思 |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凸透镜,但是仅限于使用,并未深入观察其特点,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了解甚少。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因此,本课教学活动的两组核心词是“观察”和“比较”,“结构”和“功能”。即“观察”和“比较”放大镜镜片(凸透镜)、玻璃片(平面镜)、近视眼镜镜片(凹透镜)的“结构”特点,“观察”和“比较”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的凸度,从而认识放大镜的“功能”特点。 | |
课后 作业 |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第二题。 二、判断题。 2.[易错题]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一定越高。 ( ) 3.圆柱形或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具有放大功能。 ( ) 4.使用放大镜时,可以让物体和眼睛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眼睛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出现放大而清晰的像。 ( ) 5.用放大镜看报纸时,我们看到的字变得很大,字数也变多了。 ( ) 参考答案 二、2.× 3.√ 4.√ 5.××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谜底放大镜,放大镜,新课学习,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放大镜的用途,精密仪器修理工,公安人员,观察病虫害,用于考古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1.放大镜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中央厚边缘薄,厚薄均匀,中央薄边缘厚,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小,一样厚,凸度越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放大镜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放大镜评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方法一,方法二,不加水能否放大,加水能否放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