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训练题(21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素养达标
1.(2022·黑龙江铁人中学)“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D )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解析:亚历山大(我)通过东征和征服万里疆土,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时代,表明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故选D项;和平往来与东征等不符,A项错误;文明衰落与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不符,B项错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C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C )
A.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原因
B.介绍了亚历山大远征的背景
C.分析了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D.指出了亚历山大远征的野蛮
解析:根据题干中“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这是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是从影响角度说的,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3.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希腊化一般是指希腊化时代,又有它特定的空间范围。希腊化的地域空间大体包括希腊本土、马其顿、埃及、利比亚,以及亚洲西部的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土耳其等)的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B )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解析:材料“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表明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化的地区,但却被希腊文化同化,B项正确;希腊的商业相比于罗马而言较为落后,排除A项;希腊是多神崇拜,而罗马最终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排除C项;罗马帝国的财富远远超过希腊,排除D项。
4.他是古希腊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比重原理、浮力定律等物理学原理,这位历史人物是( D )
A.欧几里得 B.伏尔泰
C.卢梭 D.阿基米德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物理学原理,D项正确;欧几里得是数学家,A项排除;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思想家,B、C两项排除。
5.(2022·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D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解析:“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故D项正确。“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成功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希腊城邦和马其顿帝国的关系,故B项错误。希腊文化是先进的,故C项错误。
6.(2022·麻城二中)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D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D.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冲撞;需注意的是,这次远征与中国无关。“丝绸之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马可·波罗来华”是指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游历,归国后有人根据其经历写成《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了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所见所闻,引起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文明的向往和学习的热潮,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因此,研究的主题是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故D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分别对应的是A、B、C三项,因此不能作为其共同点,不能定为主题,排除。
7.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一是建都于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剌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 B )
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解析:材料“一是建都于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等信息,反映了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的第三次西征,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2022·福建永安三中)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这表明( D )
A.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
B.马其顿顺利征服了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
D.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
解析:根据材料“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可知,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其想法发生变化,即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同伴的想法,没有强调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其想法发生变化的现象,没有体现马其顿征服波斯帝国,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没有强调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的问题,故C项错误。
9.(2022·临沂)历史上,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材料三 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维护了地区和平,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罗马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影响:罗马帝国的统治,使地中海地区保持了比较长期的和平。帝国境内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奴隶制商品贸易不断发展。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
(3)认识:文明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发展。大国扩张只是文明交流的一种形式。应该促进文明文化的和平交流。(其他回答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不惜大动屠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等信息可得出,亚历山大的对外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根据材料二“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等信息可得出,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影响:根据材料三“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维护了地区和平,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盛”可得出,罗马帝国的统治,使地中海地区保持了比较长期的和平;根据材料三“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等信息可得出,帝国境内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奴隶制商品贸易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三“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可得出,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
(3)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文明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共同发展,大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是文明交流的一种形式。
二、能力提升
10.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由于推行希腊化政策而引发了犹太人马卡比起义,后来犹太人基本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托勒密王朝经常借用埃及人的房屋来安置军队,而埃及人则在这些地方修建祭坛以免房子被占。由此可知,在“希腊化时代”( B )
A.农民起义导致了马其顿王国的解体
B.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未能实现统一
C.犹太人和埃及人用相同的方式独立
D.各地区依旧保持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解析:在希腊化过程中,被征服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但因民族隔阂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存在导致族群认同未能实现统一,从而引发了各地的反抗,故B项正确。亚历山大去世导致马其顿王国解体;犹太人通过马卡比起义进而取得了基本独立,埃及人则没有取得独立;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故A、C、D三项错误。
11.(2022·江苏苏州期末)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中的“Y”和“Z”字母,将它们放在自己字母表的末尾。这表明( C )
A.腓尼基字母深受阿拉伯字母的影响
B.拉丁字母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
C.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
D.希腊字母是罗马字母的唯一源头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和其他地区,传播了希腊文化,此后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中的“Y”和“Z”字母,将它们放在自己字母表的末尾,这说明武力征服对于文明的交流有一定的作用,C项正确;题干未明确腓尼基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不是母子关系,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
12.(2022·山东菏泽期末)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C )
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
B.蒙古贵族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蒙古帝国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蒙古的对外征服阻碍科技文化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古帝国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又加之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应对其他部族进攻,需要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要物资,所以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故A项错误;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B、D两项错误。
13.(2022·山东济宁)“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B )
A.民族迁徙改变了农耕世界政治格局
B.民族迁徙打破了相对封闭并促进了发展
C.民族迁徙破坏了农耕地区经济发展
D.民族迁徙激化了游牧和农耕世界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可知,材料强调了游牧民族和农耕世界之间的交流,民族迁徙打破了相对封闭并促进了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技术的交流而非政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往的进步性而非局限性,排除C、D两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
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 “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试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答案:(1)措施:拓展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意义:促进了蒙古帝国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考。
(2)方式和表现: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实现全方位交流。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中“让商人自由经商”“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始辟其路”“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鼓励通商,拓展疆域,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等措施。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帝国时期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对促进帝国境内贸易发展,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启迪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积极意义。
(2)方式:根据材料二中“亲征花剌子模”“进军撒麻耳干”“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等信息可知,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战争和和平两种。表现:根据材料二中“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主要有,前期注重技术交流;后期实现全方位交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后测评,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