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2)附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第九章)(2)附答案
    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C.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g
    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大约是37℃
    2.下列现象中,“吸”的科学原理与如图实验的原理相同的是(  )


    ①龙卷风吸水

    ②拔火罐吸在皮肤上

    ③大风吸起伞面

    ④用吸管吸牛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如图,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F1和F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F1LV B.F2LV C.(F2−F1)LV D.(F1+F2)LV
    4.已知ρ盐水>ρ水,关于图中两杯液体中a、b、c三点处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的压强比c点的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5.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甲图中,若仅将玻璃管倾斜,则管中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D.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
    6.小明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
    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
    C.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
    7.下列关于大气压描述,错误的是 (  )
    A.1 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
    B.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
    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8.水平桌面上两个静止放置的玻璃杯甲和乙,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分别向两个杯中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两个杯中的液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假定两个玻璃杯的质量相等且玻璃的厚度可以忽略,甲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1,甲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1,乙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2,乙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2。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A.p1=p2,F1=F2 B.p1>p2,F1=F2
    C.p1=p2,F1ρ乙 ,两个杯中液体的深度h相同,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的关系p1>p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水,两个杯中液体质量相同,重力相同,两个玻璃杯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F1=F2,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 密度越小;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和总重力相等。
    9.【答案】B,C,D
    【解析】【解答】A.汽车刹车时,乘客身体前倾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与力的作用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细线的拉力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拉力使橡皮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B符合题意;
    C.容器两侧盛有液面高度不同的同种液体,右侧液面高,在橡皮膜处产生的压强大,根据F=pS可知,橡皮膜右侧受到的压力大于左侧受到的压力,橡皮膜向左侧凸出,发生形变,C符合题意;
    D.抽成真空的铁桶,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内外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将铁桶压瘪,使铁桶发生了形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10.【答案】A,C,D
    【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终点,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A错误,符合题意;
    B.球的急速旋转,带动了空气的旋转,球的上方空气的旋转方向与空气相对于球的运动方向相反,两者抵消,空气流速慢。而下方空气的旋转方向与空气相对于球的运动方向相同,两者迭加,空气流速快。故球的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下方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沉,所以乒乓球运动员拉起的弧圈球,利用了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的原理,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脚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所以脚会感觉疼,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错误,符合题意;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在空中静止时,运动员双手对杠铃的支持力与杠铃对双手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11.【答案】A,C
    【解析】【解答】AB.坐垫设计成“马鞍形”,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同一个人骑的情况下,减小了压强(压力不会减小),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工人用软管里装入水,组成了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边的水位是相平的,从而确定等高点,没有用到浮力知识,所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 压强越小;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底部连通,上部开口,是连通器的原理。
    12.【答案】C,D
    【解析】【解答】A.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A不符合题意;
    BC.由v-t图像可知,2~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大于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v-t图像可知,4~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像可知,4~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匀加速直线运动,推力大于摩擦力;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3.【答案】750;不变
    【解析】【解答】根据上图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容器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为750mm,故用1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750mm,即外界大气压等于75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移动玻璃管的过程不漏气,因大气压强保持不变,故水银柱高度将不变。
    【分析】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时,需要测量水银管中和外侧液面的高度;因为大气压若不变,水银的竖直高度不变。
    14.【答案】ρ乙,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分析】根据ρ=mV,判断密度大小;根据p=ρgh;判断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关系。
    17.【答案】静止;小
    【解析】【解答】各舰船同速前行时,速度相同,方向相同,相邻舰船相对彼此,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是相对静止的。
    根据流体压强的特点,相邻舰船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小。

    【分析】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相对静止的;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8.【答案】相互;球;作用点
    【解析】【解答】小明用力踢足球时,脚对球用了力,反过来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感到疼痛是球对脚有力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是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9.【答案】初速度;远;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实验中,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推理得出若不受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推理得,小车不受到摩擦力时。会一直运动下去。
    20.【答案】=;
    pB下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p=FS 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A底=pB底
    同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A底=pA+pA下
    pB底=pB+pB下
    则A、B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pA底−pA下
    pB=pB底−pB下
    即A、B两点的压强关系为pA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5)附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5)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4)附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4)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3)附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七_第九章)(3)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