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21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其主要科普作品有《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数的趣谈》等,重要科幻文学作品包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和“机器人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自主感知:整体感知【自学内容】读文章,回答问题。1.这两篇文章各说明什么问题?2.为什么把它们编排到一起?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即“板快构造”理论。整体把握“恐龙无处不有”和说明对象是什么关系? “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整体把握被压扁的沙子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被压扁的沙子”吗? 不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灭绝的原因。整体把握1.两篇文章各说明什么问题句式:“本文表面上说明……,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证明/探讨……”《恐龙无处不有》本文表面上说明“恐龙无处不有”这个事实,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证明/探讨“板块构造学说”。《被压扁的沙子》本文表面上说明“被压扁的沙子”这个物体,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证明/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2.为什么编排在一起?想一想:作者把这两句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道理:恐龙化石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恐龙无处不有》6500万年前岩层发现斯石英恐龙灭绝原因地质学生物学不同科学领域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被压扁的沙子》想一想: 这篇文章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说明方法说明方法1、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3、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4、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 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引起的,使得说明更有说服力。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1.“人生难道还有什么事,会比寻找答案更令人感到振奋?” 《银河帝国:基地》2.一个人必须拥有很多各方面的资讯,也就是必须博学,才有可能发明前所未有的创见。 《银河帝国:基地》 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