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859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859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859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城乡空间结构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人口分布 人口容量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洋流 海—气相互作用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九) 风成地貌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试卷 1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北京卷]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西部山地内某小流域面积23.1 km2,海拔2 960~4 800 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95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并随高程增大而增加。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下图为“某小流域景观类型图”。据此完成2~3题。
2.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风速大小 D.太阳辐射量
3.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同属一个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原因是( )
A.土壤肥力 B.空气湿度
C.日照长短 D.地表水分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5.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地方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坡度
7.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低
C.陡崖反射阳光 D.地形封闭
8.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
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范围将会扩大
C.坡麓常绿灌丛海拔上限持续下降
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自然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了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 ℃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9~11题。
9.比较图b中甲、乙两处的气温( )
A.T甲>T乙 B.T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4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干热河谷”的成因是,该山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检测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