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全套训练题(28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9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叶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 )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 ),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清秋的典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 )了。“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 )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A.飘零 湿润 洗净 疏朗
B.飘零 滋养 洗净 稀疏
C.飘扬 湿润 洗涤 疏朗
D.飘扬 滋养 洗涤 稀疏
【解析】 第一空处,飘零: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花、叶等)坠落;飘落。飘扬:在空中随风舞动。此处指“木叶”的飘落,应用“飘零”。第二空处,湿润:潮湿,润泽。滋养:养育,培养;养分,养料。此处指木叶的黄色是由于雨的润泽,应用“湿润”。第三空处,洗净:把衣物、器物等清洗干净。洗涤:清洗,洗涮。此处形容把“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清洗干净,应用“洗净”。第四空处,疏朗:开阔清亮;豁达开朗;明敞;稀疏而清晰。稀疏:宽松,不稠密。结合后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把“木叶”赋予人的性格特点,应用“疏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沉沉的阴天而不属于爽朗的晴空,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B.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清秋的典型的一个性格。
C.“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清秋的典型的性格。
D.“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解析】 文中句子有以下语病:一、连词“所以”使用位置不当,应放于“木叶”之后,改成“‘木叶’所以……”;二、“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成分赘余,应删去“是”;三、“清秋的典型的性格”语序不当,应改为“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全部改对的只有D。
3.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答: (1)使用设问修辞,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向我们解释“木叶”是不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2)使用拟人修辞,说木叶有“余情”“缠绵”,赋予“木叶”以人的情感,生动地阐释了“木叶”是人们钟爱的美丽的形象。
(3)使用引用修辞,引用古乐府诗句,简洁凝练地指出“叶”的缠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____①____ 。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____②____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____③____的。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栾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不解之缘 ②秘而不宣(或秘而不露)
③司空见惯(或屡见不鲜)
【解析】 第①空,语境中说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后因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这才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联系,可见这种联系是一种缘分,且从其后来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与国防和航天事业之间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根据横线前的“有了”可知,此处所填成语作宾语,所以可填“不解之缘”之类的成语。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第②空,语境中说潜地导弹是秘密武器,可见欧美国家的这个国防项目是保密的,所以“鲜有资料可供借鉴”,故此处所填成语有严守秘密不外露、不公开的意思,所以可填“秘而不宣”之类的成语。秘而不宣:守住秘密,不肯宣布。第③空,结合后文“栾恩杰……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小到……”可知,语境说的是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失败是常有的事,故此处所填成语有常见的意思,所以可填“司空见惯”之类的成语。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首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然后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
【解析】 原句是个长单句,题干要求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观察原句可知其主体结构是“整个团队按照……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故改写时可先将主体部分抽取出来作为开头,然后将顿号隔开的部分改写成三个分句,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顺序排列即可。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①使用设问,引人注意,引发人们对失败的思考,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强调了失败对航天研发的影响和意义。②使用排比,三个“意味着……”依次从失败的直接后果、下一步工作的艰难和航天事业的走向介绍了失败的影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内容丰富,条理分明,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栾恩杰的科研精神。
【解析】 设问指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其作用是表示强调,引人注意,引发思考。画横线句中对问句“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的回答是在强调航天研发过程中的失败的影响,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通过自问自答来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强调了失败的影响。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其作用是使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文意贯通,加强语势、加重感情等。画横线句中的排比由三个“意味着……”构成,这三个分句从失败的直接后果写到下一步工作的艰难,再到航天事业的走向,由浅入深,内容上层层递进,突出了失败的影响,也突出了栾恩杰科研工作的不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日常用来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主要成分是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加上少量防腐剂。____①____相当于睫状肌“兴奋剂”,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滴眼液后,能增强睫状肌功能、加强眼部调节能力,从而缓解视疲劳。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瞳孔散大,甚至产生依赖性,严重者还有引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可能。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是盐酸四氢唑林,具有收缩眼部血管的作用,从而减轻眼部充血水肿,缓解眼痒的症状。使用这类滴眼液后,睫状肌在药物的作用下,勉强继续工作,____②____,或使假性近视加速发展成真性近视。除此之外,我们在5毫升和10毫升等大包装眼药水中,往往都可以发现一些成分,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苯甲醇或山梨酸,这其实就是防腐剂,____③____不会对人眼产生伤害,但如果长期使用此类滴眼液,可能对人体的眼表造成损害,使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降低,还会损伤泪膜功能,加速角膜表面的水分蒸发,改变眼表湿润状态,导致眼干不适。因此,长时间频繁滴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就会出现越滴眼药水眼睛越干的情况。
7.下列选项中,“而”字的用法与文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B.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D.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解析】 原文中的“而”表并列关系。A.表修饰关系;B.表转折关系;C.表语意的顺承;D.表并列关系。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①甲基硫酸新斯的明__②会导致疲劳更难缓解__③适量使用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9.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柳”“梅”“月”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解析】 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可知,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B.“经常会用‘树’……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这里是说“树叶”和“叶”之间的关系,可见不是“树”代替“树叶”。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错误。由材料一第四段“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可知影响我们更多的是“木”的潜在形象。
10.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B.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C.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选项说反了,由材料一倒数第二段“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材料一应该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
11.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B )
A.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B.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解析】 由“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可知,材料二认为“木”与“秋天”没有必然联系。A.“山木尽亚洪涛风”中的“木”指大树,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与秋天没有关系,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B.“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秋天的典型特征,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C.“禅房花木深”中的“木”是繁茂的,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D.“古木”参天,极为茂盛,也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12.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答: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13.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
答: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作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莱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摘编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材料二: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轻鸢剪掠”意思是说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作者以此想说明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B.“空泛”即宽松的形式选择,“确切”是确定的情感表达。二者关联,能留下无穷的艺术想象空间。
C.中国诗“暗示”手法表现为:静默不言,欲说还休;故说“不知”,不了了之;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D.语言形象中概念的意义和潜在的力量交织,使诗歌产生暗示性,暗示性又使诗歌具有感染性启发性。
【解析】 “‘空泛’即宽松的形式选择,‘确切’是确定的情感表达”说法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可知“空泛”,指中国诗蕴含的难以言传的境界,“确切”指确定的语言及其形式。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谈中国诗应该采用比较文学的方式,只有将中外诗歌进行比较,才能避免出现泛论、概论等针对中国诗歌不实的评价。
B.中国诗歌具有诗体的浓缩性和诗心的延长性特点,二者结合使中国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产生“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C.中国诗歌的文字表现和情感意蕴有“说出来的话”“不说出来的话”“说不出来的话”之分,它们有艺术境界的高下之别。
D.中国古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相比较而言,西洋诗歌的艺术风格则厚重豪放得多。
【解析】 “中国古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特点”说法片面,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可知中国诗轻淡安和的原因不仅是独特的审美情趣,还跟“语言的本质”有关。
16.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C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B.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
C.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D.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解析】 材料二中的观点是: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性:A、B、D都具有暗示落叶飘零之意。C.“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中“木”是树木的意思,没有暗示“落叶”,不符合材料二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观点。
17.材料一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在上海对美国人发表的演讲稿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演讲稿体现了钱钟书先生怎样的演讲艺术。
答:①从演讲的受众来说,面对美国观众,大量引用了西方诗人的诗句和评论,使用了“贵国”等尊称,便于观众接受,针对性强。②从演讲思路上来说,条理清晰。由外国人对中国诗一般印象入手,然后由浅入深地谈及中国诗的特征。③从演讲语言上来说,生动形象,使用了较多的比喻、对比等手法,便于听众理解。
18.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借一位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州。”对于尾句,俞平伯认为“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俞平伯为什么会有上述评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①中国诗讲究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肠断白州”近乎实写,过于直白,没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俞平伯与钱钟书“一种怀孕的静默”的观点是吻合的,千帆、斜晖、江水等意象,具有丰富的暗示性,足以表现抒情主人公无穷的怅怨和不尽的情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洞庭湖,又名云梦泽、青草湖等。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对其就有不少记述和吟咏。历史人物的不断穿梭其间赋予了它独有的绚丽璀璨的地域文化。但真正把洞庭湖作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由此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洞庭湖小说群,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
②唐传奇中的洞庭湖常常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许多如歌如泣的婚恋故事在这里演绎。如《柳毅传》中柳毅因科考不中去泾川访友的途中遇到牧羊受苦的龙女,为其送信至洞庭,这才引出了以后曲折复杂而又浪漫动人的故事。《郑德璘》中郑德璘与韦氏两人驻舟相遇以诗达意以及韦氏死后复活重逢意中人等妙趣曲折情节,皆发生在洞庭之畔。这些华美而缥缈的爱情,为洞庭湖涂抹上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③洞庭湖还被唐代小说家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极大地强化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异境构建而言,特别引人瞩目的有《柳毅传》中的水下龙宫、《许汉阳》中的“夜明宫”等。水下龙宫是“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夜明宫”则“四面奇花异木,森耸连云”。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异境是作者浪漫情怀的充分流露。
④那么为什么洞庭湖会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呢?中唐时期的历史语境应是洞庭湖情结出现、情感意蕴得以丰富的主要原因。中唐以前,唐代文人多有充满进取的精神风貌。安史之乱以后,国运衰退,士人进取之心渐消,遂多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表现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人神交往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洞庭湖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域,已升华为一种包容了固定情思的文化符号和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象征,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时期文人的期许。
⑤中唐时期重视小说审美特性的风尚促使文人更加注重洞庭湖内蕴的挖掘,这一转变为洞庭湖情结在唐传奇中的拓展提供了契机。中唐时期随着“滋味说”等理论的提出,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从丰富多彩的洞庭湖传说里汲取素材、情思、意境来充实文本,从而形成了浓郁的诗意小说。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使得以叙事诗为主的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二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诗一般的韵味。如《湘中怨解》虽是讲述一个人仙遇合的传统题材故事,但作者并不着意于情节的曲折,而是注重意境的营造。小说在“舞毕,敛袖……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中收尾极具诗的韵味与浪漫气息。
⑥此外,洞庭湖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唐代文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使其逐渐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其风流袅娜的自然美,吸引了文人赋予其丰富的意蕴。“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柳毅传》)、“阔水波澄,高天月皎”(《高昱》),寥寥数语,但都写出了洞庭湖超脱清幽之景。这种美景与中唐文人追求逍遥闲适、与世无争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从而在唐传奇中被赋予了浪漫、空灵、清幽的意蕴。
(摘编自《洞庭湖何以成为唐传奇最浪漫之地》)
材料二:作为天下驰名的山水佳境,“洞庭”在唐诗笔下,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意象。尤其是对于水的描写,经常用洞庭来形容水势的阔大与风景的美妙。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如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就是用洞庭水色比喻咸阳桥上遇雨时的美妙风景。
从洞庭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上看,其形成的审美意义大多情况下表现为肃杀悲凉。“肃杀”指其自然环境而言,而“悲凉”指其人文内涵而言。这种审美意义在唐人许多诗作中,往往表现为一些更加具体的意象。首先,从自然环境上看,洞庭湖到秋天,草木凋零,万物沉寂,这样的季节中,自然多华发之悲,望乡之叹。这一类意象中最重要的是“洞庭波”。“洞庭波起”时,木叶纷飞,江水澄碧,秋风阵阵,凉生枕席。秋天的景物本身具有的肃杀之感和湖水本身具有的阴柔美,都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如“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句中“洞庭波”意象就具有浓郁的凄凉之意。
洞庭的凄凉审美意义还表现在“异客”的悲哀上。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自古既多逐臣,又多行客。到达洞庭的文人大多非本地人,他们或纵情山水,或在历史文化中寻求慰藉以消遣内心的苦闷。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这种惆怅与洞庭诗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地成为了“洞庭”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重要内涵。
(摘编自《“洞庭”意象在唐诗中形成的独特审美意义》)
19.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多姿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印记的洞庭湖小说群中,洞庭湖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
B.安史之乱后,有士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这是他们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的一种具体方式。
C.中唐时期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诗一般的韵味,使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
D.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很多到达洞庭的非本地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
【解析】 “使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错误。“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的原因是“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而不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诗一般的韵味”。
20.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但在唐朝以前还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
B.为了强化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唐代小说家常常用洞庭湖来构建异镜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
C.《湘中怨解》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讲述人仙遇合的传统故事时,有意淡化情节。
D.“洞庭波”意象具有秋天的肃杀之感与湖水的阴柔美,比较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
【解析】 A.“在唐朝以前还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错误。原文只是提到“但真正把洞庭湖作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不能由此推断“唐朝以前还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B.“为了”一词使用错误。“强化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是“常常用洞庭湖来构建异镜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的结果,而不是目的。C.“有意淡化情节”错误。原文说“不着意于情节的曲折”,不能据此推断“有意淡化情节”。
21.下列诗句用来论证材料二中“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B.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C.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韩愈《登岳阳楼》)
D.雨外鸟归吴苑树,镜中人入洞庭烟。(韦庄《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解析】 文中“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一句说明在唐诗中“洞庭”这一意象常被用来虚指美景,而不是实指洞庭湖。题中A、B、C项中的“洞庭”是实指;D项中的“洞庭”即虚指美景,可以作为论据材料。
2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答: (1)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进行论述。
(2)首先提出唐传奇中洞庭湖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的观点。
(3)接着,论述洞庭湖在唐传奇中的浪漫气息具体表现。
(4)最后,分析指出洞庭湖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的原因。
23.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说:“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实体容器,而是具有意义的。”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洞庭湖”在唐传奇与唐诗中的“意义”。
答: (1)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被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承载着小说家们的审美追求。
(2)“洞庭”是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
(3)“洞庭波”已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意象,具有肃杀凄凉的审美意义,既有自然环境上的肃杀,也有人文内涵上的凄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量子,其实就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也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所以,原子、分子等也都是量子的基本范畴。
在应用量子力学规律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技术革新,核能、晶体管的发现、激光的发明、核磁共振、高温超导材料、巨磁阻效应的发现等。通过量子规律的被动观测,即使在宏观世界的体现应用,也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来讲,量子力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数学是软件基础,数学和物理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正是有了半导体,才有现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然后在加速器的数据往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催生了万维网;为了检验相对论,利用量子力学构建非常精确的原子钟,在原子钟的帮助之下,可以进行GPS卫星全球定位、导航等等,第一次量子革命直接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逐渐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安全瓶颈。实现信息的安全传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斯巴达人用加密棒,把一个布带缠到加密棒上,写上“明天发动攻击”,命令发布之后,如果别人没有同样半径的加密棒的话,信息是读不出来的,这是最原始的加密方法。二战期间,人们又设计了更加复杂的密码,到后来还有RSA公钥加密算法,但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这些都被破解了。历史告诉我们,有矛必有盾,基于计算复杂度的经典密码,总有方法破解掉。
我们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难以满足人类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最早的时候,1940年代的Colosus计算机,重量1吨,功率8.5千瓦,每秒运算速率五千次;到了2010年,每个人拥有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每秒钟运算5万亿次,功耗不超过5瓦,计算能力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计算能力的总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数据量以指数级的增长,每两年翻一番,对计算能力的需求非常巨大。
从1995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努力之后,1950年产生量子纠缠,1972年开始往后做,最后发展出了比较好的技术,能够对1个个量子状态进行自动操纵,可以实现单光子产生、操纵和探测。这种进步相当于从孟德尔被动观察得到遗传定律,到基因工程主动调控生命形态的进步一样。所以,就可以对量子规律被动的观测和应用变成对量子状态的主动调控和操纵,这样就产生了第二次量子革命,那就是量子信息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量子通信,可以实现原理上是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二是量子计算可以提供一种超快的计算能力,两者都跟量子叠加紧密相关。
未来会是什么样?在量子通信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外太空搭建一个非常准的光钟,这个光钟的稳定度大概会达到10-21,也就是大10万亿年的误差都不超过1秒钟。再结合我们的广域量子通信技术的话,用两个这样的光钟进行时间比对,就可以提供一种引力波探测的新途径,从而来揭示更加丰富的天文现象。
量子力学第一次把观测者的意识与物质的演化结合起来,有的科学家也有一些猜测,量子计算机可能跟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相通之处。这样的话,我愿意引用姚期智先生之前在上海的一个演讲: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人工智能是一种软件技术,量子计算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其实是人类自己创造出了一个非生物体的“小孩”,这个小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比我们更聪明,甚至可以超越人类的智慧。
(摘编自潘建伟2020年新年科学演讲
《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
材料二:2000~2020年部分国家在量子技术三大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全球排名
国家
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测量
专利申请
量(件)
排
名
专利申请
量(件)
排
名
专利申请
量(件)
排
名
美国
2 906
1
371
2
126
2
中国
903
2
1 522
1
198
1
日本
489
3
271
4
27
3
加拿大
441
4
22
9
20
4
英国
195
5
276
3
13
6
德国
167
6
34
7
8
7
(孙浩林、苑朋彬、杨帅《德国联邦政
府量子技术发展规划研究》)
材料三: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2021年1月,国际期刊《自热》以“跨越4 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为题发表了成果论文。
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科研人员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QKD)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QKD链路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 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是目前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基于可信中继方案的量子密钥分发干线。通过开展长达两年多的相关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以及大量的稳定性测试、尝全性测试及相关标准化研究。结果表明“京沪干线”可以抵御目前所有已知的量子黑客攻击方案,网络的密钥分发量可以支持1.2万以上用户同时使用。
(摘编自吴长锋《我国成功构建世界
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
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单光子具有不可分割、不可复制的特性,量子通信利用该特性可以实现人类安全传送信息的梦想。
B.量子力学与数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两大基础,二者结合直接产生了半导体、计算机、万维网等技术。
C.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是量子技术研究的三大领域,各国三大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差距悬殊。
D.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传送距离远而且安全性极高,可抵御目前所有已知量子黑客的攻击方案。
【解析】 A.“可以实现人类安全传送信息的梦想”错误,由“可以实现原理上是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可知,原文说的是“原理上的”,选项丢了限制词。B.“量子力学与数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两大基础,二者结合直接产生了半导体……”错误,由“某种意义上来讲,量子力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数学是软件基础,数学和物理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正是有了半导体,才有现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然后在加速器的数据往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催生了万维网”可知,首先是“数学和物理结合在一起”,其次是有了半导体,才有了通用计算机,然后才有了万维网,所以“直接”错误。C.“各国三大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差距悬殊”表述绝对,如在量子测量领域,中国198,美国126,差距不大。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两次量子革命对量子规律的观测虽主被动不同,但其成果均对科技发展及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B.当拥有强大计算能力和超越人类的智慧时,量子计算机就足以破解二战时期基于复杂计算的密码。
C.借助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和密钥分发技术,量子通信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传输。
D.中国对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专利申请数量领先于各国,已成功进入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的阶段。
【解析】 “量子通信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传输”错误,原文只是说我国成功“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并没有说“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传输”。
26.下列选项中,最准确全面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
A.两次量子革命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发展,量子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未来前景广阔。
B.应用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通讯技术及量子计算的研究,可解决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揭示更多天文现象。
C.量子革命引领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多种挑战,未来还将催生可超越人类智慧的非生物体。
D.人类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为数众多的科技成就,未来还有望解决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解析】 由“第一次量子革命直接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这样就产生了第二次量子革命,那就是量子信息技术”可知,两次量子革命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由“量子信息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量子通信,可以实现原理上是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二是量子计算可以提供一种超快的计算能力,两者都跟量子叠加紧密相关”可知,量子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未来前景广阔。因此A选项最为准确。B.只是说了应用量子力学规律研究的价值。C.阐释的是量子革命的意义。D.阐释的量子力学的成就和未来的面对的问题。
27.林庚在《说“木叶”》中对“木叶”“树叶”“落木”等概念进行阐述,材料一第一段对“量子”进行了概念阐述,请简要分析二者概念阐述方式的不同。
答:①林文主要引用诗文进行比较说明,从而让读者清楚“木叶”“树叶”“落木”等概念的差异;②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科学阐述,从而让读者了解“量子”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28.材料一和材料三语言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以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最后一段为例简要分析。
答:(第一问)材料一语言通俗形象,采用短句,适当运用修辞;材料三语言严密,采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第二问)两则材料表达目的不同,文体不同,因此语言特点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拓展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