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 D. 氮气用于保护气
2. 日常饮食应注意均衡搭配。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面条、米饭 B. 鱼肉、鸡蛋 C. 水果、蔬菜 D. 动、植物油
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D.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4.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硫酸铜 B. 液氧 C. 水银 D. C60
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探究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氧气 B. 验满氧气
C. 稀释浓硫酸 D. 探究燃烧条件
6. 叶酸也称为维生素B9(C19H19N7O6),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还有提高记忆力、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功效。下列关于维生素B9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B9中含有3个氧分子
B. 维生素B9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维生素B9中碳、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
D. 维生素B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7.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H2 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未发生改变
C. 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将硬水软化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
9. 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造的青铜方鼎,其表面有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它加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H2O B. CuO C. CO2 D. NO2
10. 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则a点的溶质为( )
A. NaOH、NaCl
B. NaCl
C. HCl、NaCl
D. NaOH、HCl
11.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和O2:燃着的木条
B. 尼龙和羊毛:点燃后闻气味
C. NH4NO3和(NH4)2CO3:加熟石灰研磨
D.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氧化铜和稀盐酸 B.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C. 铁和稀硫酸 D. 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13. 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单元作为基本单元,大量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又称为聚合物。随着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材料表征方法的不断进步,合成高分子材料正朝着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分子智能材料,也有人称机敏材料,不远的将来,这些材料将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该材料不属于( )
A. 合成材料 B. 高分子 C. 有机物 D. 天然纤维
14. 实验室有碳酸钡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得到10.88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0% B. 48% C. 52% D. 69.5%
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16. 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 ______ 。
(2)若要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则需增加 ______ 的实验作对比。
(3)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药品足量,W形管容积为200mL,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量筒内剩余约 ______ mL水。
17.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疾。“84”消毒液常用于环境消毒,其有效成分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Cl2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8.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______ 的方法提纯A。
(3)t2℃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为20%的溶液,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 。
19. 已知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和E是同一类别的物质,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最常见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D的化学式是 ______ 。
(2)A一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B一D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20.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的固体质量为 ______ 。
21. 按要求解释下列事实。
(1)王安石所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诗句中闻到“暗香”。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22.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 。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B装置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请在E中画出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______ 。
23.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0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写出M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 。
24. 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和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过滤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___ 。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⑤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不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
A.⑤③①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③⑤①②④
D.①③⑤④②
(3)请设计实验检验操作②所得滤液中除了氯化钠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成分。(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2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大国重器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航母的建造、空间站的建立等,都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我国航母螺旋桨由铜合金制造,与纯铜相比,铜合金的硬度更 ______ (填“大”或“小”)。
(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方案: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③通过以上实验,请写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______ 。
(3)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钛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
(4)钢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过程发生了 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请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正确;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错;
C、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是利用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
D、氮气用于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A。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答案】C
【解析】解:A.面条和米饭中富含糖类;
B.鱼肉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C.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D.动植物油中富含油脂。
故选C。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一大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一下,故选项错误;
C、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容易引起火灾,甚至引起爆炸,故选项错误;
D、久没开启的地窖,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因此不可冒然进入,应先做灯火实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
C、根据可溶性的气体遇到电火花易产生爆炸进行分析;
D、根据久没开启的地窖,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基础性比较强,要对比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也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4.【答案】A
【解析】解: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水银(金属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C60是由碳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在加热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冷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处要放置一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且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防止气体不易导出,故A错误;
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B错误;
C、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故C错误;
D、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因此发生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接触到空气(或氧气),对比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加热试管中的高锰酸钾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探究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维生素B9是由维生素B9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B9中碳、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9):(14×7):(16×6)=228:19:98:96,则维生素B9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维生素B9中碳、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9):(14×7):(16×6)=228:19:98:9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维生素B9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
A、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量为44,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相所以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H2,故A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故B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物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故C说法不正确;
D、在反应前后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以及各选项内容,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8.【答案】B
【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煮沸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加热分解可能生成H2O,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CuO中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加热分解可能生成CuO,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CO2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加热分解可能生成CO2,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Cu2(OH)2CO3由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NO2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加热分解不可能生成NO2,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故选:B。
根据a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一般情况下,CO2不能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O2能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A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尼龙是合成纤维,燃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故B正确;
C、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加熟石灰研磨无法区分NH4NO3和(NH4)2CO3,故C错误;
D、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振荡会出现较多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振荡会出现较多泡沫,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一般情况下,CO2不能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O2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B、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尼龙是合成纤维,燃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进行分析;
C、根据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
D、根据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振荡会出现较多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振荡会出现较多泡沫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2.【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氧化铜的状态为固态,反应生成物能溶于水形成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钠和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该反应生成了沉淀,反应后溶于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该反应生成了沉淀,所以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了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大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小于反应前溶液。
13.【答案】D
【解析】解:有机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又简称合成材料,而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因此该材料不属于天然纤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由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两种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后,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质量为71,一个碳酸根离子的相对质量为60,相差11,即完全反应后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10.88g−10g=0.88g;
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根的质量为x,由题意可得:6011=x0.88g,解得:x=4.8g,所以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10g−4.8g=5.2g,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g10g×100%=52%。
故选:C。
根据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碳酸盐中的碳酸根被盐酸中的氯离子取代,利用差量法的思想进行分析。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需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15.【答案】氮气 CaO
【解析】解: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钙元素和氧元素,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O。
故答案为:
氮气;CaO。
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钙元素和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人体中与地壳中元素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将白磷直接放在水中 60
【解析】解:(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在该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若要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则需增加将白磷直接放在水中的实验作对比,将白磷直接放在水中可以隔绝氧气。
(3)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药品足量,W形管容积为200mL,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消耗氧气的体积为200mL×15=40mL,量筒内剩余约100mL−40mL=60mL水。
故答案为:
(1)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2)将白磷直接放在水中;
(3)60。
(1)根据燃烧的条件,结合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1MnCl2
【解析】解: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x+(−2)=0,得x=+1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Mn、O、H、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Mn、O、H、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2、4、2,则X中含有1个锰原子和2个氯原子,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答案为:+1;MnCl2。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答案】B>C>A降温结晶 70g
【解析】解:(1)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C>B>A;所以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B>A;升温后,A和B溶解度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后还是B>A,C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由于升温后C物质的溶解度与升温前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C>A,所以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B>C>A。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较小,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3)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和溶解度的定义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60g,所以80gA的饱和溶液中含30g溶质,故需加水的质量为30g÷20%−80g=70g。
故答案为:(1)B>C>A。
(2)降温结晶。
(3)70g。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9.【答案】Na2CO3 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1)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D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分析可知,A为HCl、B为Ca(OH)2,二者反应生成Ca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B为Ca(OH)2、D为Na2CO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Na2CO3;
(2)Ca(OH)2+2HCl=CaCl2+2H2O;
(3)复分解反应。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HCl;C是最常见的溶剂,则C为H2O;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D为Na2CO3;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与H2O是同一类别的物质,可与Ca(OH)2互相转化,也可与H2O反应,则E为CO2;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A、C、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可与A、D、E反应,也可与C互相互相转化,则B为Ca(OH)2。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Zn+H2SO4=ZnSO4+H2↑39.5g
【解析】解: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7g−10.1g=0.6g,氢气中氢元素完全来自与硫酸中氢元素,设硫酸根的质量为x
2H∼∼SO4
2 96
0.6gx
296=0.6gx
解得:x=28.8g
Mg、Zn、Al完全反应完后转化为MgSO4、ZnSO4、Al2(SO4)3,则蒸发结晶后得到的MgSO4、ZnSO4、Al2(SO4)3晶体的质量为28.8g+10.7g=39.5g。
根据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21.【答案】解:(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中闻到“暗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而碳酸呈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答案为: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H2O+CO2=H2CO3。
【解析】(1)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而碳酸呈酸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的特性等相关知识,掌握有关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2.【答案】铁架台 2KClO32KCl+3O2↑
【解析】解:(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3)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故答案为:。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
(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答案】HCl+NaOH=NaCl+H2ONaCl
【解析】解:(1)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三种情况: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NaOH和Ca(OH)2。从图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Na2CO3,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先与NaOH反应(0P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氢氧化钠反应完,稀盐酸再与Na2CO3反应(PM段)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M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只有氯化钠,其化学式NaCl。
故答案为:
(1)HCl+NaOH=NaCl+H2O;
(2)NaCl。
(1)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开始没有气体产生,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M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明确图像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玻璃棒 D
【解析】解:(1)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⑤①②④或⑤③①②④或③⑤①②④,故选D;
(3)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中除氯化钠之外,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可取少量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并除去碳酸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1)玻璃棒;
(2)D;
(3)取操作②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证明还含有氢氧化钠。
(1)根据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进行分析;
(2)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分析;
(3)根据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中除氯化钠之外,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可取少量步骤②得到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5.【答案】大 Cu+2AgNO3=2Ag+Cu(NO3)2 铝丝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A1>Cu>AgB氧气、水蒸气 化学变化
【解析】解:(1)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我因此铜合金与纯铜相比,铜合金的硬度更大,故答案为:大;
(2)①由题意可知,Ⅰ中的反应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故答案为:Cu+2AgNO3=2Ag+Cu(NO3)2;
②Ⅱ中为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铝和铜,反应的现象是铝丝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故答案为:铝丝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③通过实验Ⅰ可以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通过实验Ⅱ可以得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强的顺序为Al>Cu>Ag,故答案为:Al>Cu>Ag。
(3)A、钛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钛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正确;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22,错误。
故选:B;
(4)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过程中产生的致密氧化膜与铁不是同一种物质,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化学变化;
(5)由题意可知,合金中含有锌的质量为40g−27g=13g
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2HCl=ZnCl2+H2↑
65 73
13g 100gx
6573=13g100gx x=14.6%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1)根据合金的特性进行分析;
(2)根据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每一部分的含义进行分析;
(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a,小麦是河南主产粮食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