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下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多用塑料袋 B. 多植树造林 C. 多用一次性木筷 D. 多开私家车
2. 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物质-金属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金属氢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 金属氢有良好的导电性 D. 金属氢由氢原子直接构成
3. 如图是配制50.0g10.0%NaCl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
A. 取用 B. 称量
C. 量取 D. 溶解
4.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喝牛奶可以补充钙元素 B. 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C. 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 D. 食用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5.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6. 如表为某天然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每100mL含量(ug/100mL)
钙≥400钠≥20
钾≥10偏硅酸>150
pH(25℃)6.8∼7.8
A. 该饮用水是纯净物 B. 该饮用水一定呈酸性
C. 钙、镁、钠是指元素 D. 钾的质量分数为10%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黄酮素是有机物
C.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D. 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最终生成三种物质分子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C.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D. 反应前后C、H、O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10.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浓盐酸化学性质活泼,敞口易分解
B
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
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
C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呈无色
该无色溶液显酸性
D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
A. A B. B C. C D. D
11. 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______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______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其中Co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和工业储能等方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填字母)。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B.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
C.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2. 火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其地表含氧化铁。火星表面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133℃,夏季最高至27℃。
(1)地球大气若CO2的含量过高,则会造成 ______ 。(填一环境问题)
(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 ______ (填字母)。
a.冬季,大气中的CO2凝华为干冰,储存在地表
b.夏季,地表中的干冰升华成CO2,释放到大气
(3)如图是在火星上以CO2、氧化铁为原料,利用太阳能制备Fe、O2的过程。
①设备1中的能量转化为 ______ 。
②设备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______ 。
③炼铁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3. 水和溶液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炭罐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 ;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步骤是 ______ (填数字序号)。
(2)为了检测直接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 来鉴别软水和硬水。
(3)如图2是物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______ g。
②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4)50℃时,将85.5gKNO3和Na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NaCl和KNO3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aCl ______ KNO3(填“>”“=”或“<”)。
14. 某中学开展“低碳校园”活动,小明同学为了制作展板对碳的知识进行整理,并搜集有关的科技资料。
(1)图1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
①CH4对应的点是 ______ 。
②b点对应物质充分燃烧后可得到 ______ 点对应的物质。
③f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______ 。
(2)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回答:
①该反应中存在 ______ 种氧化物。
②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5. 在滤纸上进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生成的金属沿着滤纸像树枝一样生长,获得多姿多彩的“金属树”。兴趣小组同学对“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探究。
Ⅰ、金属的选择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序号
金属
实验现象
甲
Zn
60min后,滤纸上长出约1.5cm铜树
乙
Al
60min后,滤纸上长出约0.8cm铜树
丙
Mg
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60min后,滤纸上得到少许细碎红棕色固体
【解释与结论】
(1)Mg、Al和Zn三种金属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原因是 ______ 。
(2)实验乙中,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实验丙中,推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 ______ 。
Ⅱ、溶液的选择
【进行实验】利用Ⅰ中装置,在室温下用Zn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溶液种类
CuSO4
CuSO4
CuSO4
CuCl2
CuCl2
CuCl2
溶液的浓度(%)
6
12
18
6
12
18
60min后“铜树”长度(cm)
0.7
0.8
1.5
1.9
2.2
2.0
【解释与结论】
(4)设计实验2−1和2−4的目的是 ______ 。
(5)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在溶液种类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越长”的结论,证据是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6)结合以上实验,“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是 ______ 。
16.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
①计算: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1g/cm3)的H2O2溶液体积为 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水为 ______ g。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H2O2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 ______ 。
③混匀:……。
(2)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 和 ______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容积为200mL)体积分数为80%的氧气,应预先用量筒量取 ______ mL的水加入该集气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
17. 如表是某果蔬洗涤盐说明书。小明对配料表中的成分很好奇,食盐可用于杀菌消毒,为什么要加入pH调节剂,它的成分是什么?
品牌:X盐
名称:果蔬洗涤盐
净含量:400g
保质期:五年
储存方法:常温下置于干燥处存放,防潮
配料表:食用精制食盐、食品级pH调节剂
【查阅资料】①该品牌果蔬洗涤盐pH调节剂的成分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pH调节剂能维持渗透压、控制酸碱平衡。
②大多数农药是酸性的。
③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等三种物质,碳酸钠则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二者的溶液都显碱性。
(1)【实验初探】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A,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10,该洗涤盐溶液显 ______ 性,则pH调节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______ 。
【猜想与假设】该配料表中的pH调节剂可能是: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 ______ 。
(2)【实验再探】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
②取适量洗涤盐,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到 ______
证明该pH调节剂中含有碳酸氢钠。
请写出上表操作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请写出上表操作②中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分析与结论】猜想③正确
(3)【反思与评价】
①你认为果蔬洗涤盐中pH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 。
②该商品配料表中有一处表述不恰当,请你改正过来 ______ 。
18. 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Ni)的原理是:C+2NiO2Ni+CO2↑。若制得59kgNi,计算参加反应的Ni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多用塑料袋就会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会加重白色污染,故A错误;
B、多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多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而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多开私家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多用塑料袋就会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
B、根据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多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进行分析;
D、根据多开私家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A
【解析】解:A、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物质-金属氢,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金属氢具有氢气的性质,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故B正确;
C、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金属氢由氢原子直接构成,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金属氢的形成过程分析金属氢的构成、化学性质等。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进行重组,原子重组后得到的新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别于原子重组前的物质,要注意理解。
3.【答案】A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牛奶中富含钙元素,常喝牛奶可以补充钙元素,故A正确;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故B不正确;
C、油脂中富含脂肪,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故C正确;
D、人体日常所需维生素多来自蔬菜、水果,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牛奶中富含钙元素分析;
B、根据霉变的大米含有有毒黄曲霉素等物质分析;
C、根据油脂中富含脂肪,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分析;
D、根据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础性比较强,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5.【答案】C
【解析】解:A、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移出可燃物,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后没有任何痕迹,不会破坏图书档案,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家用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可隔绝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灭火器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该饮用水中含有水、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25℃时,pH为6.8∼7.8,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或碱性,故B错误;
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钙、镁、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C正确;
D、每100mL含钾≥10μg,而不是钾的质量分数为10%,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该饮用水中含有水、偏硅酸等进行分析;
B、根据25℃时,pH为6.8∼7.8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每100mL含钾≥10μg,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故解释正确;
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故解释不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因此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A错误;
B.根据黄酮素化学式可知,黄酮素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90:5,故C错误;
D.根据黄酮素化学式可知,黄酮素是由分子构成,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B、根据黄酮素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黄酮素化学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催化剂O2+CO+H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最终生成三种物质分子,即氧分子、一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故A正确;
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B正确;
C、该反应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在反应物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在反应后,碳元素显+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0.【答案】D
【解析】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由于酸的种类不同,不能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不一定显酸性,也可能显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B、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6.941111失去 +3AB
【解析】解:(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2)由图可知,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11。
(3)锂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4)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Co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x+(−2)×2=0,解得x=+3。
(5)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该选项叙述正确;
B、钠和锂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叙述正确;
C、废旧电池丢弃后,会污染环境,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1)6.941;
(2)1;11;
(3)失去;
(4)+3;
(5)AB。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原子结构以及环保的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关心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2.【答案】温室效应 ab 电能→化学能 化合反应 Fe2O3+3CO2Fe+3CO2
【解析】解:(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2)火星表面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133℃,夏季最高至27℃,而干冰在−78.5℃升华,则可知在冬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凝华为干冰,夏季,地表中的干冰会升华成二氧化碳,则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波动较大,故选ab。
(3)①设备1中,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的作用下,则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设备2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炼铁室中,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
(2)ab;
(3)①电能→化学能;
②化合反应;
③Fe2O3+3CO2Fe+3CO2。
(1)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进行分析;
(2)根据火星表面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133℃,夏季最高至27℃,而干冰在−78.5℃升华进行分析;
(3)根据设备1中,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的作用下,设备2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炼铁室中,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3.【答案】吸附作用 ③ 肥皂水 36.0g降温结晶 <
【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则炭罐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紫外灯管照射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则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步骤是③紫外灯管照射。
(2)为了检测直接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来鉴别软水和硬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多浮渣的是硬水。
(3)①由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②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到85.5g,则将85.5gKNO3和Na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硝酸钾中的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但氯化钠中有未溶解的固体,则NaCl和KNO3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为:NaCl
(1)吸附作用;③;
(2)肥皂水;
(3)36.0g;降温结晶;
(4)<。
(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以及紫外灯管照射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来分析;
(2)根据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来分析;
(3)①根据图中数据来分析;
②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来分析;
(4)根据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到85.5g,则将85.5gKNO3和Na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硝酸钾中的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但氯化钠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dNa2CO3 作洗涤剂(答案合理即可)2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合理即可)2CO2+4H2O2CH4O+3O2
【解析】解:(1)①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x+(+1)×4=0,得x=−4,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则对应的点是a;
②b点对应物质是碳,碳充分燃烧后可得到二氧化碳,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y,则y+(−2)×2=0,得y=+4,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则对应是d点;
③f点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为+4价,则f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2)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分析微观示意图,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
②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③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在纳米催化剂催化下反应产生CH4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O+3O2。
(1)①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②根据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结合题干信息分析;
③根据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分析;
(2)①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②根据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来分析解答;
③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15.【答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铝、锌排在铜之前,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Al+3CuSO4=Al2(SO4)3+3Cu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可能是氢气(合理即可)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18%的CuCl2溶液比12%的CuCl2溶液生长的铜树短 Zn、12%的CuCl2溶液
【解析】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Al和Zn均位于铜之前,则均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铜。
(2)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则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片,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实验乙中,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3)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可能是氢气。
(4)实验2−1和2−4中,溶液的浓度相同,但使用的溶液种类不同,则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5)若想比较溶液浓度对“铜树“生长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1组中,溶液浓度都越大,“铜树“长度越长,而第2组中,通过实验2−4、2−6,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却变短,则不能得到“在溶液种类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越长”的结论,证据是18%的CuCl2溶液比12%的CuCl2溶液生长的铜树短。
(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铜树“最长的为实验2−5,则“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是Zn、12%的CuCl2溶液。
故答案为:(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铝、锌排在铜之前,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2)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2Al+3CuSO4=Al2(SO4)3+3Cu;
(3)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可能是氢气(合理即可);
(4)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5)18%的CuCl2溶液比12%的CuCl2溶液生长的“铜树“短;
(6)Zn、12%的CuCl2溶液。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铝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实验变量分析回答此题;
(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6)根据实验信息总结实验条件。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6.【答案】27.0120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 D或E2H2O22H2O+O2↑150
【解析】解:(1)①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则x×30%=150g×6%,解得x=30g,体积为30g1.11g/cm3≈27.0mL;则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30g=120g。故答案为:27.0;120;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故答案为: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发生装置选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D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B;D或E;2H2O22H2O+O2↑;
②若想收集80%的氧气,设量筒中水的体积为x,则x+(200mL−x)×20%=200mL×80%,解得x=150mL。故答案为:150。
(1)①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
②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2)①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药品写出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②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气体的制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这部分是中考的重点,应加强学习。
17.【答案】碱 酒石酸、柠檬酸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证明该pH调节剂中含有碳酸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l2+Na2CO3=CaCO3↓+2NaCl2NaHCO3Na2CO3+CO2↑+H2O维持渗透压或控制酸碱平衡 根据实验初探可知,该物质溶于水,测得该溶液的pH=10,溶液的碱性较强,不应是食品级pH调节剂
【解析】解:(1)【实验初探】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10,pH>7,则该洗涤盐溶液显碱性;由于该洗涤盐溶液呈碱性,则该洗涤盐中不含酒石酸、柠檬酸,因为酒石酸、柠檬酸呈酸性;
【猜想与假设】该洗涤盐配料表中不含有酒石酸和柠檬酸,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则洗涤盐可能为: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当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pH调节剂中含有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碳酸钠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pH调节剂中含有碳酸氢钠;
操作①中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操作②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
(3)①pH调节剂能维持渗透压,则果蔬洗涤盐中pH调节剂的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控制酸碱平衡;
②该商品配料表中有一处表述不恰当,根据实验初探可知,该物质溶于水,测得该溶液的pH=10,溶液的碱性较强,不应是食品级pH调节剂。
故答案为:(1)【实验初探】碱;酒石酸、柠檬酸;
【猜想与假设】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2)证明该pH调节剂中含有碳酸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Cl2+Na2CO3=CaCO3↓+2NaCl;2NaHCO3Na2CO3+CO2↑+H2O。
(3)①维持渗透压或控制酸碱平衡;
②根据实验初探可知,该物质溶于水,测得该溶液的pH=10,溶液的碱性较强,不应是食品级pH调节剂。
(1)【实验初探】根据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的pH=10,pH>7,进行分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该洗涤盐配料表中不含有酒石酸和柠檬酸,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3)①根据pH调节剂能维持渗透压,进行分析;
②根据该物质溶于水,测得该溶液的pH=10,溶液的碱性较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8.【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NiO的质量为x
C+2NiO2Ni+CO2↑
150 118
x 59kg
150118=x59kg
x=75kg
答:参加反应的NiO的质量为75kg
故答案为:75kg。
【解析】根据镍的质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掌握。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