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充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②

    一、单选题
    1.(2023·陕西咸阳·统考模拟预测)以下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方法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质量,完全燃烧后称量反应生成物质质量
    B
    检验某氮肥是铵盐
    取样与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将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
    给试管中加入白磷后注入热水,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用导管给白磷通氧气

    A.A B.B C.C D.D
    2.(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B
    检验未知无色溶液是否呈酸性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CuO中混有的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 B.B C.C D.D
    3.(2023·新疆克孜勒苏·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B.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D.用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的方法鉴别NaCl固体和NH4NO3固体
    4.(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
    分别灼烧,闻气味
    B
    鉴别KC1固体和NH4C1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D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A.A B.B C.C D.D
    5.(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NaCl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
    D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6.(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KCl中的少量K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C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蜡烛,将潮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
    往滴有酚酞的氢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7.(2023·广西梧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钠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除去生石灰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
    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D
    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8.(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O2中混有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D
    鉴别CuO和Fe2O3粉末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9.(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新课结束后,南站街道中心中学某班的化学课代表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其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O2和CO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粉末: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0.(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11.(2023·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Cl
    加入Ca(OH)2固体,研磨
    B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充分加热固体至质量不在变化为止
    C
    鉴别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
    分别取样少许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
    D
    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
    分别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

    A.A B.B C.C D.D
    12.(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物质
    实验方案
    A
    鉴别
    CuO粉末和MnO2粉末
    观察粉末颜色
    B
    鉴别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
    除杂
    CO2中混有少量的CO
    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D
    除杂
    MnO2中混有少量的KMnO4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A.A B.B C.C D.D
    13.(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CuSO4溶液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回收KCl和MnO2混合物中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4.(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盐酸
    氯化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B
    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植物油
    加入洗涤剂后充分振荡
    D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5.(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除杂质是化学常用方法,下列对物质鉴别、除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鉴别、除杂质的方法
    A
    鉴别O2与CO2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除去O2中少量的CO2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溶液没变质
    D
    除去NaOH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OH)2杂质
    滴加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6.(2023·广西崇左·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合成纤维和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除去硝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除杂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A.A B.B C.C D.D
    17.(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去除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KNO3固体
    溶解,降温结晶

    A.A B.B C.C D.D
    18.(2023·重庆九龙坡·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高温煅烧
    B
    测定草木灰水溶液的pH
    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C
    鉴别固体(NH4)2SO4和K2SO4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滤渣洗涤,干燥;蒸发滤液

    A.A B.B C.C D.D

    二、选择填充题
    19.(2023·江西九江·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
    C
    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
    取样溶于水,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D
    鉴别硫酸铵和硝酸钾
    _____________

    20.(2023·江西赣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放入硝酸锌溶液中
    D
    鉴别纯铝和硬铝
    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镁条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故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镁的质量+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故称量镁条质量,完全燃烧后称量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氨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会释放氨气,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取样与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可以检验某氮肥是铵盐,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就只剩下一氧化碳了,故将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加入白磷后注入热水,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再用导管给白磷通氧气,白磷燃烧了,故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均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
    B、酚酞遇酸不变色,则不能检验无色溶液是否呈酸性,该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过量的氢氧化钙为新的杂质,该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
    D、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方案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
    故选D。
    3.C
    【详解】A、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线灼烧有烧纸气味,可以灼烧闻气味区分,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钙且没有引入新杂质,正确;
    C、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无法点燃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以加水、感知温度变化区分,正确;
    故选C。
    4.C
    【详解】A、涤纶是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羊毛纤维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可以区分,正确;
    B、加入熟石灰研磨,氯化钾不发生反应,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放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可以区分,正确;
    C、高温灼烧,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除去要保留的物质,错误;
    D、通过灼热的铜粉,铜合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氧气,得到纯净的氮气,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则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可以鉴别尿素和氯化铵,故A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则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可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NaCl,故B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故C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D、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故D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燃烧时无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取样,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和棉线,此选项正确;
    B、氯化钾不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蒸发氯化钾溶液,得到氯化钾,所以用加入适量稀盐酸,然后蒸发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不能用过量稀盐酸,此选项错误;
    C、点燃蜡烛,将潮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此选项正确;
    D、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酸性溶液不变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氯化钠溶液为红色,滴入稀盐酸,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再是碱性,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体积为,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能与水反应,则除去了主要物质,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化铜和木炭粉均为黑色,观察颜色不能鉴别,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8.B
    【详解】A、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K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所以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此选项正确;
    B、虽然灼热的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反应,但氧气也能与灼热铜丝网反应,最终得不到氧气,所以用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的方法,不能除去O2中混有少量CO,此选项错误;
    C、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燃烧时无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分别点燃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此选项正确;
    D、CuO粉末是黑色,Fe2O3粉末是红色,所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鉴别出CuO和Fe2O3粉末,此选项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故A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B、铁的金属活动性在铜前,故铁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加入足量铁粉,可以除去硫酸铜而生成硫酸亚铁溶液,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故B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铜粉和碳粉,碳会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也会与氧气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故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无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故C设计不合理,符合题意;
    D、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粉末: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分别取样,加适量水,碳酸钙不溶于水,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使周围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故区分这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观察现象可以区分,故D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加热条件下,氧气会与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可以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不溶,氯化钙可溶,将混有氯化钙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得滤渣,洗涤干燥后可以得到碳酸钙,可以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无法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A、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充分加热固体至质量不在变化为止,生成的氧气逸出,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故B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取样少许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有固体残留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固体残留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2.B
    【详解】A、CuO粉末和MnO2粉末均为黑色,无法通过观察粉末颜色鉴别,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和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硫酸铜、硫酸铜与氯化钠无明显现象、与氢氧化钠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一氧化碳被除去变成了二氧化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回收KCl和MnO2混合物中的KCl、加水溶解、过滤、KCl是滤液中的溶质、故过滤后应该蒸发结晶、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的纯净的盐酸,A错误;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与铁反应,与铜不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得铜,B正确;
    C、加入洗涤剂后充分振荡得到乳浊液,不能达到目的,C错误;
    D、加水溶解,过滤,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晶体,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燃烧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则能鉴别,该选项方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气,则能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方法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不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达到实验目的,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C。
    16.AB
    【详解】A、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则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不能将铁和硫酸铜分离,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硫酸铜能溶于水,则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能得到铁粉,再将滤液蒸发能得到硫酸铜粉末,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硫酸钠、硫酸均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无法用硝酸钡鉴别硫酸是否有剩余,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硝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除去硝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不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B。
    17.D
    【详解】A、氧气能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B、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C、氧化铜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和水,Cu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D、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错误。
    故选D。
    18.B
    【详解】A、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到空气中,只剩下氧化钙固体,故可以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测定草木灰水溶液的pH时,不可以将pH试纸润湿,润湿会影响溶液的浓度,使其酸性或碱性减弱,测pH值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即可,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C、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氨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儿气体氨气,而硫酸钾不会,故鉴别固体(NH4)2SO4和K2SO4,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就是硫酸铵,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可得到滤渣二氧化锰和滤液氯化钾溶液,滤渣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固体,蒸发滤液,可得到氯化钾固体,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B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同时引入过量的氧气,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产生较多泡沫的水是软水,产生较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水是硬水,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取样溶于水,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无法确定氢氧化钠变质程度,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鉴别硫酸铵和硝酸钾,硫酸铵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而硝酸钾与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可以鉴别硫酸铵和硝酸钾,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B;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20. A 将纯铝和硬铝相互刻划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灼热的铜网都不反应,不能除去CO2中少量的CO,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无法检验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C、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将铁放入硝酸锌溶液中,观察现象,可以鉴别二者发生反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
    D、纯铝硬度小,硬铝属于合金,硬度大,鉴别纯铝和硬铝,将纯铝和硬铝相互刻划,有划痕的是纯铝,没有划痕的是硬铝;
    答案:C、将纯铝和硬铝相互刻划。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③: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③,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2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和提纯,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选择填充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1溶液的除杂和提纯⑤: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1溶液的除杂和提纯⑤,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