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填空(含答案)
展开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填空
1.1了解我们的住房
1.住房结构指房屋本身具备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购置,住房的基本结构: 、 、户型、采光等。
2.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
3.无论是住房结构,还是各种设施,其整体都是由多项 整合组成的。各项系统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整合,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
4.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 、 、 、 。
5.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 ,工程设计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5.“中国天眼”是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6.“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
7.“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主体为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1.2认识工程
1. 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如房屋、桥梁、高铁等。
2. 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 千米,是集 、 、 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限制和挑战 | 解决办法 |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 修建 和跨海大桥
|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 修建
|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 用 围岛
|
3.工程建设过程
4.限制条件包括 、 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5.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技术,证明了工程离不开 的支持。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前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 的关系。
6.工程的关键是 ,技术的核心是 。
7.埃菲尔铁塔镂空的 结构,抗风能力强;整体呈 ,上轻下重,上小下大,框架中多采用 比较稳固;全金属结构,坚固耐用。
1.3建造塔台
1.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以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现在学校公开征集塔台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 的方式确定建塔资格。
2.工程设计之前要先进行 ,了解情况及限制条件。
3.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建塔位置- ;塔台形状-上小下大(梯形、棱柱);塔台高度- 厘米;材料、分工等
4. 和 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工程设计的关键,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成本,来达到协调平衡。(项目安全性:稳固站立、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项目成本:材料、人员、时间。)用文字、画图、标识、标注等方式制订标书。
5.塔台的设计:根据实用性和安全性要求,塔台高约为60cm(太高容易侧翻,太低无法观察操场全貌),塔台顶部面积约为1600太小活动空间受限,太大成本过高),塔台整体为棱柱形或棱台形、侧面镂空(受到埃菲尔铁塔结构的启发)。
附加:宽20cm的楼梯(方便登上塔台),高10cm的栏杆(防止指挥中失足跌落),底部安装4个可锁死的轮于子(方便移动),顶部铺垫被塑料包裹的木板(方便擦拭)。
1.4设计塔台模型
1.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估一→改进。
3.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达到 、 、 的平衡。
4. 依据评价表思考问题
(1)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镂空的框架结构,上小下大,底座不能太大
(2)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在四边形框架中添加斜杆,把一个四边形框架变成两个三角形框架;接口处固定牢固
(3)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等高、斜边连接的角度相同、材料的软硬重量相同、地面平整
5.抗震方式(1)耐震: 或 。(2)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3)免震:塔台底部加 。
1.5制作塔台模型
实验器材:胶带、70根20cm长的吸管、尺子、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钧码等。
实验步骤: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注意:以 搭建、 搭建、 搭建为顺序开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要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模型评价:塔台设计上小下大,保证了整体的 。侧面采用镂空结构, 可以提高 能力。整体框架多采用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承重、抗震能力。底部增加4个钧码能够满足抗风、抗震的要求。
1.6 测试塔台模型
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的环节,测试前要明确标准。
①用 测量塔台模型高度。 测量顶面和底面的垂直距离 ,达到60厘米为3分
②在塔台模型顶端加载重物测试其承重能力。重物要 ,称重最大小组为3分
③用 从侧面吹塔台模型测试抗风能力。能抵御3级风量为3分
④用 测试塔台模型抗震能力。能抵御3级强震动为3分
⑤根据消耗材料价格,核算塔台模型成本。成本小组最低为3分
1.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塔合模型高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适当降低 。
2.塔合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降低高度,增加承重结构;在连接吸管时,要避免破坏吸管的整体结构。或采用 形结构
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随时进行准确测量,避免误差。
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提高连接的有效牢固度,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
5.底端重量较轻,不利于抗震。--修改底面框架结构并增加一个钩码,达到增加底面面、重量的目的,使塔合模型在抗风抗震中稳固。
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角度上重新调整,并将各个吸管连接处重新加固。
1.重新调整塔台模型主体结构的吸管。降低高度,提高承重能力。
2.重新调整结构让底部更 ,增加底部 的同时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使塔合模型在抗风抗震中稳固。
3.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减少材料的损失,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
4.制作过程随时进行准确测量,避免误差。
5.加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多制作 结构,全面提高稳定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填空答案
1.1了解我们的住房
1.框架、承重3.系统4选址、设计、建造、验收5.设计5. 500 7钢结构
1.2认识工程
1. 工程2. 55桥、岛、隧 海底隧道 人工岛 圆钢筒4.时间、费用
5.技术6.技术 发明 7.框架 呈三角形 三角形
1.3建造塔台
1.竞标2实地考察3操场中线外围 60厘米4.项目安全 项目成本
1.4设计塔台模型
1.建立模型3稳固、美观、价廉4.(2)三角形框架(4)立柱等高5.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 (3)滚珠
1.5制作塔台模型
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稳定性 抗风
1.6 测试塔台模型
①米尺②统一③电风扇从④抗震检测仪
1.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高度2.拱形3.误差4.吸管与胶带5.抗震
1.承重2.大,重量3.成本5.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