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01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02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41页。


    1.(单选题,2分)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盘
    B.不锈钢锅
    C.
    玻璃杯
    D.
    竹制铲子
    3.(单选题,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凇簇簇
    4.(单选题,2分)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饭锅
    B.电视机
    C.抽油烟机
    D.电冰箱
    5.(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D.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6.(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B.
    在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
    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7.(单选题,2分)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该与大地相连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C.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发生了短路
    8.(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瓶盖起子
    C.核桃夹
    D.碗夹
    9.(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是由于对其做功的结果
    D.晾晒衣服放在通风向阳处可以加快蒸发
    10.(单选题,2分)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变
    C.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11.(单选题,2分)小强在中国科技馆的“科技与生活”展区,看了“光敏电阻”的展品。得知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照射到R1上的光线增强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12.(单选题,2分)两个质量、底面积均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13.(多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
    B.图乙所示的实验,可以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图丙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图丁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4.(多选题,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低沸点高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15.(多选题,2分)质量为6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滑轮组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将一质量为80kg的重物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
    A.动滑轮重为200N
    B.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C.拉力F的功率为50W
    D.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16.(问答题,1分)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 N。
    17.(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___ Ω。
    18.(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___ kW•h。
    19.(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L。
    20.(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21.(问答题,2分)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的盖上扎两个小孔。向瓶内装适量的水,拧好瓶盖。将小塑料管通过瓶盖上的一个小孔插入水中。在瓶盖上固定一个支架,将注射器安装在这个支架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喷雾器。当注射器向露在瓶外的小塑料管的管口吹气,即可喷雾。此现象可以说明 ___ 。
    22.(问答题,4分)小敏测量某物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的砝码和再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___ 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物体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物体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则物体的体积为 ___ cm3;
    (4)该物体的密度为 ___ kg/m3。
    23.(问答题,4分)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红首先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并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清晰的蜡烛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 ___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___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小红将蜡烛位置调整到35cm刻度线处,为了仍能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 移动(选填:“左”或“右”)。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了,光屏上烛焰的位置会 ___ 。(选填:“上移”或“下移”)
    24.(问答题,4分)在利用“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值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S前,应把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 ___ (选填“左”或“右”)端;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为找出电路故障,将电压表拆下并分别测量如图甲所示AB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和AD两点间电压。发现UAB=UAC=0,UAD>0。基于此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 ___ 发生了断路故障(请写出元器件名称或用两个字母表示具体的导线)。
    (3)排除故障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 V,此时灯泡的阻值为 ___ Ω。
    25.(问答题,2分)某同学在研究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 ℃;
    (2)该晶体加热到第30min时处于 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6.(问答题,3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30g和8g的甲、乙两个小球、木块、刻度尺。小茗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他利用小钢球撞击木块,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钢球具有的动能大小。以下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 将甲、乙两个小钢球的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② 在斜面上标记点A、点B,让小钢球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 更换小钢球,让小钢球乙从B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1)小茗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 ;
    (2)请你针对小茗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 ;
    (3)小茗改正措施后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被甲、乙撞击的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始终有s甲>s乙,于是她得出实验结论:___ 。
    27.(问答题,4分)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1和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2.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和开关各一个,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8.(问答题,4分)请阅读《冰刀与熔点》并回答问题。“冰刀与熔点”2022年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为全世界奉献一场无比精彩的奥运盛会。
    “冰刀”是冬奥会冰上运动的核心装备之一(如图甲所示),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运动都离不开冰刀。了解滑冰的人都知道,冰刀的刀刃是比较锋利的,甚至说是比较危险的。
    你去网上搜一下“冰刀划伤”就会发现,冰刀伤人的案例在赛场上,甚至是训练场上时常发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危险,为什么要把冰刀做的这么锋利呢?简单来说,冰刀设计的很薄,首先是为了蹬冰启动、加速时的抓地力。毕竟刀刃是嵌入冰里的,蹬冰时可以提供一个垂直于冰刀的反作用力。除此之外,还要普及两个知识:
    干摩擦与湿摩擦:干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湿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相同压力下,后者的摩擦系数比前者小很多。
    比如,为了减小机械之间的摩擦,工业上通常会加润滑油,如图乙所示,就是利用湿摩擦较小的特点。再比如,刚被湿拖把清扫过的地面非常的滑,也是因为有了类似的原理。
    冰的表面,比大多数的物体表面都要光滑,但是对于滑冰而言还不够,如果能在冰的表面撒一层水,其摩擦系数会进一步减小。但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真的在低温冰面上洒水,水也会很快凝固。
    冰的熔点与压强的关系: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的体积会变小,在压强比较大的时候,冰更倾向于成为体积更小的液态,也就是说:随着压强的增大,冰的熔点会降低。
    通过上述两个知识点的阅读,同学们知道冰刀制作的很锋利的原因了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称为 ___ ;
    (2)冰刀之所以做得锋利,是为了通过 ___ 从而增大与冰面的压强;
    (3)冰刀所到之处,冰面由于压强增大而熔化成水,但运动员滑过之后却看不到水的存在,请你简要分析看不到水的原因。
    29.(问答题,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电源两端电压;
    (2)电阻丝R2消耗的电功率。
    30.(问答题,4分)小敏利用轻质杠杆、刻度尺、金属块甲、小石块乙、圆柱形塑料容器、细线和适量的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是小敏的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甲和小石块乙用细绳分别悬挂在杠杆A和D端,用细线做好的绳套系住杠杆某处后,移动绳套到O点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O间的距离为20cm;
    (2)将小石块乙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塑料容器相接触,金属块甲移至B点,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为8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请利用已知条件帮助小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30,总分:70
    1.(单选题,2分)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正确答案】:C
    【解析】: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
    风力、水力、太阳能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火力发电利用煤进行发电,煤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也不能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则火力发电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知道各电厂发电原理、知道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
    2.(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盘
    B.不锈钢锅
    C.
    玻璃杯
    D.
    竹制铲子
    【正确答案】:B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解答】:解:A、陶瓷盘的材料是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不锈钢锅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B正确;
    C、玻璃杯的材料是玻璃,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竹制铲子的材料是竹纤维,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3.(单选题,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凇簇簇
    【正确答案】: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河面上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4.(单选题,2分)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饭锅
    B.电视机
    C.抽油烟机
    D.电冰箱
    【正确答案】:A
    【解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分析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方向、根据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逐一分析做出选择。
    【解答】:解:A、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正确;
    B、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故B错误;
    C、抽油烟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错误;
    D、电冰箱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的,消耗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及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能量转化的方向,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D.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正确答案】:B
    【解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4)太阳光通过水珠折射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因为光的折射,故A错误;
    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正确;
    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6.(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B.
    在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
    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正确答案】:C
    【解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A、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在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7.(单选题,2分)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该与大地相连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C.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发生了短路
    【正确答案】:A
    【解析】:(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2)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3)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控制火线;
    (4)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解答】:解:A、有金属外壳的微波炉应使用三孔插痤,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C、家庭电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这样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更安全,故C错误;
    D、空气开关跳闸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家庭电路相关的一些用电注意事项,应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判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8.(单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瓶盖起子
    C.核桃夹
    D.碗夹
    【正确答案】:D
    【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碗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9.(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是由于对其做功的结果
    D.晾晒衣服放在通风向阳处可以加快蒸发
    【正确答案】:D
    【解析】:(1)构成固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与斥力;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放出或吸收,不能说所含、含有等;
    (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加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都可以加快液体的政法。
    【解答】:解: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但不能说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故选项A错误;
    B.热量是物体发生热传递时内能的改变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而不能说含有热量,故选项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项C错误;
    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向阳处,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类试题,但是综合性较强,是近年来的一种热点题型。
    10.(单选题,2分)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变
    C.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1)先估计两个鸡蛋的质量,再根据质量算出个两个鸡蛋的重力,被托起时所用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机械能的大小是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和,可能全部都是物体的动能,也可能全部是物体的势能,在分析机械能的大小时,应该综合考虑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用桨向后划水,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船就会向前运动;
    (4)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惯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受到惯性”“获得惯性”,正确的是“具有惯性”。
    【解答】:解: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故A错误;
    B、机械能的大小是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知高度如何变化,即不知势能怎样变化,故B错误;
    C、用桨向后划水,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船就会向前运动,故C正确;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广,都是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
    11.(单选题,2分)小强在中国科技馆的“科技与生活”展区,看了“光敏电阻”的展品。得知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照射到R1上的光线增强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图知,光敏电阻R1和定值电阻R2串联,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分析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和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分析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知,光敏电阻R1和定值电阻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
    A、当照射到R1上的光线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逐渐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
    B、R2的阻值不变,电路电流变大,由U=IR可知,电阻R2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
    C、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变小,故C错误;
    D、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根据P=UI可知,总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减小时引起的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键是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12.(单选题,2分)两个质量、底面积均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正确答案】:D
    【解析】:(1)根据两物体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p=ρ液gh比较容器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由此比较浮力大小;
    (3)根据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判断出液体质量的关系,进而判断出总重力的关系和对水平面压力的关系,根据p= 判断出A、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
    (4)取出物块后,从体积变化量及容器形状确定深度变化量,从而确定液体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A、物块甲在A中悬浮,则ρA=ρ物,物块乙在B中漂浮,则ρB>ρ物,可知ρA<ρB,已知深度相同,由p=ρ液gh可知,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即pA<pB,故A错误;
    B、甲悬浮,F浮甲=G甲;乙漂浮,则F浮乙=G乙,因为甲、乙相同,即重力相等,可知F甲=F乙,故B错误;
    C、因为ρA<ρB,V排A>V排乙,取出物体后B中液体体积大于A中液体体积,由公式m=ρV及G=mg可知,B中液体的重力大于A中液体重力,所以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由于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 知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因为甲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且甲是下宽上窄,取出物体后,甲液面下降的更大,因为ρA<ρB,且A中液体的深度小于B中液体的深度,由p=ρ液gh可知,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固体压强公式,是一道综合题。
    13.(多选题,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
    B.图乙所示的实验,可以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图丙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图丁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正确答案】:ABD
    【解析】:根据这几幅图,明确它们所反映的实验原理,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
    【解答】:解:A、图甲所示的实验,可以研究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故A正确;
    B、乙实验通电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
    C、丙图是电磁感应实验,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且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原理,故C错误;
    D、丁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可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中四幅图分别代表了电与磁中四个重要的物理实验,这都是我们应重点掌握的,在学习中相互比较更能有效地进行把握。
    14.(多选题,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低沸点高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正确答案】:CD
    【解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还与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有关;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较大,因此在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砂石的温度变化较大。
    【解答】:解:
    A、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A错误;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内陆地区多砂石,沿海地区多水,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温度变化大,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和大气压等的知识,难度不大,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5.(多选题,2分)质量为60kg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滑轮组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将一质量为80kg的重物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
    A.动滑轮重为200N
    B.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C.拉力F的功率为50W
    D.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正确答案】:ABD
    【解析】:(1)根据图中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即可知道n的值;已知物体的质量,利用G=mg可求出其重力,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代入相关数据即可解得动滑轮的重力;
    (2)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根据F= 求出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再根据W=Fs=F×2h求出拉力做的功;
    (3)已知物体的移动速度vA,则工人拉绳子的速度v人=2vA,再根据P= = =Fv人求出拉力F的功率;
    (4)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工人的拉力、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相互作用力;
    已知工人的质量,利用G=mg求出工人的重力,又已知绳子对人的拉力,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工人的重力减去绳子对工人的拉力,再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求出人对地面的压力。
    【解答】:解:A、由图中滑轮组的结构可知n=2,
    物体A的质量m=80kg,则A的重力GA=mg=80kg×10N/kg=8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即80%= ,解得G动=200N,故A正确;
    B、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 = =500N,
    则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W=Fs=F×2h=500N×2×1m=1000J,故B正确;
    C、已知物体A移动的速度vA=0.1m/s,则工人拉绳子的速度v人=2vA=2×0.1m/s=0.2m/s,
    则拉力F的功率为:P= = =Fv人=500N×0.2m/s=100W,故C错误;
    D、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人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绳子对人的拉力为:F人=F=500N,
    工人的质量m人=600kg,工人的重力为G人=m人g=600kg×10N/kg=600N,
    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F支=G人-F人=600N-500N=100N,
    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F支=100N,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功率、滑轮组拉力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知道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F= 。
    16.(问答题,1分)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 N。
    【正确答案】:1.8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1.8”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
    故答案为:1.8。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7.(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___ Ω。
    【正确答案】:1616
    【解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即得连入的电阻值。
    【解答】:解: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1000Ω+6×100Ω+1×10Ω+6×1Ω=1616Ω。
    故答案为:1616。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18.(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___ kW•h。
    【正确答案】:1618.8
    【解析】:电能表的读数: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
    【解答】:解:电能表的读数: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为1618.8kW•h。
    故答案为:1618.8。
    【点评】:本题考查电能表的读数,知道电能表的读数时,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是解题的关键。
    19.(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L。
    【正确答案】:
    【解析】:先确定支点,再画出动力作用线,从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
    【解答】:解:先延长力F画出力F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力臂的作图方法,属于中考重点题型,要求学生掌握。
    20.(问答题,1分)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正确答案】: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ON为法线,题目已经做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即可做出反射光线OB.如下图所示:
    【点评】: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
    21.(问答题,2分)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的盖上扎两个小孔。向瓶内装适量的水,拧好瓶盖。将小塑料管通过瓶盖上的一个小孔插入水中。在瓶盖上固定一个支架,将注射器安装在这个支架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喷雾器。当注射器向露在瓶外的小塑料管的管口吹气,即可喷雾。此现象可以说明 ___ 。
    【正确答案】: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解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解答】:解:当注射器向露在瓶外的小塑料管的管口吹气时,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管下方压强不变,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即可喷雾,这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点评】:本题考查应用“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实验探究,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物理知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2.(问答题,4分)小敏测量某物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的砝码和再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___ 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物体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物体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则物体的体积为 ___ cm3;
    (4)该物体的密度为 ___ kg/m3。
    【正确答案】:左; 69; 30; 2.3×103
    【解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先将游码调回0刻度,后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由此读出物体质量;
    (3)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进入量筒的水中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
    (4)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1)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右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分度值0.2g,物体的质量m=50g+10g+5g+4g=69g;
    (3)由图丙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物体浸没入水中后读数为60mL,
    所以物体的体积为V=60mL-30mL=30mL=30cm3;
    (4)物体的密度ρ= = =2.3g/cm3=2.3×103kg/m3。
    故答案为:(1)左;(2)69;(3)30;(4)2.3×103。
    【点评】:本题是测量固体的密度,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是一道常考题。
    23.(问答题,4分)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红首先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并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清晰的蜡烛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 ___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___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小红将蜡烛位置调整到35cm刻度线处,为了仍能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 移动(选填:“左”或“右”)。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了,光屏上烛焰的位置会 ___ 。(选填:“上移”或“下移”)
    【正确答案】:缩小; 照相机; 右; 上移
    【解析】: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解答】:解:小红首先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15cm=35cm,u>2f,并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清晰的蜡烛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小红将蜡烛位置调整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35cm=15cm<u,为了仍能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了,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烛焰的位置会上移。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右;上移。
    【点评】:本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4.(问答题,4分)在利用“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值的实验中:
    (1)闭合开关S前,应把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 ___ (选填“左”或“右”)端;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为找出电路故障,将电压表拆下并分别测量如图甲所示AB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和AD两点间电压。发现UAB=UAC=0,UAD>0。基于此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 ___ 发生了断路故障(请写出元器件名称或用两个字母表示具体的导线)。
    (3)排除故障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 V,此时灯泡的阻值为 ___ Ω。
    【正确答案】:左; CD处导线断路; 2; 4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S前,应把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
    (2)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灯泡短路或断路造成,故障类型应根据电压判断,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以外是通路;
    (3)根据两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R= 算出此时灯泡的阻值。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S前,应把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
    (2)观察到灯泡L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有可能是灯泡短路或断路造成的,UAD>0,说明AD以外都是通路,从D点、灯丝、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到电压的正负极是通路,所以是AD之间发生了断路;又根据,UAB=UAC=0,则说明AB,AC中间不可能断路,则说明是CD中间断路;
    (3)排除故障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其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此时灯泡的阻值为:
    R= = =4Ω。
    故答案为:(1)左;(2)CD处导线断路;(3)2;4。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路基本操作、用电压表判断故障、电表读数以及电阻的计算等知识。
    25.(问答题,2分)某同学在研究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 ℃;
    (2)该晶体加热到第30min时处于 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正确答案】:80; 液态
    【解析】:(1)晶体首先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这种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完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2)晶体熔化前吸热温度上升,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温度上升,处于液态。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10-26min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第30min时,该物质已经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故答案为:80;液态。
    【点评】: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26.(问答题,3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30g和8g的甲、乙两个小球、木块、刻度尺。小茗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他利用小钢球撞击木块,通过观察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钢球具有的动能大小。以下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 将甲、乙两个小钢球的质量m记录在表格中。
    ② 在斜面上标记点A、点B,让小钢球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 更换小钢球,让小钢球乙从B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放在C点的木块。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在表格中。
    (1)小茗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 ;
    (2)请你针对小茗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 ;
    (3)小茗改正措施后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被甲、乙撞击的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始终有s甲>s乙,于是她得出实验结论:___ 。
    【正确答案】:两次实验中小钢球在斜面上被释放的起始位置不同; 在步骤 ③ 中,小钢球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 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1)(2)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钢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
    (3)实验中通过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滑行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解答】:解:(1)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应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释放,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而两次实验中小钢球在斜面上被释放的起始位置不同,则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变量不唯一;
    (2)改正措施:在步骤 ③ 中,应将小钢球乙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这样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3)每次实验被甲、乙撞击的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始终有s甲>s乙,这说明甲的动能大,故结论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1)两次实验中小钢球在斜面上被释放的起始位置不同;(2)在步骤 ③ 中,小钢球仍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其他操作不变;(3)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点评】:掌握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能进行实验结论的总结。
    27.(问答题,4分)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1和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2.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和开关各一个,电流表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正确答案】:
    【解析】:(1)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的关系,根据Q=I2Rt可知,应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即:两电阻丝要串联在电路中;
    (2)记录煤油的初温,闭合开关,记录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末温和煤油升高的温度△t;最后根据数据判断升高的温度△t与电阻R的关系;
    (3)记录数据的表格应包括:电阻R、煤油初温t0、煤油终温t、温度的变化△t等内容。
    【解答】:解:
    (1)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需要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需要把两电阻丝串联,比较在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即比较两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变化;
    实验步骤如下:
    ① 把电源、开关和装有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1和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2的烧瓶串联在电路中,注意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把R1、R2的阻值和煤油的初温记录在表格中;
    ② 闭合开关,加热一段时间,把两个烧瓶中煤油的末温和煤油温度的变化量记录在表格中;
    ③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有:电阻丝的阻值、煤油的初温、煤油的末温以及煤油温度的变化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答案: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见解答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格设计,有一定难度,知道实验目的是解题的关键。
    28.(问答题,4分)请阅读《冰刀与熔点》并回答问题。“冰刀与熔点”2022年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为全世界奉献一场无比精彩的奥运盛会。
    “冰刀”是冬奥会冰上运动的核心装备之一(如图甲所示),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运动都离不开冰刀。了解滑冰的人都知道,冰刀的刀刃是比较锋利的,甚至说是比较危险的。
    你去网上搜一下“冰刀划伤”就会发现,冰刀伤人的案例在赛场上,甚至是训练场上时常发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危险,为什么要把冰刀做的这么锋利呢?简单来说,冰刀设计的很薄,首先是为了蹬冰启动、加速时的抓地力。毕竟刀刃是嵌入冰里的,蹬冰时可以提供一个垂直于冰刀的反作用力。除此之外,还要普及两个知识:
    干摩擦与湿摩擦:干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湿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相同压力下,后者的摩擦系数比前者小很多。
    比如,为了减小机械之间的摩擦,工业上通常会加润滑油,如图乙所示,就是利用湿摩擦较小的特点。再比如,刚被湿拖把清扫过的地面非常的滑,也是因为有了类似的原理。
    冰的表面,比大多数的物体表面都要光滑,但是对于滑冰而言还不够,如果能在冰的表面撒一层水,其摩擦系数会进一步减小。但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真的在低温冰面上洒水,水也会很快凝固。
    冰的熔点与压强的关系: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的体积会变小,在压强比较大的时候,冰更倾向于成为体积更小的液态,也就是说:随着压强的增大,冰的熔点会降低。
    通过上述两个知识点的阅读,同学们知道冰刀制作的很锋利的原因了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称为 ___ ;
    (2)冰刀之所以做得锋利,是为了通过 ___ 从而增大与冰面的压强;
    (3)冰刀所到之处,冰面由于压强增大而熔化成水,但运动员滑过之后却看不到水的存在,请你简要分析看不到水的原因。
    【正确答案】:湿摩擦; 减小受力面积
    【解析】:(1)湿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相同压力下,后者的摩擦系数比前者小很多;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随着压强的增大,冰的熔点(凝固点)会降低。
    【解答】:解:(1)湿摩擦是发生在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摩擦;
    (2)冰刀之所以做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3)冰刀所到之处,冰面由于压强增大而熔化成水,而冰面的熔点(凝固点)高于冰刀下的熔点(凝固点),故运动员滑过之后水迅速凝固,看不到水的存在。
    故答案为:(1)湿摩擦;(2)减小受力面积;(3)冰刀所到之处,冰面由于压强增大而熔化成水,而冰面的熔点(凝固点)高于冰刀下的熔点(凝固点),故运动员滑过之后水迅速凝固,看不到水的存在。
    【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压强的方法、摩擦的分类以及熔点和压强的关系,难度不大。
    29.(问答题,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电源两端电压;
    (2)电阻丝R2消耗的电功率。
    【正确答案】:
    【解析】:(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根据U=IR计算电阻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电源电压;
    (2)根据P=I2R计算电阻丝R2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 = =0.2A,
    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20Ω=4V,
    因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电阻丝R2消耗的电功率:P=I2R2=(0.2A)2×20Ω=0.8W。
    答:(1)电源两端电压为6V;
    (2)电阻丝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30.(问答题,4分)小敏利用轻质杠杆、刻度尺、金属块甲、小石块乙、圆柱形塑料容器、细线和适量的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是小敏的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甲和小石块乙用细绳分别悬挂在杠杆A和D端,用细线做好的绳套系住杠杆某处后,移动绳套到O点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O间的距离为20cm;
    (2)将小石块乙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塑料容器相接触,金属块甲移至B点,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为8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请利用已知条件帮助小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正确答案】:
    【解析】: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杠杆两次平衡列出等式;根据杠杆两次平衡列出等式即可得出石块质量和排开的水的质量关系式,然后结合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将金属块甲和小石块乙用细绳分别悬挂在杠杆A和D端,用细线做好的绳套系住杠杆某处后,移动绳套到O点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甲g•OA=m乙g•OD,
    即:m甲•OA=m乙•OD------------------- ①
    (2)将小石块乙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塑料容器相接触,金属块甲移至B点,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OB=OA-AB=20cm-8cm=12cm,
    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m甲g•OB=(m乙-m排水)g•OD。
    即:m甲•OB=(m乙-m排水)•OD------------ ②
    由 可得, = = =
    整理可得:m乙=2.5m排水,
    由ρ= 得,m=ρV,代入公式,
    ρ石•V乙=2.5ρ水•V排水,
    由于小石块乙是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排水=V乙,
    所以,ρ石=2.5ρ水=2.5×1.0×103kg/m3=2.5×103kg/m3。
    答:小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难度较大,联系到浮力知识才能解答,以后做题要多读几遍题目,认真思考,培养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电阻丝R/Ω
    煤油的初温t0/℃
    煤油的末温t/℃
    煤油温度的变化量△t/℃
    相关试卷

    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共6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卷+答案,共1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