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2023 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化 学
2023.4
考生须知 |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下列对氧气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做燃料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 D.氧气可用于炼钢
- 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B. 观察颜色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 B | C | D |
|
|
|
|
速滑冰刀中的钛合金 | “飞扬”火炬中的聚硅氮烷树脂 | 颁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 | 可降解餐具中的聚乳酸材料 |
- 下列物质能除铁锈的是
A.食盐水 B.植物油 C.石灰水 D.盐酸
-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大理石 C.NaCl 溶液 D.二氧化碳
- 下表列出了生活中某些饮品在常温下的 pH 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饮品名称 | 橙汁 | 西瓜汁 | 牛奶 | 豆浆 |
pH 范围 | 3.0-4.0 | 5.3-6.2 | 6.3-6.6 | 7.4-7.9 |
A.橙汁 B.西瓜汁 C.牛奶 D.豆浆
-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生石灰
- 垃圾分类能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应属于
A.厨余垃圾 B.有害垃圾 C.其他垃圾 D.可回收物 1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O2- D. 2O2
- 门头沟清水豆腐远近闻名,豆腐制作的流程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 | B | C | D |
|
|
|
|
泡豆 | 磨浆 | 滤渣 | 煮浆点兑 |
-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 铁 B. 碘 C. 锌 D. 钙
- 绿植养护需要用到营养液,下列营养液的成分中属于磷肥的是 A.(NH4)2SO4 B.Ca(H2PO4)2 C.KNO3 D.KCl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过滤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 D.氢气用作燃料
- 将少量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食盐 C.酒精 D.花生油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水不能与氧化钙反应 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 如下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1 实验 2
- 实验 1 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实验 1 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实验 2 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 实验 2 中,试管 a 中得到气体能燃烧
- 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g B. 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8 D.锶的元素符号为 Sr
- 瑞德西韦(C27H35N6O8P)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崭露头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瑞德西韦完全燃烧产物不可能有 CO2 和 H2O
- 瑞德西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 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 76 个原子
-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35
12×27+14×6+16×8+31×1
×100%
根据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第 23、24 小题
t℃时,向 A、B 两个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90g 的甲和乙固体,充分搅拌。
- t℃时,对烧杯 A 和烧杯 B 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判断正确的是
- 烧杯 A 中液体饱和,烧杯 B 中液体不饱和
- 烧杯 A 中液体不饱和,烧杯 B 中液体饱和
- 烧杯 A、烧杯 B 中液体均不饱和
- 烧杯 A、烧杯 B 中液体均饱和
- 烧杯 B 中所得溶液质量为
- 0g B.145g C.100g D.210g
- 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 + H O 化H剂+ CO
2 2 2
-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反应物 CO 和 H2O 都是氧化物
本部分共 14 小题,共 45 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2 分)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第二部分 填空与计算题
(1) 厨房中有食醋、食盐、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 是焙制糕点所用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2)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可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 作用。
27.(2 分)《天工开物》中收录了井盐生产过程和湿法炼铜技术。
(1) 井盐中含有丰富的钠、氯等,这里的钠是指 (填序号)。
A.分子 B.单质 C.元素
(2) 用铁和胆矾水(主要成分是 CuSO4 溶液)冶炼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2 分)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 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 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的火箭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
(N2O4),燃烧时不.可.能.产生的物质为 。
A.N2 B.H2O C.CO2 D.SO2
29.(2 分)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 次氯酸钠(NaClO)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可以由 NaClO2 与 Cl2 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2 + Cl2 2ClO2 + 2X,X 的化学式为 。
【科普阅读理解】
30.(6 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酱油是我国传统调味品之一,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 等。制曲是酱油酿造的重要工序,制曲工艺的主要流程为:主辅料→混合→润水→蒸煮→冷却→接种→通风培养→成曲。成曲的蛋白酶活力值越高,成曲质量越好。
选择适合的菌种,温度控制在米曲霉最适合生长的 32~33℃。主料大豆为蛋白质源,辅料米糠为淀粉源。选取不同的主辅料配比,在润水量 120%,蒸料时间 30min,制曲时间 36h 的条件下制曲,所得蛋白酶活力值如下表。
表 主辅料配比与蛋白酶活力值
实验序号 | 主辅料 | 配比 | 蛋白酶活力值(单位 U/g) |
1-1 | 大豆,米糠 | 1:1.2 | 743.66 |
1-2 | 大豆,米糠 | 1:1 | 957.28 |
1-3 | 大豆,米糠 | 1:0.8 | 1003.53 |
润水是影响成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主配料配比 1:1,蒸料时间 30min,制曲时间 36h 的条件下制曲,蛋白酶活力随润水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酱油是厨房必备调味品,但食用酱油也要适量。酱油中含盐量比较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应减少酱油的食用。过度的摄取钠盐,也会加重孩子肾脏的负担,因此小孩更不能经常食用酱油。酱油对身体也有一定的益处,酱油中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消除自由基,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只要控制好酱油食用量就不会对人体危害。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酱油的酿造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酱油营养丰富,写出酱油中含有的营养素 (写出 2 种即可)。
(3) 由表数据可知,在润水量 120%,蒸料时间 30min,制曲时间 36h 的条件下制曲,成曲质量最好的主辅料配比为 。
(4) 根据图信息得出的结论是:主配料配比 1:1,蒸料时间 30min,制曲时间 36h 的条件下制曲, 。
(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酱油酿造过程中,成曲质量只和主辅料配比和润水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②酱油中含盐量较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以及小孩都不应经常食用。
【生产实际分析】
31.(3 分)某工厂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设计了一种 “捕捉”CO2 的减排方案,流程如下:
(1) 吸收器中 NaOH 溶液要从顶部进入喷洒而下,目的是 。
(2) 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 CaO + H2O Ca(OH)2、 。
(3) 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在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32.(3 分)某铝冶炼厂为了“变废为宝,点渣成金”,从含有 Al2O3、SiO2 等成分的工业废渣中提取金属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流程图中含铝元素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2) “过量的酸溶液”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
A. 醋酸(CH3COOH) B. HNO3 C. H2SO4
(3) 电解 A12O3 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3.(3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加热 KMnO4 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 ,放大量热。
34.(4 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Y 型管左侧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Y 型管右侧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 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4) 实验中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5.(3 分)如图所示,在井穴板的孔穴 1-5 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1) 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孔穴是 (填字母序号) 。
A.孔穴 1、2 、4 B.孔穴 1、2、3 C.孔穴 1、2、5
(2)4 中红色液体变无色,说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
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还一定存在 。
36.(3 分)某小组同学要配制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
(1) 上图为配制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序号)。
(2) 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
(3)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7.(3 分)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两根粗铜丝上均固定铜质小托盘,分别放入红磷和白磷,粗铜丝伸入到 80℃的热水中,塞紧胶塞。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 实验中主要利用铜的 性。
(2) 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依据的现象是 。
(3) 实验中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A.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 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科学探究】
38.(6 分)稻草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通过预处理可以制备纤维素,用于造纸行业。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理想的无污染漂白剂。某实验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漂白稻草纤维素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漂白过程中,如果过氧化氢的分解不受控制,会导致无效分解,因此漂白前先在体系中加入
3%的硅酸钠溶液为稳定剂,防止无效分解。进行实验:
实验 1:将稻草纤维素进行 1 次漂白
将预处理后的稻草纤维素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 3%的硅酸钠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 6%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初始 pH 值为 10~11,保持温度 70~75℃,反应时间 90 分钟,过滤,水洗至中性,
45℃烘干,测定其白度。
实验序 号 | 稻草纤维素与液 体固液比 | 过氧化氢溶液 质量分数 | 硅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的 体积比 | 白度 |
1-1 | 1:5 | 5% | 0.5:1 | 36.5 |
1-2 | 1:8 | 5% | 0.5:1 | 46.9 |
1-3 | 1:10 | 5% | 0.5:1 | 52.4 |
实验 2:将稻草纤维素进行二段漂白
首先进行第一段漂白: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与质量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加入质量分数为 3%的硅酸钠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 6%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初始 pH 值为 10~11,保持温度 70~75℃,反应时间 60 分钟。
然后进行第二段漂白:经过第一段漂白后的纤维素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接着重复实验 1 的步骤。记录第二段漂白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 号 | 稻草纤维素与液体固 液比 | 过氧化氢溶液 质量分数 | 硅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溶 液的体积比 | 白度 |
2-1 | 1:5 | 5% | 0.5:1 | 56.9 |
2-2 | 1:8 | 5% | 0.5:1 | 63.3 |
2-3 | 1:10 | 5% | 0.5:1 | 74.3 |
2-4 | 1:10 | 5% | 0 | 37.3 |
2-5 | a | 5% | 0.25:1 | 54.6 |
2-6 | 1:10 | 5% | 0.75:1 | 72.5 |
2-7 | 1:10 | 5% | 1:1 | 72.1 |
解释与结论:
(1) 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实验 2 中,表格内 a 处应该填入的数据是 。
(3) 依据实验 1-1 至 1-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过氧化氢漂白稻草纤维素的最佳条件是:质量分数为 3%的硅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体积比为 ,稻草纤维素与液体固液比 时,分别用 3%和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两段漂白,漂白效果最好。
反思与评价:
(5) 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稻草纤维素与液体固液比相同时,分别用 3%和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两段漂白时,质量分数为 3%的硅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越大,漂白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3 分)载人航天器中处理 CO2 的一种方法为 2Li2O2 + 2CO2 = 2Li2CO3 + O2,试计算 44g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理论上可获得氧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A | B | A | D | C | D | A | B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A | B | C | A | C | D | B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A | B | B | B | C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3 个小题,共 30 分。)
26.(1)小苏打 (2)乳化
27.(1)C (2)Fe + CuSO4 = FeSO4 + Cu
28.(1)石油 (2)D
29.(1)+1 (2)NaCl
30.(1)化学变化 (2)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任写 2 种)
(3)1:0.8
(4) 润水量 50%至 150%的范围内,润水量为 100%时,蛋白酶活力最高,成曲质量最好。
(5) 错 对
31.(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2)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3) NaOH、CaO
32.(1)Al(OH)3 (2)C (3)分解
33.(1)酒精灯 (2)2KMnO4 K△MnO + MnO + O ↑
2 4 2 2
(3)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4.(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没有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5.(1)C (2)Ca(OH)2 + 2HCl = CaCl2+ 2H2O (3)CaCl2
36.(1)④⑤①②③ (2)3g (3)搅拌,加速溶解
37.(1)导热性 (2)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3)D
38.(1)2H2O2 = 2H2O + O2↑ (2)1:10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稻草纤维素与液体固液比小,过氧化氢漂白稻草纤维素效果越好。
(4)0.5:1 1:10
(5) 实验 2-6 中硅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体积比为 0.75:1,小于实验 2-7 中 1:1,但实验 2-6 测得的
白度为 72.5,高于实验 2-7 中白度 72.1
39.解:设理论上可获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Li2O2 + 2CO2 = 2Li2CO3 + O2
88 32
44g x
X=16g
88 32
44g =x
答:44g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理论上可获得氧气 16g。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共10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