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随堂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随堂训练,共5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随堂训练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湖畔(pàn bàn) 藏着(cáng cháng) 门缝(fèn fèng) 祭祀(sì shì)琵琶(pí bí) 外甥(shen sheng) 繁琐(fán fáng) 铸造(zù zhù)2、选字组词。(竞 竟) ( )赛 ( )然 ( )争 究( )(历 厉) ( )害 ( )史 来( ) 严( )(形 型) 模( ) 图( ) 典( ) ( )态(费 废) 浪( ) 耗( ) ( )物 ( )事3.给“肖”字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填空。元( )节到了,公园里有人在( )售花灯。一盏盏花灯五彩缤纷,形态各异,非常好看!瞧,那边来了两个年轻的姑娘,她们都扎着马尾辫,发( )上打着漂亮的蝴蝶结,显得特别俊( )。一会她们便( )失在观灯的人群中了。4.猜字谜,把答案写在括号里。(1)半部春秋。( )(2)加倍才算多。( )(3)要一半,扔一半。( )(4)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 )(5)有人无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5.填上可以搭配的词语。( )的艺术 ( )的文化 ( )的历史( )的计划 ( )的过程 ( )的形声字6.按要求,照样子写字、词语。(1)写出左表声,右表形的形声字。例:鸭 、 、 、 (2)写出左表形,右表声的形声字。例:胎 、 、 、 (3)写出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词语。例:(琵琶)——(枇杷)( ) ——( )( )—( )7.把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外甥打灯笼—— 咸菜烧豆腐—— 飞机上挂暖瓶—— 孔夫子搬家—— 隔着门缝吹喇叭—— (1)我和爸爸下棋,实力相差甚远,我总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 。 二、阅读·理解1、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 )(2)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3)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音,声旁表意。( )(4)小篆的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仍非常不明显。( )(5)王懿荣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搜集资料的方法有 、 、 等。(2)“星”和“蜀”原来都是 字,有着鲜明的 特征。后来,人们在这种字的基础上增加了 或 ,创造了新的 字。(3)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 → →小篆→ → 。(4)《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四部分 、 、 、 。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其实除了某种运动之外,生活中有些动作,也用“打”字来表达。如“打伞” “打电话”“打的”……“打杂”,是指一个人并不专做一门工作,不专攻一门学问,而做点杂七杂八的事,什么都干,什么都得干。但是“打杂”也常常用来自谦,“唉,我不过打打杂罢了”,其实他也许是管全面工作,是个头头儿;但也许他真的是做点杂务——这就要因人而异了。生理现象也有一些利用“打”字来构词的。例如“打隔”“打哈欠”“打哆嗦” “打喷嚏”……你看,“打”字是不是挺神奇呀!(1)写出下列词语中“打”的意思。打伞( ) 打电话( ) 打的( )(2)选文是围绕“ ”来写的。(3)选文中主要介绍“打”的运用包括 、 等方面。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石头书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看书呢。”叔叔笑着说。“书?那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A.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 )B.注意力高度集中。( )(2)“石头书”指的是 ;石头书上的“字”指的是 ;石头书上的“画”指的是 。(3)你觉得川川和磊磊是怎样的孩子?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示或者收获? 三、练笔·习作同学们,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是否经历了难忘的、有趣的或者是有意义的事?请选择其中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字数在4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