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黔江区武陵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重庆市黔江区武陵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
A.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 提倡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C. 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 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2. 美丽生活劳动创造,彬彬同学在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醋清洗水垢 B. 对垃圾分类 C. 用自来水淘米 D. 用洗洁精洗碗
3. 下列对空气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B.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 红磷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浓度越高越好,其他成分含量高低无关紧要
4. “冰丝带”是由发电玻璃拼成的,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能持续发电,为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蹄元素的符号为Te
C. 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D. 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5. 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盛有10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
B.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增大NaCl的溶解度
D. 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测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6.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 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但会造成酸雨
C. 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
D. 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造成水污染
7.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 维生素C中含有三种非金属
8.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
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 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D.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9. 归纳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 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不同的碱含有相同的OH−
10. 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C)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3O4−太阳能大于2100℃6FeO+O2↑
B. 生产过程中FeO、Fe3O4可以循环利用
C. 该方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反应Ⅱ中C表现出还原性,发生了还原反应
11. 学习化学就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
D. 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12. 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A. 着火点 B. 硫的化合价
C. 年产量 D. 含碳量(%)
13.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B.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 D. 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14. 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容器中,边滴加边搅拌,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
C. c点所示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 b点表示HCl和NaOH等质量反应
1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
B. 硫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
C. 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固体减少但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白色气体
16. 化学中也有“加法”,下列“加法”正确的是( )
A. 10g硫酸溶液与10g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得到20g溶液
B. 30g硫粉和30g氧气充分反应刚好得到60g二氧化硫
C. pH=3的稀盐酸与pH=4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pH=7的溶液
D. 20℃时,20g的氯化钠固体加入2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得到40g溶液
17. 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褪色,体现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其微观本质是结构决定性质,请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该元素的名称是 ______。
18. “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它成功到达月球表面让我们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愿望,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车的制备材料中选用了铝合金,比纯铝有很多优良性能,如 ______(填字母)。
A.硬度小
B.强度高
C.熔点高
(2)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工业上利用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它,同时生成了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______接触。
(4)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 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1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______。
(2)不改变溶液浓度,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______(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现有20℃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 ______乙(填>、=或<)。
20.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尤其是抗腐蚀性能突出,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图:
(1)清洁能源甲醇(CH3OH)属于 ______(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化学式为 ______。
(3)电解饱和NaCl溶液(NaCl溶液由NaCl和H2O组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l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 ______。
(5)请标出四氯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2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细沙的作用是 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B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水,可观察到 ______。
2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甲、乙两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蜡烛火焰比在空气中时 ______(选填“明亮”、“减弱”或“直接熄灭”之一)。
(2)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序号)。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溶液的pH 值降低
C.放出大量热,出现大量热气
D.溶液的质量增加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完成探究。
【探究1】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选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填字母),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可用装置BC,检验CO2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则CO2已集满。
(3)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 ______(填“b”、“c”)。
【探究2】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浓硫酸有吸水性。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打开k1,关闭k2,往E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填字母)。
a.能溶于水
b.能与水反应
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5)当关闭k1打开k2时,同学们发现F中澄消石灰水不变浑浊。他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Ⅰ:石灰水已变质;
假设Ⅱ:制得的气体中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
同学们先探究假设Ⅰ是否成立。
他们将适量的原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入小试管中,然后 ______(填写实验操作),他们根据实验现象确认了石灰水的确已完全变质。
他们接着探究,通过实验否定了假设Ⅱ。
实验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保存石灰水时应该 ______保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符合环保要求;
B、提倡公交出行,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可减少空气污染,故B符合环保要求;
C、加强植树造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故C符合环保要求;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不符合环保要求;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用醋清洗水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对垃圾分类,只是将不同垃圾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用自来水淘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用洗洁精洗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C
【解析】解:A、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故A错;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B错;
C、红磷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故C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氧气含量太高不利于身体健康,其他成分含量也非常重要,故D错。
故选:C。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要具备以下条件: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组成及其性质和用途。
4.【答案】D
【解析】解:A.碲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B.蹄元素的符号为Te,故正确;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碲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2,其核外电子数也为52,故正确;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单位为“1”,不是“g”,故错误;
故选:D。
元素名称的左上角为原子的质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正下方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回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
5.【答案】D
【解析】解:A、向盛有10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即100g)蒸馏水,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g+100g×100%<10%,不能得到10%的NaCl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只能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不能增大Na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具有氧化性,会使食物变质,故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不会形成酸雨,故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故说法正确;
D、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但会造成水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D
【解析】解: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正确;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故选项正确;
D、维生素C中含有碳、氢、氧元素三种非金属元素,但并非含有三种非金属,故选项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1个维生素C分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
D.根据维生素C中含有碳、氢、氧元素三种非金属元素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解: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A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正确;
C、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C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D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构成以及类别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此题。
9.【答案】B
【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故选项推理正确。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选项推理正确。
D、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不同的碱含有相同的OH−,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B。
A、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A、反应Ⅰ为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并大于2100℃的作用下生成FeO和氧气,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为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方程式为2Fe3O4−太阳能大于2100℃6FeO+O2↑,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在反应Ⅰ中四氧化三铁为反应物,氧化亚铁为生成物,而在反应Ⅱ中氧化亚铁为反应物,氧化铁为生成物,即生产过程中FeO、Fe3O4可以循环利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该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了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
D、反应Ⅱ中碳为生成物,并没有体现碳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反应Ⅰ为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并大于2100℃的作用下生成FeO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
C、根据该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了碳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Ⅱ中碳为生成物,并没有体现碳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1.【答案】D
【解析】解: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正确;
B、某物质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正确;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比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C正确;
D、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因为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不变,故不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D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化学观点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常见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三种物质的着火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报纸、木材、煤,该选项不正确;
B、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在单质硫中硫元素为0价,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在硫酸中,硫元素为+6价,该选项正确;
C、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第三是铜,该选项不正确;
D、生铁中含碳量为2%∼4.3%,钢中含碳量为0.03%∼2%,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着火点来分析;
B.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其次是铝、第三是铜来分析;
D.根据生铁与钢的含碳量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用数轴知识表示有关的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C
【解析】解:A、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还可能是电子或质子,故A错误;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故B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
D、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特点。
14.【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a点的pH<7,说明溶液为酸性,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说法正确;
C、c点的pH>7,说明溶液为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法正确;
D、b点的pH=7,说明溶液显中性,即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每36.5份质量的稀盐酸恰好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不是等质量反应,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结合凸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无法观察到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是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故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6.【答案】B
【解析】解: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10g硫酸溶液与10g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质量比为32:(16×2):64=1:1:2,则30g硫粉和30g氧气充分反应刚好得到60g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C、pH=3的稀盐酸与pH=4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溶液的pH应在3−4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
D、20℃时,20g的氯化钠固体加入2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pH=3的稀盐酸与pH=4的稀盐酸均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饱和溶液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稳定 硅
【解析】解: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褪色,说明墨中成分化学性质稳定,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质子数为6,其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则该元素为硅元素;
故答案为:稳定;;硅。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2H2+SiCl4−高温Si+4HCl氧气和水 B
【解析】解:(1)月球车的制备材料中选用了铝合金,比纯铝有很多优良性能,如硬度大、强度高、熔点低,抗腐蚀性能强等;
(2)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Si+4HCl;
(3)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4)把铜、铝分别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时,铜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如铁活泼,铝表面附着一层黑色固体,说明铝比铁活泼,因此利用硫酸亚铁溶液可以区分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故答案为:(1)B;
(2)2H2+SiCl4−高温Si+4HCl;
(3)氧气和水;
(4)B。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以及铁锈蚀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金属性质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降低温度 降温结晶 37.5%BC=
【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七小可知,P点的含义是: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2)不改变溶液浓度,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60g,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g80g×100%=37.5%;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没有溶解的固体会继续溶解,溶液中变化的是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BC;
(4)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20℃,依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乙。
故答案为:(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2)降低温度;降温结晶;
(3)37.5%;BC;
(4)=。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化合物 CO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2Mg+TiCl4−高温氩气2MgCl2+Ti氩气化学性质稳定 Ti+4 Cl4
【解析】解:(1)甲醇(CH3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化合物;
(2)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是焦炭、Cl2和TiO2反应生成的,生成物之一是TiCl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物质A是CO。故答案为:CO;
(3)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l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同时生成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高温氩气2MgCl2+Ti。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答案为:2Mg+TiCl4−高温氩气2MgCl2+Ti;氩气化学性质稳定;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元素化合物为−1价,因此钛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在化学式该元素正上方,正负在左,数字在右,表示为:Ti+4 Cl4。故答案为:Ti+4 Cl4。
(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物质A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3)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4)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TiCl4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Ti,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以钛铁矿为原料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掌握有机物的特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防止瓶底炸裂 没有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解:(1)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红磷点燃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这是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
(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温度升高,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1)防止瓶底炸裂;没有;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根据防止瓶底炸裂和质量守恒定律回答;
(2)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锥形瓶内温度升高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22.【答案】ABE2H2O2−MnO22H2O+O2↑明亮 ACBECaCO3+2HCl=CaCl2+H2O+CO2↑AB
【解析】解:(1)①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装置选A,利用B干燥氧气,用E收集干燥的氧气,所以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E。故答案为:ABE;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由于氧气溶度增大所以可以观察到蜡烛火焰比在空气中时明亮。故答案为:明亮;
(2)①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发生装置选A,C装置吸收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利用B干燥二氧化碳,用E收集可以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CBE。故答案为:ACBE;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B、氢氧化钙显碱性,随着反应开始氢氧化钙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溶液的pH值降低,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但是不会出现大量热气,错误;
D、产生沉淀,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错误;
故选:AB。
(1)根据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2)根据实验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选取和气体的性质,同学们应了解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与实验装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3.【答案】酒精灯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e管口,观察到木条熄灭 c b 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 密封
【解析】解:(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可用装置BC,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二氧化碳从b管口通入,故检验CO2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e管口,观察到木条熄灭,则CO2已集满;
(3)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可以利用试管中的多空隔板,故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c;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打开k1,关闭k2,往E中加入药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水反应;
(5)将适量的原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入小试管中,然后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不变浑浊,确认了石灰水的确已完全变质;实验室保存石灰水时应该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e管口,观察到木条熄灭;
(3)c;
(4)b;
(5)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密封。
根据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以及气体的性质、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二氧化碳有关性质实验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3年辽宁省辽阳重点中学协作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辽阳重点中学协作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武陵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武陵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共6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