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结课试卷
1. 下列图示表示某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酒精挥发 C. 燃放烟花 D. 食物腐败
3. 下列不属于营养物质的是( )
A. 牛奶 B. 柠檬 C. 花生油 D. 乙醇
4. 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 pH,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橘子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0∼4.0
3.5∼4.5
6.3∼6.6
7.6∼8.0
A. 橘子汁 B. 葡萄汁 C. 牛奶 D. 鸡蛋清
5.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盐酸、矿泉水 B. 单质:氢气、铜
C. 碱:纯碱、火碱 D. 有机物:淀粉、石墨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蒸发食盐水
过滤粗盐
测溶液的pH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有关碳酸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类:盐 B. 存在:石灰岩中
C. 性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 D. 用途:人体补钙剂
8. 下列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减轻的是( )
A. 浓盐酸 B. 铁粉 C. 氢氧化钠固体 D. 浓硫酸
9. 一定条件下,实现CO→CO2→H2CO3→CaCO3→CaO的各步转化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10.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
A.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硫酸,用熟石灰处理
B. 用醋酸除去瓶胆内部的碳酸钙水垢
C. 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水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D. 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
MgCl2
溶于水,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D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NaOH溶液与SO3 B. NaCl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 D. 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
13. 下列鉴别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酸钙和硫酸钡
加入足量水
加入盐酸
B
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
加入碳酸钠溶液
C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氯化钡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
硫酸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加入足量水
A. A B. B C. C D. D
14. 证据推理是化学重要的学科思维,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 )
A.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 向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D. 某物质的组成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5. 为测定某不纯K2CO3样品组成(可能含有Na2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做如下实验:取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CuSO4
B. 样品中一定不含NaCl
C. 该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
D. 所加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1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白糖
B.鱼肉
C.苹果
(2)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 ______ (填序号)。
A.佝偻病
B.夜盲症
C.贫血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聚乙烯塑料加热后能熔化,有热塑性
B.在人体中铁和碘属于常量元素
C.蔬菜和水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
D.用燃烧法区分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白色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 。
17. 现有常见物质①小苏打②Na2CO3③NaCl④CaO,按要求填空。
(1)日常生活中可以防腐且能作调味剂的是 ______ ;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生产的是 ______ (填序号)。
(2)④常做干燥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少量④的固体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现象是 ______ 。
(4)①可以治疗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向等质量的①、②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较多的是 ______ (填序号)。
18. 某同学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5个实验,请回答:
(1)产生气泡现象的实验是 ______ 、 ______ (填序号)。
(2)溶液有变色现象的实验是 ______ 、 ______ (填序号)。
(3)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室温条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B.b点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硫酸过量
D.d点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氢氧化钠分子
(4)写出实验④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若向氧化铁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______ g。
19.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 。
(2)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变为水和二氧化碳 ______ 。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______ 。
2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用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的现象是 ______ 。
(2)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发生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 ______ (填序号)。
A.NaNO3
B.Fe2(SO4)3
C.KCl
D.NH4HCO3
(3)探究反应②的能量变化,小明将盐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测定,由图乙,推测该反应是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 ______ 色。
(4)依据反应④,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滴加少量稀盐酸
B.滴加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C.滴加1∼2滴酚酞溶液
D.滴加少量的氯化钙溶液
2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一”所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所连物质可以转化)。已知A是红棕色固体;C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中只含两种元素。回答:
(1)物质D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C与D反应生成的沉淀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A→B反应的类型 ______ (填“一定”或“可能”)是置换反应。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22.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很多的物质,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过程:
(1)“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溶解,② ______ (填操作名称),③蒸发;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碱与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部分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盐水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某同学将该样品进行提纯。向盐水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 ______ 溶液、 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NaOH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
②“吸氨”通入的物质为NH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价。
③“碳酸化”是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X,X的化学式是 ______ 。
④“热解”是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3.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效果明显。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简易鉴别三种含氮的化肥二步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化肥及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硝酸钾、尿素【CO(NH2)2】都是复合肥料
B.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C.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污染
(2)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______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3)步骤②中所需试剂a若为盐,则化学式为 ______ ;请写出硫酸铵与这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实验①不能选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是 ______ 。
24.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OH、Ba(OH)2、Na2SO4、(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如下实验推断其组成。
①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③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④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滴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硝酸钡溶液呈中性)
(1)根据实验①,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______ (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O3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 。
(4)依据实验④,NaOH固体 ______ (填“一定”、“可能”)存在。
25. 如图是某硝酸铵化肥外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这包化肥应在 ______ 条件下保存(写一点)。
(2)硝酸铵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
(3)若硝酸铵中含有14g氮元素,则该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 g。
26. 某实验小组要定量测定氯化钠(含氯化钙杂质)的组成,称量固体混合物质量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充分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计算:
(1)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该图标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正确;
B、该图标是表示禁止烟火标志,故错误;
C、该图标表示的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D、该图标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已有的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化学图标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燃放烟花包括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答案】D
【解析】解:牛奶富含蛋白质,柠檬富含维生素,花生油富含油脂,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乙醇是酒精,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4.【答案】D
【解析】解:A.橘子汁的pH<7,显酸性;
B.葡萄汁的pH<7,显酸性;
C.牛奶的pH<7,显酸性;
D.鸡蛋清的pH>7,显碱性。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铜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D、淀粉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有机物、混合物等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A中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B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故C错误;
D、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度,D中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进行测量,会造成试剂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稀释浓硫酸、蒸发食盐水、过滤粗盐和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基本操作,根据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正确;
B、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正确;
C、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错误;
D、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能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可用作人体补钙剂,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盐的概念分析;
B、根据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D、根据碳酸钙的用途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故选项正确。
B、铁粉在空气中能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故填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质量变化来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药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具有挥发性、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类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因此没有置换反应;
故选:D。
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B
【解析】解:A、硫酸厂的污水中含硫酸,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醋酸除去瓶胆内部的碳酸钙水垢,利用的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酸和盐,与中和反应无关,故选项正确。
C、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水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Na2CO3溶液均能与适量的Ba(NO3)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Cl2能与适量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NaOH溶液与SO3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NaCl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互相交换成分之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它们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C、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后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BD
【解析】解:A、碳酸钙和硫酸钡都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无法鉴别二者;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能和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可以鉴别二者;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通入二氧化碳可以鉴别二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二者;故选项正确。
C、稀盐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钡溶液可以鉴别二者;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无法鉴别二者;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二者;硫酸铵中加入足量水会全部溶解,磷矿粉中加入足量水不能全部溶解,加入足量水可以鉴别二者;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A、根据碳酸钙和硫酸钡都难溶于水,以及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能和盐酸反应来分析;
B、根据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以及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来分析;
C、根据稀盐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以及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来分析;
D、根据硫酸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以及硫酸铵中加入足量水会全部溶解,磷矿粉中加入足量水不能全部溶解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A
【解析】解: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或推断正确。
B、向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但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比如碳酸氢盐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或推断错误。
C、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也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比如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或推断错误。
D、某物质的组成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或推断错误。
故选:A。
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来分析;
B、根据碳酸氢盐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分析;
C、根据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来分析;
D、根据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5.【答案】AD
【解析】解:A.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CuSO4,故正确;
B.样品若是一种固体,则分别为:碳酸钾、碳酸钠;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两种固体的质量分别为a、b,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a4.4g
13844=a4.4g,a=13.8g;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b4.4g
10644=b4.4g,b=10.6g;
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此时碳酸钾正好为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错误;
C.根据B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氯化钠、碳酸钠,故错误;
D.根据B中反应的方程式可知:2HCl−CO2,所以反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质量为m,
2HCl−CO2
73 44
m4.4g
7344=m4.4g,m=7.3g,因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7.3%,故正确;
故选:AD。
为测定某不纯K2CO3样品组成(可能含有Na2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取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氯化钠或二者的混合物;根据反应产生的4.4g二氧化碳气体,采用极值法进行讨论计算,得到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掌握盐的性质及极值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B A B 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合理即可)
【解析】解:(1)A、白糖属于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B符合题意;
C、苹果富含维生素,故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佝偻病,故A符合题意;
B、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B不符合题意;
C、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聚乙烯塑料加热后能熔化,有热塑性,故A说法正确;
B、在人体中铁和碘属于微量元素,故B说法错误;
C、蔬菜和水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故C说法正确;
D、羊毛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分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不易分解的塑料导致,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1)B;
(2)A;
(3)B;
(4)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合理即可)。
(1)根据白糖属于糖类,鱼肉中富含蛋白质,苹果富含维生素,进行分析;
(2)根据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进行分析;
(3)根据聚乙烯塑料加热后能熔化,有热塑性,在人体中铁和碘属于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羊毛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进行分析;
(4)根据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不易分解的塑料导致,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白色污染与防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答案】③ ② CaO+H2O=Ca(OH)2 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白色沉淀 NaHCO3+HCl=NaCl+H2O+CO2↑①
【解析】解:(1)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且可用于防腐;碳酸钠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生产;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少量④的固体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白色沉淀;
(4)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假设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均为mg,则mg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mg0.42mg
mg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mg0.52mg
故产生气体较多的是①。
故答案为:(1)③;②;
(2)CaO+H2O=Ca(OH)2;
(3)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沉淀;
(4)NaHCO3+HCl=NaCl+H2O+CO2↑;①。
(1)根据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且可用于防腐;碳酸钠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生产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4)根据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盐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8.【答案】② ③ ① ④ BFe2O3+3H2SO4=Fe2(SO4)3+3H2O1.6
【解析】解:(1)分析试管②反应原理可知,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镁条溶解,有气泡产生;分析试管③的反应原理可知,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所以产生气泡现象的实验有②③;
(2)分析试管①可知,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试管④的反应原理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实验现象是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所以溶液有变色现象的实验有①④;
(3)A、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故A错误;
B、b点溶液的pH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一种,故B正确;
C、c点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硫酸过量,硫酸钠和氯化钡也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d点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4)实验④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若向氧化铁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9.8%×298=0.2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2H----O---H2O
2 16
0.2g1.6g
所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故答案为:(1)②③;
(2)①④;
(3)B;
(4)Fe2O3+3H2SO4=Fe2(SO4)3+3H2O;1.6。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Na2CO3+Ca(OH)2=CaCO3↓+2NaOHC6H10O6+6O26CO2+6H2O2NaOH+CO2=Na2CO3+H2O
【解析】解:(1)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葡萄糖(C6H10O6)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0O6+6O26CO2+6H2O;故答案为:C6H10O6+6O26CO2+6H2O;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0.【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D 放热 红 BD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盐反应,氢氧化钠不会与硝酸钠、氯化钾反应,因为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氨气,所以可以选择的物质溶液是:BD;
(3)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消耗氯化氢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HCl+NaOH=NaCl+H2O
36.540
可知,36.5份质量的氯化氢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可知盐酸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A、滴加少量稀盐酸,如果不足完全把氢氧化钠反应完,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BD;
(3)放热;红;
(4)BD。
(1)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常见的酸反应以及图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等,进行分析判断;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OH− Cu(OH)2 可能 3CO+Fe2O32Fe+3CO2 Fe+CuSO4=FeSO4+Cu
【解析】解:(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A是红棕色固体,所以A是氧化铁,C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E中只含两种元素,氧化铁转化成的B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B是铁,E是盐酸,D会与盐酸、硫酸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D中阴离子的符号是OH−;C与D反应生成的沉淀是Cu(OH)2;
(2)A→B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铁,反应的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3)A→B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
(4)B与C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1)OH−;Cu(OH)2;
(2)可能;
(3)3CO+Fe2O32Fe+3CO2;
(4)Fe+CuSO4=FeSO4+Cu。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A是红棕色固体,所以A是氧化铁,C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所以C是硫酸铜,E中只含两种元素,氧化铁转化成的B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B是铁,E是盐酸,D会与盐酸、硫酸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H2O过滤 玻璃棒 BaCl2 Na2CO3 −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解析】解:(1)“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2)粗盐提纯主要是指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的过程,主要实验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
(3)①盐水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某同学将该样品进行提纯。向盐水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加入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最后滴加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饱和NaCl溶液。故答案为:BaCl2;Na2CO3;
②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NH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是数目和种类不变,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X,中X的化学式是NH4Cl。故答案为:NH4Cl;
④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1)根据蒸发操作分析;
(2)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操作分析;
(3)①根据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加入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分析;
②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是数目和种类不变分析;
④根据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等相关知识.
23.【答案】C 产生气泡 BaCl2(合理即可)BaCl2+(NH4)2SO4=BaSO4↓+2NH4Cl选用稀硫酸,会对硫酸铵的检验产生干扰
【解析】解:(1)A、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不符合题意;
C、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污染,应合理施用,符合题意。
故选:C;
(2)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铵和硝酸铵与盐酸不反应,故观察到产生气泡,可鉴别出碳酸氢铵;
(3)硫酸铵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铵和氯化钡不反应,故试剂a可能是BaCl2;氯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硫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H4)2SO4=BaSO4↓+2NH4Cl;
(4)实验①不能选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是:选用稀硫酸,会引入硫酸根离子,会对硫酸铵的检验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1)C;
(2)产生气泡;
(3)BaCl2(合理即可);BaCl2+(NH4)2SO4=BaSO4↓+2NH4Cl;
(4)选用稀硫酸,会对硫酸铵的检验产生干扰。
(1)根据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污染,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铵和硝酸铵与盐酸不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硫酸铵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铵和氯化钡不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硫酸钡,进行分析;
(4)根据选用稀硫酸,会引入硫酸根离子,会对硫酸铵的检验产生干扰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4.【答案】(NH4)2SO4 BaCO3+2HCl=BaCl2+H2O+CO2↑Ba(OH)2 可能
【解析】解:铵根离子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①取适量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氨味,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铵;
②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所以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一定含有氢氧化钡;
③取实验②中固体A,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④取实验②少量无色滤液B,滴加足量Ba(NO3)2溶液,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钡在溶液中反应后会提供氢氧根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1)根据实验①,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2SO4;
(2)实验③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3)依据实验①②③,原固体中除Na2CO3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OH)2;
(4)依据实验④,NaOH固体可能存在。
故答案为:(1)(NH4)2SO4;
(2)BaCO3+2HCl=BaCl2+H2O+CO2↑;
(3)Ba(OH)2;
(4)可能。
根据铵根离子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5.【答案】干燥 三 80 40
【解析】解:(1)根据包装袋上的说明可知,这包化肥应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保存;
(2)硝酸铵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4×2)+4+(3×16)=80;
(3)设该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x×14×214×2+4+3×16×100%=14g,则x=40g;
答:硝酸铵的质量为40g。
故答案为:
(1)干燥或低温(任选其一);
(2)三;80;
(3)40。
(1)根据包装袋上的说明进行分析;
(2)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分析其元素组成和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3)根据化合物中某一元素质量=该化合物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
26.【答案】解:(1)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14g+96g−100g=10g;
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CaCl2+Na2CO3=2NaCl+CaCO3↓
111 117 100
x y 10g
111100=x10g 解得:x=11.1g
117100=y10g 解得:y=11.7g。
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4g−11.1g=2.9g。
(2)所得滤液即为NaCl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为100克,2.9g是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的质量,而11.7g是新生成的,所以总质量为14g−11.1g+11.7g=14.6g。
所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6g100g×100%=14.6%
答:(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是2.9g;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6%。
【解析】(1)由题意可知,滤液的总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前所有混合物的总质量,欲知固体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需分析题意,得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即可求出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
(2)根据上述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Cl的质量,滤液中的溶质还包括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据此可以计算出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须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正确写出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才能正确解答。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结课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结课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5题,共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敬业中北中学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敬业中北中学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二中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二中中考化学结课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