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实录—16田忌赛马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实录—16田忌赛马0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实录—16田忌赛马0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实录—16田忌赛马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实录—16田忌赛马

    展开

    教学实录—16 田忌赛马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方法,最终转败为胜。故事体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揭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成功的意义。

    课文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要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到深刻的道理,就需要学生真正地理解田忌 “转败为胜”的原因。课文写第一次赛马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不认真阅读,学生很容易把田忌失败的原因定格在 “没有交换顺序”上,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知道失败的真正原因是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田忌转败为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田忌不仅识马,而且 “识人”。课文第二部分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神态,语言简练,生动传神。教学时,可抓住这精彩的句段,反复诵读,角色体验。体会孙膑的善于观察、思维敏捷,齐威王的骄傲自满、麻痹轻敌,田忌能够及时采纳他人意见,等等。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明白:正是由于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及当时情况下的不同心态,才决定了在第二次赛马时,调换顺序能够取胜。

    课堂实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上课前,我们就先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比大小。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手里有两副牌,你们俩剪子、包袱、锤定胜负,谁胜了谁先选牌,谁先出牌。三局两胜定胜负。

    (出示10、8、6和9、7、5两副牌,男生挑选一副大牌,结果女生获胜)

    [评析:从扑克牌小游戏开始,学生进入真实的比赛现场,参与到比赛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到比赛胜利和失败的事实,为探求胜利和失败背后的奥妙作好准备。]

    师:真是巾帼英雄,以弱胜强。不过你们发现她获胜的奥妙了吗? 上完今天这节课后大家就会明白的。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以弱胜强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吗?交流一下预习中的收获。

    生:我预习了生字。

    (屏幕出示生词。)

    师:这是本文的生词,请一位同学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读错了纠正。

    (生领读词语。)

    师:词读得不错。这是本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好吗?

    (屏幕出示生字,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预习中还有什么收获?

    生:我搜集了资料。

    (生交流战国时代、田忌、孙膑等资料。)

    [评析:资料的搜集,为学习本课进行了知识背景的准备,让学生的目光追寻到战国时期的战争和人物,为课文的深入理解作好知识准备。]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好。现在我们再读课文,这一遍读课文时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生: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帮助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终转败为胜。

    师:你概括得非常准确。那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生:课文中写了两次赛马,每次赛三场。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生:第1、2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第13~18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师:中间部分写的是什么?

    生:写的是孙膑替田忌出主意。

    师:对,课文就是分这三部分。

    [评析:简洁明了的环节引导着学生分清了课文的层次,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每一逻辑段的意思也清楚明了。]

    三、品读探究,深入理解

    1.研究两次赛马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学习第一次赛马。谁来读读学习提示?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田忌、齐威王是怎样赛马的?结果怎样?原因是什么?)

    [评析:自学提示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阅读提示,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的整理和提挈。]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师:明白了吗?谁来交流?

    生:第一次比赛,田忌用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结果齐威王胜了。

    (师板书 “齐”“胜”“田”“负”。)

    师: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原因是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屏幕出示句子: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意思是说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强,中等马比中等马强,下等马比下等马强。

    师:同意吗?我们到比赛的现场去看一看。

    (播放赛马的动画视频。)

    师:看明白了吗?我们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感受一下第一次赛马的过程。

    (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次赛马。现在,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次赛马,用手中的卡片演示一下马的出场形势。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田忌、齐威王第二次是怎样赛马的?结果怎样?原因是什么?)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来交流?

    (生到黑板用卡片演示第二次比赛过程。)

    师:他们演示的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咱们一起看看这次的对阵形势好吗?

    (播放第二次赛马的动画视频。)

    师:我们一起记下比赛结果。(板书 “胜”“负”)

    [评析:赛马的过程就在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纲自学、讨论的过程中完成了,过程了解了,方法掌握了,学得轻松而愉快。]

    2.探究转败为胜的原因

    师: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结果截然不同?原因是什么?

    生: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调换顺序就能转败为胜呢?转败为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品读、深入研究。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3~12自然段,找找原因,画一画有关的句子。

    [评析:进入课文学习的第二个台阶,把学生由比赛的结束引导到对结果的认识、规律的探寻上。]

    (生默读课文,认真思考。)

    师:谁来交流一下?

    生:“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只快一点。

    师: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就是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快一点,中等马比中等马快一点,下等马比下等马快一点。

    师:对,是同等马相比只快一点,这一点对比赛转败为胜重要吗? 为什么?

    生:齐威王的马强是跟同等马相比。“快一点”就是说田忌的上等马能跑过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能跑过下等马。

    师:你可真聪明!孙膑是怎样想到的呢?从句子中能看出来吗?

    生:孙膑是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的。

    (师板书 “仔细观察”。)

    师:你从哪儿知道孙膑经过了仔细观察?

    生:孙膑说 “从刚才的情形看”,这说明他仔细观察了。

    师:很好,但仅仅仔细观察就够了吗?还需要像我们刚才这样——

    生(齐):动脑分析。

    (师板书 “科学分析”。)

    [评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人物的心理和细微的动作,探察到其背后所表达的深意,追索出其隐含的科学本义。]

    师:对,这就是转败为胜的第一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齐威王正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师:你觉得齐威王怎么样?

    生:很骄傲。

    (师板书 “骄傲自大”。)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

    师:“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

    生:很骄傲。

    师:还能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中看出齐威王很骄傲?

    生:“看见田忌和孙膑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师:你能读出讥讽的语气吗?

    (生读,读得不太好。)

    师:谁能再来试一试?

    (另一生读,读得很好。)

    师:很好,我们一起读读,读出这种轻蔑的语气。

    (生齐读句子。)

    师:同学们,齐威王正在那儿得意扬扬地干什么?

    生:夸耀自己的马。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齐威王会怎样夸耀自己的马?

    生:寡人的马是最好的,那田忌自不量力,敢和我赛,不输才怪呢!

    生:你们都来看看,看我的马,比田忌的强一万倍。

    [评析:从人物的细微动作入手,探寻到人物的心理,并由神态入手,想象人物可能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比赛的现场。]

    师:那我们该怎样读读这段话呢?谁来试试?

    (生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评价。)

    师:很好,请大家自己练一练,读出这种骄傲的感觉。

    (生自己练习。)

    师:齐威王还有什么表现?

    生:“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

    生:瞧不起。

    师:瞧不起谁?

    生:轻视田忌。

    师:轻视对手。这是田忌转败为胜的第二个原因。(板书 “轻视对手”)

    师:谁能试着读出轻蔑的语气?

    (生读句子。)

    师:大家像他这样读一读。

    (生齐读。)

    师: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转败为胜的原因?

    (生根据板书总结。)

    师:现在我们练习有感情地读读对话部分,再来深刻地体会一下人物当时的心理。一会儿,我们再分角色朗读。

    (生自由练习朗读,分角色朗读。)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师:读得不错,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练习。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又练习了分角色朗读,现在,能谈谈你的收获、体会了吗?

    生:我懂得了做事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

    生:我补充一点,就是做事情如果赢了的话,不能骄傲自大。

    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善于动脑分析。

    生:我觉得失败了不能灰心,要动脑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啊!有了这些收获你是不是更聪明了呢?现在给你个机会,在第二次比赛的时候,让你给齐威王当军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取胜?小组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上来演示?

    (两组分别演示自己小组的方案。)

    师:齐威王取胜的方法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进行大胆的想象,将由你参与的第二次的比赛过程写一写好吗?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了这个故事之后,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多观察、多思考,用智慧解决问题。

    [评析:将课文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也是课堂,学习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这篇文章语言平实,说理透彻,是教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被大家讲烂了、听够了的老课文。如何用老课文实践新课标,把老课文上出新意来,让老课文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也能熠熠生辉,成为我教学这篇课文的基本思想。

    一、导得巧妙

    《田忌赛马》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简单的情节里面暗含玄机。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在课前进行了巧妙引导。在谈话部分,我带学生做了一个与课文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小游戏——比大小。游戏新颖的玩法、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激起了学生对这个游戏的极大兴趣。在游戏结束后,我及时点题:“你们发现她获胜的奥妙了吗? 上完今天这节课后大家就会明白的。”这样的引导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整篇课文用 “比赛的结果怎样? 原因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大问题贯穿始终,从比赛结果入手,依据文字探究原因,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读书,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的积极状态,真正做到以简驭繁、顺学而导。

    二、学得主动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领悟转败为胜的奥妙,从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文中,两次赛马只是马的出场顺序做了很小的调整。课堂上,我运用先引后放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第一次赛马,总结出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前面的阅读方法,反复地摆卡片,领悟转败为胜的奥妙。正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使他们不仅明白了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而且有创造性的发现。在学完课文后,我出了一道题:“在第二场比赛时,让你给齐威王当军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取胜?”学生思路开阔,想出了很多方法,而且每种方法都有理有据。课堂上老师的放手,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生成。

    三、读得深入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文章蕴含的道理是否是学生自己悟得的。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以读为本,通过感情朗读,进行角色体验,进而理解文章内涵。如在学生理解了两次赛马的结果后,教师适时提出:“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我运用充分的感情朗读,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引领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体会到:胜败的关键在人,在于科学的思想方法。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的发展。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每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落实,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