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099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099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2099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
A.40 B.80 C.10 D.60
【答案】A
【分析】根据给定二项式,利用二项式定理直接计算作答.
【详解】的展开式中是,
所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40.
故选:A
2.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表:则( )
1 | 2 | 3 |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得,所以.
故选:D.
3.若物体的运动方程是,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是( )
A.33 B.31 C.39 D.27
【答案】A
【分析】对运动方程求导,得到导函数,利用导数的物理意义,导函数中代入时间数据,得到物体的瞬时速度.
【详解】物体的运动方程是,则.
当时,代入函数得到,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简单题.
4.公共汽车上有12位乘客,沿途8个车站,乘客下车的可能方式共有( )
A.种 B.种 C.种 D.种
【答案】D
【分析】利用分步计数原理,直接求解.
【详解】按分步计数原理,12名乘客下车的不同方法种数有:种.
故选:D
5.小明骑车上学,开始时匀速行驶,途中因交通堵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赶时间加快速度行驶.与以上事件吻合得最好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研究四个选项中图象的特征,再对照小明上学路上的运动特征,两者对应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考查四个选项,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离开学校的距离,由此知,此函数图象一定是下降的,由此排除A;
再由小明骑车上学,开始时匀速行驶可得出图象开始一段是直线下降型,又途中因交通堵塞停留了一段时间,故此时有一段函数图象与x轴平行,由此排除D,
之后为了赶时间加快速度行驶,此一段时间段内函数图象下降的比较快,由此可确定C正确,B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关键是理解坐标系的度量与小明上学的运动特征,属于基础题.
6.甲、乙、丙、丁、戊共5名同学参加劳动技术比赛,决出第一名到第五名的名次.甲和乙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很遗憾,你和乙都没有得到冠军,”对乙说:“你不是最差的.”从这两个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可能有( )不同的排列
A.36 B.54 C.60 D.72
【答案】B
【分析】利用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考虑,结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即可求解.
【详解】分三步完成:冠军有种可能,乙的名次有种可能,余下人有种可能,所以5人的名次排列有种不同情况.
故选:B.
7.若函数在上单週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求导,再根据函数在上单週递减,由在上恒成立求解.
【详解】解:因为函数,
所以,
因为函数在上单週递减,
所以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令,
则,
当时,不恒为零,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8.已知函数,若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和,不满足题意,舍去;当时,,令,得或.时,;时,;时,,且,此时在必有零点,故不满足题意,舍去;当时,时,;时,;时,,且,要使得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只需,即,则,选C.
【解析】1、函数的零点;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3、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二、多选题
9.关于的展开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二项式系数和为64 B.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2
C.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D.项的系数为240
【答案】AD
【分析】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判断选项A、C;用赋值法求出所有系数的和,可判断选项B;利用展开式的通项求解,可判断选项D.
【详解】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选项A正确;
中,令,可得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选项B不正确;
的展开式的第四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选项C不正确;
的展开式的通项为:,
令,得,此时,所以项的系数为240,选项D正确.
故选:AD.
10.已知是两个随机事件,,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相互独立, B.若事件,则
C.若是对立事件,则 D.若是互斥事件,则
【答案】ABD
【分析】利用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判断A;利用条件概率的定义判断B;利用条件概率及对立、互斥事件的意义判断C,D作答.
【详解】对于A,随机事件相互独立,则,,A正确;
对于B,事件,,,B正确;
对于C,因是对立事件,则,,C不正确;
对于D,因是互斥事件,则,,D正确.
故选:ABD
1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0 B. C. D.1
【答案】BC
【分析】将“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转化为“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再结合导数研究函数的图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即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因为的定义域为,则,
当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则,
又时,,时,,
若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
故选:BC.
12.甲、乙、丙三人相互做传球训练,第一次由甲将球传出,每次传球时,传球者都等可能地将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次传球后球在丙手上的概率是
B.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上的概率是
C.3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上的概率是
D.n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上的概率是
【答案】ACD
【分析】列举出经2次、3次传球后的所有可能,再利用古典概率公式计算作答可判断ABC,n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上的事件即为,则有,利用全概率公式可得,再构造等比数列求解即可判断D.
【详解】第一次甲将球传出后,2次传球后的所有结果为:甲乙甲,甲乙丙,甲丙甲,甲丙乙,共4个结果,它们等可能,2次传球后球在丙手中的事件有:甲乙丙, 1个结果,所以概率是,故A正确;
第一次甲将球传出后,3次传球后的所有结果为:甲乙甲乙,甲乙甲丙,甲乙丙甲,甲乙丙乙,甲丙甲乙,甲丙甲丙,甲丙乙甲,甲丙乙丙,共8个结果,它们等可能,3次传球后球在乙手中的事件有:甲乙甲乙,甲乙丙乙,甲丙甲乙,3个结果,所以概率为,故B错误;
3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上的事件为:甲乙丙甲,甲丙乙甲,2个结果,所以概率为,故C正确;
n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上的事件记为,则有,
令,则于是得,
故,则,而第一次由甲传球后,球不可能在甲手中,即,则有,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即,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
13.从位女生,位男生中选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
【答案】
【分析】方法一:反面考虑,先求出所选的人中没有女生的选法种数,再根据从人中任选人的选法种数减去没有女生的选法种数,即可解出.
【详解】[方法一]:反面考虑
没有女生入选有种选法,从名学生中任意选人有种选法,
故至少有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种.
故答案为:.
[方法二]:正面考虑
若有1位女生入选,则另2位是男生,于是选法有种;
若有2位女生入选,则另有1位是男生,于是选法有种,则不同的选法共有种.
故答案为:.
【整体点评】方法一:根据“正难则反”,先考虑“至少有位女生入选”的反面种数,再利用没有限制的选法种数减去反面种数即可求出,对于正面分类较多的问题是不错的方法;
方法二:正面分类较少,直接根据女生的人数分类讨论求出.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解出.
【详解】因为,所以,故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故答案为:.
15.的展开式中项系数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条件得到,将看作整体,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得到,从而得到,再次根据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得到,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
所以其展开式通项公式,
要出现,则,即,
又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要出现,则,解得:.
所以的系数为.
故答案为:.
16.已知和分别是函数(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法一:依题可知,方程的两个根为,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构造函数,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图象变换得到的图象,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过原点的切线的斜率,根据几何意义可得出答案.
【详解】[方法一]:【最优解】转化法,零点的问题转为函数图象的交点
因为,所以方程的两个根为,
即方程的两个根为,
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因为分别是函数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
所以函数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当时,,即图象在上方
当时,,即图象在下方
,图象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
令,则,
设过原点且与函数的图象相切的直线的切点为,
则切线的斜率为,故切线方程为,
则有,解得,则切线的斜率为,
因为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解得,又,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方法二]:【通性通法】构造新函数,二次求导
=0的两个根为
因为分别是函数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
所以函数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设函数,则,
若,则在上单调递增,此时若,则在
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此时若有和分别是函数
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则,不符合题意;
若,则在上单调递减,此时若,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令,则,此时若有和分别是函数且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且,则需满足,,即故,所以.
【整体点评】法一:利用函数的零点与两函数图象交点的关系,由数形结合解出,突出“小题小做”,是该题的最优解;
法二:通过构造新函数,多次求导判断单调性,根据极值点的大小关系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该法属于通性通法.
四、解答题
17.已知中,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利用赋值法令求得所有项的系数和,再令,两式作差即可求解.
【详解】(1)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又其展开式中,则令得:,
解得:,
所以的值为.
(2)由(1)得:,
令得:①,
又得:②,
则得:,
所以,
故的值为.
18.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5.
(1)求a的值;
(2)求函数的极值.
【答案】(1)
(2)极大值为-3,无极小值
【分析】(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2)根据(1)的结论及利用导数法求函数的极值的步骤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
所以.
因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5.
所以,解得,
故a的值为.
(2)由(1)知,,所以,
由题意可知,的定义域为,
所以.
令,则,解得或,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单调递增 | 极大值为 | 单调递减 |
由此表可知,当时,取得极大值为,无极小值.
19.彭老师要从10篇课文中随机抽3篇不同的课文让同学背诵,规定至少要背出其中2篇才能及格.某同学只能背诵其中的7篇,求:
(1)抽到他能背诵的课文的数量的分布列;
(2)他能及格的概率.
【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随机变量的取值,求出对应的概率,即可得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根据已知条件及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可知,的可能取值为,则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2)该同学能及格,表示他能背诵篇或篇,
由(1)知,该同学能及格的概率为.
20.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分析】(1)求导可得,分和进行讨论即可得解;
(2)根据题意参变分离可得恒成立,令,求出的最大值即可得解.
【详解】(1)依题意,,
当时,显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得;令,;
即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由题意得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令,即时成立.
则,当时,,当时,,
那么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减,所以,
所以.
21.在一次数学随堂小测验中,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正确,选择正确得5分,选择错误得0分;多项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三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择错误的得0分.
(1)小明同学在这次测验中,如果不知道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就随机猜测.已知小明知道单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和随机猜测的概率都是.问小明在做某道单项选择题时,在该道题做对的条件下,求他知道这道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的概率.
(2)小明同学在做多选题时,选择一个选项的概率为,选择两个选项的概率为,选择三个选项的概率为.已知某个多项选择题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小明在完全不知道四个选项正误的情况下,只好根据自己的经验随机选择,求小明做这道多项选择题得5分或2分的概率.
【答案】(1)
(2)
【分析】(1)利用全概率公式和条件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2)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概率的乘法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事件A为“该单项选择题回答正确”,事件B为“小明知道该题的正确答案”,
∵,
∴,
即小明在做某道单项选择题时,在该道题做对的条件下,他知道这道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的概率为.
(2)设事件表示小明选择了i个选项,事件C表示选择的选项是正确的,
∴;
;
小明做这道多项选择题得5分或2分的概率为.
22.已知函数.
(1)若在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求证:.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导数求得,根据条件单调递增,得到在上恒成立,从而得到在上恒成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即可求解;
(2)先化简得到,求导得到,根据条件有两个极值点,(),得到,是方程的两个不同的根,结合韦达定理将不等式转化为,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则,
若单调递增,则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又在上单调递减,于是,
所以,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2)证明:(),
则,
依题意可得,是方程的两个不同的根,
于是,,,即,
又,则,.
要证,
只需证,
即证,,
因为,所以,
从而,
令,,
则,
设,则,
令,解得:(舍去),
由,得,由,得,
于是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即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而,,于是在上,,
因此在上单调递增,从而,
综上所述,,
所以原命题得证.
【点睛】方法点睛:破解含双参不等式证明题的3个关键点
(1)转化,即由已知条件入手,寻找双参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把含双参的不等式转化为含单参的不等式.本题中得到,是方程的两个不同的根,根据韦达定理得到及,从而将原不等式转化为只的不等式;
(2)巧构造函数,再借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其最值.本题中构造函数,;
(3)再次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即可证得结果.
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A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A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