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三章测评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综合检测题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必备知识基础练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的综合治理关系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河段中,水能资源分布集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
B.黄河中游段流域面积最大
C.黄河中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D.图中①河段为“地上河”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有凌汛现象
D.水能丰富
4.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8.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区 域 | 水资源占全 国的比重/% | 人口占全国 的比重/% | 耕地占全国 的比重/% | |
外流区 | 长江及其 以南地区 | 80.4 | 53.5 | 35.2 |
长江以北 地区 | 14.7 | 44.5 | 59.2 | |
内流区 | 4.9 | 2 | 5.6 |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
类 型 | 比重 |
农业灌溉 | 91% |
工业及城镇生活 | 7% |
农村人畜用水 | 1% |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长江以北地区 。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空间分布 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 。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区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1966—1996年 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最显著。
(4)根据材料三,说明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若在汉江流域①区域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丹江口水库萎缩
B.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C.汉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D.汉江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被枯萎
11.为缓解汉江流域②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C.从②区域向①区域移民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综合整治和开发罗讷河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12~13题。
12.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
A.上游修筑梯级大坝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D.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
13.罗讷河500千米的河段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是( )
A.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
B.河流平均流量大,多高山峡谷
C.流域内农业发达,航运需求大
D.法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红水河,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完成14~15题。
14.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能源消费结构不再以煤为主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15.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湘江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大。湘江是湖南最重要的通江达海的航运河流,沿岸的工农业总产值约占湖南全省的75%。湘江流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使湖南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誉,同时又因重金属污染严重,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
湘江流域示意图
(1)指出湘江流域的地势特点。
(2)结合湘江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湘江流域采取梯级开发方式的主要原因。
(3)分别说明湘江上中游和下游整治开发的重点。
参考答案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1~2.1.D 2.D 解析 第1题,黄河流域内的水能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并集中分布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花园口两个河段,故D正确。第2题,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千米,在三个河段中流域面积最大;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下游为“地上河”,故D正确。
3~4.3.D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地上河”河段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所以水能资源不丰富。第4题,该处农业生产主要引黄河水灌溉,则水由黄河流向农田,故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积。
5~6.5.B 6.C 解析 第5题,潼关站以上流域没有削山平地,②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短期内发生很大变化,故④错误。B正确。第6题,水库具有拦泥蓄水的作用,中游大量修建水库,会拦截大量泥沙留在库区,导致黄河下游的输沙量明显减少,故C正确。
7~8.7.A 8.D 解析 第7题,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因湟水、洮河汇入,河流流量大;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第8题,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可在汛期蓄洪,枯水期补给下游河道。因此,可以改善枯水期水质,减轻中下游旱涝灾害威胁。
9.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不均衡,主要是因为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北方耕地多,南方耕地少,导致水土配置不合理。第(2)题,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还可以采取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调节季节分配、进行海水淡化、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措施。第(3)题,根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区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是波动上升,1966—1996年下游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最显著。第(4)题,分析材料三可知,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中,农业灌溉占91%,故治理措施应从减少农业生产耗水量分析,最有效途径是控制农业耗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案 (1)水资源多,耕地少 水资源少,耕地多 不均衡 (2)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等等。(3)波动上升 下游 (4)控制农业耗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10~11.10.A 11.B 解析 第10题,①区域位于汉江流域上游山区,若大力发展种植业将导致水土流失,丹江口水库因泥沙淤积加速而萎缩,调节径流能力减弱,下游水位变化加大。第11题,②区域(丹江口库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并利用周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2~13.12.D 13.B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里昂上游的大面积沼泽对河流有蓄洪防旱的作用,使下游河段水位变化趋缓,洪涝灾害少。第13题,读图可知,罗讷河上游为山地,多高山峡谷,河流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此水电站多。
14~15.14.C 15.B 解析 第14题,红水河的水能资源开发,会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力紧张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其大气环境质量。故选C。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B正确;微电子工业对人才要求较高,A错误;红水河流域非草原地带,无大规模草场,不适宜发展畜牧业,C错误;甜菜喜温凉,属于寒温带或中温带农作物,D错误。故选B。
16.解析 第(1)题,结合等高线进行判断,该流域南部海拔大部分为500~1 000米,北部海拔基本在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起伏较大。第(2)题,结合图示可知,湘江通过洞庭湖与长江相连,并通过长江与海洋相连,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同时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航运价值高;但由于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变化大,通过梯级开发能够对河流水位进行调节,最大限度保障航运的畅通;同时湘江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梯级开发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满足流域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环境污染。第(3)题,根据湘江流域的地形图进行分析,湘江上游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加上降水丰富,适宜开发水能资源,同时应注意防治水土流失;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河面宽阔,适宜发展航运,但由于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应注意防治水污染。
答案 (1)地势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2)通过洞庭湖可以与长江相连,通江达海,水量丰富,航运条件好;但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能满足流域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3)上中游流经山区,降雨多,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治理的重点是水土流失;下游流经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开发利用的重点是河流航运(维护水运航道),治理的重点是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习题,共7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综合训练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