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泽苑学校七年级语文“和谐互助”导学案
授课时间 | 2016.11.20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 时 | 第三课时 | |||||||||||||
主备人 | 王海平 | 课 题 | 《植树的牧羊人》 | |||||||||||||||
教学目标 |
| |||||||||||||||||
导 学 过 程 | ||||||||||||||||||
一、交流复习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3.“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二.互助释疑 1、第②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③段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第④段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4、第19段中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三、研读共品 完成下列表格。
四、拓展延伸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五、总结提高 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同时告诉我们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也会被改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完成表格,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互助释疑环节,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人物的刻画有了一定的了解。
| 信息反馈: |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整体感知,研读品析,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朗读课文,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及答案,共3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学导航,合作探究,练练测测,拓展提升,课文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