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分式方程的解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1984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3 分式方程教案设计
展开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重点难点
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也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基础,只是需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所以教学时应注意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注重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要适当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至于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只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应让学生掌握验根的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整式方程,具体的方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统称最简公分母.
要让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3.[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教科书习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检验.
二、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三、例题讲解
(教科书)例1 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整
式方程的解必须检验.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样做也比较简便.
(教科书)例2 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1)(x+2),方程两边同乘(x-1)(x+2)时,学生容易把整数1漏乘最简公分母(x-1)(x+2),整式方程的解必须检验.
四、随堂练习
解方程:
(1) (2)
(3) (4)
五、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 (2)
(3) (4)
2.x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
六、答案:
四、(1)x=18 (2)原方程无解 (3)x=1 (4)x=
五、1. (1) x=3 (2) x=3 (3)原方程无解 (4)x=1
2. x=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3 分式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3 分式方程教案,共2页。
初中数学第9章 分式9.3 分式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9章 分式9.3 分式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3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3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