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Word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Word含答案),共17页。
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1.下表列出了A~R 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9种元素分别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R_________。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是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7。
(5)H元素与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__色。
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和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3.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34个中子
C.和分别含有44个和46个质子
D.和含有不同的电子数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 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Na>Mg>Al
5.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D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化合物G的焰色试验呈黄色,化合物F通常状况下呈气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F、G各为什么物质?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和B;E和。
(3)写出化合物G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请查阅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铯的性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铯和钾比较,谁的熔点高?
(3)铯与水反应时,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铯和钾比较,谁的金属性强?试解释你的答案。
(5)在实验室中应如何储存铯?
(6)硝酸铯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7.在元素周期表中,氧、硫、硒、碲4种元素属于第ⅥA族元素(又称氧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单质
氢化物
氧化物的化学式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化学式
化合条件
稳定性变化规律
氧
O
8
点燃
—
—
硫
S
16
加热
硒
Se
34
217
684.9
4.81
加热
碲
Te
52
449.8
989.9
6.24
不直接化合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找出氧、硫、硒、碲的熔点、沸点和密度的变化规律。
(3)若要研究氧、硫、硒、碲4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你认为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8.门捷列夫曾预测镓、钪、锗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三种元素后来被发现,且性质与预测相吻合;莫塞莱也曾预测锝、钷、铪、铼等元素的存在,这些元素后来也分别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已经被填满。你认为周期表是否还能拓展?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发现119号元素,它应该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可能具有什么性质?你对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新的认识?
9.某种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图所示(NRV%是指每100g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占该营养素每日摄入量的比例)。
(1)请查阅资料,了解牛奶中的钙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2)请查阅元素周期表,了解钙的有关信息,画出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已知与钙同族的镁能与反应。请你参照第111页“整理与提升”的认识模型示例,或自己设计图示,推测钙的性质,并与同学交流。
(4)请你设计实验,比较镁、钙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5)请结合钙的化学性质解释牛奶中钙的存在形式。
10.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总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和互为同位素
C.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
C.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D.的结构示意图:
12.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Ca与冷水较难反应,,Mg与冷水较易反应
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
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
Si与Cl形成共价键
C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D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
B.原子半径:S>Na>O
C.氢化物稳定性:
D.碱性:LiOH>NaOH>KOH
1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同主族,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Y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元素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X>Y>Z
B.W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非极性共价键
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
D.W、Y、Z的简单氢化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①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②石英熔化
③酒精溶于水
④HCl气体溶于水
⑤碘升华
⑥受热分解
⑦氢氧化钠熔化
⑧溶于水
A.②④⑥ B.④⑤⑥ C.①④⑧ D.①④⑥
16.现有四种前20号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相关信息
W
在前20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X
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Z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大小顺序:W>X>Z>Y
B.X、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Y与Z组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D.W所处的主族中,全部是金属元素
17.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
D.Y仅有一种含氧酸
18.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Q在同一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
Y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
Z
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Q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X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B.Y与Q元素组成的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C.Y、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D.第五周期且与Q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19.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编者提示:活泼金属如钠、钾等可与醇类物质反应)( )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20.下表是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X
Y
Z
Q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的比Y的强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C.X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弱
D.Z和W的简单氢化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气态
2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ZMg
(4)答案:;;大于
(5)答案:NaBr;黄
解析:(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A为Na,B为K,C为Mg,D为Al,E为C,F为O,G为Cl,H为Br,R为Ar。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与NaOH反应生成和。
(3)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
(4)K与反应生成KOH和,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5)高温灼烧NaBr,的焰色试验为黄色。
2.答案:C
解析:A错,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而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D错,等物质的量的和含有不同的氧原子数,故所含质子数不相同。
3.答案:A
解析:和质子数、电子数均为34,中子数分别为44和46,两者互为同位素。
4.答案:A
解析:非金属性IP,可知氢化物的稳定性:,C正确;根据金属性:LiO>C,A正确;由非金属性:SP,错误;D项,磷元素可以形成等含氧酸,错误。
18.答案:B
解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且X的原子序数较小,则X为Be;由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知Y位于第ⅣA族,为C或Si;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则Z是S;Q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Q为Cl。由金属性:BeAl,C错误;O元素简单氢化物为,通常情况下为液态,D错误。
21.答案:BD
解析:第一条曲线的原子半径偏小,是第二周期元素,则X是O,Y是F。第二条曲线是第三周期元素,则Z是Na,M是Al,N是Si,R是Cl。Na的原子半径大,失电子能力强,金属性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更强,即Z>M,A项错误;两种物质是和,都是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F的电子层数少,半径较小,HF较稳定,C项错误;HClO是弱酸,D项正确。
22.答案:(1)氧
(2)第三周期第ⅢA族
(3)
(4)答案:H—O—O—H
(5)答案:
(6)答案:b
(7)答案:
解析:(1)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Y是O元素;乙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Na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W为Al元素;由R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可确定R是S元素,则Q是Cl元素。
(2)A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中同时存在H—O键和O—O键,其结构式为H—O—O—H。
(5)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核大径小”可确定离子半径:。
(6)根据还原性:,可证明非金属性:Cl>S,a错误;根据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Cl>,可证明非金属性:Cl>S,b正确;未指明是否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
(7)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答案:(1)四;ⅢA
(2)+4;;
(3)①F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