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57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 第三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章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四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必备知识,自主检测,问题探究,探究一海浪,关键能力,典例剖析,对应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海浪1.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2.海浪的主要类型(1)海浪: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波动形成的巨浪。(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3.海浪的影响(1)影响人们的海上活动。(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3)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思考感悟是否无风不起浪?提示 不一定。“无风不起浪”描述的是常见的海浪,无风的海面也会因为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形成海浪。
二、潮汐1.概念: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三、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海
水温度)
3.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2)影响海洋航行。(3)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要点笔记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低纬度海域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度海域的暖流水温高。
1.判断正误并纠错(1)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海浪。( )答案 √ (2)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答案 ×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波浪能来源于太阳辐射。(3)在潮间带进行海水养殖,必须研究潮汐规律。( )答案 √(4)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答案 √
2.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浪、海啸、洋流是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B.海啸是潮汐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解析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海啸是海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潮汐是在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答案 C
3.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海浪—密度差异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海浪—太阳辐射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解析 海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运动形式,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引起的地面冷热不均;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巨浪;洋流的形成与风力、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答案 C
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西部巽他海峡发生海啸。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26日称,这场海啸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430人,1 495人受伤、159人失踪、大约2.2万人撤离。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继续喷发。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中,是活火山,目前处于活跃期。
结合材料探究:(1)海啸属于哪种海水运动形式?海啸发生时,会伴随哪些现象?(2)推测此次海啸的主要成因。(3)此次事件说明沿海地带的人类活动应注意什么?提示 (1)海浪。海啸发生时会伴随海平面突然上升和下降,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等现象。(2)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发海底岩层滑坡、坍塌。(3)人们在滨海和海上活动应密切关注海浪预报,一些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较大的海浪。
1.海浪的成因及影响
2.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措施(1)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海滨及海上活动。(2)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3)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4)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典例12021年3月20日,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里氏7.0级地震。据报道称,此次地震掀起了1米多高的海啸,最终导致日本新干线被迫停止运行,公路上堆满了车辆,给当地造成了较大程度损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海啸属于( )A.海浪B.潮汐C.洋流D.寒潮(2)引发这次海啸的地震发生在哪两个板块之间?(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3)下列一般不能造成海啸的是( )A.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B.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C.外来较大天体撞入地球近海海域D.台风风暴引起巨浪素养立意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解析 第(1)题,海啸属于海浪。第(2)题,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第(3)题,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常形成潮汐。答案 (1)A (2)A (3)B
暑假期间,小明到海边旅游,发现海滩上有大量原本生活在较深海底贝类的贝壳,同时看到远处海水总是不停地起伏变化,近岸地区海水起伏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完成1~2题。1.小明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波浪B.海啸C.潮汐D.洋流2.下列海水运动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A.风浪B.海啸C.潮汐D.洋流
解析 第1题,在海边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应该是波浪。第2题,在海水运动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海啸。答案 1.A 2.B
3.荷兰是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国家,风暴潮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下图示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堤防闸坝组成的防潮抗洪系统,其闸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以下情形中,堤坝闸门需要打开的是( )A.海水低潮位时B.风暴潮发生时C.河流枯水期时D.河流结冰期时
解析 图中堤防闸坝是防潮抗洪系统,海水低潮位时,河流水位高于海水潮位,应打开堤坝闸门,让河水泄入海洋,降低洪水位,减轻洪水压力。答案 A
材料 钱塘江大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最壮观的潮汐。当发生潮汛时大潮涌起数米,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令人为之动魄。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民间向来有农历八月十五观赏钱塘江大潮的习俗。
结合材料探究:(1)试用引力的大小分析农历十五前后形成大潮的原因。(2)我国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形成“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试说出杭州湾沿岸地区为防止钱塘江大潮对沿岸的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提示 (1)农历十五前后,太阳和月球位于地球同一侧,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平时大,易形成大潮。(2)①河口呈喇叭状;②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太阳、月球、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③此时盛行东南风,风力对大潮有助推作用。(3)修筑坚固的海堤。
1.潮汐活动规律及成因
2.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1)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①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海洋中上层;②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至海底,利于捕捞。(2)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方便提取海水盐类物质。(3)海上航运和潮汐关系更加密切,潮汐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强大船的通行能力。(4)充分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5)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其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方法技巧 图解大潮与小潮的成因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图a)当月球、地球连线与太阳、地球连线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小,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图b)
典例2我国浙江杭州湾的钱塘江大潮举世闻名。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涨潮时汹涌的潮水顺着钱塘江逆流而上,如万马奔腾,格外壮观,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往观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且八月十五前后又“格外壮观”?(2)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B.它是一种自然现象C.利用它一天可发4次电D.月球、地球连线和太阳、地球连线成直角时潮势最猛
素养立意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试题以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为背景切入,需要运用地形、天文、气候等知识,多角度分析钱塘江大潮的成因。解析 第(1)题,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天文上,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为大潮;气候上,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助推了潮势。第(2)题,潮汐是一种能源、旅游资源,但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天海水涨落各两次,涨潮和落潮都可发电。月球、地球和太阳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为大潮;月球、地球连线和太阳、地球连线成直角时,为小潮。答案 (1)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太阳、地球、月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相叠加,潮水会比平时高涨一些;加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肚小,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加之此时东南风盛行,助推了潮势。(2)D
1.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A.洋流现象B.风暴潮现象C.潮汐现象D.涌浪现象解析 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答案 C
公元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25 000名将士从金门岛出发,到达澎湖列岛,进入台湾攻打赤崁城。郑成功的大军舍弃港阔水深、进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而选择了鹿耳门水道。鹿耳门水道水浅礁多,航道不仅狭窄且有荷军凿沉的破船堵塞,所以荷军此处设防薄弱。29日,郑成功率领军队趁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攻其不备,顺流迅速通过鹿耳门,在禾寮港登陆,直奔赤崁城,一举登陆成功,成功收复台湾。据此完成2~3题。
2.4月29日最可能是农历的( )A.三月二十三B.四月初一C.四月初八D.四月二十三3.潮汐的成因是( )①月球的引力 ②地球的引力 ③太阳的引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第2题,据材料信息“29日,郑成功率领军队趁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可知,4月29日涨潮明显,则可能是农历四月初一。第3题,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答案 2.B 3.B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大板块”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过去60多年里,美国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往太平洋里倾倒废弃物。经过阳光照射,这些废弃物慢慢分解成颗粒,并在洋流作用下逐渐形成“塑料漩涡”。右图为全球塑料垃圾分布情况的电脑模型图(阴影深浅表示垃圾密度大小)。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这个“垃圾大板块”的形成与什么有关。(2)P处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它是怎么形成的?体现出洋流对什么的影响?提示 (1)与洋流运动有关。(2)该处有秘鲁寒流流经,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层营养盐类带至海洋表层,大鱼群在此聚集。海洋生物。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 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1)洋流概念法:根据洋流的概念进行推导。如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2)等值线法:根据海水等温线、等盐度线弯曲的方向来判断。如暖流处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寒流处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3)定位法: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都有特定位置的洋流。
典例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2)A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在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减慢C.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D.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素养立意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运用暖流和寒流的概念进行判断,进一步明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 第(1)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应位于南半球,A处等温线向高纬度海区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第(2)题,寒暖流交汇处多形成大渔场;顺洋流而行,会加快航行速度;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会导致污染范围扩大。故D正确。答案 (1)C (2)D
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解析 第1题,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其洋流或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符合图示。第2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该洋流是向北流的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答案 1.C 2.C
(地理实践力)风暴潮是指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图1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图2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1)指出我国风暴潮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2)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课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浪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海底地震,风暴潮,海浪预报,大规模,寒暖流交汇,节约燃料,净化速度,预习过关检验,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