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3 次下载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必三)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A卷•单元考点)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内蒙古兴安里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首个高纬度地区森林湿地,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改善、提高海拉尔河流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及调节区域淡水资源数量和提高水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内蒙古兴安里湿地的支撑服务体现在( )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净化空气和水质
C.提供美丽的风景 D.提供动植物资源
2.内蒙古兴安里湿地的多种服务功能( )
A.是无条件的 B.可永续利用 C.是同时存在的 D.经常相互冲突
读某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图中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 )
A.防风固沙 B.提供动物栖息地
C.调蓄洪水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4.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体现了湿地的( )
A.支撑服务 B.调节服务
C.供给服务 D.文化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属于基础和前提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型是( )
A.供给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调节服务
6.属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是( )
A.良好的空气 B.舒适的气候
C.优美的风光 D.多样的矿产
7.自然环境的( )
A.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 B.服务功能只能存在一种或两种
C.服务功能在利用上能够持续存在 D.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食物供应方面
耕地具有经济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功能。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现已进入城乡转型快速发展阶段,城乡作用强度剧烈,耕地利用逐渐多元化。下图示意1998—2018年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8-10小题。
8.早期阶段,洞庭湖地区耕地功能的实现主要得益于( )
A.水热条件好 B.水域面积广阔
C.政策补贴力度大 D.人均耕地多
9.与早期阶段相比,中期阶段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是( )
A.商品率降低 B.机械化程度提高
C.粮食产值减少 D.农业劳动力增多
10.图示三个阶段洞庭湖地区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是( )
A.较弱—增强—增强 B.较强—减弱—减弱
C.较弱—增强—减弱 D.较强—减弱—增强
读下面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图中防护林的主要服务功能是(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12.“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滞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4.中新网2016年1月11日电据民政部统计,201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大自然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更会赐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江南红壤丘陵区全部种植水稻
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我国新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截至2017年底,张家口风电装机871.8万千瓦,光伏装机295.4万千瓦。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张家口市建设新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建设成本低 B.靠近风源地,晴天较多
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D.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16.张家口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有利于( )
A.解决当地失业问题 B.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下图为1991~2017年“金砖五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指数(以五国各自在1965年的一次能源总量为100作参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图中A、D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俄罗斯、巴西 B.印度、巴西 C.印度、南非 D.中国、俄罗斯
18.1991年以来,“金砖五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
A.近年来增速趋缓 B.2017年的增速最快
C.增长速度都很快 D.1991年D国总量最小
读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20.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中国的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地下热水在供暖、种植、养殖、休闲等直接利用渠道上得到广泛应用。读我国地热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制约我国地热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气候因素 D.地质条件
22.开发地热资源可以( )
A.减少地质灾害 B.改善环境质量 C.增加水资源量 D.替代石油、天然气
23.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②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
③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完成下列24-25题。
24.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 B.煤、天然气和石油
C.天然气、石油和煤 D.石油、天然气和煤
25.图中①、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黑龙江、山西 B.黑龙江、湖南
C.山西、黑龙江 D.山西、江苏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多少年以来,人们从自然界中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司匹林的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从金钱的角度看,可入药的植物的价值是无法估算的。世界上这些以植物作为基础的药物的总价值大约是6000亿美元。
然而,对可入药植物和动物的需求导致这些物种濒危,如传统药物用乌龟入药导致这个物种的极度衰落。
材料二: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400年后的今天,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很难寻觅了,并且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照此下去,中草药将不存在,中医将难以发展。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中草药资源?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联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要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收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27-29小题。
27.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修建道路 B.人口迁徙 C.封山育林 D.开采矿产
28.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相互协调
29.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这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掠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弃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据此完成下面30-31小题。
30.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土地荒漠化 B.资源枯竭 C.地震 D.温室效应
31.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B.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下列32-33题。
32.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3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据此完成下面34-35小题。
34.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石漠化
35.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
2021年夏季,山东青岛遭受到大规模的浒苔侵袭,这是青岛连续15年遭遇此类灾害,青岛被整片绿藻包围。每年的5-7月份大规模的“清藻行动”都会随之展开。据此完成下面36-37小题。
36.“清藻行动”中获知浒藻波及的范围大小采用的是3S技术中的( )
A.GPS B.RS C.GIS D.BDS
37.青岛浒苔的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光照充足,营养盐类丰富
②洋流和季风影响
③人类过度围海造陆
④山东半岛外延形态有利于加速浒苔南下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是欧洲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该国新兴工业非常发达,同时也是世界的时尚源地之一(A、B两地气候类型不同)。
(1)简述波河上游A地和下游B地流量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2)图中C岛建有风力发电场和核电站进行互补发电,指出核电站发电高峰季节并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