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7溶液的浓度(非选择题)
展开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7溶液的浓度(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操作:
①量取:需要量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②溶解: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2)取上述配制所得的氢氧化钠溶液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过量NaOH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请在方形框中画出实验后溶液中增加的主要微粒___________(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
(3)某硫酸工厂的废水中含硫酸铜和硫酸,为测定其含量,取上述配制所得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请根据题目分析,OA段没有沉淀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AB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计算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
(1)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50g 6% NaCl溶液。
①计算、称量:使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gNaCl固体。
②量取、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大多数天然淡水需要经过处理方可直接饮用。
①工厂锅炉长期使用会形成水垢,可用盐酸去除。写出水垢中Mg2(OH)2CO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某牌子的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净水机通常会使用活性炭净水,关于活性炭净水的知识,以下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良好的还原性
B.活性炭净水不能除去不溶性杂质
C.净水机中活性炭滤芯需要定期更换
D.超精细活性炭比颗粒活性炭净化效果更好
(3)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会使水面上藻类物质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某藻类含化学式为C106H263O106N16P 的物质,则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3.(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人间烟火,抚慰凡心”。疫情来袭,中国人仍可“医食无优”,岁月静好,是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国士的负重前行!
(1)疫情期间,外出一定要戴口罩。佩戴活性炭口罩有防毒、除臭、滤菌、阻尘等功效,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测量体温,从微观角度看,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______发生改变;
(3)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阿比多尔【其化学式为C22H25BrN2O3S】该物质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该药物需遮光,密封保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次氯酸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过氧乙酸(CH3COOOH)也是有效的消毒剂,某医疗小组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200kg对环境进行消毒,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kg。
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NaOH的质量是8g: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____(按操作先后顺序,填标号),直至天平平衡。
A.用药匙添加氢氧化钠固体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量取: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水92.0mL。
④溶解:将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搅拌,使氢氧化钠溶解。
(2)取上述配制所得的氢氧化钠溶液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过量NaOH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请在方形框中画出实验后溶液中增加的主要微粒(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____________。
(3)某硫酸工厂的废水中含硫酸铜和硫酸,为测定其含量,取上述配制所得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结合图示,往一定量的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OA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计算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g。
5.(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某化学小组需要用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但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刚好用完。同学们提出用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再配成溶液来做实验。
下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H2O)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氢氧化钠
31
90
111
129
313
336
请回答问题:
(1)制备氢氧化钠。写出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固体氢氧化钠。小明提出这样制得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少量杂质,其理由是______。
(2)提纯氢氧化钠。将上述制得的氢氧化钠(含少量氢氧化钙)在60℃时配成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对滤渣和滤液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 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
B 滤渣中主要是氢氧化钠,可能有少量氢氧化钙
C 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D 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E 滤液中只有氢氧化钙
(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克10%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称取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____里进行称量。
(4)进行实验。完全中和40g上述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去了稀硫酸的质量为20克,则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6.(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1)如图所示,在实验 1 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会______(填 “ 上升 ” 或 “ 下降”,下同);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杠杆不会出现类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在实验 2 中,通入 CO2一段时间,左边乒乓球______,在集气瓶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杠杆重新平衡。
(2)以下是某过氧乙酸消毒液标签上的文字说明 :
①过氧乙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时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______。100g 该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完全反应能生成该气体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②取该过氧乙酸消毒液,配制成 200g 2%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添加______g 水。已知该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 1.19 g/cm³,稀释过程中除 200 毫升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包括量程)和______。
7.(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浓硫酸
(2)在实验室里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
②上图操作中有一项操作是错误的,如果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③用1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瓜果片刻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常温下要使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可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有(计算答案取整数)______。
A.加入3克的食盐搅拌 B.恒温蒸发25克水
C.与50克20%的食盐水混合 D.降温
8.(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
(2)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20℃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
(4)将20℃时的NaCl和KNO3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5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NaCl________KNO3(填“>”、“=”或“<”)。
9.(2020·广东广州·统考二模)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用质量分数为30%的醋酸(密度为1.04g/cm3)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
(1)经计算,所用水的的质量为_____g,所需30%的醋酸的体积为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2)量取上述体积的醋酸所选用的仪器为_____。(填选项)
A 10mL量筒 B 100mL烧杯 C 100mL量筒 D 胶头滴管
10.(2020·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以备使用。
(1)配制100gNaOH的饱和溶液。测量得到室温约为20℃,查阅溶解度曲线图。
①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g(不保留小数),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mL.(密度约为1g/mL)。
②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
A 天平调平前在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等的纸
B 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恰好平衡
C 准确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 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进行稀释至10%,放置数日后,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上述氢氧化钠溶液10mL于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实验过程中,他们惊奇的发现有气泡产生。实验小组推测,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
二、流程题
11.(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图中M是______池。
②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M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M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③海水在浓缩过程中,密度与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g)关系如表:
海水密度(g/mL)
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g)
CaSO4
NaCl
MgC12
MgSO4
NaBr
1.13
0.56
1.20
0.91
1.21
0.05
3.26
0.004
0.008
1.22
0.015
9.65
0.01
0.04
1.26
0.01
2.64
0.02
0.02
0.04
1.31
1.4
0.54
0.03
0.06
Ⅰ.分析数据可知,普通海水的密度小于______g/mL。
Ⅱ.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母液的密度应控制在______g/mL范围内,原因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①实验中除了用到托盘天平(含砝码)、药匙、烧杯、量筒、试剂瓶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②量取水时,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___mL(填“10”“100”或“250”);若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1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 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该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 要将配制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入NaCl的质量是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操作④⑤中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_。
A 研钵 B 漏斗 C 蒸发皿 D 玻璃棒
(2)操作⑤中,当观察到____时,停止加热。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三、实验题
13.(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不慎把药品沾到实验服上,出现了棕褐色的污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可用草酸溶液(添加少量稀硫酸)进行清洗。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将大小相同的小布条均匀染上棕褐色后进行洗涤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编号
温度
洗涤试剂及用量/mL
布条褪色所需时间/s
水
2%草酸溶液
0.5%硫酸溶液
①
20℃
113
6
1
200
②
20℃
X
30
1
158
③
20℃
59
60
1
120
④
30℃
59
60
1
95
⑤
40℃
59
60
1
80
(1)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X=___________。
(3)由实验③④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完成本实验至少需准备草酸固体___________g(草酸溶液密度近似1g/mL),配制该草酸溶液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4.(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I.溶解II.过滤III.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玻璃棒除外)是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该仪器在温度较高时取下需在实验桌上___________。常温下,粗盐溶解的步骤如图1所示,从节约能源和提高产率的角度分析,图1中所需水的最佳体积是___________mL。(提示:水的密度为1g·mL-1;常温下,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5g)
(2)图2为医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取10g上述溶液,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用量筒取用该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取用的葡萄糖的量比所需的用量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氯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制备84消毒液,其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实验1:20℃,钛电极间距1cm,电压10V,1L氯化钠溶液,通电一小时。
实验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NaCl溶液浓度
1%
2%
3%
4%
5%
6%
有效氯含量/(g/L)
3.5
3.8
3.9
4
3,9
3.7
实验2:1L4%氯化钠溶液,通电1小时。
实验编号
温度/℃
电压/V
钛电极间距/cm
有效氯含量/(g/L)
2-1
20
20
1
8.4
2-2
30
20
1
8.0
2-3
40
20
1
7.8
2-4
20
20
0.5
8.2
2-5
20
20
1.5
8
①设计实验2-1、2-4、2-5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由实验2可知,请写出一条有效氯含量随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
③能证明电压对有效氯含量有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15.(2021·广东广州·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是两个常见的化学实验。
Ⅰ图1中A﹣C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可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装置B(夹持装置省略)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
Ⅱ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于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配制溶液的步骤如图2所示。
(4)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通过计算得知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边,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5)步骤③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把已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取其中一份稀释成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
16.(2021·广东广州·一模)实验室配制100g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下表是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KOH
K2CO3
KHCO3
溶解度/g
112
111
33.7
(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g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钾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氢氧化钾固体的质量是____g(保留小数点后1位);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____;
③溶解氢氧化钾固体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
④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保留到 0.1%)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21.2g上述饱和溶液于烧杯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K2CO3,再转化为KHCO3,写出由K2CO3转化为K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理论上吸收4.4gCO2,需要饱和 KOH溶液的质量至少约为____g,或需10%的 KOH溶液的质量至少约为______g。
17.(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了粗略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需要配制4%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该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
(1)配制溶液。
其中配制100g的4%的NaOH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称量前已经调平衡)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时,如果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该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
A 向左盘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B 减少左盘中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C 向右盘添加砝码
D 调节游码
③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在下图量筒内画出水的液面_____。
(2)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
为了粗略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依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在小烧杯中加入10g4%的NaOH溶液;
第2步: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第3步:向10mL的量筒里加入盐酸至10mL;
第4步: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中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直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第5步:记录实验数据;
第6步: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①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
②第5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量筒中盐酸的体积(mL)
6.3
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去该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
③已知该稀盐酸密度约为1.05g/cm3,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8.(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①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把质量为55.1g的烧杯作为称量容器,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放在左盘。
Ⅰ.请在下表所列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
砝码/g
100
50
20
20
10
5
打“√”表示选用
_______
Ⅱ.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③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2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92mL(填“=”或“<”或“>”)。
④如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测得的结果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把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配制为250g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四、综合应用题
19.(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实验室制取氧气、配制氯化钠溶液、酸碱中和反应等均是初中常见实验。
Ⅰ.氧气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
(1)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现需将一定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二氧化锰中,用秒表测量排水法收集50 mL氧气的时间。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是______(填字母)。
(3)氧气可用于炼钢。
炼钢是以生铁为原料,通入氧气,降低其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以提高其性能,见图。
某炼钢厂中生铁和钢的样品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
Fe
C
生铁
95.94%
3.52%
钢
98.97%
0.45%
结合数据及炼钢示意图分析,请用微观粒子示意图表示气体a的成分_______(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
Ⅱ.某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本题中涉及的蒸馏水、溶液密度均约为1g/mL)
(4)【实验一】配制0.73%的盐酸:准确量取4 mL3.65%的盐酸,用倾倒法向25 mL量筒中加16 mL蒸馏水,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至20 mL刻度线(读数状态如图);将所量取的盐酸和蒸馏水倒入小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装瓶。
所配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0.73%。(填“>”“=”“<”)。
(5)【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准确量取4 mL的1%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振荡,滴加【实验一】配制的0.73%的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的pH可能是_____。A.5 B.7 C.9 D.12
(6)【实验三】蒸发结晶:取【实验二】所得无色溶液加热,使液体蒸干,得到固体。如用上述方法制备58.5 gNaCl,至少需要准备3.65%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20.(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C5H8NO4Na),还含有少量氯化钠(不考虑其他杂质)。谷氨酸钠易溶于水,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种元素。
(2)小明用5.0g味精配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填字母)。
A 15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的谷氨酸钠质量分数 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则测得的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经确定,测定AgCl沉淀的质量为2.87g。
Ⅰ请写出生成AgCl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甲图图表示反应前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在如图画出当反应物之间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______
Ⅱ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填写计算式)
五、科学探究题
21.(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Ⅰ: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填选项)
A 10mL量筒 B 100mL烧杯 C 100mL量筒 D 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_______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_____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Ⅱ:小兵同学对“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设计并实验:小兵同学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在相同时间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4)收集证据: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5)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6)下表是小兵开展第②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0.9mL
8.6mL
6.6mL
5.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分析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
Ⅲ:(7)用惰性电极电解只含一种溶质A的水溶液可得到稀硫酸、铜和氧气,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电解生成了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则至少需要_______g质量分数为10%的A的水溶液。
参考答案:
1.(1) 16.4mL (200mL)量筒、胶头滴管 180mL
(2) 有液体进入试管内
(3) 加入NaOH的时候,先与硫酸反应,故没有沉淀生成 CuSO4+2NaOH=Cu(OH)2↓+Na2SO4 0.49
【详解】(1)①量取:需要量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6.4cm-3=16.4mL;
②需要水的体积为=180cm-3=180mL, 所以溶解:用(200mL)量筒、胶头滴管量取水180mL;
(2)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过量NaOH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液体进入试管内,方形框中画出实验后溶液中增加的主要微粒;
(3)①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OA段没有沉淀生成的原因是:加入NaOH的时候,先与硫酸反应,故没有沉淀生成;
②因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所以AB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设生成0.98g氢氧化铜沉淀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20g
设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为y
y=0.49g
2.(1) 3.0 胶头滴管
(2) CD##DC
(3)氮元素、磷元素
【解析】(1)
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可知,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故填3.0;
溶解过程中,在烧杯中进行,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再用玻璃棒搅拌,故填胶头滴管;
(2)
碱式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
A、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故A错误;
B、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物质,能够吸附去除部分不溶性杂质,故B错误;
C、净水机中的活性炭滤芯需要定期更换,以防水体的二次污染,故C正确;
D、超精细活性炭接触面积更大,比颗粒活性炭净化效果更好,故D正确;
故选CD;
(3)
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元素较多,某藻类含化学式为C106H263O106N16P 的物质,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磷元素。
3.(1)吸附
(2)粒子的间隔(原子的间隔)
(3) 22:25 阿比多尔见光会分解(阿比多尔会发生反应、会与氧气反应等)
(4)
(5)5
【解析】(1)
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除臭、滤菌等。
(2)
汞原子间有间隔,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原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3)
从化学式可知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2:25。通过该药物需遮光,密封保存可知,阿比多尔见光会分解,也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
(4)
反应物是氯化钠,生成物有次氯酸钠和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还有水,生成物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5)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200kg×0.5%÷20%=5kg。
4.(1) BA (100mL)量筒、胶头滴管
(2) 有液体进入试管内
(3) 先无明显现象,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0.98
【解析】(1)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直至天平平衡,故填:BA;
③量取水92.0mL,要用(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2)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过量NaOH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试管内压强减小,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液体进入试管内,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后溶液中增加的主要微粒是和H2O,如图:
(3)
①某硫酸工厂的废水中含硫酸铜和硫酸,往一定量的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②由①分析可知,OA段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解:设废水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故填:0.98。
5. 反应中氢氧化钙或碳酸钠可能过量 AD 5 玻璃器皿 24.5%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用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氢氧化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制得的氢氧化钠中可能含有少量杂质,是因为任一种反应物过量,都会导致所得产品中含有杂质。故分别填: ;反应中氢氧化钙或碳酸钠可能过量。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氢氧化钙含量少,且降温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升高,故氢氧化钙不会析出,氢氧化钠在降温的过程中溶解度减小,会有晶体析出,所得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滤液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含有少量氢氧化钙。故选:AD。
(3)配制50g10%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需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配制。故分别填:5;玻璃器皿。
(4)设消耗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则:
则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故填:24.5%。
6. 下降 A 上升 氧气或O2 25.3 190 10mL量筒 胶头滴管
【分析】(1)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①根据过氧乙酸消毒液中溶质的含量为40%,不可与可燃物混合存放,说明其分解后能生成助燃性的物质,该物质为氧气;根据过氧乙酸的质量求生成的氧气;
②配制200g0. 2%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该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质量和加水的质量可以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水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铁锈,导致铁粉布包质量增大;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氯化钠在空气中无变化,不会出现以上现象;
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侧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杠杆重新平衡;
(2)①根据其说明,过氧乙酸消毒液中溶质的含量为40%,不可与可燃物混合存放,说明其分解后能生成助燃性的物质,该物质为氧气,故填:O2;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x=8.4g;
(2)配制200g0. 2%的过氧乙酸溶液,设需要4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由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得:200g×0. 2%=x×40%,解得x=1g,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1g=199g,稀释过程中除200毫升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①下降;②A;③上升;④氧气或O2;⑤8.4;⑥190,⑦10mL量筒,⑧胶头滴管。
7. CD ④②③⑤① 等于 AC
【详解】(1)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
B、硝酸铵扩散吸热多于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C、氢氧化钠扩散吸热少于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D、浓硫酸扩散吸热少于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故选:CD。
(2)
①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5g和水45g,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⑤①。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由于需要称取5g氯化钠固体,称取的重量是整数,不需要移动中央的游码,根据天平基本原则:左盘重量=右盘重量+游码,在不使用游码的情况下,则左盘重量=右盘重量;若不进行改正,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仍然为5g,故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0%,故填:等于。
③常温下要使5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则可以采取增加溶质、减少溶剂、与高浓度溶液混合的方法。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即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36g氯化钠,即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8g氯化钠。
A、50g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10%=5g,溶剂的质量为:50g-5g=45g,故增加3克食盐后,溶质的质量为8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选项正确;
B、50g10%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食盐5g,水45g,恒温蒸发25克水后剩余水为20g,2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7.2g氯化钠,此时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选项错误;
C、50g20%的食盐水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50g×20%=10g,溶剂的质量为50g-10g=40g,两溶液混合后,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选项正确;
D、降温只会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无法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AC。
8. 85.5 KNO3 68 >
【详解】(1)由图可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
(2)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填:KNO3;
(3)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硝酸钾,故20℃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g,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8g;
(4)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20℃时的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升温至50℃,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NaCl>KNO3。
9. 50 9.6 AD
【详解】(1)设需要30%醋酸质量x,x×30%=60g×5%,x=10g,水的质量60g-10g=50g,所需30%的醋酸的体积为,故填:50;9.6。
(2)量取上述体积的醋酸所选用的仪器为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先倾倒接近9.6mL刻度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故选:AD。
10. 52 48 ABC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详解】(1)①20℃时,NaOH溶解度为109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约为100g×52%=52g;需蒸馏水的质量为100g-52g=48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48mL;故填:52;48;
②A、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仪器(如烧杯)中进行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操作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2)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填: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11. 蒸发池 BD 1.13 1.21 1.26 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量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 玻璃棒、胶头滴管 100 小于 不饱和 10.5g
【详解】(1)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的作用使水不断蒸发,氯化钠溶液越来越浓,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时,就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所以①图中M是蒸发池,故答案:蒸发池。
②A.海水进入贮水池,只是将海水引入贮水池中,而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故A正确;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在饱和以前或刚刚饱和时不变,在饱和以后,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在蒸发池中,水不断的蒸发掉,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故C正确;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仍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BD。
③在海水浓缩的过程中会逐渐析出盐,在没有析出盐之前的水密度小于1.13g•mL-1故答案:1.13。
II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若得到纯度较高的粗盐和含浓度较高的卤水就是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量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故应将密度控制在1.21g.mL-1 1.26g . mL-1范围内。故答案:1.21 1.26;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量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
(2)①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含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因为要配置100g的氯化钠溶液,应用的量筒规格是100mL;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会比实际液体体积小,因此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100;小于。
③由题可知,100g的水能溶解36g的氯化钠,在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 16g,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设84g的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解得: x= 30.24g,大于16g,故为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不饱和。
④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解得: y= 10.5g,故答案:10.5g。
12. A D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①②③
【详解】(1)操作①将大颗粒粗盐研磨为较细粗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研钵;
故选A;
操作④实现了固液分离,故操作④是过滤,经过操作⑤,滤液变为精盐,故操作⑤是蒸发,过滤和蒸发都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D;
(2)操作⑤为蒸发,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3)①氯化钠固体不纯,会使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使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②③。
13.(1)
(2)113
(3)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除去棕褐色物质速率越快
(4) 4.32g ABDE
【详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比实验①②,只有一个变量,所以X=113;
(3)由实验③④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除去棕褐色物质所用的时间越短,速率越快;
(4)需要2%草酸溶液为:6mL+30mL+60mL+60mL+60mL=216mL,需要草酸的质量:216mL×1g/mL×2%=4.32g;配制该草酸溶液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共216mL草酸溶液,故选250mL的量筒)、玻璃,故选:ABDE。
14. 蒸发结晶 蒸发皿 出现较多晶体 垫上石棉网 5.4 0.9% 偏大 探究钛电极间距对有效氯含量的影响 其它条件下相同时,温度越高,有效氯含量越低 实验1-4、实验2-1
【详解】(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I.溶解II.过滤III.蒸发结晶。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玻璃棒除外)是蒸发皿,当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该仪器在温度较高时取下需在实验桌上垫上石棉网,以防烫坏桌面。水的密度为1g·mL-1;常温下,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5g;溶解1.8g氯化钠需要水的质量为,水的体积为5.4g÷1g·mL-1=5.4mL ;故所需水的最佳体积是5.4mL。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10g上述溶液,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用量筒取该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偏小,实际所取液体体积偏大。
(3)①实验2-1、2-4、2-5的控制变量为钛电极间距,故目的是探究钛电极间距对有效氯含量的影响。
②实验2-1、2-2、2-3的控制变量为温度,比较数据可知,其它条件下相同时,温度越高,有效氯含量越低(其它合理也可)。
③证明电压对有效氯含量有影响的实验,那么需要控制的变量为电压,其它变量相同;比较实验1、实验2可知,实验1-4、实验2-1变量只有电压,故填:实验1-4、实验2-1。
15. 锥形瓶 氧气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强腐蚀 8 用药匙取左盘的氢氧化钠 偏大 150g
【详解】(1)分析实验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①填:锥形瓶。
(2)分析C装置特点可知,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则实验室可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氧气,C装置的试管口无棉花,故应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②③分别填:氧气; 。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实验装置B可知,装置B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装置B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④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强腐蚀性,则氢氧化钠固体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是因为它具有强腐蚀性;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因为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定值,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边,说明氢氧化钠加多了,接下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左盘的氢氧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故⑤⑥⑦分别填:强腐蚀;8;用药匙取左盘的氢氧化钠。
(5)量筒读数“仰小俯大”,步骤③是俯视量筒的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⑧填:偏大。
(6)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则需要加水的质量是:,故⑨填:150g。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气体制备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主要是利用实验图示和溶液配制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6. 52.8 加速溶解 试剂:氢氧化钾溶液、质量分数:52.8%。 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 21.2 112
【详解】(1)①20℃时,氢氧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需氢氧化钾固体的质量是:100g×52.8%=52.8g;
②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52.8g=47.2g,即47.2mL;在图中标出液面为:;
③溶解氢氧化钾固体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加速溶解;
④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需要填写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填:试剂:氢氧化钾溶液、质量分数:52.8%。
(2)①碳酸钾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20℃时,碳酸氢钾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钾、氢氧化钾,故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
②解:设理论上吸收4.4gCO2,需要饱和 KOH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x=11.2g
需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1.2g÷52.8%≈21.2g
需10%的 KOH溶液的质量为:11.2g÷10%=112g。
17. 4 B 指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7. 9.4%
【详解】(1)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100g×4%=4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称量前已经调平衡)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如果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故此时应该减少左盘中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为止。
故选B;
③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4g=96g,即96mL,故水的液面表示为;
(2)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可以指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实验过程中用去该盐酸的体积为:10mL-6.3mL=3.7mL;
③解:设10g 4%的氢氧化钠消耗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x=0.365g
故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8. 8 B < 偏小 187.5
【详解】(1)①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氢氧化钠固体是质量:100g×8%=8g。
②Ⅰ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把质量为55.1g的烧杯作为称量容器,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放在左盘,氢氧化钠固体与烧杯的总质量为55.1g+8g=63.1g;所以选择砝码时应选:50g和10g砝码各一个,如下图:
Ⅱ游码应移动至3.1g处,游码左侧示数为游码质量,图中A表示2.9g、B表示3.1g、C表示3.0g,所以应选B。
③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比比实际的液体体积偏大。故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2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92mL。
④氢氧化钠偏碱性,如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相当于将上述碱液稀释了,碱性减弱,测得pH值结果会偏小。
(2)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为:250g×2%=5g,需要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62.5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50g-62.5g=187.5g。
19.(1)
(2)BCDFGH
(3)
(4)<
(5)A
(6)设至少需要准3.65%盐酸的体积为x,
x=1000mL
【分析】
(1)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因此不需要A酒精灯加热,另外不需要直角长导管输送气体,所以也不需要E,故选BCDFGH;
(3)
生铁炼钢时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气体a的成分有CO2、O2;可表示为如图:;
(4)
量取4 mL3.65%的盐酸配制0.73%的盐酸需要水的体积为:,即16 mL;用倾倒法向25 mL量筒中加16 mL蒸馏水,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至20 mL刻度线,用俯视法读数,所得水的实际体积大于16 mL,故所配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73%;
(5)
4 mL的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 mL3.65%的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质量为:;根据可知,0.146g>0.0365g,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7,故选A;
(6)
见答案。
20. 混合物 5 C ②①④③ AgNO3 偏小 无影响 解:生成的氯化银中氯离子的质量=2.87g××100%
样品在氯化钠的质量=2.87g××100%÷×100%=g
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g÷5g×100%=×100%,故填 ×100%。
【详解】(1)由题文可知,味精中除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外,还含有氯化钠,所以味精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由谷氨酸钠的化学式可知,谷氨酸钠中含有碳、氢、氮、氧、钠5种元素,所以味精中至少含有5种元素,故填5。
(2)用5.0g味精配成50g溶液,需要水的质量=50g−5g=45g,45g的水的体积约为45mL,所以量取这些蒸馏水应选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故填C。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操作步骤是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将称取好的药品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再将量取好的溶剂倒入放有固体药品的烧杯中,最后搅拌溶解,即正确步骤是②①④③,故填②①④③。
(4)①检验沉淀是否完全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还含有氯化钠,氯化钠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检验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的化学式为AgNO3,故填AgNO3。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读数小于蒸馏水的实际体积数,即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谷氨酸钠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
测氯化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通过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来的,与所配溶液的多少无关,所以对测得的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无影响,故填无影响。
③ I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氯化钠溶于水解离出钠离子与氯离子,硝酸银溶于水解离出阴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两种溶液混合后,在溶液中阴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沉降到溶液的底部,溶液中不再有银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硝酸钠,硝酸钠溶于水解离出钠离子与硝酸根离子,即反应后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当反应物之间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存在情况画为。
II 见答案。
21. 39 5.4 A 浓硫酸 水 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 e 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温度影响 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 CuSO4 160
【详解】(1)设需要浓硫酸质量为x,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x×98%=49g×20%,x=10g,所需水的质量为49g−10g=39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故填:39;5.4。
(2)量取上述5.4mL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10mL量筒,故填:A。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浓硫酸;水。
(4)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氢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从e管通入,故填: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e。
(5)对比实验①③,可知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故填: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6)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综合以上信息,分析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可能还受温度影响,设计实验验证,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故填: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温度影响;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
(7)用惰性电极电解只含一种溶质A的水溶液可得到稀硫酸、铜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溶质硫酸根和铜元素,为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若电解生成了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x=160g则至少需要 160g质量分数为10%的A的水溶液,故填:CuSO4;160。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质量守恒定律(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质量守恒定律(非选择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氧气的制取(非实验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氧气的制取(非实验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7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7溶液的浓度(选择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