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 发酵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课时练习
展开【精选】第一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3优选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传统制作果酒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及其目的,错误的是( )
A.应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B.不能反复多次冲洗葡萄,避免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损失
C.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可以留有一定量O2让酵母菌繁殖,还可以避免发酵瓶炸裂
D.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打开瓶盖,以排出酵母菌产生的CO2,避免发酵瓶炸裂
2.在利用葡萄进行酿酒的过程中,统计发酵罐中细菌及酵母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初期发酵罐里应保留适量氧气
B.酒精是导致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C.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罐要始终密闭
D.可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的数量
3.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先去除葡萄枝梗,再冲洗去浮尘
B.在果酒发酵后改为果醋发酵,只需改变通气状况即可
C.制作酸奶过程中,应先通无菌空气培养,再密封发酵
D.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可以提高果酒品质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变酸果酒表面所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5.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
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
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6.下图是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②是对草莓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B.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
C.在草莓酒发酵后期放气间隔时间可延长
D.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和pH会逐渐减小
7.下列对葡萄酒和葡萄醋制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应反复多次冲洗
B.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D.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作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果醋发酵相比,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9.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
10.下列与果酒.果醋制作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进入,两组发酵都需要严格密封
B.两组发酵液在一定时间内pH均会下降
C.用固定化酵母进行果酒发酵,葡萄匀浆不仅是发酵的底物,也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等物质
D.果醋发酵时,瓶中的锯末具有吸附醋化醋杆菌的作用
1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发酵菌种不同,但消耗葡萄糖的部位相同
B.二者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在变酸的果酒表面所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乳酸菌的菌落
D.二者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的发酵条件
12.利用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所需要的条件是( )
A.氧气.糖源都充足
B.缺少氧气.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13.下列是有关葡萄酒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汁装入量大约是发酵瓶空间的2/3
B.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葡萄
C.酵母菌可以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生长繁殖
D.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4.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污染
B.过程③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35℃
C.在发酵装置示意图中,过程④需要将装置中的充气口先关闭后打开
D.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除了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酸碱度作进一步鉴定
1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菌种的代谢类型也不同
B.糖源充足与否,都可利用醋酸菌制作果醋
C.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创造无氧条件,以有利于酒精发酵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发酵条件不同
16.图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醋时,发酵后期阀a要关闭
B.充气口与排气口可以交换使用
C.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为醋酸
17.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有关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外
B.发酵过程中为防止被污染,需要严格灭菌
C.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有机物总量减少而种类增加
D.制成果酒后制作果醋,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18.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本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解答:
A.除去枝梗后,葡萄会破损,在冲洗容易造成杂菌污染,故应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A正确;
B.传统制作果酒,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故不能反复多次冲洗葡萄,避免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损失,B正确;
C.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可以留有一定量O2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繁殖,还可以避免发酵瓶炸裂,C正确;
D.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放气,但不能打开瓶盖,D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酵母菌计数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解答:
A.酿酒初期发酵罐里应保留适量氧气,以便酵母菌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进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A正确;
B.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具有消毒作用,因此酒精是导致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B正确;
C.酒精发酵过程中先通气,而后密封,不是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罐都密闭,C错误;
D.测定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利用有机物进行无氧呼吸,果醋发酵原理是醋酸菌利用有机物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
A.醋酸菌是好氧菌,可能会聚集在变酸果酒表面,A正确;
B,为防杂菌污染,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可用酒精消毒,B正确;
C.果酒发酵用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发酵用醋酸菌,为异养需氧型,C错误;
D.可用制果酒的装置继续制果醋,不过需通氧.升高发酵温度,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
A.果酒的制作是由酵母菌完成的,果醋的制作主要由醋酸菌完成。A错误;
B.因醋酸菌的发酵最适温度高于酵母菌,所以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B正确;
C.传统的葡萄酒酿造都是采用自然发酵的工艺,就是不人为地添加任何菌种,靠葡萄本身携带的自然界的酵母菌,C错误;
D.在葡萄浆或分离后的葡萄汁里自发地繁殖,最终发酵成葡萄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不能装满以保证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为以后的无氧发酵做准备。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解答:
A.步骤②是对草莓进行冲洗,不能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草莓上的野生酵母菌,A错误;
B.步骤⑤可以为接种菌种,可以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B正确;
C.随着发酵的进行,由于营养物质逐渐减少等原因,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速率减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随之减少,所以放气间隔时间可延长,C正确;
D.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变成酒精,因此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同时pH会逐渐降低,呈酸性,D正确。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
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不能反复多次冲洗,防止菌种流失,A错误;
B.葡萄醋的制作是由醋酸菌完成的,B错误;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C错误;
D.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作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0.【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解答:
A.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醋酸发酵过程中应一直通入氧气,A错误;
B.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醋酸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两组发酵液在一定时间内pH均会下降,B正确;
C.用固定化酵母进行果酒发酵,葡萄匀浆不仅是发酵的底物,也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等物质,C正确;
D.果醋发酵时,瓶中的锯末具有吸附醋化醋杆菌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温度是30~35℃,要适时充气。
解答: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糖原不足时,醋酸菌将乙醇转换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故选A。
1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变酸的葡萄酒表面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形成的。
解答:
A.葡萄汁装入量大约是发酵瓶空间的2/3,可以防止发酵产生的液体将瓶塞冲开,A正确;
B.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先冲洗,再去处枝梗,B错误;
C.酵母菌可以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生长繁殖,C正确;
D.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D正确。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1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
A.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A正确;
B.糖源充足与否,都可利用醋酸菌制作果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正确;
C.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防止发酵中产生气体冲开瓶口,C错误;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发酵条件不同,前者需要无氧条件,且适宜温度为18-25℃,后者需要有氧条件,且适宜温度为30-35℃,D正确。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孔的作用是排气。
解答:
A.果醋菌是好氧型细菌,所以在果醋发酵时,需持续通过氧气,即阀a一直要打开并通入空气,促进醋酸生成,A错误;
B.充气口的管口要浸入发酵液中,而排气口的管口要在发酵液的上方,因此充气口与排气口不可以交换使用,B错误;
C.果酒和果醋发酵时所需的最适温度分别是18℃~25℃和30℃~35℃,可见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果醋发酵,C错误;
D.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为醋酸,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在分析曲线时,利用“S”型曲线的特点进行分析,如:K/2值种群增长率最大,K值时增长率为0。
解答:
A.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酵母快速繁殖,A错误;
B.图中可以看出,N点时酒精浓度基本不再上升,因此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N点时,B 错误;
C.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正确;
D.N点时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率不再变化,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在K/2值时最大,D 错误。
故选C。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果酒,在低温,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下列有关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庭酿制米酒的具体过程是,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苹果醋具有开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