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
C.硝化细菌、酵母菌、蓝细菌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D.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了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2.以下是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某些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色素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②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③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④糖蛋白减少 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A.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③ B.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④
C.细胞癌变具有③④ D.细胞癌变具有②③⑤
3.下列关于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生物膜,但生物膜系统只存在于真核细胞
B.在菠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
C.消化酶的加工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可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提高了生命活动的效率和有序性
4.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见细胞质的流动和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结构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先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经诱导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D.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应从静置培养液中部取样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曲线以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图中①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翻译的启动子
B.图中mR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且要消耗能量
C.DNA控制①的合成,①上的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其模板链是相同
D.图中不同种类的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可能相同,②对应的密码子是UCG
二、综合题
7.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照-黑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下列研究:首先测定绿色植物由黑暗到光照过程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图1);进一步检测了图1各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是指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图2。请回答相关问题: .
(1)图1显示,未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植物细胞进行______的结果。光照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反应才 被激活。
(2)图2中两条曲线变化趋势的差异为: 0~0.5min之间,_____________;0.5~2min之间,与之前的变化相反。结合图1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固醇类物质,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相关机理如图所示。
(1)上图包含________________模型。
A.物理 B.数学 C.概念
(2)醛固酮主要在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合成,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核__________________(填“内”或“外”)。
(3)人细胞内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有很重要的功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中,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需穿过__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4)钠钾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能吸收K+排出Na+,钠钾泵发挥作用时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功能的主渠道。
(2)图中碳元素在P、A、B、C、D、E间以_____形式传递。
(3)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个体数 | 92 | 187 | 121 | 70 | 69 | 62 | 63 |
年龄 | 7+ | 8+ | 9+ | 10+ | 11+ | ≥12 | |
个体数 | 72 | 64 | 55 | 42 | 39 | 264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①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预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
②如果引入该湖泊没有的鲸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
③在湖泊下游生活有大量的动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_____作用。
10.生物性状的显性表达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F1表现出与显性亲本完全相同的显性性状,则称为完全显性;若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则称为不完全显性。自然界中生物的显隐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受环境、年龄、性别、营养等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天然卷发基因(W)和直发基因(w)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某家系中父亲表现为天然卷发,母亲表现为直发,他们生育的儿子表现为头发卷曲程度中等,与父母皆不同。据此推断,天然卷发基因对直发基因为__________(填“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隐性”)。若儿子与一直发女子婚配,不考虑突变,则他们生育的一个孩子的表型为天然卷发的概率是__________。
(2)曼陀罗茎颜色的紫色(A)和绿色(a)为一对相对性状。杂合曼陀罗在温度高时表现为紫色,在温度低时表现为浅紫色。
①据此推断,温度与显性表达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若要判断一株紫色曼陀罗是否为纯合子且只进行一次最简便的实验,则在温度高时,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品种奶牛毛的红褐色(D)和红色(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雄牛表现为红褐色,杂合雌牛表现为红色。选择多对杂合红褐色雄牛和杂合红色雌牛进行交配,子代雄牛和雌牛的表型及比例是否相同?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11.I、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完成设计思路。(要求:实验分5组进行)
可供选择的材料与试剂:①猪肝研磨液、唾液、过氧化氢、淀粉;②斐林试剂、碘液。
可供选择的温度:12℃、17℃、22℃、27℃、32℃、37℃、42℃、47℃、52℃、57℃。(其他条件均满足要求)
(1)选择的一组材料是唾液和淀粉,不选猪肝研磨液和过氧化氢这一组材料的理由是_____。
(2)温度设置最科学合理的一组是_____
A.12 ℃、17℃、22℃、27℃、37℃ B.17 ℃、27℃、37℃、47℃、57℃
C.17℃、22℃、27℃37℃、47℃ D.22 ℃、27℃、32℃、37℃、42℃
(3)该实验过程中,恒温处理与混合反应物的先后顺序是_____。
(4)适合用于该实验检测酶活性的试剂是_____。
(5)该实验属于_____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II、根据图示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6)图中所示物质,其中文名称为_____,其所对应的腺苷一磷酸是_____(一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7)若dCTP(d表示脱氧)可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据此分析合成DNA分子所需的原料还应包括_____。
(8)ATP为主动运输供能过程中,ATP分子的_____(填“α”、“β”、“γ”)位上的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_____,导致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完成物质的运输。
参考答案
1.B
【分析】1、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2、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充当能源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分解糖类提供能量,因此,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但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生命活动能源物质。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的蛋白质等物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
【详解】A、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为核心,因此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但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生命活动能源物质,B错误;
C、蓝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和DNA,C正确;
D、根据细胞中水和无机盐功能可知,它们与其他化合物一道共同承担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点。考生要识记和掌握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功能及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利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对各选项进行推理,作出判断。
2.C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①色素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①是细胞衰老的特点;
②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②是细胞衰老的特点;
③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③是细胞癌变的特点;
④糖蛋白减少 ,④是细胞癌变的特点;
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⑤是细胞衰老的特点;
综上所述:①②⑤是细胞衰老的特点,③④是细胞癌变的特点。
故选C。
3.B
【分析】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共同构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无生物膜系统。
【详解】A、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共同构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无生物膜系统,A正确;
B、在菠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错误;
C、消化酶的加工分泌过程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C正确;
D、生物膜系统将细胞隔成小的“区室”,使细胞可同时进行多种反应,提高了生命活动的效率和有序性,D正确。
故选B。
4.C
【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或低温诱导法
调查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详解】A、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见细胞质的流动,但不能观察到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结构,A错误;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后于相同的温度下混合,B错误;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经诱导的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C正确;
D、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取样时首先要将培养液振荡摇匀,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其中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EF表示着丝粒分裂。
【详解】A、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
B、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正确;
C、 DE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无关,C错误;
D、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后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定义: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①是mRNA,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所以mRNA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而启动子在DNA上,参与转录的,A错误;
B、DNA控制mRNA的合成是转录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解旋并连接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mR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不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
C、转录过程,RNA上的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其DNA模板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是互补的,C错误;
D、一种tRNA所携带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在与mRNA的密码纸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不同种类的tRNA可能携带的氨基酸种类相同,②上的反密码子为AGC,故对应的密码子是UCG,D正确。
故选D。
7.(1)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暗
(2) 0-0.5 min之间,光反应速率下降,热能散失比例上升 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积累导致光反应被抑制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H和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1)
未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因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还要进行细胞呼吸生成CO2释放出来,净光合表现为负值,因此CO2吸收速率低于0;光照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因为CO2吸收是在暗反应时发生的,说明光照0.5min后光合作用过程的暗反应才被激活。
(2)
据图2可知,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下降,热能散失比例升,0.5~2 min之间,与之前的变化相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据图1可知,正常情况下0.5min后暗反应被激活,CO2吸收增多,而图2中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降低,原因是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积累导致光反应被抑制。
8.(1)AC
(2) (光面)内质网 外
(3) 细胞质 0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物质运输)
【分析】醛固酮属于脂质,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不需要穿膜。
【详解】(1)上图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故选AC。
(2)醛固酮化学本质为脂质,其合成部位在内质网,从图示分析可知,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核外。
(3)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生物膜。
(4)钠钾泵能吸收K+排出Na+,钠钾泵发挥作用时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物质运输)功能。
9.(1)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有机物
(3) 稳定型 次生演替 群落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渠道。3、据图分析,P是生产者,A、B、C、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
(1)
据图分析,P是生产者,A、B、C、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渠道。
(2)
图中P、A、B、C、D、E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
①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②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③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题干中涉及大量动植物,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0.(1) 不完全显性 0
(2) 温度能促进显性表达 在温度高时,用该株紫色曼陀罗进行自交 如果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株紫色曼陀罗为杂合子;如果自交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株紫色曼陀罗为纯合子
(3) 不相同 基因型为Dd的牛的表型受到性别的影响
【分析】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由题意知,父亲表现为天然卷发,母亲表现为直发,他们生育的儿子表现介于天然卷发与直发之间,为头发卷曲程度中等,故天然卷发基因对直发基因为不完全显性。父亲表现为天然卷发(WW),母亲表现为直发(ww),儿子的基因型为Ww,与一直发女子(ww)婚配,后代基因型及表型为Ww(发卷曲程度中等)、ww(直发),故他们生育的一个孩子的表型为天然卷发(WW)的概率是0。
(2)①杂合曼陀罗在温度高时表现为紫色,在温度低时表现为浅紫色,说明温度高能促进显性表达。
②在温度高时紫色曼陀罗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若要判断一株紫色曼陀罗是否为纯合子且只进行一次最简便的实验,应在温度高的时,用该株紫色曼陀罗进行自交,如果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株紫色曼陀罗为杂合子;如果自交后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株紫色曼陀罗为纯合子。
(3)已知杂合雄牛表现为红褐色,杂合雌牛表现为红色,选择多对杂合红褐色雄牛(Dd)和杂合红色雌牛(Dd)进行交配,后代DD:Dd:dd为1:2:1,由于基因型为Dd的牛的表型受到性别的影响,其中红褐色雄牛(DD、Dd):红色雄牛=3:1;红褐色雌牛(DD):红色雌牛(Dd、dd)=1:3,故子代雄牛和雌牛的表型及比例不相同。
11.(1)过氧化氢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会分解,干扰实验结果。
(2)B
(3)先恒温处理再混合反应物
(4)碘液
(5)对比(相互对照)
(6) 腺苷三磷酸 RNA
(7)dATP、dGTP、dTTP
(8) γ 载体蛋白磷酸化
【分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酶的活性越高,剩余的淀粉越少,蓝色越浅。
(1)
过氧化氢在没有酶的情况下也能分解,而且温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不选猪肝研磨液和过氧化氢这一组材料。
(2)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其余选择的温度应按照一定的温度梯度,有比最适温度高的,也有比最适温度低的,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该实验过程中,先恒温处理,再混合反应物。如果先混合反应物,则反应物已经发生反应了,再恒温处理就没有意义了。
(4)
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酶的活性越高,剩余的淀粉越少,蓝色越浅。因此用碘液处理,蓝色越深,说明酶的活性越低;蓝色越浅,说明酶的活性越高,即适合用于该实验检测酶活性的试剂是碘液。
(5)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该实验的对照属于相互对照。
(6)
图中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组成的,是ATP,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腺苷一磷酸也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7)
组成DNA的碱基有A、T、C、G,若dCTP(d表示脱氧)可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据此分析合成DNA分子所需的原料还应包括dATP、dGTP、dTTP。
(8)
ATP为主动运输供能过程中,在载体蛋白这种酶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即γ位上的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
【点睛】 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和ATP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023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