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静海一中2022-2023第二学期高一语文(3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61分)和第Ⅱ卷提高题(59分)两部分,共120分。其中学习习惯占8分(含3分卷面分)
知识与技能 | 学习能力(学法) | |||||
内容 | 课内基础 | 古诗文阅读 | 文学阅读 | 写作 | 新学法 | 老学法 |
分数 | 42 | 6 | 14 | 50 | 5 | 8 |
第Ⅰ卷 基础题(共6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道义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
B. 若无罪而就死也 就:走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痛惜,哀怜
C. 抑王兴甲兵 抑:压制
善刀而藏之 善:擦拭
D. 我虽不敏 敏:敏捷,敏锐
奚暇治礼义哉 暇:空闲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距关,毋内诸侯
C. 失其所与,不知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求
3. 按照选项中加点“之”字的用法给句子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许之乎 ②莫之能御也 ③牛何之 ④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⑤舆薪之不见 ⑥子犯请击之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①②/③/④⑥/⑤⑦ B. ①②/③/④⑦/⑤⑥
C. ①②⑥/③/④⑦⑤ D. ①②⑥/③/④⑦/⑤
4.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 从句式特征看,与“臣未之闻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 青,取之于蓝
C. 百姓之不见保 D. 不吾知也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衅钟”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冠者”指的是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 《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叙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阅读题:7-10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到 B.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如果
C. 为五万人具食 具:准备 D. 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使:派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具告以事 予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B. 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C. 因击沛公于坐 得复见将军于此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婚姻。
B.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 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乙)文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11. (甲)(乙)两文中张良帮助刘邦“运筹帷幄”了哪几件事?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
(3)请总结翻译不同类型的文言特殊句式时,分别如何处理才能扣准采分点。(方法规律提炼题)
判断句:_________,被动句:_______,省略句:_______,倒装句: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13.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作答。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直接破题,点明情境,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
B. 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描绘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
C. 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表达出诗人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D. 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4)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①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②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③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④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⑤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⑥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⑦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⑧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⑨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⑩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⑪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⑫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⑬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⑭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⑮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⑯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⑱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⑲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改动)
1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⑤段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失望,对功利世俗的不满。
B. 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C. 文章第⑨段抓住古柏这一意象,古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厚重而富有底蕴。
D. 全文紧紧扣住“寂寞”和“冷”来写。然而在书院寂寞冷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内心,以及他对书院的矛盾忧思。
16. 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宿命”?
17. 标题中的“冷”有何含义?
18. 【新学法】从文章内容看,书院的“寂寞”体现五个方面,请按本文行文先后顺序填写下面的思路导图并标出对应段落,每个空不超过10个字。
第Ⅱ卷 提高题(共59分)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59分)
19. 阅读下面《红楼梦》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以上两段文字都出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请分析林黛玉对“读书”问题先后回答不同的原因,并据此概括黛玉的性格特点。
20. 阅读下面的校荐素材,按要求完成写作内容。
材料一:
曾经,从玉麦乡去往县城,途中要翻越3座海拔4700米以上的大山,一到冬季,风雪阻隔,玉麦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自20世纪60年代,父亲桑杰曲巴和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在全乡仅剩一家三人的情况下,不畏艰难,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并将国旗插遍走过的每一条巡边路,谱写了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材料二:
隐姓埋名,为国铸盾。从首次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程开甲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都留在了大漠戈壁。在这20多年里,程开甲在技术上研究、决策、主持了包括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首次地下竖井方式等6个首次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他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核司令”。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一生为国铸盾,映照百年风云——追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
上面两则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进而论证不同主题,请参考所给示例,再写出两个适用主题并用以上素材内容加以阐述,同时列举可用的其他素材(1个即可)。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
例:角度1:爱国主题
阐述:(1)素材内:无论是大漠戈壁,还是雪域高原,程开甲和卓嘎姐妹都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奋斗,正是对国家的热爱和向往,为他们的坚守和奉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2)其他可用素材:钱学森
角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同学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天津市静海区一中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静海区一中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生学业能力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选择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文学类阅读-单文本,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