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同步练习,共5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 A.墙 B.楼房 C.单元 D.房间2.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感觉比木块冷,是因为( )。 A.铁块温度比木块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比木块重量大 D.木块比铁块容易传热3.由横梁抗弯曲能力实验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宽度或增加厚度,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增强效果是相同的B.宽度能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C.厚度能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4.下列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重复使用可利用的废旧物品B.节约用水用电C.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5.架高压线的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 A.架塔的材料全部应用了金属材料B.应用了上小下大的框架结构C.整个塔身很重,抗击风的能力很强6.一些珍稀动物,有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最好的办法是( )。 A.捕捉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破坏C.不用管,让大自然去选择7.冰是( )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的温度变成的。A.液体 B.气体 C.固体8.巴黎铁塔屹立不倒的原因是( )。 A.上面大,下面小,三角形框架结构B.上面轻,下面重,三角形框架结构C.上面小重量轻,下面大重量重,三角形框架结构二.填空题(共5题,共16分)1.地球表面约( )是海洋,所以,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2.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 )类的材料制作。3.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4.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位置的( )。5.自然水域里的水遭受污染的途径,除了生活污水外,还包括( )、( )、( )等。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改变纸梁的形状也是增强纸梁抗弯曲能力的方法之一。( )2.绿色社区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3.冰融化成水了,所以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 )4.铁塔是上部大下部小,上部重下部轻。( )5.四种相貌特征能组合出8种不同相貌的人。(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 )7.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们都是有害的。( )8.房子的立柱和横梁都是用木头做的,它们的抗弯曲能力相同。(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五.简答题(共2题,共8分)1.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四大洋,分别是哪几个?2.在水泥中加入水,观察水泥变化。试验后,比较食盐的变化与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C5.B6.B7.C8.C二.填空题1.71%2.热的不良导体3.上升;下降4.资源5.工业废水;农业化学污染;生物性污染三.判断题1.√2.√3.×4.×5.×6.√7.×8.×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水泥会固化凝结,食盐会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