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达标测试
展开第二节:洋流
一、单选题
1.读下图,完成若该图表示中低纬海区的表层洋流示意图,则( )
A.A洋流为暖流,其形成与信风带有关 B.B洋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显著
C.C洋流受盛行西风的作用形成 D.D洋流沿岸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中低纬地区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为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影响,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影响,故该图表现的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表层洋流。A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A错误;B洋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显著,B正确;C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受东南信风的作用形成,C错误;D洋流为暖流,沿岸渔业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2.图示洋流可能是( )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温度自南向北增高,应为南半球,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凸向相同,等温线凸向低处,说明洋流流经海域温度高,为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均在北半球,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
A.大陆架浅海区 B.寒暖流交汇处 C.大洋的深海区 D.上升流海区
【答案】A
【详解】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有寒暖交汇以及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海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渔业资源丰富,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源于此,故A正确;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海区浮游生物旺盛,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多位于大陆架浅海区,BD不全面,故错误;大洋的深海区海洋生物量少,人类在深海区的活动很少,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不来自大洋的深海区,C错误。故选A。
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其中环状阴影表示不同气压带、箭头指示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A、B气压带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热力因素 B.都是动力因素
C.A是动力因素,B是热力因素 D.A是热力因素,B是动力因素
5.该图所示季节( )
A.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逐日提前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光绚烂南半球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大,台风活动频繁
6.根据图示地理坐标判断,甲地大致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此时( )
A.甲地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 B.甲地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
C.甲地受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D.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多雨雪天气
【答案】4.D 5.B 6.A
【解析】4.据图可知,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B气压带位于30°N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由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盛行上升气流,故形成赤道低压带的原因主要是热力因素;而副热带高压带高空附近的空气因重力作用而下沉,故而形成副热带高压带的因素主要是动力因素,ABC错误,D正确。故选D。
5.据图判断可知,此时赤道低压带位于北半球,由此可知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被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时间上有可能位于夏至日之后,故日出不一定逐日提前,A错误;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运动,B正确;此时南半球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可能出现极光,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台风活动有可能较为频繁,但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为冬季形成,D错误。故选B。
6.结合上题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故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盛行东南季风,气候表现为高温多雨,A正确;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为冬季,B错误;受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C错误;受反气旋控制,易产生晴朗干燥的天气,D错误。故选A。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全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年移动幅度约为10°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轴的倾角不变)。
阿穆尔河(黑龙江)将大量的淡水注入鄂霍次克海,使海水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每年12月,这一带异常寒冷,黑龙江干流与入海口的低盐度海域完全封冻,冰情逐渐扩散到更远的海域。每年很多游客会来到日本北海道东北部沿岸观赏海冰,这些海冰并非本地海水结冰的产物,而是受海流和季风的影响,从更北的海域漂来的流冰。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冬季海冰分布边界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北海道的东北部沿岸观赏海冰的最佳月份是( )
A.2月 B.1月 C.11月 D.12月
8.北海道北部沿岸的流冰主要来自( )
A.北极地区 B.鄂霍次克海北部 C.日本海西部 D.本州岛东海岸
9.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 )
①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②沿岸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③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剧烈④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7.A 8.B 9.D
【解析】7.由材料可知,冰情首先出现在黑龙江入海口海域,然后向其他海域扩散,故图中三条海冰分布界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海冰分布区,2月20日的海冰分布边界距离北海道最近,故北海道东北部观赏海冰的最佳月份是2月,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北海道北部沿岸的海冰是受海流与季风的影响,从更北的海域漂来的。北海道北部与鄂霍茨克海相邻,且鄂霍茨克海结冰范围较大,由北向南的寒流与冬季风将海冰带到北海道北部海域,B项正确。北极地区距离北海道较远,且与材料中中冰情分布情况不符,A项错误;日本海西部、本州岛东海岸均位于北海道以南,北海道的海冰来自北方,C、D错误。故选B。
9.鄂霍茨克海位于60°N左右,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①正确;鄂霍茨克海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部,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②正确;鄂霍茨克海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温度较低,③正确;鄂霍茨克海与太平洋直接受到勘察加半岛的阻隔,海域较为封闭,与大洋之间的热量交换较少,温度较低,④正确,故选择D项。
【点睛】海水盐度越高越难以结冰,海水结冰一般都是从陆地边缘地区开始,然后向海洋方向扩展。河流入海口由于河流淡水的注入,相较于其他海域,更容易结冰。
读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西高东低
C.大多数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小 D.M处因上升流而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
11.图示国家( )
A.农业有世界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 B.第三产业发达,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C.有世界著名的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D.传统工业所需能源与原料依赖进口
【答案】10.B 11.C
【解析】10.图示区域是印度半岛,其北部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A错误;地形以高原为主,是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B正确;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季节变化大,C错误;M处并未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D错误。故选B。
11.图示国家为印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印度农业发达,是国民经济第一支柱,B错误;有世界著名的新兴电子工业中心——班加罗尔,C正确;传统工业所需原料不依赖进口,D错误。故选C。
【点睛】印度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农业,有近六成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第二大支柱产业是信息技术业,有41万人从事与信息、软件相关的工作。例如,在美国硅谷有15%的高科技公司高管都是印度人。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地该月盛行风向及主要成因是( )
A.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B.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东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3.图中②海域渔业产量较高的月份及主要成因是( )
A.1月寒暖流交汇 B.1月上升补偿流 C.7月寒暖流交汇 D.7月上升补偿流
【答案】12.A 13.D
【解析】12.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可知,目前亚洲大陆上形成了低压,因此应为北半球的夏季;结合地理位置可知,①地位于中南半岛,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的夏季,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西南风,影响中南半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结合图中位置和所学可知,②地并没有寒暖流交汇,AC错误;结合地理位置可知,该地1月盛行风为东北风,7月盛行风为西南风,结合海陆位置可知,西南风为离岸风,因此会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D正确,B错误。故选D。
【点睛】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与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 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甲地被称为“世界干极”,其原因有( )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②冷海水上泛 ③离岸风的影响 ④东北信风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5.图中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A.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答案】14.A 15.D
【解析】14.从图中的甲地位置看,降水少的区域沿海岸线分布,这与秘鲁寒流的影响相符,冷海水上泛降温减湿,②正确;同时,甲地也处于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①正确;离岸风不是世界干极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错误;甲地也可受到东南信风影响,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陆西侧,由六大板块分布可知,美洲板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正是安第斯山脉附近,因此安第斯山脉是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而形成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生长边界除了形成海岭外还会形成新的大洋,比如大西洋;裂谷,比如东非大裂谷。消亡边界: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很深的海沟。消亡边界除了形成海沟外还会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山脉一般是板块挤压隆起。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若图示代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④代表的环节为(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17.若图示代表的是北半球海域洋流模式图,与受①洋流影响的同纬度海区相比,③洋流经过的海区( )
A.温度高、盐度高 B.温度低、盐度高
C.温度高、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低
18.根据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海域高温高盐 B.副热带海区低温高盐
C.高纬度海区低温低盐 D.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温度相同
【答案】16.D 17.A 18.C
【解析】16.根据材料可知,若图示代表的是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根据环流空间形态判断,甲、乙位于地表,丙、丁位于上空,则④为上空水汽水平移动,根据水循环各环节的特征对比可知,④为水汽输送,D选项正确,图中④环节与蒸发的方式不同,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位置不同。ABC项错误。故选D。
17.根据材料可知,若图示代表的是北半球海域洋流模式图,则①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而③洋流为暖流,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A选项正确。 BCD错误。故选A。
1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蒸发强,降水丰富,表层海水盐度相对较低,A错误;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蒸发强,温度高,盐度高,B错误;高纬度海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小,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蒸发比较弱,盐度相对较低,C正确;同纬度海区温度受太阳辐射、地形、洋流、下垫面等影响,会有所差异,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大洋海水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地1月平均气温比乙地高,主要原因是( )
①甲地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②甲地受西风带控制,高温多雨③乙地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④乙地冬季风势力强,气温较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若丙海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印度洋南部海域
【答案】19.A 20.C
【解析】19.甲地纬度比乙地高,太阳辐射量较乙地少,实际情况是甲地1月平均气温比乙地高,说明可能有其他地理要素的参与使得甲地气温升高、乙地气温降低。甲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自低纬度向甲地输送热量,起到增温效果,①正确;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性质温和多雨,不是高温多雨,②错误;乙地受到拉布拉多寒流影响,从高纬度带来冷海水,起到降温效果,③正确;乙地冬季风风源地在北美大陆内部,乙地距离风源地较远,同时西侧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势力较弱,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①③构成的A选项。
20.若丙海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海洋污染会顺着洋流流动方向流动,丙处有墨西哥湾暖流自南向北流动,然后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从而欧洲西海岸会受到污染,故排除ABD选项,C正确。
【点睛】洋流能够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海洋污染会顺着洋流流动方向流动。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若此时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较低,此季节( )
A.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新西兰日落西南方向
C.北印度洋东行船只顺风顺水 D.南非开普敦高温少雨
22.图中②地区渔业资源丰富,下列渔场与该渔场成因不同的是( )
A.东北大西洋渔场 B.索马里半岛沿海的渔场
C.澳大利亚西海岸渔场 D.美国加州沿海的渔场
23.在下列地貌成因中,与③附近板块边界的地貌成因一致的是( )
A.冰岛 B.日本群岛 C.喜马拉雅山脉 D.马里亚纳海沟
【答案】21.C 22.A 23.A
【解析】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河下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因此①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较低的季节应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南半球冬季时,南美洲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等温线应向北凸向高温区,A错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新西兰应日落西北,B错误;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向东流,因此北印度洋东行船只顺风顺水,C正确;南半球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南非开普敦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D错误。故选C。
22.图中②地区位于秘鲁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该渔场形成与当地的上升流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大西洋渔场(即北海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与②地区渔场的成因不同,A符合题意;索马里半岛沿海、澳大利亚西海岸、美国加州沿海都有明显的离岸风,上升流明显,三处渔场的成因与②地区渔场成因相似,排除BCD。故选A。
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附近板块边界为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冰岛位于大西洋大洋中脊之上,是板块生长边界上形成的地貌,与③附近板块边界的地貌成因一致,A符合题意;日本群岛、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均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与③附近板块边界的地貌成因不同,排除BCD。故选A。
【点睛】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中脊等);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往往形成高大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等);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以及山脉或岛弧(如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美洲西岸的山脉)。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冬夏季形成不同的气压状况。巴斯海峡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其海水流动受风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左图为澳大利亚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右图为巴斯海峡洋流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对左图中虚线、实线表示月份及其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虚线一7月 ②虚线出现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吹西北风
③实线出现月份印度半岛吹西南风 ④实线一1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根据左图,推测右图甲、乙洋流( )
A.甲洋流为冬季洋流 B.甲洋流利于航行
C.乙洋流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D.乙洋流为夏季洋流
【答案】24.B 25.C
【解析】24.七月为澳大利亚的冬季,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对应实线;实线出现的7月份,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1月为澳大利亚的夏季,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低压中心,对应虚线;虚线出现的1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吹西北季风,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25.冬季澳大利亚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巴斯海峡降温慢,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吹西北风,海水自西向东运动,故乙为冬季洋流,D错误;夏季澳大利亚大陆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巴斯海峡升温慢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吹东南风,海水自东向西运动,故甲为夏季洋流,A错误;洋流的方向与航行方向一致方可利于航行,不一致则不利于航行,B错误;洋流扩大污染范围的同时,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正确。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加湿;(2)对航运的影响:顺洋流,省时省力省燃料,逆洋流则相反;(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范围,但可以降低污染物浓度。(4)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容易形成渔场。
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附近区域带来充足水汽 B.乙气流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丁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
27.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C.非洲草原动物向南半球迁徙 D.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答案】26.C 27.A
【解析】26.甲风带为东北信风,性质干燥少雨,A错误;乙气流是赤道低压带的上升气流,是由于近地面温度较高而导致的,受热力因素影响,B错误;丙风带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西南风,C正确;丁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27.图示季节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呈西南风,判断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正确;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上低压中心切断,B错误;非洲草原动物向北半球迁徙,C错误;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北半球夏季时保留,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可以帮助判断时间,当气压带风带北移时时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时是北半球冬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关于洋流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度的暖流 B.受信风吹拂形成
C.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D.所在海域的夏季渔业资源丰富
29.图中洋流甲势力较强时( )
A.南非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我国天山夏季牧场牛羊成群 D.南极正值科考的最佳时间
【答案】28.A 29.C
【解析】28.据图区域轮廓和洋流位置可知,洋流甲为索马里寒流,北半球夏季洋流甲是由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风,该风是离岸风,导致冷海水上泛,从而饵料丰富鱼类较多,属于寒流,使得沿岸地区降温减湿,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9.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洋流甲势力较强时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南半球南非开普敦地中海气候,冬季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A错;南半球巴西热带草原气候,冬季草木枯萎,B错;北半球夏季,此时我国天山夏季牧场牛羊成群 ,C对;南极极夜,极昼才是科考的最佳时间,D错。故选C。
【点睛】索马里洋流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冬季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暖流。夏季为寒流,在冬季为暖流。
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它是由大量固体漂浮物组成的。图为垃圾岛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影响垃圾岛形成的主要洋流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B.秘鲁寒流 C.南赤道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31.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有上升补偿流携带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
B.乙地气候受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影响,寒冷干燥
C.洋流可以从低纬向高纬地区传输热量,减小温差
D.船只从甲到乙可以顺北赤道暖流航行,节省时间
【答案】30.D 31.C
【解析】30.垃圾岛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北大西洋暖流在大西洋,秘鲁寒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半球,ABC错;北太平洋暖流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D对;故选D。
31.甲地,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与上升补偿流无关,A错;乙地,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气候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B错;低纬海水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洋流可以从低纬向高纬地区传输热量,减小高低纬度温差,C对;船只从甲到乙可以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节省时间,D错。故选C。
【点睛】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丘贡戈是南美西海岸的二个小渔村,该地降水稀少,极度干旱,但常常被大雾笼罩。当地村民在海边支起大网,制作“捕雾网”,收集淡水。图左为“捕雾网景观图”,图右为“极点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该地常被大雾笼罩的原因是( )
A.受暖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B.受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易凝结
C.邻近大西洋,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D.寒暖流交汇,空气中水汽易凝结
33.下列地区可借鉴此方法缓解淡水资源不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2.B 33.C
【解析】32.大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南美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下垫面气温低,水汽凝结成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3.①②④都位于大陆东岸暖流流经区域,暖流不能使海面水汽凝结成雾,ABD错误;③地位于大陆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易凝结成雾可以借鉴捕雾网缓解淡水资源不足,C正确。故选C。
【点睛】中低纬度地区,大陆西岸(大洋东岸)的洋流为寒流,可以降温减湿;大陆东岸(大洋西岸)的洋流为暖流,可以增温增湿。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部分海域洋流及海水水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5.图示南下的沿岸流使所经海域表层( )
A.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升高 B.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降低
C.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降低 D.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升高
36.下列关于图示海域与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海域全部是我国的专属经济区 B.此季节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C.季节水温的分布受洋流影响明显 D.北部沿海因封冻期较长缺少港口
【答案】34.B 35.B 36.C
【解析】34.读图可知,乙处海域位于河口,且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形成渔场,渔业资源最丰富,B正确;甲海域水温较低,沿海缺少入海径流,渔业资源缺乏,A错误;丙、丁处远离河口,营养物质较少,CD错误。故选B。
35.结合所学可知,洋流流向应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因此等温线应向南弯曲,AC错误;南下的洋流应为寒流,因此会导致水温变低,B正确,D错误。故选B。
36.由图片可知,我国部分海域沿岸洋流盛行寒流,主要是因为冬季盛行西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得沿岸盛行从北往南流的寒流,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南凸,东部海域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C正确;图示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专属经济区,还有韩国和日本的一部分,A错误;此季节是长江的枯水期,入海径流较少,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较高,B错误;北部沿海因为泥沙淤积严重缺少港口,D错误。故选C。
【点睛】渔场形成的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下层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图示气压状况出现时( )
A.塔里木河处在丰水期 B.巴西高原上植被繁茂
C.北极的极光绚丽缤纷 D.印度半岛西北风强劲
38.图中( )
A.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B.甲地气温高,空气受热下沉,形成近地面高气压
C.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D.乙地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暖流
【答案】37.A 38.A
【解析】37.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可知,东经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所以图示地球自转呈逆时针,图示半球为北半球,北纬30°附近亚洲大陆上出现了亚洲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塔里木河处在丰水期,A正确。巴西高原处于南半球,为冬季,草木枯黄,B错。极光绚丽缤纷应在极夜期间,此时北极附近为极昼,C错误。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错误。故选A。
38.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岩,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的形成并非热力因素影响,且空气受热应上升,A正确,B错。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向为自东北向西南,C错误。乙地受西风和海陆轮廓的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的暖流,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节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就北半球亚欧大陆而言,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图为纳米比亚共和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B.水温较同纬度高,利于鱼类繁殖
C.入海河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
D.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40.关于影响纳米布沙漠形成和分布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沿岸洋流的减湿作用
B.东北信风从内陆带来沙源
C.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D.植被覆盖率较低
【答案】39.D 40.A
【解析】3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纳米比亚沙漠西部海域处于本格拉寒流控制下。该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受到寒流控制后,海底的营养盐类跟随上升水流一起浮到浅海,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D正确;此处只有寒流影响,因此A错误;此处寒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低,因此B排除;沿岸地区气候干燥,入海河流少,因此C排除。因此排除A、B、C,选择D。
40.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纳米布沙漠呈狭长状,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主要受沿岸寒流影响,故A正确;此地位于南半球,因此图示纬度为东南信风控制,故B排除;副热带高气压带对该沙漠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形成沿海带状沙漠的主要原因,故C排除;植被覆盖率低是该地沙漠的特征,不是形成的原因,故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
【点睛】纳米布沙漠因热带沙漠气候而形成,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纳米布沙漠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而本格拉寒流流经的沿岸形成沙漠,寒流流程长,纳米布沙漠也延伸了2000多米。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中央海盆组成,与黄海之间通过渤海海峡相连。渤海洋流较弱且不稳定,三个海湾都有独立的内环洋流存在,其中辽东湾内环洋流的流速最慢,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图为渤海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渤海洋流较弱且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域小而封闭 B.海面风速较小 C.海水温度较低 D.海水密度差大
42.辽东湾内环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暖水流的北上 B.常年北风吹送 C.冷水流的扰动 D.海面西高东低
43.渤海海峡洋流流向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
①夏季由黄海流向渤海②夏季由渤海流向黄海
③冬季由黄海流向渤海④冬季由渤海流向黄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41.A 42.C 43.D
【解析】41.读图可知,渤海洋流分为主体洋流和独立洋流,渤海海域三面环陆,面积小且封闭,受海洋主体洋流影响小,难以形成大规模海水运动,A正确。海面摩擦力小,风速较大,B错误。渤海位于中纬度,海水温度不低,C错误。渤海相对封闭,内部海水密度差小,D错误。故选A。
42.读图可知辽东湾内环洋流是独立洋流,受主体洋流影响小,暖水流未北上,A错误。常年北风吹送应呈现顺时针洋流方向,B错误。冷水流的扰动导致辽东湾内海水密度差异运动形成逆时针环流,C正确,辽东湾内环洋东西密度差异不大,水位没有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C。
43.渤海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方,海水从黄海流向渤海,冬季吹西北风,海水从渤海流向黄海,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相关内容。1.含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类型: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3.成因: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洋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附近的地理环境。下图为部分洋流模式图,粗实线为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可能流经澳大利亚东岸 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C.②洋流流向正南 D.④洋流为暖流
45.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②洋流可能导致沿岸( )
A.向南行驶船只航行加速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提高沿岸地区气温 D.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
【答案】44.A 45.D
【解析】44.对比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B错误;②洋流流向正北方向,C错误;①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东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A正确;④为西风漂流,也属于寒流,D错误。故选A。
45.对比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中洋流为逆时针,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①为暖流、②为寒流、③为南赤道暖流、④为西风漂流。②洋流流向正北方向,因此向南行驶船只为逆流行驶,速度减慢,A错误;洋流可以加快海水的自净速度,同时会使污染的面积范围扩大,B错误。②为寒流,寒流对流经的区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比如太平洋东部秘鲁寒流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的影响:(1)气候 :寒流对流经的区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流经的区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2)生物分布和渔业: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会形成大型的渔场。(3)航运 :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要快,更节省燃料。(4)生态环境 洋流可以加快海水的自净速度,同时会使污染的面积范围扩大。
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近海及附近海域的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某季节中国近海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我国东部海域沿岸流的主要驱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47.黑潮暖流的分支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密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风向变化 D.海表温度
48.该季节,图示海域洋流对我国沿海气候的主要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降温增湿 C.增温减湿 D.降温减湿
【答案】46.C 47.B 48.D
【解析】46.我国沿海的黄海沿岸流、浙闽沿岸流均大致由北向南流,我国东部海域冬季主要盛行西北季风,因此主要的驱动力是冬季风,C正确;东北信风是北赤道暖流的主要驱动力,A错误;盛行西风对亚欧大陆东岸影响小,B错误;我国东部海域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与沿岸流流向不符,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47.由图可知,黑潮暖流的多条分支(台湾暖流、黄海暖流、对马暖流),因陆地或岛屿阻挡而“分道扬镳”,B正确,C错误;图示洋流主要为风海流,与密度差异、海表温度关系不大,A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48.黄海沿岸流与浙闽沿岸流均为寒流,对沿海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
【点睛】日本暖流又叫“黑潮”, 是太平洋北赤道暖流遇大陆后的向北分支;黑潮暖流形成影响因素: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影片《战狼2》中,中国海军进行的救援行动以2015年3月也门撤侨行动为原型。下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9.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夏季顺风顺水 B.夏季逆风逆水
C.冬季顺风顺水 D.冬季逆风逆水
50.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跨亚、非两个大洲和印度洋、太平洋两个大洋。
B.该区域地跨四大板块、两大地震带,板块边界属于消亡边界。
C.图中马六甲海峡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D.图中亚丁湾盛产石油,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输往西欧、日本等地。
【答案】49.C 50.A
【解析】49.由题中图可知我国护航编队由马六甲海峡一路向西到达亚丁湾,中间经过印度洋,印度洋的洋流流向会随季节变化。夏季盛行西南风,洋流流向呈顺时针,此时护航是逆风和逆水的状态;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此时护航是顺风顺水的状态,C选项正确。夏季洋流顺时针,洋流向东流,不是最佳季节,排除AB选项;冬季是顺风顺水的状态,排除D选项;故选C。
50.由图可知,索马里属于非洲,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洲,护航时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因此该区域地跨亚、非两个大洲和印度洋、太平洋两个大洋,A选项正确;图中区域地跨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四大板块,红海是属于生长边界,B选项错误;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是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处于“十字路口”的咽喉,C选项表述不准确,C选项错误;亚丁湾的石油是通过油轮运往西欧和日本的,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印度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全球大洋输运带的关键环节,调节海洋物质和能量平衡。热带印度洋海洋环流系统最明显的特征是,主要环流仅出现在特定季节或呈季节性转向。下图为北印度洋洋流传输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北印度洋海域存在多个高涡动能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底地形复杂 B.风向和洋流复杂 C.海陆轮廓复杂 D.水温和盐度复杂
52.东印度沿岸流势力最强盛时段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答案】51.B 52.C
【解析】51.材料可知热带印度洋海洋环流系统特征是主要环流仅出现在特定季节或呈季节性转向。北印度洋海域地理位置特殊,季风风向多变,且洋流复杂,风向和洋流对该海域的海水运动影响大,导致该海域存在多个高涡动能区。B正确。不是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不复杂,A错误。图示海陆轮廓简单呈半环状,C错误,印度洋为高水温高盐度,不复杂,D错误。故选B。
52.由图可知,东印度沿岸流是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的离岸流,6~10月该海域盛行西南风,且势力强盛,所以7~9月东印度洋沿岸流势力最强盛。C正确,故选C。
【点睛】北印度洋在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环流。从10月至来年3月~4月,亚洲大陆被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笼罩,在北印度洋海面,盛行东北季风,这时,海水主要向西南流动。南赤道暖流的北分支和沿非洲海岸南下的东北季风海流汇合东转,形成赤道逆流,形成北印度洋的逆时针环流。从5月至9月,在索马里沿海,由于西南季风的作用,形成相当强大的上升流,形成北印度洋地区的顺时针环流。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控制
B.甲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C.丙是赤道低气压带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54.据图判断,此季节( )
A.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地中海沿岸游客可享受阳光沙滩
【答案】53.A 54.D
【解析】53.根据图1中纬度位置及气流运动情况可知,图示甲、乙、丙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结合图2 可知,丁为东北信风带,C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A正确;由图2可知,丁为东北信风带,可知甲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D错误。故选A。
5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范围位于北半球。由图1中风带、风向位置可知,甲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为顺时针流动,夏季吹西南风,故自东向西的船只逆风逆水,A错误;夏季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错误;夏季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多,河流进入丰水季节,C错误;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游客可享受阳光沙滩,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气压带。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同理可推知,地球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地附近风力较大。据此完成问题。
55.若此时测得M地吹偏北风,则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延伸方向为(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东北—西南向 D.西北—东南向
56.冷气流经过甲地时,风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控制 B.地形狭窄 C.摩擦力小 D.南北温差大
57.冷空气频繁南下,对N海域的影响为(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冰范围扩大 C.海水污染加重 D.海产数量增加
【答案】55.C 56.B 57.D
【解析】55.由所学大气水平运动知识可知,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已知M地吹偏北风,沿风向向左偏转可得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西北指向东南,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可判断出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向,气压值由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降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6.甲地位于20°N到23°26′N之间,不受西风影响,A错误;甲地为峡谷地形,冷气流南下经过甲地时,由于“狭管效应”,风力增强,B正确;由图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摩擦力大,C错误;甲地位于热带,南北温差小,D错误。故选B。
57.冷空气频繁南下,将N海域表层海水吹向南侧(吹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涌补充,海水温度降低,同时将深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渔场,A错误,D正确;N海域地处热带,水温较高,冬季海水不会结冰,B错误;冷空气频繁南下,将N海域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错误。故选D。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其中高空垂直偏转;南半球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转,其中高空垂直偏转。
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在高纬海域受密度的影响下沉到海底,深层海水向南返程流动。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该环流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其停滞。
58.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B.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欧洲西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59.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②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③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④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⑤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58.D 59.D
【解析】58.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由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知,会导致北美东部地区、西欧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A错误,D正确;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暖流寒流导致的海水扰动也随之减弱,进一步导致寒暖流交汇处的渔场渔业资源减产,C错误;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欧洲西部地区全年降水可能减少,B错误。故答案选D。
59.海水下沉可能是盐度增大,导致海水密度增大而下沉。造成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密度增大,①正确;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③正确;降水多则盐度减小,密度减小,④错误;海水结冰导致盐分析出而使盐度升高,海水密度增加,⑤正确;地转偏向力不影响盐度的大小,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海水深度增加,温度越低,盐度越大,压强越大,海水密度就增大。
下图为某大洋海域多年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0.图中①②③④处等温线的弯曲是洋流导致的,这四处洋流的性质是( )
A.①②处为寒流 B.③④处为寒流
C.②③处为暖流 D.①④处为暖流
61.有关四处海水性质与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 B.②处表层海水密度最大
C.③处表层海水温度最高 D.④处表层海水风浪最大
【答案】60.C 61.C
【解析】6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从等值线变化情况来看,①④处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②③处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1.海洋表层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①处水温最低,密度最大,B错误;盐度受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判定①表层水盐度是否最高,A错误;一般风带影响的区域风浪较大,仅由图上信息无法判断风浪大小,D错误。③处表层海水温度介于25℃~30℃,表层海水温度最高,C正确。故选C。
【点睛】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 ①暖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来自水温高处。②寒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来自水温低处。
据观察,东印度沿岸50—150km范围表层洋流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2—5月、6—9月和10—12月三时段流向具有明显的不同。下图示意2—5月和10—12月东印度沿岸流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2—5月、10—12月东印度沿岸流( )
A.与季风基本同步,以风为主要动力 B.季风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
C.2―5月、10―12月都与季风相关 D.只有10—12月与季风相关
63.10―12月东印度沿岸流的影响是( )
A.升高孟加拉湾平均盐度 B.增加沿岸地区降水
C.降低流经地区气温日较差 D.阻碍淡水经向输送
【答案】62.D 63.A
【解析】62.东印度沿岸表层洋流的流向与季风风向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A错误;在东北季风后期(2-5月)甚至出现了逆风的海流,这说明还有其他动力作用,BC错误;10—12月期间东海岸沿岸流流向大致和季风风向相同,这说明其与季风相关,D正确。故选D。
63.东印度沿岸北部有恒河口注入海洋,有大量淡水注入会使该海域海水盐度降低,10—12月东印度沿岸流向南流,加速了淡水经向输送,将表层大量淡盐水送出孟加拉湾,导致孟加拉湾平均盐度升高,A正确;此时沿岸流大致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属于寒流,其会使沿岸降水减少,气温降低,但对日温差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北冰洋与周围海域的表层物质、能量交换,对其永久性海冰分布有重要影响。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受风向的率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影响北冰洋90°W~90°E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海气热量交换不同
C.陆地径流热量影响 D.洋流输送热量多少
65.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的时段为( )
A.12~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答案】64.D 65.C
【解析】64.北冰洋90°W~90° E一线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比斯瓦尔巴群岛一侧较大,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海域相对封闭,低纬度洋流难以流入,而斯瓦尔巴群岛一侧,大西洋间的通道有北大西洋暖流进入,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海冰融化的多,D正确;太阳辐射强弱差异较小,A错误;海气热量交换相差不大,B错误;陆地径流较少,影响不大,C错误。所以选D。
65.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图示海域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极地东风势力较弱,年内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6~8月为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C正确;12~次年2月、3~5月、9~11月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较少,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图为欧洲经到好望角到亚洲的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6.该航线中( )
A.①航段容易出现海雾 B.②航段岸边落叶纷飞
C.③航段可以顺风顺水 D.④航段一直风平浪静
67.船行至好望角附近阴雨连绵,此时控制该地区的是( )
A.赤道低气压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东南信风带 D.盛行西风带
【答案】66.A 67.D
【解析】66.该航线从欧洲南部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①航段因为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海面上容易出现海雾,A正确。②航段位于几内亚湾,岸边为热带雨林气候,为热带雨林自然带,B错误。③航段受东南信风和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逆风逆水,C错误。④航段位于非洲南部好望角,受西风影响时,波涛汹涌,D错误。故选A。
67.由图可知,好望角位于30°S以南,7月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好望角受盛行西风带影响,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湿润气流,降水较多,阴雨连绵,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非洲南部的咆哮西风带使得好望角风力强劲,加上地形的原因,海浪滔天,西方国家将好望角的航线称为“鬼门关”。
黑潮,又称“日本暖流”,是全球海洋中的第二大暖流,它对邻近东亚地区的航海、渔业生产、海洋环境以及气候有着深远影响。下图示意东海黄海洋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8.黑潮所处的洋流系统是( )
A. B.
C. D.
69.黑潮海水的性质是( )
A.高温高盐 B.高温低盐 C.低温低盐 D.低温高盐
70.黑潮对东亚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青岛、大连成为不冻港
②日本北部形成上升流渔场
③朝鲜半岛南部形成亚热带气候
④上海夏季高温多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8.C 69.A 70.B
【解析】68.根据材料,黑潮,又称“日本暖流”,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北半球中低纬度的环流呈顺时针方向,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69.黑潮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为暖流,暖流会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流经地区温度高,盐度高,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70.黑潮为暖流,对沿岸地区会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对我国青岛、大连成为不冻港,朝鲜半岛南部形成亚热带气候有一定的影响,①③正确;日本北部形成的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②错误;上海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暖流,对沿岸地区会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会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哥伦布是中世纪意大利著名航海家。下图是哥伦布两次从欧洲航行至美洲的线路图,两次航行用时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哥伦布的船队沿L2线路航行用时较短,是因为( )
A.L2沿线风力强劲 B.L2沿线多顺流
C.L2线路短 D.造船技术进步
72.四地中最适合布局晒盐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3.造成图中直布罗陀海峡海水运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 B.海水密度 C.地势 D.海水温度
【答案】71.B 72.C 73.B
【解析】7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L2沿线多顺着洋流前进,航速较快,B正确;两线相比,L2的线路更长,C错误;L2沿线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风力较弱,A错误;造船技术没有明显进步,D错误。故选B。
72.晒盐场需要高盐度海水、晴朗的天气等条件。图中丙处位于地中海沿岸,海水盐度高,夏季温度高且多晴天,蒸发旺盛,适合布局晒盐场,C正确;图中甲、乙、丁三地所处纬度较高,温度低,蒸发微弱,不适合布局晒盐场,ABD错误。故选C。
73.图中的海水运动是密度流。地中海的海水密度高于大西洋,造成底层海水流入大西洋,表层海水反之,B正确。盛行风会影响表层海水运动,对深层海水运动影响不大,A错误;图中地势对表层海水运动影响不大,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两侧的海水温度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分布规律: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3、40°S—60°S附近,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下图示意北美大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4.与甲地相比,乙地( )
A.年降水量较大 B.气温年较差较大 C.降水变率较小 D.气温日较差较小
75.丙地沿海夏季多海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之间气温差异较大 B.低气压控制,风力较弱
C.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水汽 D.沿岸寒流降温作用较强
【答案】74.B 75.D
【解析】74.读图可知,甲地的年降水量远大于乙地,故A错误。甲地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而乙地受地形阻挡,受不到西风影响,气候呈大陆性特征,气温年较差大,故B正确。甲地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乙地降水来自于东部大西洋上的夏季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故C错误。甲地终年受来自太平洋上的西风影响,气温日较差小;乙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故D错误。所以选B。
75.由题干可知,此时为夏季,当暖湿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它把热量传给冷海面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寒流的作用),这时饱和水汽量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这种现象就是海雾,所以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原因是与加利福尼亚寒流有关,D正确;海陆温差、低气压、沿岸暖流都不是导致该地夏季多海雾的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生成在海洋上的雾,它是在特定的海洋水文和气象条件下产生的,换句话说,海雾在那些经常可以满足成雾条件的海区出现的机会多,反之亦然,因而海洋上海雾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平流雾的生成,除了表面水温低于某界限值的条件之外,还取决于海面水温和气象条件的配合,其中就有水温与气温之间的配合。
下图示意世界局地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6.乙地附近海域的洋流主要流向和性质分别为( )
A.向南寒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北暖流
7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是热带草原景观 B.气压带形成是热力原因
C.甲、乙两地年温差均小 D.乙地山林此时落叶满地
【答案】76.B 77.C
【解析】76.读图可知,乙地所处风带盛行西北风,只能为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受其影响,形成了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因此,可以确定乙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7.甲地地处南半球大陆西岸,纬度30度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沿岸有寒流流经,气候干旱,是热带沙漠景观;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是动力原因; 甲、乙两地此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年温差均小;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南移,南半球为夏季,乙地山林此时枝叶繁茂。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中低纬海区大洋西部为暖流,东部为寒流;中高纬海区大洋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大洋西部即大陆东岸。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则地球上存在着“七压六带”。春分和秋分时,气压带的纬度位置为:①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气流;③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60°±5°,暖空气爬升;④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85°~90°,盛行下沉气流。气压带之间为风带,风向的判断方法为: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右南左”发生偏转。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向北移动5°,冬季则向南移动5°。
下图示意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8.与甲区域超强气旋生成相关的因素有(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79.与乙区域比,甲区域超强气旋频次多的原因是( )
A.寒流影响广 B.离岸流规模大 C.暖流势力强 D.上升流范围大
【答案】78.A 79.C
【解析】78.结合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5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纬线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与超强气旋高发地距离较远,故对其影响小,⑤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A。
79.甲区域与乙区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与乙地相比,甲地区位于大西洋,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乙区域位于中高纬太平洋区域,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但其势力没有北大西洋暖流强大,故A错误,C正确;北大西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的风海流,既不是离岸流,也不是上升流,故离岸流和上升流不是导致甲地比乙地超强气旋频次多的原因,离岸流和上升流形多成于盛行离岸风的海域,BD错误。故选C。
【点睛】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系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强大的暖流,原因是南赤道暖流北支与北赤道暖流汇合,组成强劲的湾流,又因暖流绕经炎热的墨西哥湾后而流出,因此规模很大,水温很高。
图为四幅不同半球不同性质海水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0.图示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1.图示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若图示四支洋流均位于大西洋,则与北海渔场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80.C 81.B 82.D
【解析】80.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应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寒流与之相反。根据图中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及洋流流向可知,①④为暖流,②③为寒流。ABD错,C对。故选C。
81.根据所学世界洋流规律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的洋流属于寒流。北半球中低纬洋流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中低纬逆时针流动,北半球中高纬洋流逆时针流动。根据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①③为南半球,②④为北半球。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洋流①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的暖流,A错;洋流②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的寒流,B对;洋流③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的寒流,C错;洋流④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的暖流,D错。故选B 。
82.北海渔场的成因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而形成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中高纬度地区。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洋流①②③均位于中低纬,ABC错,洋流④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西岸的暖流,故其是与北海渔场形成密切相关的洋流,D对。故选D。
【点睛】北海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冰洋南下冰冷海水交汇处。寒、暖海流交汇,产生涌升流。涌升流区海水不断从下层涌到表层,海水下层的腐解的有机质等营养物质也随之被带到表层。因此,这一海区水质肥沃,形成北海高产渔区。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3.若一艘油轮在③处泄露,则( )
A.③处污染范围不会扩大 B.①处海水更新周期变短
C.会造成④处渔场减产 D.②处最先受到污染
84.M洋流促使沿岸地区( )
A.气候暖湿 B.干旱加剧 C.气候冷湿 D.形成森林
85.与⑤处海水相比,③处海水( )
A.温度相同 B.温度较低 C.盐度较低 D.盐度较高
【答案】83.C 84.B 85.D
【解析】83.结合海陆轮廓,由图可知,③处为北大西洋暖流,油轮在③处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A错;污染并不会速断海水更新周期,B错;油轮在③处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流至④处,导致鱼类生长受影响,渔场减产,C对;根据洋流流向,④处最先受到污染,D错。故选C。
84.由图示可知M为寒流,寒流对沿岸产生降温减湿的作用,温度湿度下降,AC错,B对,M地区陆地为沙漠区,寒流降温减湿,不利于植被生长,不能形成森林,D错。故选B。
85.③和⑤处纬度大体相似,③处为暖流,⑤处为寒流,则可判读③处温度高于⑤处,AB错;温度高,海水蒸发多,盐度高,可知,③处盐度比⑤处高,C错,D对。故选D。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影响海水的气候因素主要考虑“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因为降水使海水稀释,而蒸发使海水浓缩,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响盐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二、洋流,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三、入海径流,大量来自陆地的淡水汇入,对海水起稀释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北部湾海域夏季为顺时针环流,冬季为逆时针环流。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在海水密度差引起的海平面高差影响下,北部湾夏季仍存在较弱的逆时针环流。下图示意北部湾的范围和夏季的逆时针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6.北部湾环流的传统观点主要考虑的是( )
A.入海径流 B.大气环流 C.海陆轮廓 D.水温分布
87.北部湾夏季维持较弱的逆时针环流,主要是因为( )
①琼州海峡东侧海水密度大
②汛期近岸盐度偏低
③地转偏向力影响入海淡水流向
④热带气旋带动海水辐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6.B 87.C
【解析】86.北部湾入海径流主要存在于海域的西侧,对整体环流的形成有限,A错;海陆轮廓没有季节变化,不会使海水季节性改变流向,C错;北部湾海域面积较小,温度的变化不足以引起海域内风向的变化,从而影响海水流动,D错;北部湾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到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夏季刮西南风,冬季刮东北风,大气环流驱使海水在相对封闭的海域内形成不同季节的流向变化,B对。故选B。
87.琼州海峡东侧海域宽广,西侧海域封闭,西侧位于热带的封闭海域在蒸发作用下盐度较高,①错;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汛期河水径流量大,海域西侧较淡海水向东侧较咸地区流动,②对;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入海淡水大致向南侧流动,带动海水逆时针运动,③对;热带气旋并不是整个夏季都存在,④错。②③组合正确,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密度流是相邻海域因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差异,引起海水的流动所形成的洋流,典型存在密度流的海域如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等,都是海域相对封闭,两侧盐度差异较大的区域。北部湾海域相对封闭,陆上的淡水和东侧盐度较低的海水在此区域容易形成密度流,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向变化。
图为北太平洋7月海雾频率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8.海雾频率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 )
A.上升流区 B.寒流流经区 C.暖流流经区 D.寒暖流交汇区
89.图示局部区域海雾频率小于2%,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强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大 D.降水较少
【答案】88.D 89.B
【解析】88.图中观察可知,高值中心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此处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D正确;图中上升流主要位于大洋东部沿海,图中频率较低,A错误;图中寒流、暖流流经区的数值都没有寒暖流交汇处数值大,故频率并不是最高的区域,BC错误。故选D。
89.图示区域海雾频率小于2%的地区位于北纬30度以南海域,该海域纬度低,气温高,水汽难以降温到露点以下,也就不容易成雾,B正确;光照、降水、风力跟海雾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海域并不是光照、降水、及风力的极值区,不能成为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点睛】雾的形成需要具备三大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充足的水汽”,雾气就是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形成的,因而下垫面水汽充足,较为湿润,那么也就有利于雾气形成,比如下垫面是海面、河流、湖泊、沼泽等的区域,有利于雾的形成。第二个条件是“低温冷凝”,大气中的水汽是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只有让水汽降温冷凝,才能形成液态的雾气。第三个条件是“静风条件”,雾的形成通常是在大气稳定的时候,如果风力强劲,那么空气中的水汽就难以凝结,同时风的吹拂也会让雾气扩散,难以长时间雾气笼罩。
印度洋偶极是在印度洋发生的一种特殊气象现象,由印度洋不同地区海表温差引起。当印度洋西部温度高于东部时,形成正偶极;当赤道印度洋东部水温异常偏高时,形成负偶极。印度洋偶极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气温和降水等。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印度洋赤道上空的大气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0.正常年份热带印度洋海域东西部存在明显的水温差异,与此无关的是( )
A.索马里寒流 B.西南季风 C.赤道暖流 D.盛行西风
91.出现印度洋负偶极时,图示环流势力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量的变化分别是( )
A.加强增多 B.加强减少 C.减弱增多 D.减弱减少
92.印度洋负偶极对周边区域最可能的影响是( )
A.肯尼亚蝗灾加重 B.索马里南部降水减少
C.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 D.印度尼西亚旱灾加剧
【答案】90.D 91.A 92.B
【解析】90.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常年份热带印度洋海域东部气温较高,受到赤道低气压的影响气流上升,降水量较大,西部可能受到索马里寒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少,且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降水较少,故ABC都与之有关,不符合题意;盛行西风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该海域纬度较低,不会受其影响,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
91.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洋负偶极时,东部海域异常偏高,则将导致图示环流中上升气流增强,东西气温差异加大,则环流增强,位于上升气流的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量将大大增加,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选择A。
92.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可知,印度洋负偶极现象产生,将导致西部沿岸区域降水减少,农业发展不利,蝗灾不会加重,故A错误,B正确;而东部海域的上升气流较大,降水增多,因此澳大利亚森林不会火灾频发,故C错误;同时印度尼西亚降水也大大增多,不会出现旱灾,故D错误。答案选择B。
【点睛】热带印度洋中划出两片区域,分别称为西极和东极,西极在西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东极则在印度尼西亚南部东印度洋。这两个区域海温差异的变化,就是印度洋偶极子。若是气温西高东低,会酿成灾害,而如果情况完全相反——即两极海温东高西低的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也就是冷性,同样也会造成气候异常。
海面温度锋是指海水温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存在明显变化的狭窄过渡带。我国台湾海峡受不同性质洋流影响,海面温度锋终年存在,锋的强度季节差异大。下图示意台湾海峡海面温度锋位置(S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3.形成台湾海峡海面温度锋的洋流是( )
A.日本暖流和沿岸寒流 B.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
C.北赤道暖流和沿岸寒流 D.北太平洋暖流和千岛寒流
94.台湾海峡海面温度锋强度较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5.台湾海峡海面温度锋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93.A 94.D 95.D
【解析】93.由文字材料可知,台湾海峡海面温度锋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根据图中温度锋的位置,结合所学洋流分布知识可得出该地受日本暖流和沿岸寒流影响。故选A。
94.由上题可知,该处海域温度锋受日本暖流和沿岸寒流影响。冬季我国东部受偏北风影响(离岸风),沿岸寒流强度大,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温差大,温度锋强度大。故选D。
95.温度锋为寒暖流交汇处,冷水流和暖水流的流向应为相对运动;由于冷水流密度大,暖水流密度小,故冷水流位于锋面下方,暖水流位于锋面上方。故选D。
【点睛】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在冬季和春季较强,秋季次之,夏季消失。受台湾暖流、黑潮及其分支的共同影响。是由台湾暖流、黑潮及其分支和北下寒流交汇所形成。
知床半岛位于日本北海道岛的东北部,附近海域的流冰景观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阿穆尔河水量丰富,对该区域流冰影响很大。2019年9月,一只印有我国国庆标语的双层气球在知床半岛被发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6.阿穆尔河对知床半岛附近海域海冰形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流动性避免被封冻 B.汇入的淡水易凝固成冰
C.为海冰南下提供外动力 D.河水大量吸收海水热量
97.使国庆气球到达知床半岛的主要动力是( )
A.洋流 B.海陆风 C.冬季风 D.高空西风
【答案】96.B 97.D
【解析】96.流动性增强,不易封冻,A错误;淡水盐度较低,易于结冰,B正确;海冰南下与海冰形成无关,C错误;河水水温与海水温度差异较小,故河水对吸收较大海域范围内的海水热量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B。
97.知床半岛位于我国东北方向,洋流是表层海水的流动,气球到达知床半岛应是大气运动,A错误;海陆风发生在海岸陆地与近海地区,不可能使气流飘到离中国较远的知床半岛,B错误;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是西北风,在西北风影响下,气球应飘向东南方向,C错误;受高空西风影响,使气流飘到东部的知床半岛,D正确。故选D。
【点睛】形成海冰的原因主要有气温、盐度、流速、深度、洋流性质、海域形状、距陆地远近等。
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区域,呈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种类多、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如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8.该季节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 B.洋流流向 C.离岸风 D.海底地形
99.洋流对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表现为( )
A.洋流流向与悬浮物质量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一致
B.洋流D会增加悬浮物质量浓度
C.洋流B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增加影响明显
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
【答案】98.A 99.D
【解析】98.通过等值线可以看出近岸海区越靠近河口处,悬浮物质量浓度越高,故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A正确;据图可知,洋流和离岸风并未对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产生明显影响,BC错误;本区海底地形均为大陆架,地形差异不大,故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应选A。
99.据图可知,洋流流向与等值线弯曲方向不同,A错误;洋流D流经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较低,B错误;洋流B对悬浮物质量浓度没有产生明显影响,C错误;据图可知,洋流C为高纬流向低纬的寒流,同时由高悬浮物浓度区流向低浓度区,使等值线由高值凸向了低值;洋流D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由低值区流向了高值区,使等值线由低值凸向了高值,所以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产生了一定影响,D正确。应选D。
【点睛】影响海水中悬浮物数量的因素:海水运动、人类活动的强度、入海河流等。入海河流是海水中悬浮物的主要来源,距河口越近,悬浮物浓度越高;海水的水平运动对悬浮物具有稀释作用,上升流也会提高表层海水的悬浮物数量,下降流可促进其沉降;受人类活动影响,一般近岸海水中悬浮物数量高于远海。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0.图中洋流为暖流的是( )
A.ab B.ac C.bc D.bd
101.洋流会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发生变化,能正确表示c洋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100.B 101.C
【解析】100.根据所学可知,图中a为北太平洋暖流,b为加利福尼亚寒流,c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为秘鲁寒流,因此为暖流的有ac,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1.根据所学可知,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一致。洋流c的流向为向南,因此等温线应向南凸出,排除AB。c洋流位于南半球,越往南,水温越低,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等温线的判断,首先根据水温的分布规律判断半球,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流向。
美洲大陆被认为是古代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的。下图是哥伦布分别于1492年和1493年从欧洲航行至美洲的线路图,两次航行用时有明显差异。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02.哥伦布沿L1、L2线路航行时间差异较大的最可能原因是( )
A.L1航行是逆北太平洋暖流而行,速度慢
B.L1航行途中轮船损坏,维修时间长
C.L2航行时用到了更为先进的柴油发电机,用时短
D.L2航行时先顺寒流,再顺暖流,速度快
103.2022年7月,刘英铭一家乘坐某大型国际邮轮由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罗那到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途径直布罗陀海峡时(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无风逆水 D.逆风逆水
104.下列对上右图中四处海水温度、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盐度①<④、温度③>④、密度①<②
B.盐度①>④、温度①>②、密度③>④
C.盐度③>④、温度①<②、密度①<②
D.盐度①>②、温度③<④、密度③>④
【答案】102.D 103.C 104.B
【解析】102.由航海线路图可知,L2航行时先顺加那利寒流航行,再顺北赤道暖流航行,速度快,用时短,D正确。L1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速度慢,用时长,A错误。两次航行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顺水或逆水使航行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与航行途中轮船维修时长关系较小,B不符合题意。1493年并没有柴油发电机,C错误。故选D。
103.直布罗陀海峡7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处于无风或微风状态,由右图可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该邮轮逆水航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4.地中海位于亚热带,蒸发量大,与临近的大西洋海区相比较,盐度高,海水密度大,盐度①>④,A错误;海水温度自表层向深层降低(到一定深度水温变化极小),所以①水温高于②,③水温低于④,C错误;地中海高盐度高密度的海水下沉,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故③处盐度高于④,③处密度高于④,B正确。因为地中海海水下沉,所以大西洋表层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使①处盐度低于②处,①处密度低于②处,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域的盐度是不同的。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读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05.图中A地区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位于大江大河入海口 C.沿岸岛屿珊瑚众多 D.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
106.图中B港口是非洲南部最大的港口,主要是因为B港( )
A.气候优越 B.经济发达 C.位置优越 D.技术先进
【答案】105.D 106.C
【解析】10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地区处于东南信风控制下,为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D选项正确;该地不是寒暖流交汇处,A选项错误;该地大江大河注入,B选项错误;沿岸地区岛屿、珊瑚较少,C选项错误。所以选D。
106.B港口位于非洲好望角,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欧洲西部通往中东、南亚、东亚的中央航道,地理位置优越,往来船只较多,C选项正确;该地风浪较大,A选项错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选项错误;非洲的技术水平较差,D选项错误。所以选C。
【点睛】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由于这些原因形成大的渔场。
孟加拉湾北部是印度洋表层盐度最低的海域。研究显示,阿拉伯海高盐度海水入侵显著影响孟加拉湾海水的盐度变化。下图为孟加拉湾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7.孟加拉湾北部海水盐度低主要因为( )
A.海水温度高 B.淡水注入量大 C.海水蒸发弱 D.海域开放性强
108.夏季孟加拉湾( )
A.高盐度水从西侧流入,低盐度水从东侧流出 B.高盐度水从东侧流入,低盐度水从西侧流出
C.低盐度水从西侧流入,高盐度水从东侧流出 D.低盐度水从东侧流入,高盐度水从西侧流出
【答案】107.B 108.A
【解析】107.孟加拉湾北部位于恒河入海口附近,恒河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盐度,使得其海水盐度较低,B正确;如果考虑海水温度高,则蒸发量较大,盐度高,A错;该区域海区所处纬度较低,海水蒸发强,C错;海域开放性强,易受外界海水的盐分交换的影响,盐度不会低,D错。故选B。
108.夏季,该区域盛行西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海高盐度入侵显著影响孟加拉湾海水盐度变化,受季风洋流的影响,高盐度的水从西侧流入,而孟加拉湾低盐度的水从东侧顺洋流流出,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尼莫点,被称为海洋难抵极(最难抵达的海域),是海洋上距离陆地(含岛屿)最偏远的地点,同时也远离重要船舶航线及洋流。该海域人类活动稀少、生物量少。自1971年以来,欧美等国家已在此沉没超过263块太空残骸,又称为“航天器墓园”。下图为世界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9.推测尼莫点位置应该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0.各因选择尼莫点作为航天器坠落地,主要原因足( )
A.搜索方便 B.安全系数高 C.对海洋生物伤害小 D.对海洋污染小
111.尼莫点附近海域生物量少的原因是( )
①远离大陆,营养物质少 ②纬度高,气候寒冷
③环流阻挡,营养物质进入少 ④环流阻挡,海区水质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09.A 110.B 111.B
【解析】109.尼莫点是海洋上距离陆地(含岛屿)最偏远的地点,丙、丁靠近大陆,C、D错误;而乙附近有夏威夷群岛和北太平洋重要航线经过,B错误;甲位于南太平洋中间,远离大陆和重要航线,A正确。故选A。
110.尼莫点作为航天器坠落地,最应该考虑安全性,因为其远离陆地,远离航线,人类活动稀少,B正确;航天器坠落地,航天器不再回收,不需要搜索方便,A错误;航天器坠落地,对海洋生物伤害大、对海洋有污染,CD错误。故选B。
111.尼莫点附近海域生物量少,是因为远离大陆,营养物质少 ,①正确;环流阻挡,营养物质进入少,④正确;甲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②错误;环流阻挡,陆地污染物不容易进入,海区水质较好,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尼莫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音译,直译为“无人”的意思。由于尼莫点远离陆地和洋流,这片海域缺乏有机物和微生物,是海洋生物活性最低的区域,连船舶和鱼群都不会路过这里,是真的可以称之为鸟不拉屎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尼莫点是航天 器坠毁的绝佳低点。所以尼莫点也被称为 航天器公墓。
读下图,回完成下面小题。
112.图二中洋流与图一中洋流方向性质一致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①—乙 D.②—甲
113.关于图二洋流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使沿岸荒漠景观向高纬度延伸 B.②带来南极冰川,威胁航海安全
C.①使向北航行的游轮节省燃料 D.②洋流流经海区有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112.B 113.C
【解析】112.据图可判读出,甲为北半球寒流,乙为南半球暖流,①为南半球寒流,②为南半球暖流。图二中②洋流与图一中乙洋流相对应,B正确,D错误;①洋流不与甲乙对应,AC错误。所以选B。
113.①洋流为南半球寒流,可以使的沿岸荒漠景观向低纬延伸,A错误;②为暧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不会挟带冰川,B错误;向北航行与①洋流流向一致,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C正确;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会形成比较大的渔场,在②附近没有寒暖流交汇和上升补偿流,不会形成大的渔场,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水等温线图中洋流的判读:1、判断洋流运动方向:寒流和暖流会造成流经海区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即为洋流的运动方向。2、判断南北半球:海水等温线示意图方位通常默认上北下南,北半球海区水温特点:越向北水温越低;南半球海区水温特点:越向南水温越低。3、判断寒暖流:根据寒暖流定义,即寒流是指由水温较低海区流向水温较高海区的洋流;暖流是指由水温较高海区流向水温较低海区的洋流。
我国某航运公司一轮船从丹麦驶往上海,下图为该轮船途经各地时的日平均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4.该轮船行驶的季节可能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5.该轮船行驶过程中( )
A.长江口一年中盐度最大 B.进入印度洋顺风顺水
C.曼德海峡处吃水深度最浅 D.英吉利海峡风浪一年中最大
【答案】114.B 115.B
【解析】114.读图可知,该轮船行驶至丹麦、北海经、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长江口等北半球中纬度水域时,日平均气温均高于20℃,因此该轮船行驶的季节可能是北半球的夏季,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15.上一题分析可知,该轮船行驶的季节可能是北半球的夏季。夏季时长江径流量大,河口淡水稀释强,盐度较低,A错误;北半球夏季,印度洋北侧洋流大致自西向东流,盛行风为西南风,轮船大致自西向东航行,因此应顺风顺水,B正确;载重不变的情况下,轮船吃水深浅由海水密度决定,海水密度大致与水温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曼德海峡处气温高,水温高,虽然盐度较高,但海水密度并不是最高的,因此轮船的吃水深度不是最浅的,C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较小,英吉利海峡的盛行西风相对较北,因此风浪不是一年中最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水密度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偏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直差异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南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此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约2000米)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很小。
读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6.图示区域山脉主体走向为( )
A.南北 B.东西 C.西北一东南 D.东北一西南
117.乙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下列地区渔场的成因与其相似的是( )
A.我国舟山渔场 B.日本北海道渔场 C.加拿大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
【答案】116.C 117.D
【解析】116.图中河流源头分流之处为分水岭(山脉),结合图中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判断,该分水岭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17.根据图中纬度值及递变方向判断,乙沿海地区处于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海岸,应盛行东北信风,对于乙地而言,东北信风为离岸风,会促使沿岸海域形成上升流,底层营养元素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鱼的饵料丰富,从而导致当地渔业资源丰富。我国舟山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主要是寒流和暖流交汇形成渔场,而秘鲁渔场是上升流形成的渔场,因此与乙地成因相似的渔场是秘鲁渔场,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渔场形成条件:(1)大陆架海域,从海面到海底都有较为充分的阳光透射,还有从大陆径流带来和从外海层运来的各种营养物质,是鱼、虾、贝类等经济动物的繁殖、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2)两种海流交汇的海区,尤其是强大的寒流和暖流交汇的辐聚区,海水搅动,底层营养元素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容易形成良好渔场。(3)上升流海域,深层含有营养盐类的海水涌升,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容易形成良好渔场。(4)近寒带海域,近寒带海洋底层具有异常丰富的营养物质,近寒带海域温度变化大,海水容易产生对流,使得海底营养物质上泛,从而形成渔场。
二、综合题
1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西哥湾被称为“热蓄水库”。墨西哥湾暖流由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和佛罗里达暖流汇合,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暖流。该暖流宽150千米,深度达800米,流速每日130~150千米,表层水温27°~28℃。可谓规模大、流速快,水温高。下图示意墨西哥湾暖流。
(1)分析佛罗里达暖流呈顺时针流动的主要原因。
(2)墨西哥湾暖流规模大、流速快、水温高,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墨西哥湾有开口,圭亚那暖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流入墨西哥湾;受地转偏向力和大陆轮廓的影响,形成顺时针流动的佛罗里达暖流。
(2)由墨西哥湾流出的佛罗里达暖流与较低纬度流来的北赤道暖流汇合,规模增大,水温增高;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与北部海水形成巨大的密度差,使墨西哥湾暖流流速加快。
【分析】本大题以墨西哥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及其分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可以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入手分析佛罗里达暖流呈顺时针流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墨西哥湾有开口,圭亚那暖流从南部缺口自东南流向西北,流入墨西哥湾;接着受地转偏向力和大陆轮廓的影响,洋流向右偏转并遇到北美大陆向北移动形成顺时针流动的佛罗里达暖流。
(2)可以从多股洋流汇合、圭亚那暖流来自墨西哥湾,以及与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形成的海平面差异等入手,解释墨西哥暖流规模大、流速快、水温高的主要原因。规模上看,由墨西哥湾流出的佛罗里达暖流与较低纬度流来的北赤道暖流汇合共同组成墨西哥湾暖流,使得规模增大,水温增高;其次,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与北部温度较低的海水存在巨大的密度差,在密度差的驱使下,墨西哥湾暖流流速加快。
1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海湾内存在环流,该环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
(1)在图中用箭头绘制丙海域冬季盛行风向及乙海域洋流流向,并说明乙海域洋流的形成过程。
(2)与丙海域相比,判断甲海域盐度的高低,并解释其成因。
(3)简述海湾内环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1)绘图如图
地中海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动;到亚得里亚海东部受陆地阻挡,洋流流向改变,自南向北进入海湾。
(2)较低。甲海域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沿岸多河流汇入,降低盐度;海湾较为封闭,海水交换较弱。
(3)促进海水更新(提高沿海海水质量);带走入海泥沙,河口三角洲发育减慢;增温增湿。
【分析】本题以亚得里亚海海湾位置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形成因素、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丙海域位于地中海,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具体风向是西南风,丙处的洋流流向东北方向,到亚得里亚海东部受陆地阻挡,洋流流向改变,自南向北进入海湾,在乙处形成沿海岸线向西北方向流动的洋流。如下图:
(2)海水盐度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比于丙海域而言,甲海域所处纬度更高,水温更低,蒸发更弱。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相比于丙海域而言,甲海域所在海域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量更大,雨水的稀释作用更强。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海域附近有多条陆地河流注入,河流水为淡水,入海径流的稀释作用更强,所以甲海域的盐度相对更低;海湾较为封闭,海水交换较弱。
(3)海湾较为封闭,海水交换较弱,海湾内形成环流,能够促进海水更新,提高沿海海水质量;海湾内环流能够将河流入海处的泥沙带走,泥沙淤积减少,使得河口三角洲发育缓慢;洋流自南向北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所以乙处洋流为暖流,对沿岸环境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1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这里除风暴为害外,冬季还常常有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山坡的“杀人浪”出现。再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海况就更加恶劣,因此,好望角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材料二:下图为好望角附近区域图。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可与秘鲁渔场相媲美。
(1)根据图文信息,请分析好望角“杀人浪”常常在冬季出现的原因。
(2)Q海域鱼类资源丰富,请说明其原因。
(3)航行到好望角的船只进入Q海域后,除海上风暴外还有可能遇上哪种不利于航行的海上气象,请分析原因。
【答案】(1)受盛行风带的影响,风力强,风浪大;自西向东的洋流突遇陆地阻挡,形成巨浪;同时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加剧海浪的形成。
(2)东南信风作用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上涌),带来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增多,形成渔场。
(3)海雾,沿岸寒流流经,对海域有降温的作用;暖气流经过冷海面,水汽饱和容易凝结成雾。
【分析】本题以好望角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好望角地处30°S以南,属于盛行西风带的影响范围,盛行西风冬季较强,引发巨浪;因盛行西风形成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材料中“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盛行西风引起的巨浪,“杀人狼”更容易形成。
(2)Q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以参考秘鲁渔场的成因。Q海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泛,将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
(3)Q海域位于低纬度海域,且有本格拉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来自陆地的暖气流流经温度较低的冷海面,水汽易凝结成雾。
121.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因其形状很象犀牛的角,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非洲之角”,该半岛气候炎热干旱,沿海低地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形成荒漠,东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下面左图为索马里半岛位置及某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右图为索马里半岛及东部海域的剖面图。
(1)试判断甲图盛行风向所示的季节,并在右图中画出洋流的方向。
(2)试分析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形成荒漠的原因。
(3)索马里半岛沿海在左图所示季节渔业资源更加丰富,试分析原因。
【答案】(1)夏季顺时针方向
(2)纬度低,全年气温高,蒸发强;夏季吹离岸风(或西南风与海岸风大体平行,陆地对气流抬升作用小),降水少;冬季吹东北风,与海岸线大体平行,陆地对气流抬升作用小;夏季受离岸风作用,沿岸海底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降温减湿(或虽多雾,但不易形成降水)
(3)夏季,表层海水在离岸风(西南风)的作用下,流向外海,海底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将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而冬季受东北风作用不能形成上升补偿流,渔类饵料少,因此夏季渔业资源丰富。
【分析】本题以索马里半岛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洋流、渔业资源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甲图索马里半岛风向是西南风,出现在北半球夏季,在西南风影响下,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右图中表层海水向东流,垂直方向是向上流动,洋流的方向是夏季顺时针方向。
(2)据图可知,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纬度低,靠近副热带高压区,全年气温高,蒸发强;夏季吹西南风,是离岸风,西南风与海岸风大体平行,陆地对气流抬升作用小,因此降水少;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冬季吹东北风,东北风与海岸线大体平行,同样陆地对气流抬升作用小,因此降水少;夏季受离岸风作用,沿岸海底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降温减湿,寒流影响虽多雾,但不易形成降水。
(3)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1月盛行东北季风(向岸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离岸风)。7月,西南季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流走的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吸引了鱼群聚集,渔业资源丰富。1月盛行东北季风(向岸风),而冬季受东北风作用不能形成上升补偿流,渔类饵料少,因此夏季渔业资源丰富。
1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重要通道,海域上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研究者在南海北部海域投放了若干漂流瓶,根据漂流瓶投放地点和回收点的经纬度以及漂流瓶在海上经历的时间,即可得到每个漂流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图示意基于大量漂流瓶资料绘制的某季节粤西、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海域环流图。
(1)说明通过投放漂流瓶绘制海域环流图的优缺点。
(2)根据乙处漂流瓶流动方向判断该环流模式出现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述北部湾环流模式对湾区沿岸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优点:漂流瓶的运动路径与海域海水流动的路径大体一致,能反映海域环流的一般特征。
缺点:投放漂流瓶数量有限,获取数据量较少;漂流瓶质量较小,容易受局部地区风向的干扰而改变漂流路径。
(2)夏季。理由:海南岛东部海域海水自西南流向东北;说明该季节盛行西南风,所以为北半球夏季。
(3)促进北部湾海域物质和热量输送与交换;改善北部湾沿岸的气候环境(暖流的增温增湿和寒流的降温减湿效应);海南岛西岸以上升流为主,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鱼群洄游与繁殖形成渔场;北部湾海水经琼州海峡海流与南海东北部海水的更新交换,利于海洋污染物的净化等。
【分析】本题以南海为材料,涉及洋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漂流瓶的运动受到海水的作用,所以漂流瓶的运动轨迹大致与海水运动路径基本一致,能够反应该海域环流状况。但是,投放漂流瓶的数量相对有限,获取的数据较少,不能完全反应该海域环流状况;漂流瓶的体积相对较小,质量较轻,容易受到局地风向的影响而改变漂流路径等。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处漂流瓶流动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说明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夏季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过赤道,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3)能够促进北部湾海区与外海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传输;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海南岛西侧海域会形成上升补偿流,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渔场;可以使得北部湾的海水通过琼州海峡和海南岛南部海域与外界海域进行交换,有利于促进北部湾海区污染物扩散,保障海水水质等。
1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马里半岛呈三角形向非洲东北突出,东濒阿拉伯海,北临亚丁湾,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夏季受盛行风影响,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形成渔场,但海上多大雾,影响海洋航行。下图示意北印度洋夏季洋流分布。
(1)简述北印度洋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2)解释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多海雾的理由。
(3)说明夏季索马里半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
(2)东临印度洋,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夏季寒流经过,洋面温度低;陆地暖气流与较冷的洋面接触,空气冷却,水汽凝结形成雾。
(3)夏季索马里半岛附近为离岸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深层海水上泛;将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分析】本大题以“北印度洋夏季洋流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季风环流的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随之北移;当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
(2)读图可知,索马里半岛东临印度洋,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夏季索马里洋流是离岸流,为寒流;寒流流经导致洋面温度低;夏季陆地气温高,当陆地暖气流与较冷的洋面接触,空气温度降低,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索马里半岛附近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离岸流,由于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深层海水上泛;上泛的海水将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盐类,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1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孟加拉湾是风暴潮多发区,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沿海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下图是孟加拉湾及周边部分区域简图。
(1)列举两种能诱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孟加拉国风暴潮多发且灾情严重的原因。
(3)说出图示环流最有可能存在的季节,简述该环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1) 台风(飓风) 温带气旋、冷锋
(2)面向印度洋,是飓风多发区;位于三角形海湾及喇叭形河口顶端,潮差大;孟加拉国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
(3)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受海陆轮廓影响,抵达孟加拉湾北部的洋流顺海岸线转向后补偿至流出海区。
【分析】本题主要以孟加拉湾为例,考查洋流和风暴潮、洪涝灾害相关知识,设置三个小题,考查内容适中,难度较小,重在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有一定要求。
【详解】(1)风暴潮是由于海水的大风引起,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气系统引起。因此诱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冷锋。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来讲,从地理位置来讲,孟加拉面向印度洋,是飓风多发区;处于·孟加拉湾和喇叭形河口的顶端,潮差大;此外孟加拉国总体地势低洼,抗潮能力较差。
(3)图示所示环流为北印度洋环流,规律为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图中为顺时针,因此为夏季,形成过程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同时受海陆轮廓影响,抵达孟加拉湾北部的洋流顺海岸线转向后补偿至流出海区。
1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最近,国内有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计划使我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一大部分从缅甸实兑港上岸,通过输油管线直达云南(如下图中的箭头所示)。
(1)该计划目前还未实施,我国通过油轮从中东进口石油,仍是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并以其为界可分为两个航段,即印度洋航段和太平洋航段。如果只考虑自然条件,油轮从中东返回我国时经过这两个航段的最佳时间分别是____季、____季。
(2)与目前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线路相比,从中东进口石油经缅甸实兑港再至昆明线路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3)与我国从中亚和俄罗斯经管道运输进口石油相比,从中东进口石油经缅甸实兑港再至昆明线路,其油源方面的优点是____。
(4)图中A河是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____(填河流名称),此河在我国境内河段,其流域面积南北狭长的原因是____。
【答案】(1) 夏 夏
(2) 可改变我国能源进口线路的空间布局,使我国进口能源不但能直接从东部的太平洋方向输入,而且可以直接从西部的印度洋方向输入,减少了对马六甲航线的依赖。 比原线路的运输路程大为缩短。
(3)优点:源于世界石油最丰富的中东地区,油源充足、油质好。
(4) 湄公河 受地形制约,河流穿行于南北纵列的横断山区。
【分析】本题以中缅输油管道为背景,涉及石油运输的最佳季节、中缅输油管道的优点、油源优点、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等,考查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及对地理问题的阐释能力。
【详解】(1)油轮从中东返回我国时,经过印度洋航段时,夏季吹西南季风,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此时航行是顺风顺水,速度较快,夏季,太平洋般段吹偏南风(东南风),北上的船只也接近顺风顺水,速度较快,故两个航段都是夏季最好。
(2)从中东进口石油经缅甸实兑港再至昆明线路所具有的优点:由海洋运输转变为以陆上运输为主,改变我国石油进口的空间布局,缩短运输的距离,提高运输的效率;可直接从印度洋输入我国,不用通过马六甲航线,减少对该海峡的依赖性,提高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
(3)相比中亚和俄罗斯,该线路的油源来自于中东地区,油源充足,油品质好。
(4)A河是主要流经中南半岛的湄公河,此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支流少,河流呈南北走向,故南北狭长。
1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1)归纳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
(2)解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原因。
(3)选择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答案】(1)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
(2)德雷克海峡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陆地面积小,海面宽阔,摩擦力小,对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滞作用较小;受北部南美大陆和南部南极半岛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
(3)南半球的夏季。原因: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变小。
【分析】本大题以德雷克海峡为背景材料,涉及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德雷克海峡风浪大的原因、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及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①位于海峡北部,③位于海峡南部,结合表格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是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表层流速快,深处流速慢。
(2)德雷克海峡地区风浪大可从盛行风和地形方面分析。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源于当地的风力强劲,该海峡位于常年盛行西风带,西风势力强大;结合所学可知,南半球该纬度地区海域辽阔,摩擦力小,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削弱作用较小,在强大盛行西风的吹拂下导致浪大:读图可知,海峡的南北两侧分别为南美大陆、南极半岛,受二者的阻挡作用,海峡通道较窄,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形成了狂涛巨浪。
(3)可以选择风浪较小的季节穿越,主要从影响风力大小的原因考虑。上题分析了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形成的原因之一为位于西风控制区,最适合于穿越该区的季节即为风浪最小的季节;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接受太阳辐射多,不同纬度间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导致气压梯度小,风速变小,风浪变小,故夏季最适宜穿越德雷克海峡。
1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5日,采用中国标准的非洲首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接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正式通车。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吉布提(当地语言意为“沸腾的蒸锅”)周边地区沙漠广布。图为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推测亚的斯亚贝巴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2)判断北半球夏季索马里半岛东部沿岸洋流的性质,并指出其对周边地区气候及海洋生物的影响。
(3)简析吉布提被称为“沸腾的蒸锅”的自然原因。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2)寒流;对沿岸气候的作用: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鱼类丰富,形成渔场)。
(3)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沙漠比热容小,增温快;临近海洋,蒸发旺盛,空气湿热。
【分析】本题以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地区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气候的分布特征、洋流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气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亚的斯亚贝巴处在北纬10°附近,受东北信风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
(2)受离岸的西南季风影响,北半球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盛行上升流,洋流的性质为寒流。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升流把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大的渔场。
(3)顾名思义“沸腾的蒸锅"反映了当地气候特征是: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潮湿;分析成因可以从影响该地气温高的因素考虑:纬度低,气温高;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气温高;夏季受来自内陆的偏南风影响,气温高,同时因为沙漠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
128.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2015年贺岁档电影《爸爸去哪儿2》的热播,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普通的大海是蓝色的,但是斐济的大海却是彩色的。在离机场不远的码头,每天都有很多船只去各个小岛。岛上通用英语,建有很多高尔夫球场。由于人口稀少而风景秀丽,欧美人士早就把斐济当作度假首选地之一。下图为斐济简图。
材料二读苏瓦和瓦托阿两地降水量(单位:mm)变化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苏瓦
107
100
119
144
141
151
157
139
127
141
122
112
瓦托阿
94
84
99
81
98
110
119
102
81
100
87
98
(1)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说出苏瓦和瓦托阿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苏瓦降水量大于瓦托阿的原因。
(3)分析斐济成为欧美人士度假首选地之一的原因。
【答案】(1)海域广阔;纬度低,水温高,鱼类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2)共同特点:年降水总量大;冬季降水较多。原因:苏瓦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瓦托阿位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
(3)地处热带,景色优美,与欧美自然景观差异大,吸引力强;位于日界线附近,具有独特吸引力;通用语言是英语,交流方便;建有高尔夫球场等欧美人士喜好的游玩设施;拥有机场和码头,海、空交通便利。
【分析】本题以斐济简图和苏瓦和瓦托阿两地降水量(单位:mm)变化表为资料,涉及了渔业资源、降水量和旅游资源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可以看出斐济岛周围都是海域,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岛屿多,海域广阔,纬度低,水温高,鱼类生长速度快,再加上入海河流多,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2)结合表格可知,苏瓦和瓦托阿两地的降水总量都比较大;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和纬度可知,苏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带来了海洋的大量水汽,降水较多,而瓦托阿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结合图片纬度可知,斐济地处热带,纬度较低,植物充足,景色优美,与欧美自然景观差异大,吸引力强;结合经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日界线附近,景色具有独特性,因此具有独特吸引力;斐济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交流方便,适合欧美游客旅游;建有高尔夫球场等欧美人士喜好的游玩设施,基础设施完善;拥有机场和码头,海、空交通便利。
1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非开普敦位置图、矿产资源图和局部地形图
材料二:南非外国资本主要来自欧美,尤以欧洲为主。对南非累计投资额欧洲占近70%,美洲占近20%。在南非拥有资产的外国公司投资大多集中于采矿、制造、金融、石油加工和销售等部门。
(1)南非开普敦气候的成因是____。
(2)好望角地区的陆地自然带是____,该地区航运特别繁忙,被称为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主要是因为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南端,印度洋和____洋的交汇处;是____地区大型邮轮通往西方国家的必经之地。好望角又称“风暴角”,风浪____季节更大?试从气候类型特征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
(3)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4)南非西海岸有其所在大洋上重要的渔场,分析其成因。
(5)分析南非成为外国资本重要投资地的原因。
【答案】(1)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2)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大西 中东 冬 原因: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风浪大
(3)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内部起伏小(平坦),高原边(沿海)缘坡度大(陡),海岸线平直。
(4)受东南信风影响表层海水吹离海岸(沿岸离岸风影响),使附近海区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底层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5)南非的煤、铁、金刚石等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土地、工人工资低廉;临近海洋海运等交通运输发达;欧美等国际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扶持。
【分析】本题以南非开普敦位置图、矿产资源图和局部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南非开普敦气候的成因、好望角地区的陆地自然带、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南非西海岸的渔场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南非自然地理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南非开普敦气候位于非洲南部30°S以南,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
(2)好望角地区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它的陆地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该地区航运特别繁忙,被称为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因为好望角位于非洲大陆南端,处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属于航运要道,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东地区大型邮轮通往西方国家的必经之地。好望角又称“风暴角”,在冬季风浪更大,原因在于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强,风力强,风浪大。
(3)图示区域等高线数值较大,且内部等高线稀疏而边缘密集,可知该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内部起伏小,较为平坦,而边缘坡度较大,海拔落差大,海岸线较平直。
(4)非洲西海岸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流动,使底部海水上涌而形成上升流,将底部营养盐类达到大洋表层,从而使浮游生物聚集,鱼群集中而形成渔场。
(5)本题考查南非吸引外国投资的有利条件,可从该国矿产资源、工业基础、土地和工资成本、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方面回答。南非的煤、铁、金刚石等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矿产资源充足;属于发展中国家,土地、工人工资低廉,劳动力廉价;临近海洋,有海港,海运交通便利;临近欧美等国际市场,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良好;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引导。
13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卑尔根是挪威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业和航运中心,下图分别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示意图和卑尔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出卑尔根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海水温度分布特征和成因。
【答案】(1)全年温和湿润;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分布特征: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成因: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分析】本题以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示意图和卑尔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特征及成因、等温线判读、海水温度分布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卑尔根全年气温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因而确定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其成因是濒临大西洋,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湿润的气流,气候温和湿润,且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由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示意图可知,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说明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原因是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太阳辐射越少;大西洋西部等温线向高纬凸、东部向低纬凸,说明水温同纬度西低东高,原因是大西洋西部拉布拉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大西洋东西部洋流的差异性,使得大西洋西部等温线密集、东部等温线稀疏,说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131.下图为“南美洲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气候夏季____受控制,冬季受____受控制。
(2)A气候类型是____,其形成原因有____。
(3)B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形成该特点的原因有____。
(4)D气候特征是____,该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
【答案】(1)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2) 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 南北狭长的条带状 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平原面积小;沿岸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4) 全年温和湿润 40°—60°大陆西岸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气候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气候成因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C气候位于30°到40°的大陆西岸,因此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会受到西风带的控制。
(2)结合所学可知,A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该地沿岸有巴西暖流流过,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3)结合图片可知,B气候呈现南北条带状分布在安第斯山脉的西侧;主要是由于安第斯山脉较为高大,靠近西海岸,当地平原面积狭小;南美洲的西侧有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
(4)结合图中位置可知,D气候位于40°到60°的大陆西岸,因此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主要是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
1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在冬季,我国渤海中东部、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研究表明,我国渤海中东部地区冬季降雪与海效应关系密切,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冬季年多年平均降雪量分布。
(1)说明渤海中东部海面形成海效应降雪的原理。
(2)说明山东半岛冬季降雪量的分布特征。
(3)归纳海效应导致降雪多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
【答案】(1)渤海比热容(热容量)大,冬季降温慢;有暖流流入,水温较高,蒸发强,海面空气湿度大;北方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海面,海面暖湿空气抬升冷却凝结,产生降雪。
(2)分布不均;北部沿海多,西南部较少。
(3)海效应降雪量的影响因素:纬度:中纬度地区冬季海陆温差较大,(海面温度较高)、海陆(距海远近):沿海影响大于内陆;洋流: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形: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分析】本题以海效应降雪为背景材料,涉及到降雪的原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降雪的因素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渤海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气温高,蒸发较大;由图可知,沿岸有暖流流入,水温较高,蒸发强,海面空气湿度大;北方干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海面,水汽含量增加,加之暖湿海面空气受山东丘陵的抬升冷却凝结,产生降雪。
(2)由图中等降雪量线可知,山东半岛冬季降雪量的分布不均;北部沿海多,西南部较少。
(3)结合上面两题的分析可归纳海效应降雪量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纬度:中纬度地区冬季海陆温差较大,海面温度较高;海陆位置:距海近水汽丰富,海效应导致降雪多,沿海影响大于内陆;洋流: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水汽丰富;地形: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迎风坡大于背风坡。
1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等温线图,甲为洋流,受甲洋流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
(1)指出甲洋流的寒暖性质及流向。
(2)从南北半球、纬度高低以及在海洋中的方位三个角度分别说明图示海域的地理位置。
(3)结合洋流流向,分析甲洋流对不同航向的轮船可能带来的共同的不利影响。
【答案】(1)寒暖性质:寒流,流向:向南。
(2)南北半球:北半球;纬度高低:中高纬度,在海洋中的方位:大洋西侧(大陆东侧)。
(3)洋流甲向较低纬度流动,可能把冰山带到航线上。
【分析】本题以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洋流的性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等温线的递变越往北数值越低,说明为北半球,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说明甲洋流向是由高纬度方向流向低纬度,由较低水温海区流向较高水温海区,是寒流,方向向南。
(2)据图可知,图中等温线的递变越往北数值越低,说明为北半球,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该洋流为寒流,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判断为中高纬度,位于大洋西侧(大陆东侧)。
(3)据上题所知,甲洋流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寒流,方向由北向南,会携带高纬度大量冰块或者冰山进入中高纬度世界航线,严重威胁不同航向的船只航行安全。
134.亚洲鳗鱼只能在天然环境中繁殖。成年亚洲鳗鱼需在400~500米深、水温16~17℃的大洋中才能顺利产卵。其幼鱼不善游泳,需借助洋流进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沿海及江河生活。右图为亚洲鳗鱼苗漂流路线示意图。
(1)以下四地适宜亚洲鳗鱼产卵的是( )
A. B. C. D.
(2)黑潮属于____(洋流性质),判读依据是____。
(3)亚洲鳗鱼产卵地会随水温变化发生水平移动。2022年中、日、韩等国渔民捕获鳗鱼苗较往大幅减少,根据图中漂流路线,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定项)( ),进一步推断赤道上空的沃克环流势力____。
A.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高B.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低
C.鳗鱼产卵的海域向高纬偏移D.鳗鱼产卵的海域向低纬偏移
(4)黑潮的位置及变化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便于人类及时了解、分析和预测黑潮的情况,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1)B
(2) 暖流 C鳗鱼苗借助,且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
(3) BD 减弱
(4)C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此题考查海水水温的垂直分布特点,由于成年亚洲鳗鱼需在400~500米深、水温16~17℃的大洋中才能顺利产卵。通过作图(如下图),可以看出在水深400~500米处,只有乙地海水水温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亚洲鳗鱼产卵的是乙地,图示(如下图),理由是乙海区在400~500米的海水温度约为13~17℃,能够满足产卵水温要求。故选B。
(2)读图可知黑潮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明显向北的稳定的流动方向,二是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三是图中显示鳗鱼苗借助黑潮进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沿海及江河生活。综合上所述,可以推断黑潮属于暖流。
(3)根据材料知鳗鱼苗生存需要在400~500米深、水温16~17℃的大洋中才能顺利产卵。然后,要借助洋流进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沿海及江河生活。推断一方面可能是当年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低,不能满足鳗鱼苗产卵的要求,导致鳗鱼苗歉收,如果因为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高导致,鳗鱼可以经过该地向高纬度地区寻找适宜水温地区,也不影响捕捞量,因此B正确,排除A选项。另一方面可能适合鳗鱼产卵的海域向低纬偏移,这样鳗鱼苗不能再借助洋流进入中日韩三国沿海,而随洋流向南漂流,最终导致三国鳗鱼苗歉收,如果向高纬度地区偏移,利于鳗鱼苗顺着洋流进入中日韩三国沿海。因此D正确,排除C选项。故选BD。沃克环流顺时针运动,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偏低,蒸发减少,沃克环流势力减弱。
(4)卫星定位系统只能提供定位功能,遥感技术能够提供遥感图像,提供地理信息,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预测,因此C正确,排除AB。“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不能起到分析查询预测功能,因此排除D。故选C。
135.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中洋流①②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
(2)努克市1月平均气温为﹣8℃,但西部海域海水却不结冰。简析其原因。
(3)格陵兰岛渔业是其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简析格陵兰岛渔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性质:①为暖流洋流;②为寒流。理由:洋流①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洋流②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2)努克市西部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不结冰。
(3)周边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丰富);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广阔(水体面积);周边海域污染小,水质好,鱼类品质好;靠近北美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分析】该大题结合区域图,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洋流的分布和性质、海水的性质、洋流的影响和渔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属于北大西洋格陵兰岛附近海域,洋流①由低纬海域流向高纬海域,也就是由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因此为暖流;②洋流由高纬度海域流向低纬度海域,也是温度低的海域流向温度高的海域,带来干燥寒冷的气流,因此为寒流。
(2)根据题意,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努克市位于陆地上,且纬度较高,冬季受北冰洋的影响气温较低,而西部海域受到①暖流的影响,对西部海域增温,导致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冬季一月份不结冰。
(3)根据题意,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格陵兰岛四周海域面积较广,且其海岸线曲折漫长,适合发展海洋事业;图中显示格陵兰岛南部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吸引大量的鱼群,因此渔业资源丰富;格陵兰岛纬度较高,地广人稀,受到的污染小,因此水质好,鱼类的品质较高;且临近北美经济发达的区域,消费较高,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发展渔业。
1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为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下图为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判断图中A洋流的性质,并说明其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
(2)分析北海附近海域出现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
(3)简述波罗的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答案】(1)性质:暖流。影响: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的速度,增加燃料消耗;与寒流交汇的附近海域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2)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3)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与大西洋通道狭窄,高盐度海水进入少。
【分析】本题以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渔场成因、盐度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属于暖流。其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航行速度,二是影响航行安全。该洋流自南向北流,会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速度,增加消耗燃料;同时,暖流水汽含量较大,海域所处纬度较高,加之受北冰洋南下冷水的影响,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2)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寒暖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而密度比较小的暖水上升,使得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3)波罗的海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该海域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降水量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次,读图可知,波罗的海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河流对海水盐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最后,波罗的海深入陆地,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盐度相对较高的海水的交换能力弱,所以波罗的海盐度较低。
1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竖琴海豹(左图)主要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沿岸临近浮冰的海域活动,以鳕鱼、香鱼和鲱鱼等为食。每年12月,竖琴海豹一路向南,来到圣劳伦斯湾,次年2月底到3月初,在海湾周围的浮冰上分娩产仔。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右图示意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及圣劳伦斯湾位置。
(1)据图描述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地区水温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3)说明竖琴海豹冬季选择在圣劳伦斯海湾繁殖产仔的原因。
【答案】(1)水温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2)圣劳伦斯河径流汇入;海湾较封闭;高纬度低温海水注入。
(3)纬度较低,有大量浮冰;不同性质水流交汇,饵料丰富,鱼群集中(食物充足)。
【分析】本大题以北大西洋竖琴海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的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北大西洋中高纬海区水温呈现西低东高的特点,而且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的减少,水温也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西部水域等温线更密集,温差大,东部水域等温线较稀疏,温差小。
(2)根据图片可知,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大量淡水的注入,使得盐分被稀释;同时该海域周边陆地环抱,较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拉布拉多寒流可以在该海域北部海峡进入,使得海湾内水温较低,蒸发下降,使得盐分较低。
(3)根据材料可知,竖琴海豹主要生活在高纬的格陵兰岛和极地地区的浮冰上,这些地区冬季较为寒冷,而圣劳伦斯湾纬度较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且该海湾冬季会产生大量浮冰,为海豹提供了栖息地;该海湾附近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地带,寒暖流交汇地带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使得鱼群较为集中,而鱼群又为海豹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138.读日本群岛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水流速度、径流季节变化方面,描述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并简析原因。
(2)简析日本群岛东西两侧等深线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3)试比较敦贺与横滨冬季降雪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图中东北部海域经常有大雾发生,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案】(1)日本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速快;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2)差异:东侧等深线密集,深度大;西侧等深线稀疏,深度小。
成因:东侧位于太平洋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地形;西侧位于大陆板块内部,深度小。
(3)敦贺冬季降雪量大于横滨。
原因:图示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后,温度和湿度有所增加,敦贺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横滨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雪少。(强调敦贺位于冬季风迎风坡,横滨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即可)
(4)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暖流温度高,携带大量水汽,遇寒流温度下降,水汽凝结,经常有大雾发生。
【分析】本大题以日本群岛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等深线分布差异分析、降雪量的差异以及海域多大雾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日本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速快;日本气候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多,冬季少。
(2)结合日本群岛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日本群岛东侧等深线密集、数值大,深度达,西侧等深线稀疏、数值小,深度小。这是因为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相互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在海洋边界形成海沟地形,西侧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内部,深度较小。
(3)横滨位于日本群岛东侧,而敦贺位于西侧,两地纬度相当,日本群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日本气候为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丰富的湿润而温暖的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或敦贺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因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多以降雪的形式降落地面;而横滨位于冬季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雪少。所以贺顿冬季降雪量大于横滨。
(4)日本东北部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丰富的温暖湿润的水汽,暖湿水汽遇到寒流降温的影响,遇冷凝结液化形成海雾。所以日本东北部经常有大雾发生。
13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右图甲海面的气温垂直分布图
(1)经过甲的洋流名称是____,经过乙洋流名称是____。
(2)简述澳大利亚东岸和西岸的洋流对澳大利亚气候的影响?
(3)分析澳大利亚西岸的洋流经过甲海域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原因?
【答案】(1) 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2)①在南北方向上是加强了高低纬度热量交换及水汽输送;②在东西方向上是加深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
(3)①澳大利亚西岸的洋流是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水温度较低,所以该洋流对流经的海区起到降温的作用;②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③甲海域的近海面的大气出现逆温,气流对流弱,水汽无法上升,形成的雾都在近海面中漂浮;因为逆温没有降水条件,所以在多雾的背景下,这些区域降水量稀少,该洋流对流经的海区起到减湿的作用。
【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和洋流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读图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西侧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东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2)东侧的暖流将低纬的热量输送到高纬,西侧的寒流将高纬的冷海水向低纬输送,有利于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交换与水汽输送;使得澳大利亚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更加明显。
(3)澳大利亚西岸的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由水温较低处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处的海区,该洋流对流经的海区有降温作用,受寒流的影响,海水温度降低,气温也相对较低,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比较干燥,便在海洋上出现逆温,使对流运动减弱,海洋水汽无法上升,进而无法形成降水,使得该海区降水少,起到减湿的作用。
1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半岛西部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
(1)比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天光实在太短了、还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3)描述图中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1)东侧:河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自西向东流,流速慢。(或西侧: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自东向西流,流速快)
(2)昼短:北半球的冬半年昼短夜长,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相对昼更短夜更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多雾: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峡湾海岸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内地,水汽充足,而冬季陆地温度相对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3)冰川期,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刨蚀地面,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分析】该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的水系特征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据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显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侧受地形影响,河流由西向东流,流程较长,流速相对较慢,且流域面积范围较大;而西侧受地形影响,自东向西流,流程短,流速较快,但流域面积狭小。
(2)据图所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北极圈穿过,有极夜现象,所以黑暗。冬季该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较多,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峡湾海岸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内地,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所以水汽易凝结成雾。所以大雾较多。
(3)据所学知识所知,图中半岛为西海岸所处纬度高,在冰期时,该半岛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141.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下表是该区域甲、乙两城市夏季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
月份
6
7
8
甲
气温/℃
20.1
22
22.9
降水量/mm
21.0
5.1
6.0
乙
气温/℃
14.4
16.5
16.1
降水量/mm
57.0
45.0
56.0
(1)比较甲、乙两城市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季甲城市气温高于乙城市的原因。
【答案】(1)差异:甲少于乙。
原因:夏季甲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量少;乙受西风带影响,且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降水量多。
(2)甲城市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强;夏季降水量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
【分析】本题以欧洲大西洋沿岸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为背景,考查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结合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夏季时甲地降水要少于乙地。读图可知,甲乙都位于欧洲,但位置略有不同,甲地处于30°N~40°N之间地中海沿岸,乙地处于40°N以北,其降水差异应该是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导致的。结合所学可知,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导致甲地降水少;乙地纬度偏高,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控制,且沿岸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导致乙地降水多。
(2)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和天气状况等因素。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与乙地相比,甲地纬度偏低,故夏季时甲地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温度高;且夏季时甲地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1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局部洋流在不同季节流向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印度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1)判断图示时期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A洋流为季风洋流,分析其洋流性质和形成原因。
(3)指出B处与C处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季节:夏季。理由: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东流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A洋流为索马里寒流,该地盛行西南风(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索马里沿岸,底层冷海水上涌向北流动,形成寒流。
(3)差异:B处是热带雨林景观,C处是热带荒漠景观。原因:B处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且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显著,形成热带雨林气候;C处东南信风从陆地吹来,性质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有寒流流经,增加了该地的干旱程度,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分析】本大题以印度洋洋流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及其成因、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在所学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知识中,洋流中呈现季节性流动的主要是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由图可知,该季节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区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流动,且A处海水自西南流向东北,可知是由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故该季节是夏季。
(2)A洋流所在的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索马里沿岸,底层冷海水上涌向东北流动,形成索马里寒流。
(3)B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半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景观。B处地处回归线附近低纬地区,热量丰富;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形成热带雨林气候。C处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热带荒漠景观。C处地处回归线附近低纬地区,热量丰富;受来自内陆的东南信风影响,性质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显著,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143.下图为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分别画出P地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2)判读该季节南亚的风向及成因。
(3)描述该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A的流动方向。并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A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答案】(1)
(2)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
(4)
【分析】本题以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洋流,天气系统和风向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
【详解】(1)结合图中的等值线可知,P点应为低压中心,而且位于北半球,因此应为逆时针旋转;低压中心应为上升气流。
(2)结合图片可知,陆地出现了低压中心,因此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亚地区主要是受到西南风的影响,成因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导致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风。
(3)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地中海地区目前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目前高温少雨。
(4)结合图中位置可以判断,A洋流应为日本暖流,应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地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应与洋流的流向一致,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
1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麦政府计划在图11中M岛附近建造人工岛,并以人工岛为核心,在周围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场,通过海底电缆直接与人工岛相连,电力将在岛上就地通过电转气技术制备氢气,再通过管道运输到陆地。得益于海上风机愈来愈巨型化的趋势,海上风电场所需的风机数量大幅下降。科研人员以底栖生物、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多样性为评价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风电场已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图中甲图示意该风电场的生产和传输,乙图示意甲图中风电场桩基附近海流及生物。
(1)简述图中风电场建设的有利条件。
(2)与传统电网相比,简析图中风电场生产和传输的优势。
(3)分析图中风电场成为生物群落的新栖息地的原因。
【答案】(1)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风力大;海域面积辽阔,便于巨型风机的安装;依托较大岛屿,可提供风电场相应的物资保障。
(2)生产∶由风电电解制成的氢气,实现对风电的有效储存;避免风电的不稳定对电力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传输∶通过管道运输,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并降低成本。
(3)原因∶海水流经风电机组桩基和半潜式平台时,迎流面会产生上升流,随上升流上涌的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或底层营养盐随着上升流上涌),促进各种浮游植物生长,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背流面则会产生下降流、涡流,流速缓慢,是多数鱼类喜欢栖息和躲避强潮流的地方;海底由较软的砂质构成,风机底座的建造意味着硬底的引入,方便藻类、贝类等生物的附着;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
【分析】本题以丹麦政府发展风电场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风场建立的有利条件,风场建立的优势,海洋生物资源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风电场建设的条件主要从风速大小,设备建设,物资保障等内容分析。从风速大小角度分析,图中风电场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风速大,风力资源丰富;从风电设备建设角度,海域面积辽阔,便于巨型风机的安装;从物质保障角度分析,风电场依托较大岛屿,大岛屿物资贮藏能力更强,可提供风电场相应的物资保障。
(2)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电力将在岛上就地通过电转气技术制备氢气”,由风电电解制成的氢气,可以实现对风电的有效储存,风力发电受到风力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根据自然规律发生变化,转化为氢气可以避免风电的不稳定对电力市场和经济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氢气通过管道运输到陆地”,通过管道运输,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并且运输成本较低,资源损耗较少。
(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与饵料丰富程度,生物习性,人类活动等内容联系密切,饵料丰富的原因为,海水流经风电机组桩基和半潜式平台时,迎流面会产生上升流,随上升流上涌的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促进各种浮游植物生长,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诱集各类海洋生物;从海洋生物的习性进行分析,背流面则会产生下降流、涡流,流速缓慢,是多数鱼类喜欢栖息和躲避强潮流的地方,水流平稳适宜海洋生物的习性;海底由较软的砂质构成,风机底座的建造意味着硬底的引入,方便藻类、贝类等生物的附着,藻类、贝类的丰富会吸引以藻类贝类为食的鱼类等生物;从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远离陆地,且具有大型的风电设备渔船多为躲避不会靠近捕鱼作业,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为生物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45.下图为南半球主要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①、②、③、④的洋流名称。
(2)西风漂流是世界上最大的寒流,试分析其成因。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案】(1)本格拉寒流 巴西暖流 南赤道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2)西风漂流为风海流,位于南半球风力强劲的西风带内,几乎无大陆阻挡,有利于西风漂流的充分发展;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流动,受终年酷寒的南极大陆影响大;从南极大陆进入海洋的冰舌融化时,使海水温度降低;极地东风使高纬度的海水北流,加剧了海水的降温使寒流发展。
(3)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船速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从极地来的洋流会携带冰山,增加航行危险。
【分析】本题以南半球主要洋流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洋流的分布、成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图中①位于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东侧,为本格拉寒流;②位于大洋的西侧,为巴西暖流;③位于太平洋赤道以南,流向为自东向西,为南赤道暖流;④位于澳大利亚东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2)西风漂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南半球西风风力强劲,且几乎没有大陆阻挡,有利于西风漂流的充分发展,形成环绕地球一周的强大洋流;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流动,南极大陆气候酷寒,西风漂流受其影响,水温低;南极大陆多冰山冰舌,冰山冰舌深入海洋,融化吸热,使海水温度降低;南极地区吹极地东风,寒冷的东南风从高纬的南极大陆吹向纬度较低的海区,加剧了海水的降温,使寒流发展。
(3)海洋航运过程中,遇到洋流时,若顺流航行,会加快船速,逆流航行,会减慢船速;寒暖流相遇的海区,水汽容易遇冷凝结,形成海雾,影响海洋航行的能见度,对海上航行不利;从极地来的洋流会携带冰山流向较低纬度,船只遇到冰川会出现航行危险。
1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填空。
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稳定,即称为气候类型。依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差异,局部环流状况、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地势高低、洋流性质等的差异,全球分出若干气候类型。如低纬度范围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风等气候;中纬度有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高纬度气候带较简单,有极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全球分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共五大气候带。
(1)请补充下面世界气候类型。1____,2____,3____,4热带季风气候,5____,6____,7____,8温带季风气候,9____,10极地气候,11____。
(2)海峡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如A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C是世界上通过油轮最多的海峡。填写图中海峡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__。
(3)图中虚线箭头代表____(填暖流/寒流),日本附近的____暖流和____寒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____渔场。填补充洋流名称:Ⅰ____,Ⅱ____,Ⅲ____,Ⅳ西风漂流,Ⅴ____,Ⅵ____,Ⅶ____。
【答案】(1)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白令海峡
(3) 暖 日本 千岛 北海道 本格拉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秘鲁寒流 巴西暖流
【分析】本题以洋流和气候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海峡名称、气候类型和洋流名称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
(1)
结合图片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应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应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应为热带沙漠气候;⑤位于东亚地区,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位于30°到40°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⑦位于40°到60°的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气候;⑨位于大陆内部,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⑪位于高原山地,应为高原山地气候。
(2)
结合图片的位置可以看出,A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界处,应为直布罗陀海峡;B为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界处,应为曼德海峡;C位于中东地区,因此应为直布罗陀海峡;D位于东南亚,应为马六甲海峡;E应为台湾海峡;F位于亚洲和北美洲的交界处,因此应为白令海峡。
(3)
结合图片可知,虚线箭头应为暖流;日本附近应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了北海道渔场。Ⅰ应为本格拉寒流,Ⅱ应为厄加勒斯暖流,Ⅲ应为西澳大利亚寒流,Ⅴ应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Ⅵ应为秘鲁寒流,Ⅶ应为巴西暖流。
14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M为沿海重要洋流,R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图2为图中甲地气候资料图。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山地的走向并分析其成因。
(2)简述M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并据此说明R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理由。
(3)说出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原因。
【答案】(1)东北-西南;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2)性质:寒流;流向:自北向南。该地受信风影响有上升补偿流,导致该海域饵料多,渔业资源丰富。
(3)地中海气候;该地位于沿海,夏季受海洋影响明显;且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所以夏季气温相对较低。
【分析】本大题以北非地区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形地势、洋流、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等。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主要山地分布在非洲西北部地区,且为东北—西南走向。成因是由于该地区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的。
(2)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可知,M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性质为寒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表层海水做离岸运动,沿海地区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海水,上泛同时会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饵料丰富,最终形成渔场。
(3)由图2可知,甲地区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强,夏季气温不会很高;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此夏季气温相对较低。
14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漠为一带状沿海平原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mm,但空气湿度总是达到或接近饱和,多浓雾;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极小。如图为非洲南部地区示意图。
(1)简述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形成东南大西洋大范围渔场的原因。
(2)纳米布沙漠中南部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地区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阐释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极小的原因。
【答案】(1)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范围广;信风将沿岸表层海水吹离海岸(离岸流),深层海水上泛(上升流);上升补偿流把底层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2)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形成上热下冷的稳定结构(逆温不易对流)。
(3)多浓雾,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导致白天气温偏低;夜晚,浓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明显,夜间气温偏高。
【分析】以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仙女圈”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渔场的成因、区域气候成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及原因,难度较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详解】(1)如图所示,纳米布沙漠沿海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大陆西岸受离岸风影响,东南信风把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把海里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因此形成大范围渔场。
(2)根据材料得知,纳米布沙漠中南部地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时,由于位于背风坡,信风越过山地,气流作下沉运动,空气下沉运动均不利于上升气流的发展;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降温减湿,使近地面降温明显。造成大气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气流不易上升。
(3)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主要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分析: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极小,几乎无降雨,但空气总是达到或近饱和。由于沿海地区空气总是达到或近饱和,因而多浓雾天气。白天,浓雾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加之寒流的降温作用,气温偏低。夜晚浓雾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下降慢,气温偏高。所以昼夜温差很小。
14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受某次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多国降水出现异常。如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迎来罕见大雨,之后,曾经的不毛之地,短生命野花遍地绽放,呈现花海奇景。
材料二2021年10月以来,随着接连几股冷空气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夜入冬”,全球部分地区气候进入拉尼娜状态,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现象是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状态。
材料三图1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示意图,图2为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正常年份中低纬南太平洋东、西两岸降水差异及原因。
(2)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中低纬太平洋东部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析拉尼娜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有何异常。
(4)为降低2021年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危害,政府部门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1)差异:西部沿岸降水多;东部沿岸降水少。
原因:西部受流经沿岸的暖流影响,水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沿岸地区降水多;东部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沿岸地区降水少。
(2)降水增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表层海水水温异常增高,冷水鱼类大量死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利于短生命植物生长。
(3)夏季风增强,降水整体偏多;雨带在北方地区滞留时间较长,降水偏多;南方地区雨季变短,降水偏少。
(4)加强寒潮、旱涝等灾害的监测、预报;“冷冬”注意防寒保暖;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多途径应对旱涝灾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等。
【分析】本大题以厄尔尼诺现象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分布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南太平洋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水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东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水温地,气流下沉,降水少。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部气流由下沉气流变为上升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南美洲西部多山地,降水增多,可能会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温升高,饵料减少,鱼类死亡,鸟类减少;有利的影响:降水增多,利干部分植物(短生命)生长。
(3)拉尼娜年份副热带高气压偏强,中心位置偏北,将导致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带来的水汽较多,降水整体上偏多;由于夏季风势力偏强,锋面雨带在南方持续时间较短,北方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南方降水偏少,北方降水偏多。
(4)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危害主要是旱涝灾害;针对旱涝灾害可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方面分析;首先加强旱涝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减灾、防灾意识;工程措施:修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等。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15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泄漏的123万吨核废水排进太平洋。面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各国的谴责,日本前首相菅义伟表示:之所以要把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是被逼无奈的选择。福岛核电站3.11大地震泄漏事故发生后,核反应堆损坏发生熔毁,为了给它们降温,日本采用了水冷却的办法,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水。
材料二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
(1)分析洋流对于日本排放核废水产生的影响。
(2)分析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成因。
【答案】(1)扩大了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加速了日本附近海域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2)台湾暖流与沿岸寒流交汇,海水动荡,养分上浮,为鱼类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及饵料;位于大陆架位置,面积广阔,光照充足,水温适宜;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营养物质聚集。
【分析】本题以日本核废水排放和舟山渔场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渔场的成因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
洋流对于日本排放核废水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是洋流使污染核废水的浓度降低,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是使污染范围扩大。
(2)
渔场的成因可以从饵料、生存空间、水温、光照等方面进行分析。舟山渔场位于台湾暖流与沿岸寒流交汇处,海水动荡,养分上浮,繁殖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鱼类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及饵料;地处亚热带海区,水温适宜;位于大陆架位置,面积广阔,光照充足;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存。
1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表为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
5.8
6.5
7.5
8.5
9.4
9.6
10
9.9
8.7
7.6
6.3
5.8
②
8.1
8.7
9.6
l1
11
11
10
9.5
8.9
8.8
8.1
8
材料二、R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1996年我国与甲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今我国有几十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甲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说出M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2)分析在甲国发展渔业产品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
(3)分析冬季②城市比①城市日照时数多的原因。
【答案】(1)性质:寒流;流向:自北向南。
(2)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临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临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3)②城市纬度低,冬季白昼更长;②城市海拔高,日出较早,日落较晚;②城市离海洋较远,阴雨天气较少;①城市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②城市处于背风坡,多晴朗天气(或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天气。)
【分析】本题以北非地区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影响日照时常的因素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1)
据区域轮廓和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非洲北部,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M洋流为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
(2)
结合所学可知,渔业产品加工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甲国位于非洲北部,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廉价,加工成本低;该地靠近欧洲,故距离市场近,且欧洲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该地西临大西洋,海运便利,交通成本低。
(3)
依据区域图示信息可知,根据图中①②两城市的海陆位置差异、海拔差异及两地纬度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气候(天气)状况、大气密度(透明度)、日照时间等。据图可知,②城市纬度低,冬季白昼更长,故日照时数多;读地形图可知,②城市海拔更高,日出较早,日落较晚,日照时间长;①城市比②城市更靠近沿海,阴雨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②的日照更多;①城市比②城市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且处在迎风坡,阴雨天气较多,①日照少,②日照多。
1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10月至次年3月发生频率低。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下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描述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2)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3)M海域7月盛行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M海域7月西南风的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
(4)说明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和渔业捕捞影响大的原因。
【答案】(1)南北区域差异大;中高纬度(或北部)频率高于中低纬度(或南部),中高纬海区西部高于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为频率高值区。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3)成因:北大西洋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M海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或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南风。影响:西南风将中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带到冷海面上,形成海雾。
(4)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安全;经济发达,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或往来船只多,沿海多航空港,公路运输繁忙);地处纽芬兰渔场,渔业捕捞活动多。
【分析】该题以北大西洋海雾分布为背景材料,涉及等值线的判读、海雾的成因、影响、西南风成因、洋流的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的核心学科素养。
【详解】(1)海雾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等值线反映,因此,描述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应从海雾发生频次的变化规律、高值(或低值)中心等方面考虑。由图中等值线数值可判断: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南北区域差异大;40°N以北中高纬度海区的频率高于40°N以南中低纬度海区,中高纬海区大洋西部高于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为频率高值区,频率值大于50。
(2)一般来说:气温下降或空气水汽含量升高,达到饱和,就会凝结,形成雾。一种情况: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露。二种情况: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暖流流经的时候,由于暖流温度较高,海水蒸发较强,进入冷空气中的水汽多,受冷空气降温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也就会凝结,形成海雾。三种情况:寒暖流交汇处。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图中M位于北美大陆东部,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在此交汇,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多海雾 。
(3)M海域位于40°N--60°N之间北美大陆西岸,地处西风带;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大西洋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M海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从南指向北,在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影响: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西南风将中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带到冷海面上,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海雾。
(4)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和渔业捕捞影响大,说明该地多雾日、运输繁忙、渔业捕捞量大。分析材料可知,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海雾发生频率高。海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差,影响航空及航海安全;北美东北部沿海为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经济发达,往来船只多,沿海多航空港,公路运输繁忙;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在此交汇,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渔业捕捞活动多。
153.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材料二: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海域,理由是____。
(2)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____
材料三: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4)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答案】(1) ② ②海域是千岛寒流寒与日本暖流暖交汇处,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4)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
【分析】本题以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为背景,涉及海雾成因分析、日本冬季西海岸降水多的原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为主。
(1)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②处于冷、暖洋流交汇处,且②恰好是寒流,当暖湿气流经过该处洋面时就很容易形成海雾。
(2)
日本本洲岛受季风影响明显,冬季P地吹西北季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湿润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故P地冬季多降水。
(3)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故多火山地震。
(4)
4月之前,主要吹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位,放射性物质随大气向东南方扩散,不会对中国生产影响;在海洋的污染物随洋流的流动,呈顺时针流动,会流向太平洋的东岸,对中国难以造成污染。
154.读世界某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地气候类型与北半球同类型气候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具体分析其成因。
(2)指出B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出简述其成因。
(3)描述西部海域雾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答案】(1)年降水量较小,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光照时间较长。成因:寒流影响,海面水温低,蒸发量小,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年降水量小。晴天相对较多,光照时间长,气温变化大。
(2)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南北向的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气流越过山顶后,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
(3)延南北向呈狭长带分布。沿岸海域有寒流存在,暖湿气流受冷,水汽凝结成雾。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洋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雾的成因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
读图可知,A地地处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到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年降水量小;降水少,晴天相对较多,光照时间更长,气温变化大。因此与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A地降水较少,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长,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为明显。
(2)
读图可知,B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受西风带的影响,地处南北向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气候干燥,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
读图可知,西部海域雾区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其形成主要是受到了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流经低纬度海区,暖湿气团受冷,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15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西嘉岛位于法国本土的东南部,是地中海第四大岛。科西嘉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880mm。该岛四周沿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分布示意图。
(1)说出科西嘉岛的地形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科西嘉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主要原因。
(3)说出科西嘉岛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分析该岛周围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理由:河流多发源于岛屿的中部,由中部流向东西两侧。
(2)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适中,冬季气候温和;地形以山地为主,受海拔影响,夏季气候凉爽;四面环海,受海水调节气温年较差较小。
(3)变化一:夏季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都较小,冬季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都较大。原因:科西嘉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变化二:冬季西侧河流径流量大于东侧。原因: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该岛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4)岛屿周围水域开阔,为鱼类生存提供广阔的空间;岛屿入海河流多,注入海域的营养盐类多,鱼类饵料丰富;纬度适宜,沿岸海域光热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分析】本题以科西嘉岛为材料,涉及地形特征、气候成因、河流补给方式以及渔场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从河流的流向角度入手,总结地形特点及原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河流多发源于岛屿的中部,由中部流向东西两侧。说明该岛屿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可从纬度位置、地形、海水调节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适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冬季气候温和;地形以山地为主,受海拔影响,夏季气候凉爽;四面环海,受海水的影响较大,调节气温的能力较强,导致气温年较差较小。
(3)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有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原因可从气候特点、坡向两个方面分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科西嘉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冬季河流获得的补给量较多,冬季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都较大,夏季降水少,夏季河流获得的补给量较少,夏季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都较小。该地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该岛西侧为迎风坡,受到地形的抬升,多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冬季西侧河流径流量大于东侧。
(4)
分析某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可从水域空间、饵料来源、浮游生物等方面回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岛屿周围水域开阔,为鱼类生存提供广阔的空间;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岛屿入海河流多,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注入海域的营养盐类多,为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鱼类饵料丰富;纬度位置适宜,海水温度适宜;沿岸海域海水深度较浅,光热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综合训练题,共10页。
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洋流习题,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由信风引起的洋流,其运动方向为,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图示洋流中,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