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
展开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CO2流体,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CO2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B.超临界CO2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CO2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D.超临界CO2流体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2.(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3.(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水银﹣Ag B.二氧化硫﹣SO2
C.铵根离子﹣ D.氦气﹣He2
4.(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如图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2,y的数值为30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Zn2+的核外电子数为32
5.(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NaCl可以表示一个氯化钠分子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守恒观:32 g铜和32 g氧气反应,生成64 g氧化铜
6.(2021·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4个N原子—2N2 B.铁离子—Fe2+
C.硫酸铝—AlSO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7.(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水银—Ag B.二硫化碳—CS2 C.铵根离子— D.氦气—He2
8.(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图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B.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锂离子Li+
9.(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氧分子3O B.两个氢原子H2 C.乙醇C2H5OH D.镁离子Mg3+
10.(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原子和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当X=8时,该微粒属于阴离子
C.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D.镁元素、氯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1.(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2.(2021·江苏盐城·校考一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氯离子:2Cl- B.Al3+的结构示意图:
C.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D.60个碳原子:C60
13.(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原子呈电中性 | 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
B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C |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D | 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 | 温度升高汞原子变大 |
A.A B.B C.C D.D
14.(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5.(2020·江苏盐城·统考三模)某些化学含义可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 ----2N B.2个亚铁离子----2Fe2+
C.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 D.4个氢原子----2H2
16.(2020·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B、C的质量比为16:9
B.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物质A是由离子构成的
17.(2020·江苏盐城·校考三模)下表是某同学在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用语 | B现象描述 |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C性质与其对应用途 | D事实与解释 |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A.A B.B C.C D.D
18.(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蔗糖溶液 B.硫酸溶液 C.生铁 D.氯化铵固体
19.(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0.(2020·江苏盐城·校考三模)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一种状态,化学性质不变,不是新合成的物质,错误;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正确;
C、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D、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大量使用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B。
2.C
【分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详解】A、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g,,此选项错误;
B、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SO2,此选项正确;
C、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由一个氮原子、四个氢原子构成,铵根离子符号为,此选项错误;
D、氦气属干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y的数值为3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8+18+x=30,x=2,故A正确,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锌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锌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Zn2+的核外电子数为30-2=28,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A、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NaCl 不能表示1个氯化钠分子,故A不正确;
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但是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不正确;
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参加反应的铜与氧气的质量比为:(64×2):(16×2)=4:1,故32g铜和32g氧气反应,8g氧气参与反应,氧气剩余,不可能生成64g氧化铜,故D不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N原子可表示为4N,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硫酸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的,钠离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为2、8,所以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选项化学用语错误;
B、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故选项化学用语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错误;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用语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此选项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此选项错误;
C、核外电子层数和元素周期数在数值上相等,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则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此选项正确;
D、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锂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表示为:Li+,此选项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3个氧分子可以表示为3O2,故选项错误;
B、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
C、乙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2H5OH,故选项正确;
D、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镁离子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它只有一层,第一层是最外层且有两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因此氦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是不稳定结构,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A不正确;
B、当X=8时,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该粒子为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为阴离子,选项B正确;
C、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选项C正确;
D、镁、氯两种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选项D正确。
故选A。
11.A
【详解】
A、碱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CO2+2NaOH═Na2CO3+H2O 反应中有盐和水生成,但其不是中和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置换反应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A
【详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元素化合价要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
A. 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个氯离子,2Cl-,正确;
B. Al3+为13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3,错误;
C. 锰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 x +(-2)×4=0,x=+6;错误;
D. 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60个碳原子:60C,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故选项解释错误。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解释错误。
C、和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不一定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只要控制1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目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铁等比较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等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阳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5.B
【详解】A、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符合题意;
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氢原子表示为4H,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的B、C的质量比为:(16×6):(14×4)=12:7,不符合题意;
B、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为4:3,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由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符合题意;
D、物质A是氨气,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A、H--可表示一个氢原子或表示氢元素,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A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B错误。
C、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正确;N2常温下性质稳定做保护气,选项错误,C错误。
D、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正确;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A、蔗糖溶液由水和蔗糖组成,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硫酸溶液由硫酸和水组成,硫酸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铁由铁原子构成、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固体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B
【详解】A、氢分子表示为H2,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三个氮原子3N,化学用语表示正确;故符合题意;
C、一个镁离子表示为Mg2+,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C
【详解】【考点】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的(即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 C60由分子构成的。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0化学与环境: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0化学与环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