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1477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1477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1477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下面的算式,得数不是0的是,与88×125积相等的算式是,算式运用了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A卷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一、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9,这个小数最大是( )。
A.2.89 B.2.94 C.2.95 D.2.85
3.去掉算式360÷(9×8)中的小括号后,结果与原来相比(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
4.下面的算式,得数不是0的是( )。
A.0+504 B.0÷36 C.8×0×9 D.127-127
5.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相同的立体图形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面各数,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8000.6 B.800.06 C.80.006 D.8.0006
7.与88×125积相等的算式是( )。
A.80×125×8 B.8×125×11
C.80×5+125×8 D.(80×125)×(8×125)
8.下面各图中,不能说明“”与“”相等的是( )。
A.B.
C.D.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9.下图是由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如果将它的前面涂上红色,有( )个正方形是红色的;如果将它的左面涂上蓝色,有( )个正方形是蓝色的。
10.算式运用了( );算式运用了( )律。
11.一只鸵鸟每小时跑50.3千米,这个小数读作( )。
12.一堆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还差1个;如果每人分3个,还差10个,小朋友有( )个。
13.观察物体,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14.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1528×49时,发现数字键“4”坏了,如果还是使用这个计算器,要算出正确结果,你会帮小明想出什么办法?你想到的办法是( )。
15.把0.6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再把扩大后的数缩小到它的是( )。
16.把88-16=72,72÷9=8,8+11=19三个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三、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7.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18.59×(17+26)=59×17+26。( )
19.算式中只有乘、除运算的,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20.近似数是5.0的两位小数中,最大是5.05,最小是4.95。( )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共24分)
21.(12分)脱式计算。
(1)874÷(46-23) (2)(436+124)÷70 (3)924÷42×15
(4)24×(180÷15) (5)(120-80)÷40 (6)25×35÷25
22.(12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32×125 167+389+33 75×97+75×3
30×(320-170)÷90 864÷[(27-23)×12] (229×2-113)÷23
五、结合实际,灵活作图。(共6分)
23.(6分)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30分)
24.(6分)红星运动鞋厂把300双运动鞋分别装在3只大箱和8只小箱里,正好装满,如果1只大箱与4只小箱装的运动鞋一样多,那么每只大箱和每只小箱各装多少双运动鞋?
25.(6分)兄弟俩分别存储零钱,弟弟存有22元钱,哥哥存有152元钱,哥哥给弟弟多少钱后,哥哥的存钱是弟弟存钱的2倍?
26.(6分)李彤上学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图),你能算出这两条路相差多少米吗?
27.(6分)学校食堂采购面粉和大米各12袋,大米每袋50千克,面粉每袋30千克,大米和面粉一共采购了多少千克?
28.(6分)100千克大豆可榨出13千克豆油,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豆油?10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豆油?
参考答案
1.B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从上面观察,共有5个小正方形,分为3层,最上层有3个小正方形,中间层和最下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居中对齐,据此解答。
【详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图形的三视图的认识,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2.B
【分析】要考虑2.9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
“四舍”得到的2.9,有2.91、2.92、2.93、2.94,其中最大是2.94;
“五入”得到的2.9,有2.85、2.86、2.87、2.88、2.89,其中最小是2.89。
【详解】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9,这个小数最大是2.94。
故答案为:B
已知小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法得到最大的原数,“五入”法得到最小的原数。
3.B
【分析】360÷(9×8)去掉小括号后是360÷9×8,按照运算顺序分别算出360÷(9×8)和360÷9×8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详解】360÷(9×8)
=360÷72
=5
360÷9×8
=40×8
=320
5<320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顺序是解题关键。
4.A
【分析】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还得0;连续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是0,这几个数的乘积就是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0,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A.0+504=504。
B.0÷36=0。
C.8×0×9=0。
D.127-127=0。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有关0的运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从上面观察物体,判断出看到的形状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以及每个小正方形的位置,然后画出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①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②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④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上面看,①②③的形状相同。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C
【分析】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整数尾部的零不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到右读数字,中间的零也要读,末尾的零也要读,依此读出每个选项中的数即可选择。
【详解】A.8000.6读作:八千点六,一个零也没读。
B.800.06读作:八百点零六,读了1个零。
C.80.006读作:八十点零零六,读了2个零。
D.8.0006读作:八点零零零六,读了3个零。
故答案为:C
熟练掌握小数的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分析】计算88×125时,可以将88看成11×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简算。也可以将88看成8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88×125
=8×125×11
=1000×11
=11000
88×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则与88×125积相等的算式是8×125×11。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应用,根据算式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8.B
【分析】(1)方法1:一共需要的钱数=笔记本的单价×笔记本的数量+钢笔的单价×钢笔的数量;
方法2:购买笔记本和钢笔的数量相等,一共需要的钱数=(笔记本的单价+钢笔的单价)×购买数量;
(2)线段的总长度等于三条线段的长度之和;
(3)方法1:图形的总面积=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面积+空白部分长方形的面积;
方法2:大长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长+空白部分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宽;
(4)方法1:甲乙行驶的总路程=甲的速度×甲的时间+乙的速度×乙的时间;
方法2:甲乙行驶的总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A.方法1:6×3+4×3
=18+12
=30(元)
方法2:(6+4)×3
=10×3
=30(元)
所以,一共需要30元。
B.3+4+6=13(cm)
所以,线段的总长度是13cm。
C.方法1:6×3+4×3
=18+12
=30(cm2)
方法2:(6+4)×3
=10×3
=30(cm2)
所以,图形的总面积是30cm2。
D.方法1:4×3+6×3
=12+18
=30(m)
方法2:(4+6)×3
=10×3
=30(m)
所以,两地之间的总路程是30m。
故答案为:B
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和相遇时间的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关键。
9. 4 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
从前面看,是4个正方形,分两层 ,上边一层1个,下边一层3个,左边对齐;
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分两层 ,上边一层1个,下边一层2个,左边对齐。
【详解】从前面看,是4个正方形,所以是4个正方形是红色的;
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所以是3个正方形是蓝色的。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10.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整数加法结合
【分析】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详解】算式,交换了36与4的位置,且在计算时,要先算,因此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算式,将46与54结合,因此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五十点三
【分析】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来读,再度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
【详解】50.3读作:五十点三;
一只鸵鸟每小时跑50.3千米,这个小数读作五十点三。
熟练掌握小数的读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9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每人分2个,还差1个;第二次每人分3个,还差10个;第二次与第一次共相差(10-1)个苹果,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3-2)个,用相差的总个数除以每人多分的个数,即可求出小朋友的个数。
【详解】(10-1)÷(3-2)
=9÷1
=9(个)
小朋友有9个。
关键是找出两次分配后相差的总数,以及两次每人分配相差的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人数。
13. 上 前
【分析】根据题意,从上面看到的是两排,第一排是3个小正方形,第二排是3个小正方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两层,第一层是3个小正方形,第二层靠中间有一个小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观察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本题考查从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的方法,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4.把49拆成7×7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依据乘法结合律和表内乘法口诀,可以把“49”看成“7×7”。据此解答。
【详解】1528×49
=1528×(7×7)
=1528×7×7
=10696×7
=74872
综上可知,数字键“4”坏了,我们可以将1528×49转化为1528×7×7,计算结果也不会发生改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明确把一个数转化为两个数相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0.0068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缩小到原来的、、……;把0.6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即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再把扩大后的数缩小到它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一共向左移动2位,是0.0068。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6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再把扩大后的数缩小到它的是0.0068。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88-16)÷9+11=19
【分析】观察三个算式,发现72÷9=8中的72是88-16=72得到的,8+11=19中的8是由72÷9=8得到的,所以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88-16=72,72÷9=8,8+11=19这三个算式列成的综合算式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所以要添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把88-16=72,72÷9=8,8+11=19三个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88-16)÷9+11=19。
解决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再列出算式求解。
17.√
【分析】此图从上面看,可看到1排,有2个小正方形;此图为1排,为2个小正方形,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对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字母表示为:a×(b+c)=a×b+a×c。所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用59分别和17与26相乘,然后再相加。
【详解】59×(17+26)
=59×17+59×26
=1003+1534
=2537
即59×(17+26)=59×17+59×26,所以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牢记定律内容是关键。
19.×
【分析】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算式中只有乘、除运算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故答案为:×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0.×
【分析】要考虑5.0是一个一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5.0的最大两位小数是5.04,“五入”得到5.0的最小两位小数是4.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近似数是5.0的两位小数中,最大是5.04,最小是4.95。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21.(1)38;(2)8;(3)330;
(4)288;(5)1;(6)35
【分析】(1)874÷(46-23),此题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2)(436+124)÷70,此题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924÷42×15,此题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24×(180÷15),此题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5)(120-80)÷40,此题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6)25×35÷25,此题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1)874÷(46-23)
=874÷23
=38
(2)(436+124)÷70
=560÷70
=8
(3)924÷42×15
=22×15
=330
(4)24×(180÷15)
=24×12
=288
(5)(120-80)÷40
=40÷40
=1
(6)25×35÷25
=875÷25
=35
22.100000;589;7500
50;18;15;
【分析】25×32×125此题先将32写成4×8,然后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167+389+33此题先交换389与33的位置,然后再依次计算。
75×97+75×3此题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30×(320-170)÷90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864÷[(27-23)×12] 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229×2-113)÷23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167+389+33
=167+33+389
=200+389
=589
75×97+75×3
=75×(97+3)
=75×100
=7500
30×(320-170)÷90
=30×150÷90
=4500÷90
=50
864÷[(27-23)×12]
=864÷(4×12)
=864÷48
=18
(229×2-113)÷23
=(458—113)÷23
=345÷23
=15
23.图见详解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下排三个正方形,上面中间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后面三个正方形,前面左侧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左边两个正方形,右边一个正方形,据此作图。
【详解】如图所示: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是基础题型。
24.60双;15双
【分析】因为1只大箱与4只小箱装的运动鞋一样多,所以把全部大箱变为小箱,需要用3×4=12(只),然后用300÷(12+8),求出一个小箱可以装的鞋数,从而求出一个大箱的装鞋数。
【详解】(只)
(双)
(双)
答:每只大箱装60双,每只小箱装15双运动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进行解题。
25.36元
【分析】根据题意,哥哥的存钱是弟弟存钱的2倍,那么哥哥与弟弟共3份,哥哥比弟弟要多1份;先求出两人钱数总和,再除以(1+2)求出一份的钱数,再减去弟弟的钱数,即可求出哥哥要给弟弟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152+22)÷(1+2)-22
=174÷3-22
=58-22
=36(元)
答:哥哥给弟弟36元后,哥哥的存钱是弟弟存钱的2倍。
此题考查了和差倍问题的应用,关键能够找出相差份数再作差求解。
26.60m
【分析】本题要解决的是两条路之间的路程差问题。分别列出求第①条路长和第①条路长的算式,最后再相减。
【详解】(282+143)-(252+113)
=(282-252)+(143-113)
=60(m)
答:这两条路相差60m。
观察数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27.960千克
【分析】先求出每袋面粉的质量加上每袋大米的质量,即(50+30)千克,再乘12就是大米和面粉的总质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采购了960千克。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质量的和是多少,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求出它们的总质量。
28.0.13千克;130千克
【分析】用13除以100,即可计算出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多少千克大豆油;再用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出的豆油质量乘1000,即可算出10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豆油。据此解答。
【详解】13÷100=0.13(千克)
0.13×1000=130(千克)
答: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出0.13千克豆油。10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130千克豆油。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实际运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每个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素养测评B卷(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1.35平方千米=公顷,0.84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1-4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这个立体图形从面看到的形状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1-4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