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解析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38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解析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38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解析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38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专题07 力学三种力和受力分析(原卷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 其他 0 次下载
- 专题07 力学三种力和受力分析(原卷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其他 0 次下载
-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解析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其他 0 次下载
-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原卷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 其他 0 次下载
-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原卷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其他 0 次下载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解析版)-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1)
展开2023高考一轮知识点精讲
和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专题08 力的分解与合成
第一部分 知识点精讲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那几个力叫作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2.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如下图所示均是共点力。
3.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连,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
特别提醒:首尾相连的三个力构成封闭三角形,则合力为零。
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类型 | 作图 | 合力的计算 |
两力互相垂直 | F= tan θ= | |
两力等大,夹角为θ | F=2F1cos F与F1夹角为
| |
两力等大且夹角为120° | 合力与分力等大 |
4.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力的两种方法:
效果分解法
(i)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ii)再根据两个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iii)最后由三角形知识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正交分解法:求几个力的合力时,可以先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求出互相垂直方向的合力后合成,分解的目的是为了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便于求合力。
(i)选取坐标轴及正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可以任意选取,选取的一般原则是:
①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②平行和垂直于接触面;
③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
(ii)分别将各力沿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和y轴)分解,如图所示。
(iii)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x和Fy,则有Fx=F1x+F2x+F3x+…,Fy=F1y+F2y+F3y+…。
二、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运算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所有矢量的运算法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运算时按代数法则相加减。
第二部分 最新高考题精选
1. (2022·全国理综乙卷·15)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时,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时,,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
设绳子拉力为,水平方向有
解得
对任意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
2.(2022年6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θ=60°。一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A.作用力为 B.作用力为
C.摩擦力为 D.摩擦力为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平衡条件,力的分解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把轻质晒衣架和重物看作整体,设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F,4Fcos30°=G,解得F=,选项A错误B正确;把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在水平方向,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cos60°=,CD错误。
3.(2021高考新课程II卷海南卷)如图,V型对接的绝缘斜面M、N固定在水平面上,两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均为,其中斜面N光滑.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滑块P、Q分别静止在M、N上,P、Q连线垂直于斜面M,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P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设PQ之间的库仑力为F,滑块质量为m,隔离Q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Fcos30°=mgsin60°,隔离P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μ(mg cos60°+F)=mgsin60°,联立解得:μ=,选项D正确。
4. (2021年高考广东学业水平选择性测试)唐代《未相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a和β,a<β,如图1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B. 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C. 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 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图1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Fx1=Fsinα,对直辕犁的拉力的水平分力Fx2=Fsinβ,由于a<β,所以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小,选项A错误;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Fy1=Fcosα,对直辕犁的拉力的水平分力Fy2=Fcosβ,由于a<β,所以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无论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还是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等于犁对耕索的拉力,选项CD错误。
5. (2020海南高考)如图,上网课时小明把手机放在斜面上,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对手机的( )
A. 支持力竖直向上
B. 支持力小于手机所受的重力
C. 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 摩擦力大于手机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设手机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对手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选项A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f=mgsinθ,FN=mgcosθ,显然FN<mg,支持力小于手机所受的重力,摩擦力等于手机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选项B正确D错误。
第三部分 最新模拟题精选
1.(2022四川成都七中第七次质检)如图所示,永州某校高三体育专业生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拉轮胎的负荷训练,设该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双肩及两绳的端点A、B等高,且绳子BO=AO,为简便计算,假设两绳间的夹角为θ=60°,绳AO、BO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恒为γ=30°,地面对轮胎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f,则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设每根绳的拉力为F,则这两根绳拉力的合力
方向沿绳子所组成角的角平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
代入数据得。故选A。
2. (2022北京朝阳二模)如图所示,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为O,另一支架横梁与斜梁的连接点为(图中未画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连线中点的正上方。横梁水平,对O点的力为,斜梁跟横梁的夹角为37°,对O点的力为。已知空调外机的重力大小为210N,忽略支架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由O指向A
B. ,方向由A指向O
C. ,方向由O指向B
D. ,方向由B指向O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有两个支架承载空调,故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且FA方向由O指向A,FB方向由B指向O。选项A正确。
3. (2022河北衡水中学一模)如图所示为一种可折叠壁挂书架,一个书架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墙壁上,书与书架的重心始终恰好在两个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O′连线中点的正上方,书架含书的总重力为60N,横梁AO、A′O′水平,斜梁BO、B′O′跟横梁夹角为37°,横梁对O、O′点拉力始终沿OA、A′O′方向,斜梁对O、O′点的压力始终沿BO、B′O′方向,已知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横梁OA所受的力为80N
B. 斜梁BO所受的力为50N
C. O、O′点同时向A、A′移动少许,横梁OA所受的力变大
D. O、O′点同时向A、A′移动少许,斜梁BO所受的力变大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
两个三角架承担的力为60N,每个三角架为30N,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故A错误,B正确;
O、同时向A、移动少许,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乙虚线所示
三角形AOB与力三角形相似,所以有
AB与BO长度未变,AO长度减小,故不变,减小,故CD错误。
4. (2022上海七宝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的正上方,A、B之间用一根细线相连,在细线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A. 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
B. 沿①方向
C. 沿②方向
D. 沿③方向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
因为两个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都处于平衡状态,对于A来说,
对于B来说,所以,故沿③方向,故选D。
5. (2021辽宁模拟预测13) 如图所示,挂钩连接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三根轻绳的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直径为1.2L的水平圆环相连,连接点将圆环三等分,在挂钩拉力作用下圆环以加速度a=g匀加速上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根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每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sinθ=0.6,cosθ=0.8;对圆环在竖直方向:,解得,选项C正确。
6. (2022湖南衡阳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横杆上套有圆环A,圆环A通过轻绳与重物B相连,轻绳绕过固定在横杆下光滑的定滑轮,轻绳通过光滑动滑轮挂着物体C,并在某一位置达到平衡,现将圆环A缓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B的高度上升
B. 横杆对环的支持力变大
C. AC段绳与横杆的夹角变小
D. A环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
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绳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轻绳拉力大小处处相等,等于B的重力不变。对C受力分析,C在重力和轻绳的拉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为轻绳的拉力和C的重力大小不变,因此动滑轮两侧的轻绳之间的夹角和栓接A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不变,若将圆环A缓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C的高度上升,物体B的高度下降,AC段绳与横杆的夹角不变,AC错误;
BD.对圆环A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A在轻绳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设绳的拉力为T,栓接A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cosθ=Ff
在竖直方向,受到轻绳沿竖直向下方向的分力、A的重力和横杆的支持力,则有Tsinθ+mAg=FN
又轻绳拉力T的大小以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不变,因此横杆对A环的支持力和A环所受摩擦力大小都不变,C错误,D正确。
7.(2020高考仿真冲刺卷)如图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的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且整个过程未发生移动.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
B.斜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大小为3μ2mgcos θ
C.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2μ1mgcos θ
D.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对人,物块,长木板三者整体研究,斜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f=3mgsin θ,故A,B错误;对人,物块整体研究,由于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因此长木板对人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mgsin θ,故C错误,D正确.
8.(2022广东佛山联考)图甲是由两圆杆构成的“V”形槽,它与水平面成倾角θ放置。现将一质量为m的圆柱体滑块由斜槽顶端释放,滑块恰好匀速滑下。沿斜面看,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与两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β=120°,则( )
A.μ=tan θ
B.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为mg cos θ
C.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mg sin θ
D.若增大θ,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增大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 滑块恰好匀速滑下,受力平衡,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沿斜面方向有mg sin θ=2Ff=2μFN,垂直斜面方向有mg cos θ=2FN cos =FN,解得μ= tan θ,故A错误,B正确;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Ff=mg sin θ,故C错误;若增大θ,cos θ减小,则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减小,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