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卤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广东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7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广东肇庆·高要一中校考二模)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2.(2023·广东广州·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Na+、SiO、CH3COO-、CO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NH、I-、ClO-
C.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H)4]-、K+、CO
D.饱和氯水中:Cl-、K+、Na+、SO
3.(2023·广东湛江·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次氯酸盐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溶液中:
B.验证“84”消毒液与洁则剂不能混合的原因:
C.用溶液吸收废气中的制石膏乳:
D.将硫酸铬溶液滴入含的强碱性溶液中:
4.(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并回收,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①收集 B.用②吸收尾气
C.用③分离和溶液 D.用④蒸干溶液制
5.(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食品脱氧剂样品(含还原铁粉)中加入硫酸后滴加酸性溶液
紫红色褪去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含
B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再滴加溶液
加入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向溶液加入铜片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D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氧化性:
A.A B.B C.C D.D
6.(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封管实验”具有简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四个“封管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7.(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随着国家放开对疫情的管控,不少人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次氯酸钠消毒剂与酒精消毒液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B.用市售白醋对厨具进行熏蒸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C.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多次超量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D.用99%的酒精溶液进行喷洒擦拭家居用品
8.(2023·广东·校联考一模)劳动创造世界,造福人类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学农活动:撒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石灰能与土壤中的碳酸盐反应
B
家务劳动:蛋糕加少量小苏打会更松软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家庭小实验:用醋制软壳鸡蛋
醋酸和蛋壳反应
D
社区服务:向社区科普喝高度白酒不能杀灭新冠病毒
医用酒精用于体外杀菌消毒
A.A B.B C.C D.D
9.(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④都有漂白性,可使有色物质褪色
B.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检查输送②的管道是否漏气:
C.用电子式表示⑤的形成过程:
D.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与①的浓溶液制备②:
10.(2023·广东·校联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醋酸除水垢(CaCO3):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I-+Cl2=2Cl-+I2
C.硫氰化钾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Fe3++3SCN- =Fe(SCN)3↓
D.制备氢氧化亚铁时,白色沉淀会快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原因:4Fe(OH)2+O2+2H2O=4Fe(OH)3
11.(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下列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投入水中:
B.用使电路板刻蚀废液再生:
C.与溶液制84消毒液:
D.浓盐酸和制
12.(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
13.(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常温下,a、d水溶液的pH:a
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e或f分别与a的浓溶液反应均可制得b
14.(2023·广东清远·清新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贸易的主要商品有丝绸、茶叶、中草药、苏打玻璃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贸易的丝绸品同现代工业产品聚乙烯一样,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化学式为),能将已加碘变蓝的淘米水变成无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中草药的煎熬不能用铁锅或铝锅,是因为Fe3+、Al3+能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D.苏打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以为主,含15%、16% CaO,这种玻璃有毒,不适宜做水杯
15.(2023·广东·惠州一中模拟预测)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卫生消毒:不可同时使用84消毒液(含)与洁厕灵(含)
B
自主探究:植物油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家务劳动:用食醋清洗水壶内的水垢
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工厂参观: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
A.A B.B C.C D.D
16.(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下列收集Cl2的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17.(2023·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B装置中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其原因是淀粉被氧化
C.取C装置中的溶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已被氧化
D.D装置溶液变黄色,证明还原性:
18.(2023·广东肇庆·高要一中校考二模)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B.HCl、、
C.、、CO D.、、
19.(2023·广东广州·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Cl2、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除大量OH-外,还有Cl-、ClO-、 ClO3- ,且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2:1,则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Cl体积之比为
A.5:2 B.2:5 C.3:1 D.1:3
20.(2023·广东肇庆·高要一中校考二模)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HClO B.NH4Cl C.HNO3 D.AgNO3
二、实验题
21.(2023·广东·统考一模)海洋中有丰富的NaCl资源。研究表明,氯离子的侵入是造成钢筋混凝土腐蚀的主要原因(Na+对腐蚀无影响)。海砂经淡化后,Cl-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作建筑用砂。某合作学习小组猜测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或酸溶液的反应速率。
(1)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制Cl2。检验产生的Cl2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
(3)探究Cl-是否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
①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当Zn-Cu原电池工作约30s后,向电池槽内加入少量NaCl固体,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甲同学认为加入NaCl固体后电流强度增大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其理由可能是_____。
②乙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探究。分别取20mL0.1mol/LCuSO4溶液于A、B两个100mL烧杯中;向B烧杯中加入5gNaCl固体,使其溶解。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加入相同的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采集温度数据,得出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已知0-100sA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0~100sB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0s时反应仍在进行) _____。
(4)探究Cl-是否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Zn片
酸
其他试剂
生成VmLH2的时间
I
完全相同
100mL0.1mol/L硫酸溶液
—
t1
II
100mL0.2mol/L盐酸
—
t2
III
100mLamol/L硫酸溶液
少量b
t3
其中,t1>t2,t1>t3。
①由实验I和实验II_____(填“能”或“不能”)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理由是_____。
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由实验I和实验III可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则实验III中,a处填_____,b处填_____。
(5)提出一种合理的降低海砂中Cl-含量的方法:_____。
22.(2023·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四氯化碳主要用作优良的溶剂、干洗剂、灭火剂、制冷剂、香料的浸出剂以及农药等,也可用于有机合成,工业上可用二硫化碳与氯气反应制取四氯化碳。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四氯化碳。
已知:
①可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
②与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在85℃~95℃反应可生成四氯化碳;
③硫单质的沸点445℃,的沸点46.5℃,的沸点76.8℃、密度。
(1)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中导管k的作用为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关闭,,此时F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
(4)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反应结束先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再经过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得到。
(6)经分离提纯后的中有少量,量取加入锥形瓶中(密度近似等于纯的密度),然后加入20.00mL蒸馏水,用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的[已知为砖红色沉淀],平行实验三次,所得滴定数据如下表。
计算制得的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序号
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溶液体积/mL
滴定前
0.00
0.12
0.20
滴定后
14.98
15.52
15.22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实验室可以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Cl2,故A正确;
B.实验室可以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备O2,用浓硫酸干燥O2,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C.加热氯化铵固体生产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很难分离,而且两种气体一冷却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通过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氨气,故C错误;
D.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应该用NaOH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足量CO2溶于水能与SiO、CO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且I-和ClO-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含氢氧根离子,该组离子均与碱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氯水能与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足量二氧化碳通入溶液生成的是,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因生成有毒的氯气,因此两者不能混合使用,B正确;
C.生成的微溶于水不能拆,离子反应为:,C错误;
D.强碱性溶液不生成,离子反应为:,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氯气的尾气吸收用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
C.不溶于水,可溶于水,利用过滤可以分离,C正确;
D.蒸干溶液得不到含结晶水的,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向食品脱氧剂样品(含还原铁粉)中加入硫酸后,铁粉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为强氧化剂,会氧化亚铁离子,则滴加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食品脱氧剂样品中含,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则加入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有还原性,B错误;
C.向溶液加入铜片会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看到溶液变蓝,无黑色固体出现,得到结论为的氧化性大于CuCl2,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会与溶液反应生成FeCl2和I2,则溶液变为蓝色,得到结论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在上方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发生化学变化,A错误;
B.一水合氨受热分解,氨气逸出,溶液红色变浅,发生化学变化,B错误;
C.二氧化硫与品红生成的无色物质受热分解,溶液变红色,发生化学变化,C错误;
D.碘单质受热升华,发生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酒精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消毒作用,故A错误;
B.白醋中的醋酸分子具有一定杀菌消毒作用,故B正确;
C.药物要定量服用,超量对身体有害,故C错误;
D.75%的酒精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土壤酸性过强,可施加石灰和农家肥进行改良,石灰与酸性物质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在发酵和烘焙过程中蛋糕会变蓬松,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75%的酒精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沉淀,从而杀灭细菌,因此医用酒精用
于体外杀菌消毒,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9.A
【详解】A.②和④分别为氯气、次氯酸,氯气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可使有色物质褪色,A错误;
B.浓氨水和氯气会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能检查输送②的管道是否漏气,B正确;
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失去1个电子、氯得到1个电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图示正确,C正确;
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D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醋酸为弱酸,CaCO3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二者均应以化学式表示,则醋酸除水垢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项正确;
B.Fe2+和I-都能与Cl2反应,但I-的还原性比Fe2+强,所以I-先和氯气反应,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B项正确;
C.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红色的Fe(SCN)3属于可溶但难电离的物质,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C项错误;
D.Fe2+具有较强还原性,容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时,Fe(OH)2被氧气氧化,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D项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漂白粉投入水中,次氯酸根水解:,故A错误;
B.电路板刻蚀废液中含高含量氯化亚铁,用使电路板刻蚀废液再生变为铁离子:,故B错误;
C.与通入溶液制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故C正确;
D.浓盐酸和制:,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A
【详解】A.装置甲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错误;
B.装置甲中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乙中饱和NaCl溶液作用为除去中的HCl,故B正确;
C.Cl2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且HClO具有漂白性,则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13.A
【分析】由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可知,a为HCl,b为Cl2,c为ClO2,d为HClO,e为次氯酸盐,f为氯酸盐;
【详解】A.未说明溶液浓度,无法比较,A错误;
B.氯气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正确;
C.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正确;
D.、分别与浓盐酸混合发生归中反应,均可制备氯气,D正确;
故选A。
14.D
【详解】A.贸易的丝绸品属于蛋白质,则同现代工业产品聚乙烯一样,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I2遇到淀粉溶液显蓝色,则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化学式为),能将已加碘变蓝的淘米水变成无色,是由于维生素C能将I2还原为I-,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正确;
C.中草药的煎熬不能用铁锅或铝锅,应该用耐腐蚀的陶质器皿,是因为Fe3+、Al3+能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C正确;
D.苏打玻璃即普通玻璃,则主要成分是以SiO2为主,含15%、16% CaO,这种玻璃没有有毒,适宜做水杯,D错误;
故答案为:D。
15.D
【详解】A.次氯酸钠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A正确;
B.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B正确;
C.用食醋清洗水壶内的水垢,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正确;
D.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是因为铁高温能和水蒸气反应,不是因为铁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D错误;
故选D。
16.C
【详解】A.装置没有出气导管,不能用于收集气体,A错误;
B.装置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错误;
C.装置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C中具有尾气吸收装置,C正确;
D.装置可用于吸收氯气,不能用于收集氯气,D错误;
答案选C。
17.A
【分析】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氯气和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色,氯气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氯气和碘化亚铁、氯化亚铁生成碘单质、铁离子,氯气有毒尾气使用装置E吸收;
【详解】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故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反应为,A正确;
B.B装置中氯气和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色,变色后溶液不会褪色,B错误;
C.亚硫酸钠和氯化钡也会生成亚硫酸钡沉淀,C错误;
D.反应生成的铁离子、碘溶液均为黄色,D错误;
故选A。
18.C
【详解】A. 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
B.三种气体都能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
C.三种气体与浓硫酸或碱石灰都不反应,能用其干燥,故C正确;
D.、都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故选C。
19.A
【详解】Cl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ClO﹣、ClO3﹣是氯原子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到+1和+5价,Cl﹣、ClO﹣、ClO3﹣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9:2:1,可设物质的量分别为:9mol、2mol、1mol,则被氧化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总共3mol,Cl原子失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1﹣0)+1mol×(5﹣0)=7mo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式相等,Cl2生成Cl﹣为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从0价较低为﹣1价,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该为7mol,即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7mol,则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7mol+3mol)=5mol;由氯气生成的氯离子为7mol,总的氯离子为9mol,则氯化氢生成的氯离子为:9mol﹣7mol=2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氯气与HCl的体积之比为:5:2,故选A。
20.B
【详解】A.HClO不稳定,光照发生分解反应产生HCl和O2,反应方程式是:2HClO2HCl+O2↑,错误;
B.NH4Cl在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而在光照时不会分解,正确;
C.HNO3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时发生分解反应,方程式是:4HNO3(浓)4NO2↑+ O2↑+2H2O,错误;
D.AgNO3不稳定,光照发生分解反应,方程式是:2AgNO32Ag+2NO2↑+ O2↑,错误。
21.(1)2Cl-+2H2O2OH-+Cl2↑+H2↑
(2)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
(3) 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4) 不能 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 0.1 NaCl固体
(5)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
【分析】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左侧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则其为阳极,右侧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则其为阴极。在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在阴极,H2O得电子生成H2和OH-。
【详解】(1)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Cl2,同时生成烧碱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2)检验产生的Cl2时,通常使用淀粉KI试纸,则操作及现象是: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答案为:将淀粉KI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将此端靠近a管口,试纸变蓝,则表明反应生成Cl2;
(3)①加入NaCl固体后,固体溶于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甲同学认为加入NaCl固体后电流强度增大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其理由可能是: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②向B烧杯中加入5gNaCl固体,使其溶解,Cl-会加快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则0~100sB烧杯中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0s时反应仍在进行)为:。答案为:加入NaCl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4)①实验I和实验II相比,实验Ⅱ所用时间短,反应速率快,但并不能说明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理由是: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
②若要由实验I和实验III推知Cl-会加快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速率,应在实验Ⅰ的基础上,再加入NaCl固体,则实验III中,a处填0.1,b处填NaCl固体。答案为:不能;Zn与酸反应时,c(H+)相同,但盐酸与Zn反应所用时间比硫酸短,可能是Cl-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0.1;NaCl固体;
(5)降低海砂中Cl-含量,可将Cl-转移到其它物质中,方法是: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答案为:用淡水冲洗(或其它合理方法)。
【点睛】比较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其它条件应相同,只改变一个量。
22.(1) i、j→f、g→d、e→b、c→h 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2)Cr2O+6Cl—+14H+=2Cr3++3Cl2↑+7H2O
(3)平衡气压做安全瓶,同时储存氯气
(4)CS2+8Br2+10H2O=2H2SO4+16HBr+CO2
(5)蒸馏
(6)0.51%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重铬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F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其中长颈漏斗能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装置D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装置C中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硫化碳在85℃~95℃条件下反应制备四氯化碳,装置B中盛有的溴水用于吸收挥发出的二硫化碳,装置E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DCBAFBE,仪器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i、j→f、g→d、e→b、c→h。
【详解】(1)由分析可知,仪器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i、j→f、g→d、e→b、c→h;A装置中导管k能起到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的作用,故答案为:i、j→f、g→d、e→b、c→h;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2)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重铬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铬、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6Cl—+14H+=2Cr3++3Cl2↑+7H2O,故答案为:Cr2O+6Cl—+14H+=2Cr3++3Cl2↑+7H2O;
(3)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F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其中反应结束后关闭K1,K2后,长颈漏斗还能起到平衡气压做安全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储存未反应的氯气,故答案为:平衡气压做安全瓶,同时储存氯气;
(4)由分析可知,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二硫化碳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2+8Br2+10H2O=2H2SO4+16HBr+CO2,故答案为:CS2+8Br2+10H2O=2H2SO4+16HBr+CO2;
(5)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硫化碳在85℃~95℃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化碳和硫,反应制得的四氯化碳中混有未反应的二硫化碳和反应生成的溶于四氯化碳的硫,所以反应结束先过滤除去固体催化剂,再经过蒸馏得到四氯化碳,故答案为:蒸馏;
(6)由题给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4.98mL、15.40mL、15.02mL,其中第二次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应舍去,则滴定消耗硝酸银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5.00mL,由方程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FeCl3—3AgCl—3AgNO3,由滴定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可知四氯化碳中杂质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0.51%,故答案为:0.51。
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卤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7卤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7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5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