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实验题、推断题、解答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05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实验题、推断题、解答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05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实验题、推断题、解答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05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实验题、推断题、解答题)
展开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实验题、推断题、解答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实验题
1.(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某小组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溶液与溶液的反应。
已知:
i.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绿色)、(无色)、(棕黑色)。
ii.在中性、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产生棕黑色沉淀,溶液变为紫色。
实验
序号
物质a
实验现象
4滴物质a
6滴(约0.3mL)0.1溶液
2mL0.01溶液
I
3溶液
紫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
II
紫色褪去,产生棕黑色沉淀
III
6NaOH溶液
溶液变绿,⼀段时间后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
(1)实验I~III的操作过程中,加⼊溶液和物质a时,应先加___________。
(2)实验I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3)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可从电极反应⻆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用电极反应式表示实验III中溶液变绿时发⽣的氧化反应___________。
(5)解释实验III中“⼀段时间后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
(6)若想观察溶液与溶液反应后溶液为持续稳定的绿色,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
(7)改用0.1 溶液重复实验I,发现紫色溶液变浅并产生棕黑沉淀,写出产生棕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2023·北京西城·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接近100%
<50%
24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 Fe2+直接还原NO3-;
Ⅱ. Fe2+破坏FeO(OH)氧化层。
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
pH =4.5(其他条件相同)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
初始pH
pH=2.5
pH=4.5
NO3—的去除率
约10%
约3%
1小时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
二、有机推断题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已二腈[NC(CH2)4CN]是合成尼龙-66的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I.己二酸氨化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己二腈的分子中含有碳氮三键
b.反应②和④中均有H2O生成
c.该方法原子利用率低
(2)若反应③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理论上生产1mol已二酸产生N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II.丙烯晴CH2=CHCN电解二聚法(两极均为惰性电极)
电解原理如图,总反应为4CH2=CHCN+2H2O2NC(CH2)4CN+O2↑,主要副产物为丙腈(C2H5CN)。
(3)电极X为_____(填“阴”或“阳”)极。
(4)Y极区溶液呈酸性会加快丙腈的生成,导致己二腈的产率降低,结合图分析原因是_____。
(5)写出i的电极反应式:_____。
(6)已二腈、丙腈的生成速率与季铵盐浓度的关系如图,当季铵盐的浓度为1.5×10-2mol•L-1时,每小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最少为_____mol。
三、原理综合题
4.(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NH4)2S2O8电化学循环氧化法可用于废水中苯酚的降解,示意图如图。
(1)(NH4)2S2O8的电解法制备
已知:电解效率η的定义为η(B)=×100%
①电极b是_____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③向阳极室和阴极室各加入100mL溶液。制备的同时,还在电极b表面收集到2.5×10-4mol气体,气体是_____。经测定η()为80%,不考虑其他副反应,则制备的(NH4)2S2O8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
(2)苯酚的降解
已知:·具有强氧化性,Fe2+浓度较高时会导致·猝灭。可将苯酚氧化为CO2,但反应速率较慢。加入Fe2+可加快反应,过程为:
ⅰ. +Fe2+=+·+Fe3+
ⅱ. ·将苯酚氧化
① ·氧化苯酚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将电解得到的含溶液稀释后加入苯酚处理器,调节溶液总体积为1L,pH=1,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条件下苯酚的降解率如图。
用等物质的量的铁粉代替FeSO4,可明显提高苯酚的降解率,主要原因是_____。
(3)苯酚残留量的测定
已知:电解中转移1mo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F库仑
取处理后的水样100mL,酸化后加入KBr溶液,通电。电解产生的Br2全部与苯酚反应,当苯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电量为a库仑,则样品中苯酚的含量为_____g/L。(苯酚的摩尔质量:94g/mol)
5.(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制取氢气
(1)甲醇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kJ·mol
kJ·mol
写出以甲醇为原料制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理论上,能提高平衡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Ⅱ.储存氢气
硼氢化钠()是研究最广泛的储氢材料之一
已知:
i.B的电负性为2.0,H的电负性为2.1
ii.25℃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 g,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8 g
(3)在配制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向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Ru/NGR后,能够迅速反应,生成偏硼酸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在研究浓度对催化剂Ru/NGR活性的影响时,发现B点后(见图1)增加的浓度,制氢速率反而下降,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可制得,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制备装置如图2所示。
①钛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p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工业烟气中常含有(NO、)。用NaClO溶液将氧化为,实现烟气中的脱除。
(1)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雨。形成酸雨的过程中,NO表现___________性。
(2)向NaClO溶液中加入硫酸,研究初始pH对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已知:
①不用盐酸调节NaClO溶液初始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将pH=3.5时NaClO溶液脱除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pH<5.5时,分析脱除率随溶液初始pH升高而增大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用分别将脱除前后的全部转化为,并用库仑仪测定的量,可计算脱除率。库仑仪工作的原理和装置如下:
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的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进入电解池后与反应,库仑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出的物质的量。
①在电解池中被还原为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将脱除前、后等体积的烟气分别用上述装置进行测定,电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脱除率是___________。
③测量结束后,电解池中还检测到少量和,这将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需进行校正。
7.(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赤泥硫酸铵焙烧浸出液水解制备偏钛酸[TiO(OH)2]可回收钛。
已知:
i.⼀定条件下,Ti4+水解⽅程式:
ii.⼀定温度下:;
I.赤泥与硫酸铵混合制取浸出液。
(1)用化学用语表示(NH4)2SO4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
II.水解制备偏钛酸:浸出液中含Fe3+、Ti4+等,先向其中加入还原铁粉,然后控制水解条件实现Ti4+水解制备偏钛酸。
(2)浸出液(pH=2)中含有大量Ti4+,若杂质离子沉淀会降低钛水解率。从定量⻆度解释加入还原铁粉的目的___________。
(3)⼀定条件下,还原铁粉添加比对钛水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还原铁粉添加比大于1时,钛水解率急剧下降,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备注:还原铁粉添加比=;n铁粉为还原铁粉添加量,n理论为浸出液中Fe3+全部还原为Fe2+所需的还原铁粉理论量。
(4)⼀定条件下,温度对钛水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钛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III.电解制备钛:偏钛酸煅烧得到⼆氧化钛(TiO2),运用电化学原理在无水CaCl2熔盐电解质中电解TiO2得到海绵钛,装置如图所示。
(5)电极X连接电源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6)写出电极Y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8.(2023·北京平谷·统考模拟预测)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I.转化脱硫:将天然气压入吸收塔,30℃时,在T.F菌作用下,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示意图如下。
(1)过程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蒸气转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蒸气将氧化。结合图回答问题。
(2)写出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第II步为可逆反应。在800°C时,恒容密闭容器中CO的起始浓度为a mol/L,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1.5a 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CO平衡转化率为60%,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4)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混合气体制备和CO,基本原理如图所示,X是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解池中阴极的反应式是_____和_______。
9.(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模拟预测)水体中过量的抗生素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零价铁(Fe)及耦合技术在处理抗生素废水中应用广泛。
I.还原法
零价铁作为一种还原剂可以提供电子,水中的得电子生成(氢自由基),通过双键加成、单电子还原与抗生素发生反应。
(1)氧化反应:_______。
还原反应:(电中性)。
(2)与阿莫西林(抗生素的一种)发生多步反应,第一步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阿莫西林断裂的化学键(参考示例“”),用“O”在中间产物圈出一个手性碳原子_______。
(3)纳米零价铁5分钟去除甲硝唑接近100%,相同条件下非纳米零价铁去除率约为0%,试解释原因_______。
II.氧化法
(4)酸性条件Fe可与溶解氧生成,和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和,氧化抗生素。和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下图为酸性条件零价铁−电芬顿耦合法(电化学氧化法)原理示意图的一部分,左侧连接电源_______,结合阴极电极反应说明该法生成的原理_______。
10.(2023·北京顺义·一模)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I.蒽醌法是工业上合成的主要方法,蒽醌法的反应过程如下。
(1)已知:
蒽醌法生产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反应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向反应b后的溶液可以加入蒸馏水为萃取剂,分析蒸馏水能做萃取剂的原因_______。
II.我国科学家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光电催化体系,该体系利用双极膜既能将转化为所释放的化学能用于驱动阴极的高效生成,同时还可以实现烟气脱。
(4)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5)理论上每生成,可以实现烟气脱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III.测定含量:
(6)取所得水溶液amL,用酸性溶液滴定,消耗酸性溶液vmL。已知:的还原产物是。
①酸性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所得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1.(2023·北京海淀·北理工附中校考模拟预测)CO2的绿色减排、捕捉、转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1)CO2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
①根据上图,写出气缸内产生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写出转换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NOx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在催化转换器中机动车尾气转化效率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关系如右图。若空燃比小于14.7,氧气不足,CxHy和CO不能被完全氧化,导致其转化效率降低;若空燃比大于14.7,则NOx的转化效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
(2)利用NaOH溶液可以“捕捉” CO2
已知:0.448L CO2(已折算标准状况)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得到100mL含有Na2CO3和NaHCO3的吸收液。
①向吸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1.97g,则吸收液中c(Na2CO3) = ________。(该条件下NaHCO3与BaCl2不反应)
②对该吸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 . c (CO32- ) > c (HCO3- )
b. 2c (CO32- ) + c (HCO3- ) + c (OH- ) = c (H+ ) + c (Na+ )
c. c (H2CO3) + c (HCO3- ) + c (CO32- ) =0.2mol•L-1
(3)工业上可用CO2来制甲醇
①CO2 (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 0
根据图1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温度选择250℃的理由________。
②利用光电催化原理,由CO2和H2O制备CH3OH的装置如图2。写出右侧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物质a
(2)
(3)
(4)
(5)⽣成的继续氧化未反应完的导致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
(6)向2mL 0.01 溶液滴加4滴6 NaOH溶液,再滴加2滴(约0.1mL)0.1 溶液
(7)
【分析】本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KMnO4与Na2SO3溶液的反应,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将SO氧化成SO,根据Mn元素被还原成不同物质,发生颜色变化或有无沉淀生成,判断不同条件的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1)因为探究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钠反应,因此先让高锰酸钾溶液处于不同环境,然后再滴加亚硫酸钠,根据表中数据,应先加物质a;故答案为物质a;
(2)根据实验Ⅰ现象紫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根据题中含Mn元素微粒的颜色,判断出实验Ⅰ中MnO的还原产物为Mn2+;故答案为Mn2+;
(3)根据实验Ⅱ实验现象:紫色褪去,产生棕黑色沉淀,即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和电荷守恒,实验Ⅱ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3SO+H2O=2MnO2↓+3SO+2OH-;故答案为2MnO+3SO+H2O=2MnO2↓+3SO+2OH-;
(4)实验Ⅲ溶液变绿,说明生成MnO,Mn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应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电极反应式为SO-2e-+2OH-= SO;故答案为SO-2e-+2OH-= SO;
(5)变绿说明生成MnO,棕黑色沉淀为MnO2,Mn元素化合价继续降低,说明生成MnO继续氧化未反应完的SO,使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MnO+SO+H2O=MnO2↓+SO+2OH-;故答案为生成MnO继续氧化未反应完的SO,使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 MnO+SO+H2O=MnO2↓+SO+2OH-;
(6)根据实验Ⅲ,要想观察到持续的绿色,说明KMnO4与Na2S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nO,KMnO4与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设计方案为向2mL0.01mol/LKMnO4溶液滴加4滴6mol/LNaOH溶液,再滴加2mL(约0.1mL)0.1mol/LNa2SO3溶液;故答案为向2mL0.01mol/LKMnO4溶液滴加4滴6mol/LNaOH溶液,再滴加2mL(约0.1mL)0.1mol/LNa2SO3溶液;
(7)改用0.1mol/LKMnO4溶液重复实验Ⅰ,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增大,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有棕黑色沉淀产生,说明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与Mn2+发生反应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2MnO+3Mn2++2H2O=5MnO2↓+4H+,故答案为2MnO+3Mn2++2H2O=5MnO2↓+4H+。
2. 铁 NO3-+8e-+10H+=NH4++3H2O 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本实验条件下,Fe2+不能直接还原NO3-;在Fe和Fe2+共同作用下能提高NO3-的去除率。 Fe2++2FeO(OH)=Fe3O4+2H+, Fe2+将不导电的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Fe3O4,利于电子的转移。 初始pH低时,产生的Fe2+充足;初始pH高时,产生的Fe2+不足。
【详解】(1)①由图中物质变化分析,Fe变化为Fe3O4是被氧化过程,则铁作原电池的负极;②由硝酸根到铵根可知,硝酸根被还原为氨气,氨气在酸性环境中生成铵根,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8e-+10H+=NH4++3H2O;
(2)从pH对硝酸根去除率的影响来看,初始pH=4.5时去除率低,主要是因为铁离子容易水解生成FeO(OH),同时生成的Fe3O4产率降低,且生成的FeO(OH)不导电,所以NO3-的去除率低;
(3)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只加入铁粉和只加入Fe2+,NO3-的去除率都不如同时加入铁和亚铁离子的去除率高,说明不是由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高了硝酸根的去除率,而是由于Fe2+破坏FeO(OH)生成了四氧化三铁;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亚铁离子秘FeO(OH)反应生成四氧化铁,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Fe3O4+2H+,加入亚铁离子之所以可以提高硝酸根离子的转化率主要因为减少了FeO(OH)的生成,生成更多的四氧化三铁,增强了导电性,另外pH较小,可以使pH增大的速度减慢,使硝酸根离子转化率增大;
(4)铁与盐酸反应,初始pH较小,氢离子浓度高,产生的亚铁离子浓度大,促使FeO(OH)转化为可导电的四氧化三铁,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初始pH较大时,由于三价铁的水解,三价铁越容易生成FeO(OH),产生的亚铁离子浓度高小,从而造成硝酸根离子去除率和的铁的最终物质。
3.(1)abc
(2)8
(3)阳
(4)H+和丙烯腈在阴极竞争得电子,减慢反应i,同时生成的H加快了反应iii
(5)2CH2=CHCN+2H++2e—=NC(CH2)4CN
(6)8.6×10-3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与硝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OOC(CH2)4COOH,HOOC(CH2)4COOH与氨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2NOC(CH2)4CONH2,H2NOC(CH2)4CONH2发生脱水反应生成NC(CH2)4CN。
【详解】(1)a.己二腈的官能团为—C≡N,所以己二腈的分子中含有碳氮三键,故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 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和水,反应④为HOOC(CH2)4COOH与氨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2NOC(CH2)4CONH2和水,则反应②和④中均有水生成,故正确;
c.由题给流程可知,该方法的步骤多,易发生副反应导致原子利用率低,故正确;
故选abc;
(2)由结构简式可知,1mol环己醇氧化为己二酸时,反应转移8mol电子,若反应③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理论上生产1mol已二酸产生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1mol×8=8mol,故答案为:8;
(3)由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X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故答案为:阳;
(4)由图可知,Y极区溶液呈酸性时,氢离子和丙烯腈在阴极竞争得电子生成氢原子,导致反应i的反应速率减慢,同时生成的氢原子使反应iii的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溶液呈酸性会加快丙腈的生成,导致己二腈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H+和丙烯腈在阴极竞争得电子,减慢反应i,同时生成的H加快了反应iii;
(5)由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Y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反应i为水分子作用下丙烯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己二腈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CH2=CHCN+2H++2e—=NC(CH2)4CN,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中和放电生成的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2CH2=CHCN+2H++2e—=NC(CH2)4CN;
(6)丙烯晴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己二腈和丙腈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2CH2=CHCN+2H2O+2e—=NC(CH2)4CN+2OH—、CH2=CHCN+2H2O+2e—=CH3CH2CN+2OH—,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中和放电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由图可知,季铵盐的浓度为1.5×10-2mol•L-1时,己二腈和丙腈的生成速率分别为3.4×10-3 mol/h和0.9×10-3 mol/h,则每小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最少为3.4×10-3 mol/h×1h×2+0.9×10-3 mol/h×1h×2=8.6×10-3mol,故答案为:8.6×10-3。
4.(1) 阳 2SO-2e-=S2O O2 0.02
(2) + Fe缓慢释放Fe2+,使c(Fe2+)较低,减弱了Fe2+对SO·的猝灭作用;且Fe可以和产生的Fe3+反应,继续补充Fe2+
(3)
【详解】(1)①由图可知在b极区转化为,化合价升高,所以是电解池的阳极区,答案为:阳;
②电极反应式是2SO-2e-=S2O,答案为:2SO-2e-=S2O;
③氧元素在阳极区失电子,所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物质的量为2.5×10-4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转移电子总物质的量为,参与2SO-2e-=S2O 反应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所以(NH4)2S2O8的物质的量是,由,答案为:O2,0.02;
(2)① ·氧化苯酚时自身被还原为硫酸根离子,苯酚转化为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是+,答案为:+;
②Fe缓慢释放Fe2+,使c(Fe2+)较低,减弱了Fe2+对SO·的猝灭作用;且Fe可以和产生的Fe3+反应,继续补充Fe2+;
(3)反应为 ,苯酚,所以苯酚的物质的量为,则样品中苯酚的含量为 g/L= g/L ,答案为:。
5.(1)CH3OH(g)+H2O(g)CO2(g)+3H2(g) +50 kJ·mol
(2)将H2分离出来降低H2浓度或者减小压强
(3)NaOH
(4)+2H2O+4H2
(5)浓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Ru/NGR活性降低
(6) 6H2O+BO+8e-=BH+8OH- 增大
【详解】(1)已知① kJ·mol;② 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可得到甲醇为原料制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 +91 kJ·mol-41 kJ·mol=+50 kJ·mol。
(2)理论上,及时将H2分离出来降低H2浓度或者减小压强都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平衡产率。
(3)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可以加入少量的NaOH抑制且的水解。
(4)向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Ru/NGR后,能够迅速反应,生成偏硼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5)在研究浓度对催化剂Ru/NGR活性的影响时,发现B点后(见图1)增加的浓度,制氢速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浓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Ru/NGR活性降低。
(6)①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可制得,钛电极为阴极,BO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BH,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为:6H2O+BO+8e-=BH+8OH-;
②阴极电极方程式为:6H2O+BO+8e-=BH+8OH-,阴极区OH-浓度增大,pH增大。
6.(1)还原
(2) 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NaClO反应 溶液初始pH高,小,有利于和正向进行,脱除率大
(3) 偏低
【详解】(1)在大气中最终被氧化成硝酸,形成酸雨,该过程中表现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2)①盐酸是还原性酸,能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用盐酸调节NaClO溶液的pH值,故答案为: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NaClO反应;
②pH=3.5时NaClO首先结合氢离子生成HClO,HClO表现强氧化性将NO氧化为,1molNaClO得2mol电子生成1molNaCl,1molNO失3mol电子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故答案为:;
③由反应:和,可知反应初始阶段随pH值升高,氢离子浓度减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脱除率,故答案为:溶液初始pH高,小,有利于和正向进行,脱除率大;
(3)①在电解池中被还原为NO,1mol得2mol电子,2mol失2mol电子生成1mol碘单质,结合电解质环境提供氢离子最终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故答案为:;
②可用转移电子物质的量表示的物质的量,则脱除前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脱出后的物质的量为bmol,的脱出率为:。故答案为:;
③电解池中若检测到少量和,说明没有完全转化为,导致测定值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7.(1)
(2)pH=2时,Fe2+转化为Fe(OH)2沉淀需要的浓度为4.9×107 mol/L;Fe3+转化为Fe(OH)3沉淀需要的浓度为2.6×10-3 mol/L,加铁粉将Fe3+还原为Fe2+,防⽌Fe3+优先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阻碍Ti4+的水解反应,导致钛水解率下降。
(3)还原铁粉添加比过大时,过量的还原铁粉将浸出液中的Ti(IV)还原为Ti(III),从而造成钛水解率降低
(4)浸出液存在Ti4+水解平衡:,水解吸热,升高温度时,水解平衡正移,钛水解率升高。
(5)正
(6)TiO2+4e-=Ti+2O2-
【详解】(1)(NH4)2SO4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生成弱碱NH3∙H2O,同时产生H+,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H+)>c(OH-),因此溶液呈酸性,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粉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与溶液中的Fe3+发生反应产生Fe2+,Fe+2Fe3+=3Fe2+,在溶液pH=2时,c(OH-)=10-12 mol/L,Fe2+转化为Fe(OH)2沉淀需要的浓度c(Fe2+)==4.9×107 mol/L;而Fe3+转化为Fe(OH)3沉淀需要的浓度c(Fe2+)==2.6×10-3 mol/L,加铁粉将Fe3+还原为Fe2+,防⽌Fe3+优先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阻碍Ti4+的水解反应,导致钛水解率下降;
(3)根据图示可知:当还原铁粉添加比大于1时,钛水解率急剧下降,还原铁粉添加比过大时,过量的还原铁粉将浸出液中的Ti(Ⅳ)还原为Ti(Ⅲ),从而造成钛水解率降低;
(4)浸出液存在Ti4+水解平衡:,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盐水解程度增大,导致钛水解率增大;
(5)在电解时TiO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Ti单质,则TiO2电极应该与电源负极连接作阴极,X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故电极X连接电源的正极;
(6)在Y电极上Ti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海绵Ti单质,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8.(1)
(2)
(3)1
(4) 负
【详解】(1)从流程图可知,过程ii亚铁离子与氧气、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步的反应+第二步的反应=甲烷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103.3+33.2)kJ/mol=-70.1kJ/mol。
(3)达到化学平衡时,CO平衡转化率为60%,则,K=。
(4)从图中可知,上方的多孔电极上,H2O得电子生成H2和O2-,CO2得电子生成CO和O2-,因此上方的多孔电极为阴极,X为电源负极。电解池中阴极的反应式为、。
9.(1)Fe− 2e-=Fe2+
(2)
(3)纳米零价铁固体表面积大,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4)Fe2++H2O2+H+=Fe3+++H2O
(5) 正极 阴极O2+2e-+2H+=H2O2,阳极铁放电生成的Fe2+向阴极移动,与H2O2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
【详解】(1)根据题意零价铁作为一种还原剂可以提供电子,因此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 2e-=Fe2+;故答案为:Fe− 2e-=Fe2+。
(2)根据中间产物和阿莫西林分析,断键是碳氮键,中间产物有三个手性碳原子,其图像描述;故答案为:。
(3)纳米零价铁5分钟去除甲硝唑接近100%,相同条件下非纳米零价铁去除率约为0%,主要与铁的接触面积有关,其反应速率更快;故答案为:纳米零价铁固体表面积大,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4)根据题意得到和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和,则酸性条件下和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2O2+H+=Fe3+++H2O;故答案为:Fe2++H2O2+H+=Fe3+++H2O。
(5)根据前面信息得到铁会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和Fe2+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和,则铁电极应该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阴极上氧气得到电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H2O2,生成的亚铁离子移动到阴极,亚铁离子和H2O2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故答案为:正极;阴极O2+2e-+2H+=H2O2,阳极铁放电生成的Fe2+向阴极移动,与H2O2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
10.(1)-188
(2)还原反应
(3)为有机物和水不互溶,且易溶于水
(4)4OH-+SO2-2e-=+ 2H2O
(5)1.5
(6) 2MnO+5H2O2+6H+ = 2Mn2++5O2↑+8H2O
【分析】II该装置为电解池,左侧电极为转化为的过程,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做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SO2-2e-=+ 2H2O;右侧是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该极为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转化为过氧化氢的过程,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O2+2e-=H2O2。
【详解】(1)给热化学方程式编号:① ,
②
③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则;
(2)由反应a可知,中酮羰基被氢气还原为羟基,该反应为还原反应;
(3)萃取剂选择的原则是: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萃取剂与原溶液中任一组分都不发生反应;被提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为有机物和水不互溶,且易溶于水,而在中溶解度较小,因此可用蒸馏水做萃取剂;
(4)左侧电极为转化为的过程,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SO2-2e-=+ 2H2O;
(5)根据分析,该反应总反应为2OH-+SO2+O2 =+ H2O2,则每生成,消耗1.5molSO2,即实现烟气脱的物质的量为1.5mol;
(6)① KMnO4酸性溶液与H2O2反应即KMnO4将H2O2氧化为O2,自身被还原为Mn2+,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5H2O2+6H+=2Mn2++5O2↑+8H2O;
②根据上述反应式可知,n(H2O2)=n(MnO)=mol, 所得H2O2水溶液中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
11. N2(g)+O2(g)====2NO(g) ΔH = +180kJ·mol-1 2xCO+2NOx=======N2+2xCO2 氧气过量,还原性气体CO和Cx Hy首先和O2反应,使得NOx的还原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0.1mol·L-1 b c 温度低于250°C时,CO2的转化率较大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反应速率慢;若温度高于250°C时,CO2的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较低 CO2+6e-+6H+====CH3OH+H2O
【详解】(1)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①断裂1molN2中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是498kJ,生成2molNO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是2×632kJ,此反应吸收的能量是(946+498-2×632)kJ=180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g)+O2(g)=2NO(g) ΔH = +180kJ·mol-1;②根据流程,转换器中NOx和CO反应生成CO2、N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xCO+2NOx=N2+2xCO2 ;③转化率降低的原因是氧气过量,还原性气体CO和Cx Hy,首先还原性气体和O2反应,使得NOx的还原反应很难继续进行;(2)考查化学计算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①加入BaCl2溶液,发生BaCl2+Na2CO3=BaCO3↓+2NaCl,n(Na2CO3)=n(BaCO3)=1.97/197mol=0.01mol,c(Na2CO3)=0.01/(100×10-3)mol·L-1=0.1mol·L-1;②根据碳元素守恒,n(NaHCO3)=(0.448/22.4-0.01)mol=0.01mol,a、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相等,但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水解程度,因此c(HCO3-)>c(CO32-),故a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得出c(Na+)+c(H+)=c(OH-)+c(HCO3-)+2c(CO32-),故b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 c (H2CO3) + c (HCO3- ) + c (CO32- ) =0.2mol·L-1,故c正确;(3)考查反应条件的控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①根据图1,250℃时,催化效应最高,温度低于250°C时,CO2的转化率较大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反应速率慢;若温度高于250°C时,CO2的转化率和催化效率都较低;②根据电子或H+移动的方向,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右侧为正极,根据目的,右侧电极反应式CO2+6e-+6H+=CH3OH+H2O。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书写电极反应式,首先判断正负两极,需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判断,如本题,根据电子或H+移动的方向,推断出右侧为正极,然后判断在电极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O2中C显+4价,CH3OH中C显-2价,化合价降低,右侧电极上CO2作反应物,CH3OH作产物,根据介质的环境判断出H+或OH-是否参与反应,即本题的电极反应式为CO2+6e-+6H+=CH3OH+H2O。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2认识化学科学(推断题、实验题、解答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2认识化学科学(推断题、实验题、解答题),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8物质结构与性质(推断题、解答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8物质结构与性质(推断题、解答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27化学实验基础(推断题、解答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27化学实验基础(推断题、解答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